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茶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560发布日期:2019-08-16 21:51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茶盘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茶盘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文化已逐渐被人们重视,饮茶时一般需要另配茶盘来放置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及茶食的器皿,目前市场上的茶盘大多配置有电磁炉,这样既可以烧开水又卫生方便,但瓶装水与茶盘是分体式设计的,导致占用空间大,且瓶装水放置在茶盘下,用户看不到水源,这就无法直观快速的观察到瓶装水的水质,饮水安全性没法得到保障,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手段是将水源设置在茶盘机的上方,但由于一般在茶盘上还配置有水龙头,茶壶从水龙头接水后,再放到电磁炉上进行加热,待水烧开后,再冲泡茶,步骤繁琐,且增加了对茶盘上的摆放面积的要求。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茶盘机,包括茶盘机本体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茶盘机本体上方的盛水容器和水壶,所述茶盘机本体内设有过水通道,所述过水通道上设有单向电磁阀,所述盛水容器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水壶上设有进水结构,所述过水通道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端与所述进水结构连通,所述盛水容器内的水依次经过所述出水口、所述过水通道和所述进水结构流到所述水壶内;所述茶盘机本体上还设有用于加热所述水壶内水的加热装置。

可选地,所述进水结构设置在所述水壶的底部,所述过水通道的出水端贯穿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进水结构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水结构上设有单向导通件。

可选地,所述水壶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炉,所述水壶为不锈钢材质的水壶。

可选地,所述过水通道上设有臭氧杀菌装置。

可选地,所述过水通道上设有过滤装置。

可选地,所述盛水容器为瓶装水,所述茶盘机本体上设有聪明座,所述瓶装水的出水口与所述聪明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瓶装水上还设有进水口。

可选地,所述盛水容器为负压桶或者袋装水。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式茶盘机,将盛水容器设置在茶盘机本体的上方,使得茶盘机呈一体式结构设计,节约空间,也使得用户可以及时且清楚的看到盛水容器内的水质情况,确保饮水安全性;且过水通道内的水经水壶上的进水结构直接流到水壶内,然后利用加热装置加热水壶内的水,不仅节省了水龙头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对茶盘机上方摆放面积的要求,且缩减了操作步骤,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茶盘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茶盘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茶盘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和内部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一体式茶盘机,包括茶盘机本体1和可拆卸设置在茶盘机本体1上方的盛水容器2和水壶3,茶盘机本体1内设有过水通道4,盛水容器2上设有出水口,水壶3上设有进水结构31,过水通道4包括进水端41和出水端42,进水端41与出水口连通,出水端42与进水结构31连通,盛水容器2内的水依次经过出水口、过水通道4和进水结构31流到水壶3内;茶盘机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加热水壶3内水的加热装置5,还包括控制器,加热装置5与该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茶盘机本体1包括玻璃面板,易清洗且美观,玻璃面板上设有控制按钮12,该控制按钮12与控制器电连接,可以控制过水通道4的出水工作及控制加热装置5对水壶3进行加热工作;过水通道4上设有单向电磁阀6,该单向电磁阀6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水壶3需要灌水时,控制器控制单向电磁阀6打开,使得盛水容器2内的水经过过水通道4流向水壶3的进水结构31,当水壶3内的水灌了一定量后,控制器控制单向电磁阀6关闭,水壶3内的水不会倒流回盛水容器2内,避免水从盛水容器2的出水口溢出,也保证盛水容器2内的水质;过水通道4上还设有水泵7,当盛水容器2内的水位低于水壶3内的液面时,盛水容器2内的水就无法继续顺利流到水壶2内,而该水泵7有助于将盛水容器2内的水抽吸到进水结构31,使得顺利向水壶3内注水。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式茶盘机,将盛水容器2设置在茶盘机本体1的上方,使得茶盘机呈一体式结构设计,节约空间,也使得用户可以及时且清楚的看到盛水容器2内的水质情况,确保饮水安全性;过水通道4内的水经水壶3上的进水结构31直接流到水壶3内,然后利用加热装置5加热水壶3内的水,不仅节省了水龙头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对茶盘机上方摆放面积的要求,且缩减了操作步骤,提高了使用效率。

实施例二

如实施例一所述的一体式茶盘机,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进水结构31设置在水壶3的底部中央,过水通道4的出水端42贯穿加热装置5与进水结构31连通,水壶3放置在加热装置5的中间区域位置,有助于高效的加热水壶2内的水。

进水结构31上设有单向导通件,当出水端42与进水结构31连通后,单向导通件打开,过水通道4内的水能经过单向导通件流到水壶3内,当用户拿起水壶3,此时进水结构31与出水端42脱离,单向导通件关闭,水壶3内的水不会从出水结构31流出,实现了水壶3既能从底部的进水结构31进水,省去了手动加水的步骤,又能保证用户用水壶3内的热水泡茶时,壶内的水不会从进水结构31中漏出,安全可靠。

实施例三

如实施例二所述的一体式茶盘机,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水壶3内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水壶3内的水液面高度,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当过水通道4向水壶3内注水时,若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壶3内的液面高度达到最高液位时,将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自动控制关闭单向电磁阀6,以停止注水工作。或者,若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壶3内的液面高度接近最高液位时,提前报警,以提醒用户及时关闭过水通道4的注水工作,提升了茶盘机的使用安全性。

实施例四

如实施例三所述的一体式茶盘机,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加热装置5为电磁炉,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加热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器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热,其在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因此非常安全,且卫生。

本实施例中,水壶3为不锈钢材质的水壶3,经久耐用。

实施例五

如实施例四所述的一体式茶盘机,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过水通道4上设有臭氧杀菌装置,臭氧杀菌装置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到茶盘机本体1的外部,用于吸入氧气(O2),出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在过水通道4上,用于向过水通道4内注入臭氧(O3),从而分解过水通道4中水的有机杂质、重金属离子、杀灭各种有害细菌,提高饮水安全性。

另外,过水通道4上还设有过滤装置,增加过滤装置的设计,可过滤水中的污染物,保证用户的饮水安全。

实施例六

如实施例五所述的一体式茶盘机,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盛水容器2为瓶装水,该瓶装水指的是装有水的瓶子,则在茶盘机本体1上设有聪明座11,瓶装水的出水口与聪明座11连接。聪明座11位于瓶装水和茶盘机本体1之间,构造简单,呈圆柱体,当瓶装水的出水口存水较少时,将会有水从瓶装水内流出,经过聪明座11;若出水口水较充足时,聪明座11上方的过滤器会浮起,阻止水从瓶装水内流出,防止水外溢。

实施例七

如实施例六所述的一体式茶盘机,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瓶装水上还设有进水口,当瓶装水内的水减少时,用户可根据需要直接向进水口内加水,减少更换瓶装水的步骤,提高出水效率。

实施例八

如实施例七所述的一体式茶盘机,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盛水容器2为负压桶,负压桶指的是装有水的桶,其与瓶装水的不同之处在于,该负压桶的桶体会随着桶内水的体积的减少而变形,即桶体在一定方向(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被慢慢压扁,直至桶内的水被抽空。除此之外,盛水容器2还可为袋装水,袋装水指的是装有水的袋子,该袋子同样会随着袋内水的体积的减少而发生无规则收缩,慢慢被压扁,直至袋内的水被抽空。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式茶盘机,将盛水容器2设置为负压桶或者袋装水,是利用了负压原理使得盛水容器2能没有聪明座11的情况下仍能顺利出水,出水过程中不需要换气,节省了聪明座11的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