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拉升延展功能的隔热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640发布日期:2019-11-05 22:2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拉升延展功能的隔热垫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拉升延展功能的隔热垫。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很多隔热垫,包括塑料的隔热垫、采用多层面料缝合制成的隔热垫、金属隔热垫。传统的隔热垫如单纯用塑料制成隔热垫,长期使用容易有磨损,在长期支撑高温容器后容易变形,塑料也容易打滑;采用多层面料缝合制成的隔热垫使用后不便于清洗,清洗后由于多层面料缝合有一定的厚度,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晾晒才能进入下一次的使用,同时反复使用后面料容易老化;金属结构的隔热垫,一般是制作成支撑架的样式进行隔热,在日常生活中,不便于收纳存放,而且现有技术中的隔热垫,不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拉升延展,实现隔热垫大小的调节。现有的隔热垫在满足硬性支撑效果,却没有可变形的效果;满足柔性支撑的效果,却没有硬性支撑的作用,在隔热垫的刚柔需求中无法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隔热垫进行改进,研发一种便于收纳、大小可调节、底部兼具透气隔热的具有拉升延展功能的隔热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纳、大小可调节、底部兼具透气隔热的具有拉升延展功能的隔热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拉升延展功能的隔热垫,包括:多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矩形金属条,所述相邻的金属条之间交错设置有上拉升衔接块和下拉升衔接块,所述上拉升衔接块和下拉升衔接块是形状相同的正方体,且所述相邻的上拉升衔接块和下拉升衔接块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上拉升衔接块和下拉升衔接块形状大小相同的弹性橡胶块,弹性橡胶块包括连接在下拉升衔接块底部两侧的第一弹性橡胶块和第二弹性橡胶块,且第一弹性橡胶块和第二弹性橡胶块分别与相邻的上拉升衔接块连接,上拉升衔接块与相邻的金属条顶部固定,下拉升衔接块与相邻的金属条底部固定;第一弹性橡胶块和第二弹性橡胶块均能围绕上拉升衔接块和下拉升衔接块的一侧棱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橡胶块和第二弹性橡胶块与隔热垫的上平面垂直的棱包括第一侧棱、第二侧棱、第三侧棱、第四侧棱,第一弹性橡胶块第一侧棱与下拉升衔接块左下方的侧棱重合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棱与上拉升衔接块右上方的侧棱重合活动连接;第二弹性橡胶块第三侧棱与所述下拉升衔接块右下方的侧棱重合活动连接,第二弹性橡胶块的第四侧棱与另一上拉升衔接块左上方的侧棱重合活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拉升衔接块、下拉升衔接块、第一弹性橡胶块、第二弹性橡胶块高度均突出于金属条。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金属条上至少部分设置有包胶,所述包胶采用塑胶、塑料、橡胶、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条上设置有包胶,本实用新型优选硅胶。硅胶对高温的耐受力范围更大,缓冲、防滑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拉升衔接块和下拉升衔接块均采用塑胶、塑料、橡胶、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上拉升衔接块和下拉升衔接块,本实用新型优选硅胶。硅胶对高温的耐受力范围更大,缓冲、防滑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矩形金属条上设有金属凸块,所述上拉升衔接块或下拉升衔接块套设卡接在所述金属凸块上,所述金属凸块将所述上拉升衔接块或下拉升衔接块限定在所述金属条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金属凸块表面设置有锯齿。锯齿设置使得能更稳定的将上拉升衔接块和下拉升衔接块套设卡接限定在金属凸块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热垫拉升延展后,第一弹性橡胶块、第二弹性橡胶块、上拉升衔接块、下拉升衔接块与金属条外绕形成收纳腔。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热垫收拢后,上拉升衔接块、下拉升衔接块、第一弹性橡胶块和第二弹性橡胶块填满所述收纳腔。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1、通过挤压金属条,将隔热垫的上拉升衔接块、下拉升衔接块、第一弹性橡胶块和第二弹性橡胶块收纳在收纳腔中。通过推拉金属条,实现对隔热垫的拉升延展和收拢。本实用新型能根据需求,进行隔热垫的展开和收拢,能够有效提调节隔热垫隔热保护范围的大小。

2、本实用新型在多干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矩形金属条之间通过上拉升衔接块、下拉升衔接块间隔设置,形成多个收纳腔。通过拉升调节相邻金属条之间的距离,实现隔热垫的多种需求变换。

3、采用金属条和包胶设置实现硬性支撑的同时,还具有隔热、导热、缓冲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热垫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热垫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热垫收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热垫局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金属条,11-上拉升衔接块,12-下拉升衔接块,111-收纳腔,2A-第一橡胶弹性块,2B-第二橡胶弹性块,21-凸棱,22-第一侧棱,23-第二侧棱,24-第三侧棱,25-第四侧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一种具有拉升延展功能的隔热垫,包括多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矩形金属条1,相邻的金属条1之间交错设置有上拉升衔接块11和下拉升衔接块12,上拉升衔接块11和下拉升衔接块12是形状相同的正方体,且相邻的上拉升衔接块11和下拉升衔接块12之间还设置有与上拉升衔接块11和下拉升衔接块12形状大小相同的弹性橡胶块,弹性橡胶块包括连接在下拉升衔接块12底部两侧的第一弹性橡胶块2A和第二弹性橡胶块2B,且第一弹性橡胶块2A和第二弹性橡胶块2B分别与相邻的上拉升衔接块11连接,上拉升衔接块11与相邻的金属条1顶部固定,下拉升衔接块12与相邻的金属条1底部固定;第一弹性橡胶块2A和第二弹性橡胶块2B均能围绕上拉升衔接块11和下拉升衔接块12的一侧棱转动。隔热垫拉升延展后,第一弹性橡胶块2A、第二弹性橡胶块2B、上拉升衔接块11、下拉升衔接块12与金属条1形成收纳腔111。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橡胶块2A和第二弹性橡胶块2B与隔热垫平面垂直的棱包括第一侧棱22、第二侧棱23、第三侧棱24、第四侧棱25,第一弹性橡胶块2A的第一侧棱22与下拉升衔接块12左下方的侧棱重合活动连接,第二侧棱23与上拉升衔接块11右上方的侧棱重合活动连接;第二弹性橡胶块2B第三侧棱24与下拉升衔接12块右下方的侧棱重合活动连接,第二弹性橡胶块2B的第四侧棱25与上拉升衔接块11左下方的侧棱重合活动连接。进一步的,上拉升衔接块11、下拉升衔接块12、第一弹性橡胶块2A、第二弹性橡胶块2B高度均突出于金属条1。更进一步的,金属条1上至少部分设置有包胶,包胶采用塑胶、塑料、橡胶、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用新型优选硅胶。金属条1上设有金属凸块,通过金属凸块将上拉升衔接块11、下拉升衔接块12套设卡接限定在金属条1上. 金属凸块表面设置有锯齿。锯齿使得能更稳定的将上拉升衔接块11和下拉升衔接块12套设卡接限定在金属凸块上。

具体的,上拉升衔接块11和下拉升衔接12块均采用塑胶、塑料、橡胶、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上拉升衔接块和下拉升衔接块,优选硅胶。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热垫收拢后,上拉升衔接块11、下拉升衔接块12、第一弹性橡胶块2A和第二弹性橡胶块2B填满收纳腔111。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橡胶弹性块2A、第二橡胶弹性块2B上设置有凸棱21。凸棱21提升防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如图1所示,隔热垫在展开的状态,将隔热垫的金属条1相互挤压,如图2,通过上拉升衔接块11、下拉升衔接块12相互嵌接分别带动与上拉升衔接块11、下拉升衔接块12连接的第一弹性橡胶块2A和第二弹性橡胶块2B分别向收纳腔111嵌接收拢。如图3 所示,收拢后的隔热垫形成一个更小的支撑面,便于收纳,能够充分隔绝热源。具体的,如图4所示,收拢时,通过金属条1与相邻的金属条1向内相互挤压,使下拉升衔接块12向收纳腔111活动,使得下拉升衔接块12两侧连接的第一弹性橡胶块2A和第二弹性橡胶块2B分别沿第一侧棱22和第三侧棱24向下拉升衔接块12做90度翻转;使得下拉升衔接块12与其两侧连接的第一弹性橡胶块2A和第二弹性橡胶块2B从三角形排列形成水平排列,再通过第一弹性橡胶块2A沿相邻的上拉升衔接块11的第二侧棱23、第二弹性橡胶块2B沿相邻的上拉升衔接块11的第四侧棱25分别向与其连接的下拉升衔接块12做90度翻转,嵌接入收纳腔111。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