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压压力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3205发布日期:2019-07-27 10:3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智能控压压力锅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温控压力锅,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放置该类压力锅的多用途底座。



背景技术:

智能温控压力锅限压阀内设有电磁阀和温度探头,电磁阀和温度探头均通过电线与控制板和电源连接,由于该类压力锅的加热方式常见两种:一种为自接电主动加热,另一种通过加热炉被动加热,前一种通过自带的插头与电源连接,后一种则需接通加热炉的电源,因此,传统座底无法同时适用于上述两种不同加热方式的压力锅,底座的通用性差,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可适用于主动加热智能温控压力锅又可适用于被动加热智能温控压力锅的通用型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控压压力锅底座,包括座体,座体内设有电热炉、顶部设有供压力锅的底部穿过并放置于电热炉上的锅口;座体的顶面设有立柱,立柱上活动套接有备用温控限压阀;电热炉和备用温控限压阀均通过电线电连接于座体内所设的控制电路板,并通过控制电路板与外部电源连接。

优选地,为便于取放备用温控限压阀,立柱设于座体顶面前部。

优选地,座体的座腔由隔板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控制电路板设于前腔内,电热炉设于后腔内。

优选地,座体的前端面顶部设有向前下方倾斜的斜面,斜面上设有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控制面板。

优选地,前腔和后腔的侧壁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可同时适用于主动加热和被动加热两种智能温控压力锅,通用性较好,由于无需为两种智能温控压力锅提供两种不同底座,有利于降低底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外部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内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选配被动加热压力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选配主动加热压力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机进行说明。

参照图1和图2:

一种智能控压压力锅底座,包括座体1,座体1内设有电热炉2、顶部设有供压力锅的底部穿过并放置于电热炉2上的锅口101;座体1的顶面设有立柱102,立柱102上活动套接有备用温控限压阀3;电热炉2和备用温控限压阀3均通过电线4电连接于座体1内所设的控制电路板5,并通过控制电路板 5与外部电源连接。

为便于取放备用温控限压阀3,立柱102设于座体1顶面前部。

座体1的座腔由隔板6分隔为前腔103和后腔104,控制电路板5设于前腔103内,电热炉2设于后腔104内。

座体1的前端面顶部设有向前下方倾斜的斜面105,斜面105上设有与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的控制面板7。

前腔103和后腔104的侧壁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散热孔106。

如图3所示:当配用被动加热压力锅8时,将被动加热压力锅8放置于加热炉2上,由于被动加热压力锅8本身不带电路和温控限压阀,因此,需将备用温控限压阀3从立柱102上取下并盖在被动压力锅8的排气管801上,并通过控制电路板5接通加热炉2和备用温控限压阀3的电源,以由加热炉2 对被动加热压力锅8进行加热,由备用温控限压阀3对锅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控,由控制电路板5通过对加热炉2的通断电而对锅内温度进行控制。煮制完毕后,将备用温控限压阀3从排气管801上取下,套接于立柱102上,即可将被动压力锅8取离座体1。

如图4所示:当配用主动加热压力锅9时,将主动加热压力锅9放置于加热炉2上,由于主动加热压力锅9自带加热器、控制电路和温控限压阀,因此,只需接通主动加热压力锅9本身的电源即可正常工作,无需接通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加热炉2、备用温控限压阀3和控制电路板5均无需启用,此时,本实用新型仅作为物理底座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