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8078发布日期:2019-08-16 21:4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



背景技术:

身体的各个部分(诸如大腿、骨盆和下部脊柱)直接相关联,并且在它们移动时具有运动学的关系。因此,当客户在就座位置下的姿势之间进行转变时,负载分布(在背部和骨盆之间)和所需的支撑(例如,轮廓的量)发生变化,就会体现在就座位置时使用者对座具背框的调节,有时需要背框倾仰角度较大,有时候需要背框倾仰角度较小,有时需要背框更贴合背部。以往座具都是通过比较复杂机构来实现前倾调节功能,市场现有的线控产品,也只是做到部分线控功能,而背框倾仰、松紧调节从未实现。

此外,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可以通过线控实现背框倾仰、松紧调节的座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包括设于座具中的背框倾仰调节线控装置和背框松紧调节线控装置;

所述背框倾仰调节线控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座具背框的背框连接尾板、能够与所述背框连接尾板连接的倾仰调节机构、倾仰拉绳和倾仰调节手柄,所述倾仰拉绳一端与所述倾仰调节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倾仰调节手柄连接;

所述背框松紧调节线控装置包括松紧调节控制杆、第一松紧拉绳、第二松紧拉绳、松紧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松紧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松紧调节控制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松紧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松紧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松紧调节控制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松紧调节机构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好处在于:

在座具中设置背框倾仰调节线控装置,通过扳动倾仰调节手柄,控制倾仰拉绳拉紧或放松,进而改变倾仰调节机构与背框连接尾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受使用者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调整背框连接尾板的倾仰度,对整个背框的倾仰度调节,通过简单的机械机构,使使用者可以轻松调整背框到舒服的角度。

设置背框松紧调节线控装置,通过转动松紧调节控制杆,使第一松紧拉绳和第二松紧拉绳缠绕在所述松紧调节控制杆上的部分增加或减少,改变所述第一松紧拉绳和所述第二松紧拉绳的松紧度,同时所述第一松紧拉绳和所述第二松紧拉绳共同作用牵动松紧调节机构,改变所述松紧调节机构的状态,进而对背框的松紧度进行调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倾仰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背框连接尾板连接且相对所述背框连接尾板能够移动的卡扣固定件、穿过所述卡扣固定件并能够推拉所述卡扣固定件的推拉件、固定所述倾仰拉绳外壳套的固定板和设置在所述推拉件上连接所述卡扣固定件和所述固定板的第一弹性件;

部分所述倾仰拉绳的绳芯与所述推拉件连接。所述倾仰拉绳通过装置在所述推拉件中的绳芯拉动所述推拉件,所述推拉件拉动所述卡扣固定件从与所述背框连接尾板连接状态变为不连接状态,调整倾仰角度,调整到位后,在所述推拉件受第一弹性件弹力复位,所述推拉件推动所述卡扣固定件复位,所述卡扣固定件从与所述背框连接尾板不连接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完成调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推拉件包括端头、端尾柱筒以及横穿所述卡扣固定件的连接柱;

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端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尾柱筒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卡扣固定件包括插板和与所述插板一端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设有通孔;

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柱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端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端尾柱筒中具有第一容置腔;

所述绳芯的端头设置有端头固定件;

所述端头固定件以及部分的所述绳芯穿过所述端尾柱筒装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容置腔用于提供所述端头固定件的容置区,保证所述倾仰拉绳与所述推拉件的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松紧调节机构包括螺纹转动组件和与所述螺纹转动组件连接的松紧组件;

所述螺纹转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松紧拉绳、所述第二松紧拉绳连接的螺纹转动盘和设置在所述螺纹转动盘中心处的升降件;

所述松紧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件连接的横杆、连接在所述横杆上的松紧调节螺纹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松紧调节螺纹杆外表面套置压力弹簧。所述松紧调节螺纹杆跟随所述升降件升降后改变了套置在所述松紧调节螺纹杆外表面的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弹簧受力角度随之发生改变,进而调节了背框的松紧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螺纹转动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升降件与所述螺纹转动盘的连接处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升降件包括具有凹槽的支撑部和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下面的螺纹杆;

所述松紧调节螺纹杆中部卡扣在所述支撑部的凹槽中受所述支撑部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的剖示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细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倾仰调节机构的剖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倾仰调节机构在不同状态下的剖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倾仰调节手柄的结构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细节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螺纹转动组件的示意图。

其中,2-坐垫底盘,21-上盖,4-坐垫升降线控调节装置,5-背框倾仰调节线控装置,51-背框连接尾板,52-倾仰调节机构,52.1-卡扣固定件,52.11-插板,52.12-连接板,52.121-通孔,52.2-推拉件,52.21-端头,52.22-端尾柱筒,52.221-第一容置腔,52.23-连接柱,52.3-固定板,52.4-第一弹性件,53-倾仰拉绳,53.1-绳芯,53.2-端头固定件,54-倾仰调节手柄,54.1-拉线容置部,54.3-第一定位凹部,54.4-第二定位凹部,6-背框松紧调节线控装置,61-松紧调节控制杆,62-第一松紧拉绳,63-第二松紧拉绳,64-松紧调节机构,64.1-螺纹转动组件,64.11-螺纹转动盘,64.12-升降件64.2-松紧组件,64.21-横杆,64.22-松紧调节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

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包括设于座具中的背框倾仰调节线控装置5和背框松紧调节线控装置6;

所述背框倾仰调节线控装置5包括用于连接座具背框的背框连接尾板51、能够与所述背框连接尾板51连接的倾仰调节机构52、倾仰拉绳53和倾仰调节手柄54,所述倾仰拉绳53一端与所述倾仰调节机构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倾仰调节手柄54连接。

在座具中设置所述背框倾仰调节线控装置1,通过扳动所述倾仰调节手柄54,控制倾仰拉绳53拉紧或放松,进而改变所述倾仰调节机构52与背框连接尾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受使用者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调整背框连接尾板的倾仰度,对整个背框的倾仰度调节,通过简单的机械机构,使使用者可以轻松调整背框到舒服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倾仰线控手柄54包括能够与所述坐垫底盘2的上盖21凸点接触的第一定位凹部54.3和第二定位凹部54.4,当处于拉线状态(需要对座具角度进行调节时),所述第二定位凹部54.4与所述上盖21连接,所述升降拉绳处于受力牵扯状态;当处于松线状态(不需要对座具角度进行调节时)时,所述第一定位凹部54.3与所述上盖21连接。

所述倾仰调节手柄54靠近所述上盖21处设置有拉线容置部54.1,所述拉线容置部54.1中能够容置所述倾仰拉绳53的端头固定件53.2,用于与所述倾仰拉绳53连接,在上下扳动所述倾仰调节手柄54时对所述倾仰拉绳53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因为利用拉绳来进行线控控制,可以根据不同顾客群体的要求选择所述倾仰线控手柄54的安装位置,更加适合更多类型顾客的使用习惯,方便顾客控制座具的升降,更便于操作。

所述升降拉绳43穿过所述拉线限位块44.1的通孔并在所述升降拉绳43向所述拉线限位块44.1穿行的方向一端设置有拉绳连接部43.1。

所述背框松紧调节线控装置6包括松紧调节控制杆61、第一松紧拉绳62、第二松紧拉绳63、松紧调节机构64;

所述第一松紧拉绳62的一端与所述松紧调节控制杆6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松紧调节机构64连接;

所述第二松紧拉绳63的一端与所述松紧调节控制杆6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松紧调节机构64连接。

设置背框松紧调节线控装置,通过转动松紧调节控制杆,使第一松紧拉绳和第二松紧拉绳缠绕在所述松紧调节控制杆上的部分增加或减少,改变所述第一松紧拉绳和所述第二松紧拉绳的松紧度,同时所述第一松紧拉绳和所述第二松紧拉绳共同作用牵动松紧调节机构,改变所述松紧调节机构的状态,进而对背框的松紧度进行调节。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倾仰调节机构52包括与所述背框连接尾板51连接且相对所述背框连接尾板51能够移动的卡扣固定件52.1、穿过所述卡扣固定件52.1并能够推拉所述卡扣固定件52.1的推拉件52.2、固定所述倾仰拉绳53外壳套的固定执板52.3和设置在所述推拉件52.2上连接所述卡扣固定件52.1和所述固定执板52.3的第一弹性件52.4;

部分所述倾仰拉绳53的绳芯53.1与所述推拉件52.2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倾仰拉绳53通过装置在所述推拉件52.2中的所述绳芯53.1拉动所述推拉件52.2,所述推拉件52.2拉动所述卡扣固定件52.1从与所述背框连接尾板51连接状态变为不连接状态,调整倾仰角度,调整到位后,在所述推拉件52.2受第一弹性件弹力复位,所述推拉件52.2推动所述卡扣固定件52.1复位,所述卡扣固定件52.1从与所述背框连接尾板不连接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完成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倾仰调节手柄54向上、下扳动定位,通过所述倾仰拉绳53拉动所述卡扣固定件52.1移动,锁定或松开所述背框连接尾板51,达到控制背框的倾仰自由活动(0-25︒)或4档固定角度(0︒、6.25︒、12.5︒、16.75︒)。

所述推拉件52.2包括端头52.21、端尾柱筒52.22以及横穿所述卡扣固定件52.1的连接柱52.23;

所述连接柱52.23一端与所述端头52.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尾柱筒52.22连接。

所述卡扣固定件52.1包括插板52.11和与所述插板52.11一端连接的连接板52.12,所述连接板52.12中设有通孔52.121。

所述连接柱52.23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2.5,所述第二弹性件52.5一端与所述端头52.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2.12连接。

所述连接柱52.23穿过所述通孔52.121,所述连接柱52.23被固定在所述连接板52.12中,所述连接柱52.23外表面套置有所述第二弹性件52.5,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52.5使得所述连接板52.12与所述推拉件52.2更好的固定,因为所述连接板52.12在与所述第二弹性件52.5连接的另一侧与所述端尾柱筒52.22连接,又因为所述端尾柱筒52.22的桶径大于所述通孔52.121的孔径,加上所述第二弹性件52.5的弹簧力,将所述连接板52.12更好的固定住。

所述端尾柱筒52.22中具有第一容置腔52.221;

所述绳芯53.1的端头设置有端头固定件53.2;

所述端头固定件53.2以及部分的所述绳芯53.1穿过所述端尾柱筒52.22装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52.221内。所述第一容置腔52.221用于提供所述端头固定件53.2的容置区,保证所述倾仰拉绳53与所述推拉件52.2的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9-图10所示,基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松紧调节机构64包括螺纹转动组件64.1和与所述螺纹转动组件64.1连接的松紧组件64.2;

所述螺纹转动组件64.1包括与所述第一松紧拉绳62、所述第二松紧拉绳63连接的螺纹转动盘64.11和设置在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中心处的升降件64.12;

所述松紧组件64.2包括与所述升降件64.12连接的横杆64.21、连接在所述横杆64.21上的松紧调节螺纹杆64.22。

所述松紧调节螺纹杆64.22外表面套置压力弹簧。

所述松紧调节螺纹杆64.22跟随所述升降件64.12升降后改变了套置在所述松紧调节螺纹杆64.22外表面的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弹簧受力角度随之发生改变,进而调节了背框的松紧度。

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升降件64.12与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的连接处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使得用户在使用座具需要调节背筐的松紧度时,转动所述松紧调节控制杆61,所述第一松紧拉绳6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松紧拉绳63的一端因为缠绕在所述松紧调节控制杆61上,故所述第一松紧拉绳62和所述第二松紧拉绳63跟着所述松紧调节控制杆61转动时,缠绕在所述松紧调节控制杆61的部分发生变化(变多或变少),同是所述第一松紧拉绳6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松紧拉绳63的另一端缠绕在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上,所述第一松紧拉绳62和第二松紧拉绳63对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作用,使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转动。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升降件64.12与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的连接处设置有对应的外螺纹,此时,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和所述升降件64.12形成丝杆结构,当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转动时,所述升降件64.12在所述螺纹转动盘64.11转动作用下上升或下降。

所述升降件64.12包括具有凹槽的支撑部和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下面的螺纹杆;

所述松紧调节螺纹杆64.22中部卡扣在所述支撑部的凹槽中受所述支撑部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倾仰调节手柄54向上、下扳动定位,通过所述倾仰拉绳53拉动所述卡扣固定件52.1移动,锁定或松开所述背框连接尾板51,达到控制背框的倾仰自由活动(0-25︒)或4档固定角度(0︒、6.25︒、12.5︒、16.75︒)。同步带动坐垫升降线控调节装置4以2.5:1的角度运动。通过所述推拉件52.2进行锁定,(当拉动或推动所述推拉件52.2时,所述背框连接尾板51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卡住所述卡扣固定件52.1状态不会立即制动,当外力消除后所述背框连接尾板51松动时,所述卡扣固定件52.1才会在所述推拉件52.2作用下移动,以解除锁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