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3553发布日期:2019-12-20 19:30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床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床护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婴儿床护栏。



背景技术:

脱离了婴儿床,宝宝步入童年时代,有些就单独睡,有些和父母一起睡。但是市场上很多童床是没有像婴儿床一样的围栏,宝宝睡觉的时候不免翻身打侧,爸爸妈妈们最怕小孩子不小心翻落到地上了,从而受到伤害。有床围护栏的保护就好多了,防止宝宝睡觉掉床。在婴儿床侧面建起的围护栏,防止婴儿睡觉翻身摔下床,有保护婴儿的作用。有1面装,2面装,3面装,不同的床还有不同的尺寸,从1.2米到2米的尺寸都有。

但是现有的婴儿床护栏的安全性差,婴幼儿因为好奇或者误触碰,很容易将上侧的横杆滑下来,从而导致失去保护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婴儿床护栏,通过在安装部的前后对称设置了两组弹性组件,使得第一横杆的安装更加牢固,必须同时作用两组弹性组件,才能使第一横杆向下活动,有效防止婴儿误碰,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婴儿床护栏,通过在安装部的前后对称设置了两组弹性组件,使得第一横杆的安装更加牢固,必须同时作用两组弹性组件,才能使第一横杆向下活动,有效防止婴儿误碰,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床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弹性扣、第二弹性扣、第一卡套、第二卡套,所述第一弹性扣安装在所述第一纵杆的顶端,所述第一卡套安装在所述第一纵杆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纵杆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扣安装在所述第二纵杆的上端,所述第二卡套安装在所述第二纵杆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纵杆的底部,所述第一横杆安装在所述第一弹性扣和第二弹性扣之间,所述第二横杆安装在所述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之间,所述第一纵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弹性扣配合的弹性件,所述第二纵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弹性扣配合的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床板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扣和第二弹性扣均包括安装部和两组弹性组件,所述安装部上下贯通,以套设在所述第一纵杆或第二纵杆上,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设有连接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横杆。

进一步,所述两组弹性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前后两侧,每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按扣、弹簧、压块,所述安装部的外壁上设有按扣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对应的安装部的内壁处设有压块活动孔,所述按扣安装在所述按扣安装孔处,所述按扣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压块,所述压块位于所述压块活动孔处。

进一步,所述按扣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一端位于安装部的外部,另一端设有挡接部,以卡接在安装部内侧,所述按扣在按扣安装孔处内外活动。

进一步,所述压块的数量为多组,所述压块与所述弹性件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上的弹性件凸出于第一纵杆或第二纵杆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套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套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卡套上下贯通,套接在所述第一纵杆上,所述第一卡套的一侧设有连接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横杆。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套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纵杆纵向均匀设有多个调节孔,调节孔与所述固定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的顶端还安装有限位帽,一方面用于限制第一弹性扣和第二弹性扣的位置,另一方面还能够作为与第一纵杆和第一横杆垂直方向的连接杆的卡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一弹性扣和第二弹性扣结构设计非常巧妙,通过在安装部的前后对称设置了两组弹性组件,使得第一横杆的安装更加牢固,必须同时作用两组弹性组件,才能使第一横杆向下活动,有效防止婴儿误碰,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护栏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护栏的活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护栏的a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护栏的第一弹性扣或第二弹性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第一纵杆;4、第二纵杆;5、第一弹性扣;6、第二弹性扣;7、第一卡套;8、第二卡套;9、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连接接口;12、限位套;13、固定孔;14、调节孔;15、弹性件;16、安装部;17、按扣;18、挡接部;19、弹簧;20、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婴儿床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第一纵杆3、第二纵杆4、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0、第一弹性扣5、第二弹性扣6、第一卡套7、第二卡套8,所述第一弹性扣5安装在所述第一纵杆3的顶端,所述第一卡套7安装在所述第一纵杆3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板9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纵杆3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扣6安装在所述第二纵杆4的上端,所述第二卡套8安装在所述第二纵杆4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板10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纵杆4的底部,所述第一横杆1安装在所述第一弹性扣5和第二弹性扣6之间,所述第二横杆2安装在所述第一卡套7和第二卡套8之间,所述第一纵杆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弹性扣5配合的弹性件15,所述第二纵杆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弹性扣6配合的弹性件15,所述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分别固定安装在床板上。其中,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之间安装有栏布。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扣5和第二弹性扣6均包括安装部16和两组弹性组件,所述安装部16上下贯通,以套设在所述第一纵杆3或第二纵杆4上,所述安装部16的一侧设有连接接口1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

进一步,所述两组弹性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6的前后两侧,每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按扣17、弹簧19、压块20,所述安装部16的外壁上设有按扣17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对应的安装部16的内壁处设有压块20活动孔,所述按扣17安装在所述按扣17安装孔处,所述按扣17通过弹簧19连接所述压块20,所述压块20位于所述压块20活动孔处。

进一步,所述按扣17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一端位于安装部16的外部,另一端设有挡接部18,以卡接在安装部16内侧,所述按扣17在按扣17安装孔处内外活动。

进一步,所述压块20的数量为多组,所述压块20与所述弹性件15配合。对应的弹性件15的数量也为多组,如图2所示,弹性件15的数量为3组,呈三角分布,以使卡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所述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上的弹性件15凸出于第一纵杆3或第二纵杆4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套7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卡套8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卡套7上下贯通,套接在所述第一纵杆3上,所述第一卡套7的一侧设有连接接口11,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横杆2。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套7上设有固定孔13,所述第一纵杆3纵向均匀设有多个调节孔14,调节孔14与所述固定孔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的顶端还安装有限位帽,一方面用于限制第一弹性扣5和第二弹性扣6的位置,另一方面还能够作为与第一纵杆3和第一横杆1垂直方向的连接杆的卡接部。进而可以扩展为两面装或三面装。

工作方式:按照图1中组装好该婴儿床护栏,并在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之间安装栏布,然后通过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将该婴儿床护栏安装在床边位置的床板上,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与床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并且根据床垫的厚度调节第一横杆1的高度,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调节孔14与固定孔13配合就能实现第二横杆2的高度调节,另外,第一横杆1通过第一弹性扣5和第二弹性扣6进行安装和拆卸,第一弹性扣5和第二弹性扣6的工作原理为,将第一纵杆3和第二纵杆4上的弹性件15对准压块20活动孔,弹性件15就卡接在压块20活动孔内,这样就固定住了第一横杆1,如果想活动第一横杆1,就按住按扣17,按扣17向安装部16内侧压缩,并通过弹簧19对压块20施加压力,压块20便向外压弹性件15,弹性件15在弹性作用下被压出压块20活动孔,这样第一弹性扣5和第二弹性扣6就能活动了,并且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第一弹性扣5和第二弹性扣6分别设置了两组弹性件15,也就是必须同时作用两组弹性件15,第一弹性扣5和第二弹性扣6才能活动,否则不能互动,这样设计使得婴儿床护栏安装更加牢固,有效防止因婴儿误碰而导致第一横杆1活动,使得第一横杆1向下滑动而导致婴幼儿掉下床去,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一弹性扣和第二弹性扣结构设计非常巧妙,通过在安装部的前后对称设置了两组弹性组件,使得第一横杆的安装更加牢固,必须同时作用两组弹性组件,才能使第一横杆向下活动,有效防止婴儿误碰,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