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洁设备的可分离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358发布日期:2019-10-15 18:0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洁设备的可分离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蒸汽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洁设备的可分离水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蒸汽清洁设备已逐步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其中,现有的蒸汽清洁设备的水箱是和机身设置为一体结构的,即水箱不能够与机身拆卸脱离;这样就会在水箱中的水体未用完时,不方便将水体倾倒出来;还可能在水箱中的管路堵塞时,不便于对水箱内部的维修等。

因此,如何实现蒸汽清洁设备中水箱是和机身的分离,便于对水箱内部的维修等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洁设备的可分离水箱,以解决现有蒸汽清洁设备中水箱是和机身不可拆卸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洁设备的可分离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至少包括卡扣;

所述水箱本体上部具有设置出水口的凸起部,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凸起部外缘面设置的安装槽内,所述卡扣上的卡爪能够在向外侧的弹性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凸起部的外缘表面;所述卡爪的形状和尺寸使其与所述蒸汽清洁设备上设置的连接结构能够相扣。

可选的,所述卡扣组件还包括释放按钮,所述释放按钮通过连杆连接于所述卡扣,其中,所述释放按钮凸设于所述水箱本体的侧壁,所述连杆容置在所述安装槽延伸于所述水箱本体的侧壁的凹槽中,通过按压所述释放按钮,能够带动所述卡扣与所述连接结构分离。

可选的,所述向外侧的弹性力通过压力弹簧提供,所述压力弹簧位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压力弹簧连接在所述释放按钮后端和水箱本体之间,通过所述压力弹簧的弹力作用实现所述释放按钮按压后的复位。

可选的,所述卡扣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水箱本体上;或

所述卡扣组件等间隔设置在所述水箱本体上。

可选的,至少所述水箱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盲孔,所述释放按钮通过所述盲孔凸设在所述水箱本体上。

可选的,所述水箱本体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以及外盖;

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所述出水口的凸起部和所述安装槽延伸的所述凹槽;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合装,所述外盖套设于所述上端盖,将所述卡扣限制在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的,所述外盖包括出水口套和开口槽;所述出水口套能够与所述凸起部套接;所述开口槽设置在所述出水口套的周沿外缘面,且与所述安装槽对应设置,所述卡扣上的卡爪伸出所述开口槽与所述连接结构相扣。

可选的,在所述出水口套上设置有楔形切面,所述楔形切面用于限定所述水箱与连接结构相扣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呈透明盖体。

可选的,所述水箱本体为材质为硬固型塑料。

可选的,还包括:输水管件,设置在所述水箱本体内,且所述输水管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水口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洁设备的可分离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至少包括卡扣;所述水箱本体上部具有设置出水口的凸起部,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凸起部外缘面设置的安装槽内,所述卡扣上的卡爪能够在向外侧的弹性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凸起部的外缘表面;所述卡爪的形状和尺寸使其与所述蒸汽清洁设备上设置的连接结构能够相扣。并通过按压释放按钮,使得卡爪能够与蒸汽清洁设备上设置的连接结构能够分离,即实现了水箱本体与蒸汽清洁设备中主机的分离,以便于通过拆卸水箱本体,及时的对水箱本体中的水体进行清理以及对水箱本体中的管路等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控制系统中控制水泵的电路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蒸发器的爆炸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又一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再一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一种工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一种工作头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3中的工作头的结构形成的蒸汽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又一种工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工作头的结构形成的蒸汽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再一种工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的工作头的结构形成的蒸汽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清洁设备中的再一种工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的工作头的结构形成的蒸汽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蒸汽清洁设备1,机体2,机体前盖21,机体后盖22,保护壳23,手柄24;水箱本体3,卡扣组件31,卡扣311,卡爪312,释放按钮313,连杆 314,凸起部32,安装槽321,凹槽33,压力弹簧34,盲孔35,上端盖36、下端盖37,外盖38,出水口套381,开口槽382,输水管件39;

蒸发器4,壳体41,喷管411,电热元件42,加热体421,分流体43,水流分散块431,螺杆432,弹簧433,挡水块杆434,保险丝44,温控器45,腔隙 46,输送管道47,密封圈48,蒸发腔49,进水口491,出气口492;

转接头5,转接头外壳51,中心管路52,卡装部53,容置槽531,卡装孔 532,卡接件54,连接按钮541,凸起块5411,复位弹簧542,卡勾543,固定凸台55,限位块56;

工作头6,输送管路61,连接卡槽62,卡接孔63,防呆孔64,卡接接口 65,蒸汽喷口66,汽孔管661,喷嘴662,旋转喷头663,旋转接头664,挡板 665,地刷666,枢接件667,增流汽管668,喷汽端盖669,增流管路67,软管 68,管杆69,支架691;

控制开关7,电源线8;

控制器9,蒸汽清洁设备控制系统90,控制单元91,三级管911,水泵供电单元92,开关元件921,双向晶闸管9211,大功率二极管9212,稳压电路93,稳压二极931,整流器932,滤波电容933,发光二极管94,电源95,水泵10。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蒸汽清洁设备,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汽清洁设备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汽清洁设备1,包括机体2,设置在机体2内的水泵10和蒸发器4,水箱本体3,转接头5。

其中,结合图2所示,机体2包括机体前盖21和机体后盖22,机体前盖 21和机体后盖22合装能够形成封装蒸发器4的保护壳23,即蒸发器4容置在保护壳23中,保护壳23是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这样可使蒸发器4在工作时,在隔热的同时也可以防止使用者烫伤。机体前盖21和机体后盖22合装还能够形成封装水泵10的手柄24。手柄24的设置可以便于使用者拿取蒸汽清洁设备 1,即使用者可以直接将蒸汽清洁设备1通过手柄24拿起来使用,实现对蒸汽清洁设备1的灵活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手柄24的一侧上还设置有控制开关7,控制开关7 上设置有多种操作模式,可用于触发蒸汽清洁设备1的开启和关闭操作,还可以用于控制水泵10对水箱进行抽水,还可用于控制对蒸发器4的加热和控制蒸汽的喷出等。在与控制开关7相对的手柄24的一侧还着有电源线8,电源线8 直接和外部的供电端连接,用于为蒸汽清洁设备1供电。当然,在其它可选实施例中,为了脱离电源线8的束缚,且不影响对蒸汽清洁设备1的供电,则可以在手柄24中设置有无线电源,即电池,且基于机体前盖21和机体后盖22为可拆卸结构,能够便于更换电池;再者,可直接将电池设置为充电电池,即直接在不拆卸机体2的情况下将电池的电量充满,以实现使用者对蒸汽清洁设备1 的灵活使用。其中,考虑到蒸汽清洁设备1的整体结构较小,电池还可以分开设置,一部分电池置于保护壳23的一侧,另一部分电池置于手柄24靠近水泵 10一侧,两个电池串联连接,使用者可以更换其中一个电池或同时更换两个电池。当然,为蒸汽清洁设备1供电的方式还有很多,电池的安装位置也不仅局限于此,上述内容并不影响本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壳23和手柄24为一体结构,手柄24的上端连接于保护壳23,手柄24的下端连接于水箱,以使得水泵10的进水口可拆卸连接于水箱,水泵10的出水口与蒸发器4的进水口相连通;水泵10工作时能够抽出水箱中的水体并将其喷入蒸发器4的蒸发腔49。

进一步的,在申请的实施例中,水箱是能够和水泵10进行拆卸的,即水箱是能够与蒸汽清洁设备1分离的。其中,如图3所示,可分离水箱包括水箱本体3和卡扣组件31;卡扣组件31至少包括卡扣311;水箱本体3上部具有设置出水口的凸起部32,卡扣311设置在凸起部32外缘面设置的安装槽321内,卡扣311上的卡爪312能够在向外侧的弹性力作用下伸出凸起部32的外缘表面;卡爪312的形状和尺寸使其与蒸汽清洁设备1上设置的连接结构能够相扣。其中,连接结构设置在机体2的后端,且连接结构为与卡扣311相配合的卡体结构。

具体的,水箱本体3包括上端盖36、下端盖37以及外盖38;上端盖36上设置有出水口的凸起部32和安装槽321延伸的凹槽33;上端盖36和下端盖37 合装,外盖38套设于上端盖36,将卡扣311限制在安装槽321内。其中,外盖 38包括出水口套381和开口槽382;出水口套381能够与凸起部32套接;开口槽382设置在出水口套381的周沿外缘面,且与安装槽321对应设置,卡扣311 上的卡爪312伸出开口槽382与连接结构相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水箱与连接结构的准确对接,则在出水口套381上设置有楔形切面,楔形切面用于限定水箱与连接结构相扣的方向。其中,为了直观的观测到水箱中水的容量,则将上端盖36和下端盖37设置为透明盖体,而为了装饰整个水箱,则将外盖38设置为不透明的盖体;同样的,为了防止水箱在使用中碰碎且使得其重量较轻,水箱本体3的材质采用硬固型塑料。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将水箱中的水体输送至水泵10中,则在水箱本体 3内设置有输水管件39,且为了使得输水稳定,则且输水管件39的输出端与出水口固定连接。其中,输水管件39一般为软质胶管,其材质和形状不作限制,软质胶管的输水管件39能够在水箱本体3内部任意摆动,以满足蒸汽清洁设备 1在不同的工作角度抽水的要求。

进一步的,基于水箱是能够与蒸汽清洁设备1分离的,则卡扣组件31还包括释放按钮313,释放按钮313通过连杆314连接于卡扣311,其中,释放按钮 313凸设于水箱本体3的侧壁,连杆314容置在安装槽321延伸于水箱本体3的侧壁的凹槽33中,通过按压释放按钮313,能够带动卡扣311与连接结构分离。

且对应于前述,卡扣311上的卡爪312能够在向外侧的弹性力作用下伸出凸起部32的外缘表面,其中向外侧的弹性力通过压力弹簧34提供;其中,压力弹簧34位于凹槽33中,且压力弹簧34连接在释放按钮313后端和水箱本体3 之间,通过压力弹簧34的弹力作用实现释放按钮313按压后的复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使用者按压释放按钮313,则将释放按钮313设置在水箱本体3的两侧,且为了使得释放按钮313安装的更加稳固,则在水箱本体3的两侧设置有盲孔35,释放按钮313通过盲孔35凸设在水箱本体3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扣组件31对称设置在水箱本体3上,或卡扣组件31等间隔设置在水箱本体3上。其具体设置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此,上述内容并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所要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蒸汽清洁设备1的可分离水箱,通过在凸起部32外缘面设置的安装槽321内设置的卡扣311上的卡爪312,在压力弹簧34提供的向外侧的弹性力作用下伸出凸起部32的外缘表面,使得卡爪312能够与蒸汽清洁设备1上设置的连接结构能够相扣;并通过按压释放按钮313,使得卡爪312能够与蒸汽清洁设备1上设置的连接结构能够分离,即实现了水箱本体3与蒸汽清洁设备1中机体2的分离,以便于通过拆卸水箱本体3,可以向水箱本体3中添加水,及时的对水箱本体3中的水体进行清理以及对水箱本体3 中的管路等进行维修。

在水箱装满水体后,则通过触发控制开关7,通过控制器9控制水泵10将水箱中的水体抽到蒸发器4中。其中,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9是作为蒸汽清洁设备控制系统90主要控制部件,则蒸汽清洁设备控制系统 90还包括上述的电源、控制开关7、水泵10以及蒸发器4。

具体的,控制器9设置在蒸发器4上,电源95连接控制器9,如图5所示,控制器9上设置有控制单元91,控制开关7提供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91,控制单元91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水泵10的工作,从而控制对蒸发器4的供水;电源95同时为蒸发器4中的电热元件42供电;在蒸发器4上设置有温控器45,温控器45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控制对电热元件42的供电,从而控制蒸发器4 的蒸发温度。

进一步的,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控制器9包括控制单元91(微控制器芯片SH79F084A)、水泵10供电单元92、稳压电路93;控制单元91用于接收控制开关7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发出开关控制指令;水泵10 供电单元92具有开关元件921,开关元件921为双向晶闸管9211,且双向晶闸管9211还串接有大功率二极管9212,以实现水泵10启动或关闭时对于线路的保护。该开关元件921连接在水泵10电源输入回路上,该开关元件921控制端接收开关控制指令,并根据开关控制指令处于导通或者关断状态,从而控制对水泵10的供电,实现对水泵10工作的控制;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单元91输出的开关控制指令通过三级管911放大电路后输出到双向晶闸管9211 的控制端。稳压电路93用于将电源95电压转换为需要的直流电压,并提供给控制单元91使用。其中,稳压电路93中设置有稳压二极931管实现稳压,以及设置有桥式或者半桥式整流器932,并在述桥式或者半桥式整流器932输出端设置滤波电容933。当然,为了便于观测,在控制开关7处,还设置有反应控制开关7是否发出水泵10启动的开关信号的发光二极管94。

为了清楚地解释该控制系统,则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控制系统的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控制器9接通电源95,则蒸发器4中的电热元件42开始加热,蒸发器4中安装有温控器45,控制蒸发器4的蒸发腔49的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高于设定温度之后蒸发器4的电热元件42停止加热;蒸发腔49温度降低,低于设定温度之后继续加热。按压控制开关7,当触发控制开关7之后水泵10开始工作,水泵10的进出水口产生背压,将水箱本体3中的水体压入蒸发器4的蒸发腔49中加热产生水蒸气,以实现控制系统控制水泵10、蒸发器4将水体加热为水蒸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清洁设备控制系统90,通过电源95连接控制器9,控制器9上设置有控制单元91,控制单元91通过控制开关7提供的控制信号控制水泵10的工作,从而控制对蒸发器4的供水;电源95同时为蒸发器4 中的电热元件42供电;以实现控制系统控制水泵10、蒸发器4将水体加热为水蒸汽。

进一步的,在控制器9控制水泵10将水箱中的水体抽到蒸发器4后,则需要通过蒸发器4将水体加热形成水蒸气。具体为,如图7所示,蒸发器4包括:壳体41、电热元件42以及分流体43;电热元件42设置在壳体41内,其中部具有中空的腔室,称为蒸发腔49;即壳体41套接在蒸发腔49上,用于将蒸发器4固定安装在机体2内,且壳体41为隔热材质。蒸发腔49具有进水口491 和出气口492,通过电热元件42的加热,蒸发腔49内具有能够将水变成水蒸气的温度环境;进水口491处设置有分流体43,分流体43能够将从进水口491进入的水体向蒸发腔49的腔壁方向分流,并在蒸发腔49内形成水蒸气。

其中,为了能够使得从水泵10进入的水体充分在蒸发腔49中蒸发为水蒸汽,则设置了分流体43结构,具体的,分流体43包括水流分散块431,水流分散块431具有与进水口491相通的进水端和能够将水体分流至蒸发腔49的腔壁方向的出水端,且出水端上具有沿蒸发腔49延伸方向的分流槽和/或朝向蒸发腔 49的腔壁方向的分流孔;进水口491进入的水体通过分流槽和/或分流孔,实现向蒸发腔49的腔壁方向分流。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8所示,分流体43还包括:螺杆432;螺杆432的一端顶装于水流分散块431,并沿蒸发腔49轴线延伸方向安装;其外径面贴近蒸发腔49腔壁。其中,为了使得水体能够充分与蒸发腔49的腔壁接触,则将螺杆432上的螺纹间距设置的较宽,且螺纹的深度较深,考虑到进入到蒸发腔49中的水流很快,这样就可以使得由分流块分流的水体容置在螺纹中,即通过螺纹将水体输送至整个蒸发腔49中,且分散到蒸发腔49腔壁上,增大了水体与蒸发腔49腔壁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水体快速的蒸发为水蒸气。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结合图9所示,分流体43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形式:弹簧433;弹簧433的一端顶装于水流分散块431,并沿蒸发腔49 轴线延伸方向安装;其外径面贴近蒸发腔49腔壁。其中,为了使得水体能够充分与蒸发腔49的腔壁接触,则将弹簧433上的间隙设置的较宽,考虑到进入到蒸发腔49中的水流很快,这样就可以使得由分流块分流的水体“容置”在弹簧 433上,进而将水体输送至整个蒸发腔49中,并通过弹簧433上的间隙将水体分散到蒸发腔49腔壁上,增大了水体与蒸发腔49腔壁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水体快速的蒸发为水蒸气。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结合图10所示,分流体43还包括:挡水块杆434,挡水块杆434的一端顶装于水流分散块431,并沿蒸发腔49轴线延伸方向安装;其外径面贴近蒸发腔49腔壁。其中,沿蒸发腔49轴线延伸方向上,挡水块杆434上的挡水块间隔设置,且相邻的挡水块大小不等。同样的,为了使得水体能够充分与蒸发腔49的腔壁接触,则将挡水块杆434上的挡水块间距设置的较宽,且挡水块之间形成的槽深深度较深,考虑到进入到蒸发腔49 中的水流很快,这样就可以使得由分流块分流的水体容置在挡水块之间的槽中,即通过挡水块杆434将水体输送至整个蒸发腔49中,且分散到蒸发腔49腔壁上,增大了水体与蒸发腔49腔壁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水体快速的蒸发为水蒸汽。

再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得容置在蒸发腔49中的水体快速形成水蒸气,则电热元件42包括加热体421和嵌入加热体421的加热丝;蒸发腔49为加热体421内形成空腔;加热丝为通电发热的加热部件,加热体421 采用热传导材料制成。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电热元件42还可以为加热套筒和缠绕在加热套筒上的加热管;蒸发腔49为加热套筒内形成空腔;加热管为通电发热的加热部件,加热套筒采用热传导材料制成。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控制器9(温控器45),则在电热元件42与温控器45之间还设置有保险丝44(未示);在本申请中,不论电热元件42是哪种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对水体的加热,均是本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

特别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蒸发腔49中产生的水蒸气在输送的过程中遇冷变成水体,还为水蒸气设置了专门的传输通道。如图所示,在蒸发器4中设置有腔隙46、输送管道47和通气孔,所述腔隙46设置在壳体41和电热元件42的外径面之间,用于容置水蒸气;输送管道47和通气孔设置在电热元件42内,通气孔将腔隙46和输送管道47连通,出气口492连通于输送管道47。由于输送管道47设置在蒸发腔49的腔壁内,即与电热元件42接触,从而将产生的水蒸气再次加热,使得水蒸气一直保持气态。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出气口492设置为固定在壳体41上且从壳体41的专设孔口伸出的喷管411,且在喷管411伸出壳体41的专设孔口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48,设置密封圈48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得壳体41和蒸发器4的密封程度更好,继而使得蒸发器4在做不同角度的移动时,其产生的水蒸气都不会外泄,增强了蒸发器4 结构的密闭性,从而提升了水蒸气的产量以及稳定性。

且对应于前述,控制器9是设置在壳体41上的,控制器9电连接电源95,用于控制电热元件42加热;控制器9包括温控器45,温控器45与电热元件42 电连接,用于控制电热元件42的加热温度,即温控器45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控制对电热元件42的供电,从而控制蒸发器4的蒸发温度,以实现蒸发器4蒸发蒸汽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使用者使用蒸汽清洁设备1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发器4,包括:壳体41、电热元件42以及分流体43;电热元件42设置在壳体41内,其中部具有蒸发腔49;蒸发腔49具有进水口491和出气口492,通过电热元件42的加热,将进水口491处设置的分流体43把水体分流到蒸发腔49的腔壁上时,使水体在蒸发腔49内快速加热为水蒸气;并通过设置在蒸发腔49的腔壁内的输送管道47持续保持水蒸气的状态,且由于蒸发腔49能够与水体充分接触,使得蒸汽清洁设备1在不同的放置位置时,都能够实现产生水蒸气的产量稳定。

在蒸发器4产生水蒸气后,会通过转接头5将水蒸气传输至连接的工作头6 中,并通过工作头6将水蒸气喷出;即转接头5连接在机体2前端,其前端具有能够接驳工作头6的结构;转接头5具有与蒸发腔49连接的中心管路52,蒸发腔49内的水蒸气能够通过转接头5进入与其连接的工作头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蒸汽清洁设备1功能的多元化,则工作头6的种类不仅限于一种结构,且为了满足工作头6与转接头5的连接,则转接头5和工作头6中的连接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11、图12所示,其中,图11为连接组件的爆炸图,图9为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接头5,结合图11、图12所示,包括:转接头5沿轴向设置有中心管路52;其两端头中,尾端为连接部,与连接部相对的头端为卡装部53,在卡装部53设置有卡接件54;连接部具有与主机端头连接的结构,或者直接与主机端头设置为一体;卡装部53在中心管路52的外周与卡装部53外径面之间,设置有向前端开口的容置槽531;卡接件54设置在卡装部53外径面上,其上设置有连接按钮541,卡接件54通过在连接按钮541 底部与卡装部53外径面之间设置的复位弹簧542安置在卡装部53外径面上,卡接件54上还设置有卡勾543,卡勾543在复位弹簧542处于复位状态时,能够通过在容置槽531上设置的卡装孔532伸入容置槽531。

其中,为了能够将连接按钮541固定在卡装部53上,则在卡装部53的外径面上设置有固定凸台55,复位弹簧542套在固定凸台55上,从而在卡装部 53外径面获得安置。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复位弹簧542与连接按钮541的连接,则连接按钮541的底部设置为朝向卡装部53的开口槽382,且在开口槽382的内部设置有朝向固定凸台55的凸起块5411,复位弹簧542套在凸起块5411上,将连接按钮541连接于固定凸台5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卡勾543快速的插接在卡装孔532中,则将卡勾543朝向容置槽531开口的一端设置为楔形切面。也为了实现转接头5 与工作头6的连接时处于正确的位置,则在卡装部53外径面上设置有限位块56。同样的,为了使得连接按钮541安装的更加稳固,则在转接头5的外部还套接有转接头外壳,且在转接头外壳上设置有通孔,连接按钮541通过通孔露出;其中,转接头外壳的设置可以使转接头5和工作头6的连接密闭性更好,且提高了蒸汽清洁设备1的美观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接头5,转接头5沿轴向设置有中心管路52;其两端头中,尾端为连接部,与连接部相对的头端为卡装部53,在卡装部53设置有卡接件54;卡接件54包括连接按钮541、复位弹簧542和卡勾543,连接按钮541通过复位弹簧542带动卡勾543从卡装孔532伸入或从卡装孔532移出,提高了转接头5连接的灵活性。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作头6,结合图11、图12所示,包括:工作头6沿轴向设置有输送管路61;工作头6包括头端和尾端,其中,尾端在输送管路61和工作头6的外径面之间,设置能够容置转接头5外径面的连接卡槽62;沿输送管路61设置有向尾端方向伸出的插接部,插接部的形状和尺寸使其能够插入转接头5的容置槽531;插接部设置卡接孔63,其所在位置使工作头6与转接头5卡接后,该卡接孔63位于转接头5上的容置槽531位置。其中,工作头6还包括:防呆孔64,防呆孔64设置在连接卡槽62的边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头6,工作头6沿轴向设置有输送管路61,其可以能够与中心管路52连接,并输送水蒸气,且防呆孔64的设定可以防止转接头5插接反向,并通过卡接孔63将卡勾543卡住,实现了工作头6和转接头5的连接;本申请的工作头6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结合图11、图12所示,包括:转接头5,转接头5沿轴向设置有中心管路52;其两端头中,一端为连接部,与连接部相对的一端为卡装部53,在卡装部53设置有卡接件54;连接部具有与主机端头连接的结构,或者直接与主机端头设置为一体。

卡装部53在中心管路52的外周与卡装部53外径面之间,设置有向前端开口的容置槽531;卡接件54设置在卡装部53外径面上,其上设置有连接按钮 541,卡接件54通过在连接按钮541底部与卡装部53外径面之间设置的复位弹簧542安置在卡装部53外径面上,卡接件54还设置有卡勾543,卡勾543在复位弹簧542处于复位状态时,能够通过在容置槽531上设置的卡装孔532伸入容置槽531;

还包括:工作头6,工作头6沿轴向设置有输送管路61;工作头6包括头端和尾端,其中,尾端在输送管路61和工作头6的外径面之间,设置能够容置转接头5外径面的连接卡槽62;沿输送管路61设置有向尾端方向伸出的插接部,插接部的形状和尺寸使其能够插入转接头5的容置槽531;插接部设置卡接孔 63,其所在位置使工作头6与转接头5卡接后,该卡接孔63位于转接头5上的容置槽531位置;其中,为了实现水蒸气输送不泄露,则转接头5和工作头6 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48。

卡装时,中心管路52插接在输送管路61中,插接部插接在容置槽531中,卡装孔532与卡接孔63相对应,卡勾543穿过卡装孔532卡接在卡接孔63中。

再进一步的,对应于前述,为了实现蒸汽清洁设备1功能的多元化,则工作头6的种类不仅限于一种结构,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多功能蒸汽清洁设备1的工作头6,工作头6的尾端沿中轴线设置有输送管路61,尾端设置为与相应转接头5配合的卡接接口65;工作头6的头端设置为用于不同环境的喷汽头,喷汽头设置有水蒸气喷出的蒸汽喷口66;蒸汽喷口66与输送管路 61连通。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3、图14所示,工作头6采用如下结构:从尾端向头端延伸的径向截面逐渐减小的类锥形,蒸汽喷口66设置在类锥形的顶端并向前端开口。为了能够实现蒸汽喷口66喷出的水蒸气具有一定的压力,则在输送管路61与蒸汽喷口66之间通过增流管路67连通,增流管路67的直径小于输送管路61的直径;基于增流管路67径口较小,而输送管路61径口较大,这样就使得大量的水蒸气由输送管路61流入增流管路67中,继而增大了增流管路67中水蒸气的压力,从而使得蒸汽喷口66具有一定的压力;进一步的,蒸汽喷口66包括汽孔管661和喷嘴662,喷嘴662伸出工作头6壳体41,汽孔管661设置在喷嘴662和增流管路67之间,汽孔管661的直径小于喷嘴662 和增流管路67的直径。基于水蒸气在汽孔管661和增流管路67的流速原理与水蒸气在增流管路67和输送管路61的流速原理相同,故在此不作重复说明。该结构的工作头6和主机装配形成的设备如图15所示。

能够理解的是,该工作头6为爆喷头结构,在主机的配合下,该工作头6 喷出的水蒸气压力较为集中且压力较强,能够通过压力较强的水蒸气流进行清洁;且由于水蒸气的温度较高,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除尘的效果。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工作头6还采用如下结构:工作头6的尾端前部通过增流管路67连接于头端,头端为能够旋转并的旋转喷头 663,蒸汽喷口66设置在旋转喷头663上。其中,增流管路67中设置有隔热棉,防止水蒸气遇冷形成液态水体;旋转喷头663通过旋转接头664连接于增流管路67,旋转喷头663通过旋转接头664实现旋转;且旋转喷头663为单侧槽体结构或双侧槽体结构,且分别在槽体结构中并列设置有多个挡板665,并在挡板 665之间设置有与增流管路67相通的出口作为蒸汽喷口66。

能够理解的是,该工作头6为增流管路67式角刷,增流管路67的设置能够延长水蒸气的传输路径,旋转接头664能够实现旋转喷头663的旋转,以通过旋转喷头663将水蒸气喷发到相应的清洁位置,使得清洁的方式更加灵活,且旋转喷头663为单(双)侧槽体结构,其端面上可以套接清洁饰物,例如抹布、毛刷、海绵等,以实现深层次的清洁;且由于水蒸气的温度较高,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除尘的效果。该结构的工作头6和主机装配形成的设备如图17所示。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工作头6还采用如下结构:工作头6的尾端通过管杆69连接于头端,头端设置为地刷666,蒸汽喷口66位于地刷666工作表面。其中,地刷666通过枢接件667与管杆69连接,通过枢接件667调整管杆69与地刷666的相对角;且地刷666为偏平状,其端面形状至少为以下一种:三角形、矩形或圆形。同样的,在管杆69内部还设置有隔热棉,并在管杆69上设置有支架691,支架691用于使用者把持管杆69以及夹持外接物。需要说明的是,管杆69可以通过螺纹结构或螺栓结构与尾端连接,管杆69 可以通过螺纹结构或螺栓结构与地刷666连接。

能够理解的是,该工作头6为硬管式角刷,硬管的设置能够延长水蒸气的传输路径,且便于使用者把持,即通过控制管杆69就可以进行清洁,管杆69 和地刷666可以通过螺纹结构或螺栓结构连接,以便于管杆69和地刷666的拆卸。枢接件667能够实现地刷666的多角度旋转,以通过地刷666将水蒸气喷发到相应的清洁位置,使得清洁的方式更加灵活,且地刷666为偏平状结构,能够深入到间隙狭窄的空间内,其端面上可以套接清洁饰物,例如抹布,海绵等,以实现深层次的清洁;且由于水蒸气的温度较高,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除尘的效果。该结构的工作头6和主机装配形成的设备如图19所示。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工作头6还采用如下结构:工作头6的头端为挂烫结构,其内部设置的增流汽管668将输送管路61与外部的喷汽端连通,基于水蒸气在增流汽管668和输送管路61的流速原理与水蒸气在增流管路67(爆喷头结构中)和输送管路61的流速原理相同,故在此不作重复说明。且喷汽端具有开口空间的喷汽端盖669和套接在开口空间中的毛刷;喷汽端盖669上设置有蒸汽喷口66,蒸汽喷口66与增流汽管668连接将水蒸气喷发到开口空间中;且蒸汽喷口66至少为一个。

能够理解的是,该工作头6为挂烫结构,由于述喷汽端具有开口空间的喷汽端盖669,所以在熨衣时与衣物接触部离水蒸气相距较远,不会对衣物造成损伤。且由于水蒸气的温度较高,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除尘的效果。该结构的工作头6和主机装配形成的设备如图21所示。

以上阐述的工作头6结构形式仅是对应不同功能进行的设计,在其它的功能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头6还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形式,上阐述的工作头6 结构并不影响本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清洁设备1,包括机体2,设置在机体2内的水泵10和蒸发器4,水箱,转接头5以及工作头6;水泵10的进水口可拆卸连接于水箱,够抽出水箱中的水体并将其喷入蒸发器4的蒸发腔49;蒸发器4中的电热元件42能够将喷入蒸发腔49的水体蒸发为水蒸气,转接头5连接在机体2 前端并与工作头6连接,水蒸气能够通过转接头5进入与其连接的工作头6喷出。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蒸汽清洁设备1,在结构简单的前提下,实现蒸汽清洁设备1功能多样,使用便捷,且在蒸汽清洁设备1处在任意摆放位置时,蒸汽产量稳定且能够满足需求。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