一种刮痕式板栗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5890发布日期:2019-12-24 20:4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刮痕式板栗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刮痕式板栗开口器。



背景技术:

板栗又称为栗子,与红枣、柿子一起被称为“三大木本粮食”。板栗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锌等矿物质,在民间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因性甘微温,甜糯爽口,营养丰富,不仅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也是一味辅助疗疾的良药。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

由于板栗具有坚硬的外壳,首先需要去除壳体或者在外壳上开口,方便食用,所以在蒸煮板栗时先是在板栗壳上刮一刀,由于板栗表面坚硬圆滑,常会刮伤手指。现有的用于板栗的剥壳或开口装置,有自动剥壳设备,但这类设备只适合工厂加工使用,家庭使用的多为开口装置,现有的开口装置多为压痕式开口器,使用这种开口器通常会有少量的壳皮会依附在果肉里(压痕过程挤压果肉导致),从而影响板栗的品相与卖相;而且板栗大小不一使得在压痕的缝隙深度长短也不同,导致蒸煮后的果肉散落,出品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痕式板栗开口器,用以解决现有压痕式板栗开口器影响板栗的品相与卖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刮痕式板栗开口器,其包括剪刀、刀头以及下夹齿,所述刀头呈片状,所述刀头包括刀尖和刀身,所述刀身的尾端固定于所述剪刀的剪刀臂的前端,所述刀尖的后端固定于所述刀身的前端,所述下夹齿固定于所述剪刀的另一个剪刀臂的前端,所述下夹齿的正侧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尖。

其中,所述刀头焊接固定于与所述剪刀臂。

其中,所述下夹齿与另一剪刀臂焊接固定。

其中,在所述下夹齿的中间设有一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剪刀臂的横断面形状相同且与剪刀臂相匹配,所述下夹齿通过所述导向孔套设于所述剪刀臂的前端。

其中,所述刮痕式板栗开口器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于所述刀身的背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刮痕式板栗开口器,刀头呈薄片状,其刀尖、刀身非常锋利,能轻易在板栗的外壳上划出一条缝隙,使得缝隙很窄,不至使壳皮依附在果肉内从而影响板栗的品相与卖相,下夹齿的固定尖刺破板栗的外壳起到固定板栗的作用,不至板栗移动滚落,刀头在划缝的时候,刀尖的刺入深度固定,使得缝隙的深度均匀,与压痕式开口器相比,开口过程对果肉没有挤压,蒸煮后不会导致果肉散落,提高了出品率与卖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刮痕式板栗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剪刀臂与刀头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剪刀臂与刀头的放大图(俯视)。

图4为图1中下夹齿的放大图。

图中:1-剪刀,11-剪刀臂,111-斜面刃口,12-剪刀把,13-转轴,2-刀头,21-刀尖,22-刀身,α-刀尖夹角,β-刃口夹角,3-定位销,4-下夹齿,41-固定尖,42-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刮痕式板栗开口器,其用于在板栗外壳上割开或切开一道细细的缝隙,而不是像现有的板栗开口器在板栗外壳上压出或硌出一条压痕。

如图1-4所示,所述刮痕式板栗开口器是在现有剪刀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其包括剪刀1、刀头2以及下夹齿4,剪刀1包括两个剪刀臂11,剪刀臂11的正侧是斜面刃口111,剪刀臂的背侧具有一定厚,剪刀臂11的后端与剪刀把12的前端一体成型,两个剪刀把12的前端通过转轴13铰接,所述刀头2呈薄片状,所述刀头2包括刀尖21和刀身22,所述刀身22的尾端固定于所述剪刀1的剪刀臂11的前端,所述刀尖21的后端固定于所述刀身22的前端,所述刀头长约11.5-17mm,厚度小于1.2mm,刀尖的长度约为1.5-2mm,所述刀头2的刀尖21的刀尖夹角α在40-50°之间,刀尖21的刃口夹角β小于8°,所述刀头2的正侧设有刀身22,刀身22的刃口与刀尖21的刃口一次成型,所以刀身22的刃口夹角(图中未示出)也小于8°,刀尖21和刀身22非常锋利,以便能轻易刺破及切开板栗的外壳,在板栗的外壳上划出一条缝隙,与压痕式开口器相比,本实施例的刮痕式板栗开口器不会使壳皮依附在果肉内从而影响板栗的品相与卖相,所述下夹齿4固定于所述剪刀1的另一个剪刀臂11的前端,所述下夹齿4的正侧设有两个固定尖41,两个固定尖41间隔设置,固定尖刺入板栗外壳以便对划缝的板栗进行固定。

使用时右手放开剪刀把12,左手拿着板栗用下夹齿4的两个锋利的固定尖刺穿坚硬的板栗壳(顶在板栗壳上)固定不动,然后刀头2的刀尖21放置在四分之一圆周左右的板栗外壳上,再然后剪刀把12轻轻一夹,刀尖21刺入板栗内,继续对剪刀把12实施合力,刀头2的刀身22在板栗外壳上均匀的向下划出一道缝隙,完成对板栗的开口,刀头2的刺入深度即为刀尖21的长度,所以刀头2的刺入深度固定,使得缝隙的深度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正侧”“正向”指的是两剪刀臂11的斜面刃口111相向的方向,“背侧”“背面”“背向”等指两剪刀臂11的斜面刃口111相背离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头2焊接固定于与所述剪刀臂11,所述下夹齿4与另一剪刀臂11焊接固定,所述刮痕式板栗开口器还包括定位销3,所述定位销3固定于所述刀身22的背侧,且所述定位销3与所述刀尖21相邻,使得刀尖21在划缝的时候被定位销3限制刺入深度,使得缝隙的深度均匀。具体的,所述定位销3为圆柱体,在圆柱型定位销3的两端设圆头,圆头的半球径在0.3mm以上,所述定位销3的长度在6-8mm之间,直径在3-4mm之间,所述下夹齿4的高度在9-12mm之间,宽度在7-9mm之间,厚度1.2-1.5mm之间,固定尖41的高度小于3.5mm,两固定尖41之间可以呈圆弧形或v形,无论哪种形状均需要保证固定尖41的高度小于3.5mm,在所述下夹齿4的中间设有一个导向孔42,所述导向孔42与剪刀臂11的横断面形状相同且与剪刀臂11相匹配,所述下夹齿4通过所述导向孔42套设于所述剪刀臂11的前端,套设后下夹齿4焊接固定在剪刀臂11的前端。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