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木家具的亮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4886发布日期:2019-10-28 21:59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木家具的亮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木家具的亮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实木家具亮脚往往会有很多大小头的形状,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连接杆1’、第二连接杆2’和支撑脚3’,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分别设置在支撑脚3’上,为了满足实木家具的支撑作用,支撑脚3’通常由一整个实木加工而成,而且其上端面4’面积较大,导致支撑脚3’在加工时刀具切削量较大,加工难度高,影响实木家具的整体加工速度,同时浪费材料,导致生产成本高,不能满足厂家的生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切削量小、加工效率高且安全可靠的实木家具的亮脚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实木家具的亮脚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支撑脚由木料制成、且其上部设置有L形作用部,下部设置有支撑部,L形作用部上设置有两个连接位、且分别通过两个连接位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配合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三角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三角码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木料制成、且相互呈垂直式设置在L形作用部的连接位上;其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面、和/或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与L形作用部的上端面、和/或内侧面、和/或外侧面呈平面过渡。

所述两个连接位之间独立设置、且相互呈垂直式设置在L形作用部的两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配合位,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通过连接配合位与L形作用部的连接位配合连接。

所述连接位为连接孔,连接配合位为凸柱;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通过凸柱定位插设在L形作用部的连接孔上。

所述三角码由木料制成、且呈等腰梯形,其左右端面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侧面配合连接。

所述三角码左右端面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内侧面分别通过卡接、插设或粘贴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脚与三角码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

所述L形作用部与支撑部之间呈弧形过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分别通过木料制成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支撑脚和三角码,首先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分别定位插设在支撑脚的L形作用部上,再将三角码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内侧面固定连接,即可完成实木家具的支撑脚装配;由于支撑脚的L形作用部上端面、和/或内侧面、和/或外侧面呈平面过渡,与现有技术相比,L形作用部的面积变少,能减少支撑脚在亮脚加工时的切削量,同时L形作用部与支撑部之间呈弧形过渡,其弧形过渡的切削高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变小,更进一步地减少支撑脚在亮脚加工时的切削量,使实木家具的亮脚加工难度更底,加工效率更高,同时还能节约加工材料;而且,三角码还能保证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支撑脚之间的连接稳固度性,防止产品因撞击出现松脱的问题,使产品的结构更加稳定,使用更加安全。

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切削量小、加工效率高且安全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图3,本实木家具的亮脚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1、第二连接杆2和支撑脚3,支撑脚3由木料制成、且其上部设置有L形作用部4,下部设置有支撑部5,L形作用部4上设置有两个连接位8、且分别通过两个连接位8与第一连接杆1、第二连接杆2配合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之间还设置有三角码6,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之间通过三角码6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讲,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分别木料制成、且相互呈垂直式设置在L形作用部4的连接位8上;其中,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的上端面、和/或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与L形作用部4的上端面、和/或内侧面、和/或外侧面呈平面过渡。

进一步地讲,两个连接位8之间独立设置、且相互呈垂直式设置在L形作用部4的两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配合位7,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分别通过连接配合位7与L形作用部4的连接位8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讲,连接位8为连接孔,连接配合位7为凸柱;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分别通过凸柱定位插设在L形作用部4的连接孔上。

进一步地讲,三角码6由木料制成、且呈等腰梯形,其左右端面分别与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的内侧面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讲,三角码6左右端面与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的内侧面分别通过卡接、插设或粘贴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脚3与三角码6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

进一步地讲,L形作用部4与支撑部5之间呈弧形过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同时,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横向”、“纵向”、“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