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干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329发布日期:2019-10-15 18:02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双面干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手器,尤其是一种双面干手器。



背景技术:

干手器是一种用于洗手间的手部烘干设备,而双面干手器是利用两股高速风形成一定夹角,把手上的水向下方吹落,从而达到快速干手器目的。双面干手器通过感应部件自动出风,无须开关触摸,可有效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充分体现现代健康卫生理念,因而深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有的双面干手器,如申请号为201810791415.3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基于PTC 发热的温度可调节的干手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底部进风口处的空气过滤体,进风通道,用于驱动叶轮的电机,出风通道和喷气出风口,在进风通道内设有进风分流装置,进风分流装置将进风通道分流为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第一分流通道与叶轮的抽风口连接,第二分流通道经由PTC加热器件也与叶轮的抽风口连接。

这种干手器在使用时,需要从底部进风,进风量受到限制;此外,产生的噪音较大,影响周围环境,也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面干手器,能有效降低噪声,提高试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干手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和加热器、以及支架,所述风机具有位于顶部的第一出风口,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所述支架包括在风机的上方形成的、开口向上的U型的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第一出风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内、位于第一出风口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导流降噪装置,所述导流降噪装置呈向第一出风口方向突出的弧形,所述导流降噪装置包括微孔板,以及设置在微孔板远离第一出风口一侧的吸音棉。

进一步地,壳体的结构为,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主体、以及在第一主体两侧向第二壳体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主体、以及在第二主体两侧向第一壳体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支架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第一壳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壳体的第二侧壁之间的两个支脚、以及在两个支脚的顶部向上延伸的出风件,所述出风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支脚之间的第一出风板和第二出风板,所述第一出风板与第一壳体的第一主体相对,所述第二出风板与第二壳体的第二主体相对,所述第一出风板和第二出风板呈对称、并且共同构成开口向上的U型的出风件。

进一步地,为使得壳体与支架形状匹配,所述第一侧壁的上部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第二壳体的方向、弧形地凹陷而形成第一凹部,所述第二侧壁的上部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第一壳体的方向、弧形地凹陷而形成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出风板在两侧分别与第一凹部匹配,所述第二出风板在两侧分别与第二凹部匹配。

进一步地,为便于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出风件的下方设置有座体,所述座体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连接板,所述底板间隔地布置在出风件的下方,所述风机的顶部连接到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间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通孔,每个连接板在第一壳体的第一主体和第二壳体的第二主体之间延伸,并且每个连接板的顶部向下凹陷而与出风件适配,使得座体在顶部与出风件连成一体;所述支架还包括两个盖板,其中一个盖板设置在第一出风板和第一壳体的第一主体之间,另一个盖板设置在第二出风板和第二壳体的第二主体之间,所述盖板的底部延伸到座体的底板处、并且与底板连接固定,由此所述座体、盖板和出风件之间构成所述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通过底板上的通孔与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板和第二出风板靠近顶部的内侧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每个第二出风口与出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为提高吹出的空气质量,所述出风通道内还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在空气的流动路径上,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位于第二出风口的上游。

进一步地,为便于收集使用者手上滴落的水,所述出风件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下方连接有落水管,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接水盒,所述落水管的底端连通到接水盒内。

进一步地,为合理进风,所述壳体的两侧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风机上、与壳体的两个第一进风口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进风口。

进一步地,为避免污染的空气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所述壳体内侧与第一进风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出风通道内设置导流降噪装置,能够对风机吹出的风进行导流,并能对风机产生的噪声进行降噪,提高了使用体验;通过设置负离子发生器,能提高吹出的空气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干手器的支架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干手器的支架的示意图(隐藏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5,一种双面干手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风机2和加热器3。

壳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主体111、以及在第一主体111两侧向第二壳体12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112;相应的,第二壳体 12包括第二主体121、以及在第二主体121两侧向第一壳体11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122。第一侧壁112的上部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第二壳体12的方向、弧形地凹陷而形成第一凹部113,第二侧壁122的上部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第一壳体11的方向、弧形地凹陷而形成第二凹部123,以便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设置支架5,将在下文详述。

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下部之间容置有上述的风机2。

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进风口,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11的两个第一侧壁112 上分别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进风口114,第一进风口114呈格栅状。第一侧壁112的内侧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4。空气过滤装置4包括固定架41、以及设置在固定架41内的过滤网42。固定架41可从纵向和两个垂直的横向对过滤网42进行固定,使其与第一侧壁112的第一进风口114贴紧。

风机2上、与壳体1的两个第一进风口114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进风口21,风机2还包括开设在顶部的第一出风口22,由此风机2实现两侧进风、顶部出风,因此风机2可采用双进风的离心风机。加热器3设置在风机2顶部的第一出风口22处。

第一壳体11的第一侧壁112和第二壳体12的第二侧壁122之间设置有支架5,支架5包括位于第一壳体11的第一侧壁112和第二壳体12的第二侧壁122之间的支脚51,支脚51向下延伸到壳体1的底部。支架5还包括在两个支脚51的顶部向上延伸的出风件52,出风件52包括分别位于两个支脚51之间的第一出风板521和第二出风板522。其中,第一出风板521与第一壳体11的第一主体111相对,第二出风板522与第二壳体12的第二主体121相对,第一出风板521和第二出风板522呈对称、并且共同构成开口向上的U型的出风件52。第一出风板521在两侧分别与第一凹部113匹配,第二出风板522在两侧分别与第二凹部123匹配。

出风件52的下方设置有座体53,座体53包括底板531、以及设置在底板531两侧向上延伸的连接板532。底板531间隔地布置在出风件52的下方,风机2的顶部连接到底板531,底板531的中间开设有通孔5311,从而与第一出风口22对应,可使得风机2 吹出的空气通过通孔5311进入座体53内。加热器3可以与通孔5311齐平。每个连接板532在第一壳体11的第一主体111和第二壳体12的第二主体121之间延伸,并且每个连接板532的顶部向下凹陷而与出风件52适配,使得座体53在顶部与出风件52连成一体。

支架5还包括两个盖板54,其中一个盖板54设置在第一出风板521和第一壳体11 的第一主体111之间,另一个盖板54设置在第二出风板522和第二壳体12的第二主体 121之间。盖板54的顶部低于相应的主体的顶部,盖板54的底部延伸到座体53的底板 531处,并且与底板531连接固定。从而,座体53、盖板54和出风件52之间构成开口向上的、U型的出风通道55,出风通道55通过底板531上的通孔5311与风机2的第一出风口22连通。

第一出风板521和第二出风板522靠近顶部的内侧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出风口523,每个第二出风口523与出风通道55连通,由此,风机2将空气从壳体1的第一进风口 114吸入后,从顶部的第一出风口22吹出,经过加热器3加热后的热空气进入出风通道 55,并且从第二出风口523吹出,以对出风件52开口内的使用者的手进行烘干。

出风件52的两个靠近顶部的内侧位置还可以分别设置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以感应出风件52中间是否有使用者的手,从而自动控制风机2和加热器3的工作。

由于烘干时,不可避免的会有水滴落到出风件52的底部,因此,出风件52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524,出水孔524下方连接有落水管56。壳体1内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接水盒6,落水管56的底端连通到接水盒6内,从而可使得出风件52底部的水排出到接水盒6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底部高于第二壳体12的底部,接水盒6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底部。

出风件52的底部、第一出风板521和第二出风板522的交接处、朝向风机2的第一出风口22的方向,还设置有导流降噪装置7,导流降噪装置7呈向第一出风口22突出的弧形,导流降噪装置7朝向第一出风口22的一侧为微孔板71,微孔板71和出风件 52之间构成降噪腔,降噪腔内设置有吸音棉72。从而导流降噪装置7可对风机2排出的热空气进行导流,使其分别流向两侧的出风通道55,同时还能对风机2的工作噪声进行降噪,提高使用体验。

出风通道55内还可以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8,在空气的流动路径上,位于第二出风口523的上游。负离子发生器8产生的负离子除具有净化除尘的作用外,其被热空气从第二出风口524带出后,还可以对使用者起到抗氧化、防衰老、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自愈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