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1926发布日期:2019-08-13 20:4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柜体安装封边技术,具体涉及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板式柜体家具底部,与地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为装饰美化,一般在该间隔空间上安装封边条等装饰,称为脚线或底部封边,采用现场裁切安装形式,由安装人员进行现场测量,裁切以及螺丝连接固定。安装工艺复杂、耗时且环保性较弱。而且,脚线的安装是通过胶水粘稳或直接打钉枪固定在柜体下,此种安装方式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且安装脚线需要45°裁切,会造成拼缝不均匀,造成视觉上的不统一,非常影响美观,缝隙会积灰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其安装简便,更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包括封边底板、接驳件和封盖,封边底板为等截面的长条状,封边底板的一面分为装饰曲面以及与该装饰曲面衔接的支撑平面,与支撑平面、装饰曲面相对的一面凸出有多个插杆,相邻插杆间形成若干插槽,封边底板内设有多个镂空通道,接驳件两端伸出有用于与插槽插接的第一插脚,封盖一端伸出有用于与插槽插接的第二插脚。

优选地,插槽分为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第一插槽位置对应于装饰曲面,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位置对应于支撑平面。

优选地,第二插槽位于第一插槽和第三插槽之间。

优选地,第一插槽和第三插槽相互平行。

优选地,第二插槽垂直于第一插槽。

优选地,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的外侧端形成有嵌槽。

优选地,接驳件包括接驳主体、由接驳主体两侧平行伸出的若干所述第一插脚,第一插脚间隔分布于接驳主体,并与插槽一一对应。

优选地,封盖包括盖主体、由盖主体一侧平行伸出的所述的若干所述第二插脚,第二插脚等间隔分布于盖主体,并与插槽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还包括转角连接件,转角连接件具有相互垂直的两个转接面,两转接面上分别平行伸出有若干第三插脚,第三插脚用于一一对应插接至插槽。

优选地,转角连接件分为外拱的阳角转角件和内凹的阴角转角件;封边底板由木塑材质制成,接驳件、封盖、转角连接件均由ABS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接驳件、封盖和封边底板来共同组合形成柜体底部的封边,如此,在安装时,通过接驳件的第一插脚、封盖的第二插脚与插槽的插接,就能简易地实现组合安装,从而简化安装流程,降低成本,此外,由于封边底板具有装饰曲面和支撑平面,能在保证就够强度的基础上,节省更多材料,在接驳件、封盖和封边底板组合后形成密闭、牢固的整体,不易受潮,更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的封边底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的接驳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的封盖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的阳角转角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的阴角转角件的示意图。

图中:1、封边底板;11、装饰曲面;12、支撑平面;13、插杆;14、镂空通道;15、第一插槽;16、第二插槽;17、第三插槽;18、嵌槽;2、接驳件;21、第一插脚;22、接驳主体;3、封盖;31、第二插脚;32、盖主体;4、转角连接件;41、第三插脚;401、阳角转角件;402、阴角转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的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包括封边底板1、接驳件2和封盖3,封边底板1为等截面的长条状,封边底板1的一面分为装饰曲面11以及与该装饰曲面11衔接的支撑平面12,与支撑平面12、装饰曲面11相对的一面凸出有多个插杆13,相邻插杆13间形成若干插槽,封边底板1内设有多个镂空通道14,接驳件2两端伸出有用于与插槽插接的第一插脚21,封盖3一端伸出有用于与插槽插接的第二插脚31。

通过接驳件2、封盖3和封边底板1来共同组合形成柜体底部的封边,如此,在安装时,通过接驳件2的第一插脚21、封盖3的第二插脚31与插槽的插接,就能简易地实现组合安装,从而简化安装流程,降低成本,此外,由于封边底板1具有装饰曲面11和支撑平面12,能在保证就够强度的基础上,节省更多材料,在接驳件2、封盖3和封闭顶板组合后形成密闭、牢固的整体,不易受潮,更耐用。

为增强结构强度,使封边密闭性更好,防止缝隙产生,本例的插槽分为第一插槽15、第二插槽16和第三插槽17,第一插槽15位置对应于装饰曲面11,第二插槽16和第三插槽17位置对应于支撑平面12。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二插槽16位于第一插槽15和第三插槽17之间。第一插槽15和第三插槽17相互平行。第二插槽16垂直于第一插槽15。如此,当外部构件如接驳件2、封盖3通过第一插脚21、第二插脚31插至第一插槽15、第二插槽16、第三插槽17后,将在多个自由度上得到限制,使组合安装更为牢固。

为使封边底板1更方便地与外部墙体的连接件进行组装连接,第一插槽15、第二插槽16和第三插槽17的外侧端形成有嵌槽18。嵌槽18用于与外部连接件插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接驳件2包括接驳主体22、由接驳主体22两侧平行伸出的若干所述第一插脚21,第一插脚21间隔分布于接驳主体22,并与插槽一一对应。接驳件2如此能够将两个封边底板1快捷连接在一起。

为有效防潮防蛀防尘,如图3所示,封盖3包括盖主体32、由盖主体32一侧平行伸出的所述的若干所述第二插脚31,第二插脚31等间隔分布于盖主体32,并与插槽一一对应,使封盖3的安装也更为简便。由于封边底板1的两端均需要封盖3,因此,可设置对称的两个封盖3,以区分左封盖3、右封盖3。

为便于对转角位的柜体进行底部封边,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易组装的柜体底部封边连接组件还包括转角连接件4,转角连接件4具有相互垂直的两个转接面,两转接面上分别平行伸出有若干第三插脚41,第三插脚41用于一一对应插接至插槽。转角连接件4分为外拱的阳角转角件401和内凹的阴角转角件402;封边底板1、接驳件2、封盖3、转角连接件4均由木塑材质制成。如图4所示,对于外凸的转角位,可采用阳角转角件401连接,如图5所示,对于内凹的转角位,可采用阴角转角件402连接。本例优选将封边底板1由木塑材质制成,接驳件2、封盖3、转角连接件4均由ABS制成,提高产品防潮性能同时优化生产效率、降低安装难度、增强产品品质,进一步让消费者内心体会到产品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