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整高度的充气枕头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5302发布日期:2019-11-19 20:19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自动调整高度的充气枕头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调整高度的充气枕头垫。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中,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于睡觉的,枕头的舒适与否,对于睡眠质量及颈椎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重用;据统计人在入睡后平均每晚上翻身20-30次以让受压部位血液流通;而平躺和侧躺姿势因为颈部与背部或肩膀的距离不同,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也是不同的;现在市场上的枕头种类很多,形式多样、材质各异,但却还没有一款成熟的产品来解决上述的平躺、侧躺对枕头高度的要求不同的状况;特别对于低头族和颈椎、腰椎受损群体,还有中老年人群,还有床垫比较硬的,这种在睡眠过程中高度可以随平躺、侧躺自动调节的枕头垫是十分必要的。

申请号为201611185943.1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该枕头的压力传感器为通过气囊内的气压检测感应,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检测到人体是平躺还是侧躺的状态。

申请号为201620917451.6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睡眠枕头,该枕头设计气囊调节电路在枕头内部,压力传感片为铜片设计,睡在上面时容易产生异物感,影响舒适度。

申请号为201621267286.0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装置,该枕头的升降为齿轮及电机装置,结构复杂,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自动调整高度的充气枕头垫和充气枕头,能够准确的探测出人体的翻身动作,可随睡姿改变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枕头垫,枕头没有电路、雷达或红外线的影响,避免了部分消费者的使用顾虑,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睡姿检测充气带、枕头升降垫、气管套、集成盒、枕头垫、电源转换器、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所述的睡姿检测充气带的右侧壁上设有一号气口,睡姿检测充气带的后方设有枕头升降垫,枕头升降垫的右侧壁上设有二号气口,气管套内设有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一号气管的左端与一号气口连接,二号气管的左端与二号气口连接;枕头垫包设在由睡姿检测充气带与枕头升降垫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外部;集成盒的左侧壁设有双口气口,气管套的右端与双口气口连接,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均穿设在双口气口内;集成盒内设有一号气压监测模块、二号气压监测模块、控制器、一号气阀、二号气阀和气泵,一号气压监测模块、二号气压监测模块、一号气阀二号气阀和气泵均与控制器连接;一号气管的右端与气泵连接,同时一号气管上接有一号气压监测模块和一号气阀;二号气管的右端气泵连接,同时二号气管上接有二号气压监测模块和二号气阀;集成盒通过电源转换器与外部电源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能够准确的探测出人体的翻身动作,从而相应的调整枕头的高度,有效的解决不同的枕头需要配置多个气囊等问题,且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枕头。

2、枕头下面没有电路,雷达或者红外线装置,避免了消费者的实用顾虑。

3、本装置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睡姿检测充气带和枕头升降垫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各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睡姿检测充气带1、一号气口1-1、枕头升降垫2、二号气口2-1、气管3、一号气阀4、二号气阀4-1、气泵5、集成盒6、双口气口6-1、一号气压监测模块7、二号气压监测模块7-1、控制器8、枕头垫9、电源转换器10、一号气管11、二号气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3所示,它包含睡姿检测充气带1、枕头升降垫2、气管套3、集成盒6、枕头垫9、电源转换器10、一号气管11和二号气管12;所述的睡姿检测充气带1的右侧壁上设有一号气口1-1,睡姿检测充气带1的后方设有枕头升降垫2,枕头升降垫2的右侧壁上设有二号气口2-1,气管套3内设有一号气管11和二号气管12,一号气管11的左端套设在一号气口1-1上,二号气管12的左端套设在二号气口2-1上;枕头垫9包设在由睡姿检测充气带1与枕头升降垫2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的外部;集成盒6的左侧壁设有双口气口6-1,气管套3的右端套设在双口气口6-1上,一号气管11和二号气管12均穿设在双口气口6-1内;集成盒6内设有一号气压监测模块7、二号气压监测模块7-1、控制器8、一号气阀4、二号气阀4-1和气泵5,一号气压监测模块7、二号气压监测模块7-1、一号气阀4二号气阀4-1和气泵5均与控制器8连接;一号气管11的右端与气泵5连接,同时一号气管11上接有一号气压监测模块7和一号气阀4;二号气管12的右端气泵5连接,同时二号气管12上接有二号气压监测模块7-1和二号气阀4-1;集成盒6通过电源转换器10与外部电源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之前,先将一体式的睡姿检测充气带1和枕头升降垫2放置在枕头或枕头位置的床单下面,睡姿检测充气带1须在肩膀位置;集成盒6通过电源转换器10接通外部电源,使用者躺下后肩膀会压在睡姿检测充气带1上,由于人体平躺和侧躺,接触面积的不一样,平躺和侧躺对于睡姿检测充气带的受力面积相差约一倍,一号气压监测模块7检能够测到的气压相差很大,平躺下的压强远高于侧躺;控制器8通过读取一号气压监测模块7的数据判断出使用者是平躺还是侧躺,如果是平躺且姿势维持了一定的时间,则打开一号气阀4对枕头升降垫2进行放气,枕头的高度降低;如果是侧躺且姿势维持了一定的时间,则控制器8会关一号闭气阀4,启动气泵5对枕头升降垫2进行充气,枕头的高度提高。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为:

1、能够准确的探测出人体的翻身动作,从而相应的调整枕头的高度,有效的解决不同的枕头需要配置多个气囊等问题,且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枕头。

2、枕头下面没有电路,雷达或者红外线装置,避免了消费者的实用顾虑。

3、本装置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