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舒适型护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375发布日期:2019-11-12 21:5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舒适型护颈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颈枕领域。



背景技术:

护颈枕顾名思义是用来护住颈部的枕,通常是在办公休息时间或乘车、飞机上较长时间坐靠方式使用,套在颈部,至少在颈部后侧和左右两侧起到支撑作用,护颈枕结构通常包括内填充物和条形状包覆在内填充物外的外枕套,现有的护颈枕中其内填充物常见的为充气囊、小泡沫颗粒、棉絮、海绵或记忆棉等,还有现有的护颈枕结构有的为长条状,使用时环绕在颈部并两端通过连接部件相扣合,有的为定型为U型的结构,使用时环绕在颈部其两端可不用增加相扣合的连接部件,其定型的结构的形成通常为外枕套制作时,直接裁剪呈U型结构,制成成品填充上内填充物即呈现形状,或者是,其内填充物直接成型为U型的结构,例如充气囊是U型形状,海绵裁切成U型形状,直接发泡成U型形状的记忆棉等。现有的护颈枕存在的不足之处是透气效果差,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不透气使用时造成闷汗的情况很不舒适,还有现有结构不能够较好的贴合颈部结构,不能够更进一步的达到护颈、更舒适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舒适型护颈枕,其结构更贴合颈部结构,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使用更舒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气舒适型护颈枕,包括外枕套和填充在外枕套内的内填充物,所述外枕套为一体针织成型的结构,所述外枕套上一体针织成型有透气结构。

所述内填充物上对应透气结构设有内透气结构。

所述透气结构设置在外枕套使用时贴近颈部的一侧和相对侧上针织成型的透气网孔区域,所述内透气结构为内填充物上对应连通外枕套两侧上的透气网孔区域布设的通孔。

所述外枕套的边沿一体针织成型有凹凸型结构,所述凹凸型结构设置在护颈枕使用时朝向头部的一侧。

所述内填充物形成有与凹凸型结构相应的凹凸支撑结构。

所述凹凸型结构和凹凸支撑结构对应的为波浪状结构。

所述内填充物为呈连续相连的8字型结构。

所述内填充物为记忆棉填充物。

所述外枕套上还一体针织成型有填充开口。

所述外枕套的两端上还一体针织成型可相连接的连接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护颈枕的外枕套上一体针织成型有透气结构,这是现有的护颈枕中没有公开的结构,该结构的设置即能够更好的起到外枕套实现透气效果,还有本实用新型的外枕套是一针织成型的,具体可以是通过横机(一种针织机械)一体针织成型,无需将外枕套裁切不同面料进行车缝,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外枕套生产制造更简单方便,结构强度更好,可减少生产制造的加工工序,上述内填充物优选的可为充气囊、海绵或记忆棉等,其对应设有内透气结构实现了护颈枕整体的透气效果,透气效果好使用自然更舒适,上述进一步的凹凸型结构即凹凸支撑结构的设置可使得护颈枕在使用时凹的部分配合凸的部分利于颈部在倾靠时达到定位和支撑的效果,这样即提高了护颈枕使用时的舒适性效果,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透气舒适型护颈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透气舒适型护颈枕的内填充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外枕套1;透气结构11;凹凸型结构12;填充开口13;连接部件14;

内填充物2;内透气结构21;凹凸支撑结构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透气舒适型护颈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枕套1和填充在外枕套1内的内填充物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枕套1为一体针织成型的结构,可采用针织横机,一体针织可减少生产工序,生产制造更简单方便,可根据设计进行花样、颜色、纱线材质等的设计选择,还提高织物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枕套1与现有现有产品的不同之处是,如图1所示,所述外枕套1上一体针织成型有透气结构11,从而更好的起到外枕套1实现透气效果;由于使用时是围绕在颈部上的,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透气结构11设置在外枕套1使用时贴近颈部的一侧和相对侧上针织成型的透气网孔区域,这样即直接使得颈部与外枕套1外通透,透气效果更好;还有本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如图中所示,所述外枕套1的边沿一体针织成型有凹凸型结构12,该结构设置的作用是使得外枕套撑开形成同样的结构结合内填充物2相应结构设置,能够实现用于定位支撑头部的效果,因此,优选的,所述凹凸型结构12设置在护颈枕使用时朝向头部的一侧,其使用作用效果才能较好的实现;另外,所述外枕套1针织时还一体针织成型有填充开口13,用于内填充物2的填装入和取出,可采用现有一些织物的闭合方式,如填充开口13可在外枕套1针织成型后在缝上拉链闭合,又如采用纽扣和扣眼的方式闭合,又如在针织时在填充开口13的边沿上布设有一体针织成型的穿带孔,通过穿带子的方式将填充开口13闭合,这里带子的端部可延伸至外枕套1的两端,可用于护颈枕使用时两端的连接;对于颈枕使用时两端的连接,还可在外枕套1针织时,直接在外枕套1的两端上针织成型可相连接的连接部件14,该连接部件14可为能够绑的绳带结构或其他便于设置连接扣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填充物2,优选的采用充气囊、海绵或记忆棉这类自身能够形成特定形状结构的材质,其结构不同于现有从外观上为饱满无通透孔的结构,所述内填充物2上对应外枕套1的透气结构11(即上述的透气网孔区域)设有内透气结构21,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内透气结构21为内填充物2上对应连通外枕套1两侧上的透气网孔区域布设的通孔,从而与外枕套1构成护颈枕整体的透气效果;上述实现用于定位支撑头部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填充物2形成有与凹凸型结构12相应的凹凸支撑结构22,通过该结构使得护颈枕在使用时凹的部分配合凸的部分利于颈部在倾靠时达到定位和支撑的效果,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使用更舒适的目的和效果,由于使用时头部会活动不同方位,因此优选的,所述凹凸型结构12和凹凸支撑结构22对应的为波浪状结构,即能够在多方位上定位支撑,也可方便在使用时稍微调整使用,本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的,所述内填充物2为呈连续相连的8字型结构,该结构设置内填充物2能够同时达到较好的透气、支撑和按摩的作用。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结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护颈枕相对现有产品,外观结构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生产制造更简单方便、具有透气效果且效果好,具有定位支撑效果,使用更舒适等有益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