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临帖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0320发布日期:2019-12-31 14:3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临帖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帖架,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临帖架。



背景技术:

在临帖、读书的过程中,通常将贴或书平放于桌面上,因此需要埋头操作,长此以往身体极易疲惫,无法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姿势,因此,在临帖及读书过程中,容易导致假性近视,而现有的临帖架,体积较大,无法折叠,不便携带,使用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临帖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a、底托b、主杆,所述主杆的下端分别与底托a和底托b的端部铰接设置,所述主杆的上端两侧对称铰接设置有支杆a,支杆a的另一端端部均铰接设置有支杆b,所述支杆b的末端均设置有燕尾榫,所述底托a和底托b的末端均均设置有与燕尾榫配合使用的燕尾槽。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a和底托b的横截面呈l型。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a和底托b靠近燕尾槽的一端均设置有向上翻起的用于固定临帖的书夹条。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帖架,其特征在于l型底托a和底托b的突出部位的窄边上均设置有烧结钕铁硼磁铁块。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镂空部,镂空部的底端铰接设置有水平撑杆,所述水平撑杆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镂空部的顶端铰接设置有倾斜撑杆,所述倾斜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小孔插接配合的插接柱。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临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水平撑杆及倾斜撑杆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铰接设置的各部件,便于在不用时方便折叠,降低体积,便于携带,折叠状态时还可作为镇纸使用,扩大使用范围,提高使用的灵活度,展开时,可确保在临帖、读书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减缓长期临帖、读书所带来的疲惫感,一定程度上预防青少年假性近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后视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中,1-底托a,2-底托b,3-主杆,4-支杆a,5-支杆b,6-燕尾榫,7-燕尾槽,8-书夹条,9-烧结钕铁硼磁铁块,10-镂空部,11-水平撑杆,12-小孔,13-倾斜撑杆,14-插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临帖架,该便携式临帖架通过旋转组合,有展开、闭合两种形态,展开时,可用来放置书本、字画贴、琴谱,折叠状态可作为镇纸使用,体量小,易携带。

其结构主要包括底托a、底托b、主杆,主杆的下端分别与底托a和底托b的端部铰接设置,主杆的上端两侧对称铰接设置有支杆a,支杆a的另一端端部均铰接设置有支杆b,支杆b的末端均设置有燕尾榫,底托a和底托b的末端均均设置有与燕尾榫配合使用的燕尾槽。底托、主杆、支杆最终形成正方形框架,展开状态时,底托a和底托b呈一字型展开,且底托a和底托b的横截面呈l型。

优选地,底托a和底托b靠近燕尾槽的一端均设置有向上翻起的用于固定临帖的书夹条,书夹条的设置可以很好地起到固定临帖或书本的作用;为实现在折叠状态下,该临帖架能紧密闭合,在l型底托a和底托b的突出部位的窄边上均设置有烧结钕铁硼磁铁块。

优选地,主杆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镂空部,镂空部的底端铰接设置有水平撑杆,水平撑杆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小孔,镂空部的顶端铰接设置有倾斜撑杆,倾斜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小孔插接配合的插接柱,主杆、水平撑杆及倾斜撑杆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该结构设置,方便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角度的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