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987发布日期:2019-11-15 21:0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桌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子,具体涉及一种便携桌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闲暇时间去户外进行一些活动,放松心情,如家庭或朋友聚会、公司团建等户外活动。桌子在户外活动中使用非常广泛,能够方便的放置物品。

目前大多数的桌子为固定式,外出携带非常不便。对此,人们也设计出了一些可以收起来和便于携带的折叠式桌子,这种折叠式结构的桌子虽方便携带和收放,但其稳定性较差,如桌面容易晃动,户外使用很不方便。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便携桌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桌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桌子,包括桌面板、四组支撑腿、四个望板和四个固定件;

每组所述支撑腿均包括一个第一撑板和一个第二撑板,所述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撑板中间从上向下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二撑板中间从下向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通槽的深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撑板或第二撑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撑板顶部中间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内外牙螺母,所述第二撑板的第二通槽穿过所述第一撑板的第一通槽插接在所述第一撑板上,使得所述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的顶部平齐且形成“十”字型横截面;

所述桌面板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与所述支撑腿配合的安装孔,所述桌面板放置在四组所述支撑腿上,每组所述支撑腿对应一个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件的螺杆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内外牙螺母螺接,所述固定件的头部与所述桌面板的顶面抵接;

相邻两组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望板,所述望板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支撑腿可拆卸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十字旋钮。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的纵截面均为梯形,所述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的纵截面顶边长度均大于底边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底部均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槽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撑板的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二通槽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二撑板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桌面板为方形,所述望板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四组所述支撑腿均匀设置在所述桌面板的底部四角;

所述望板两端均设置有榫头,每组所述支撑腿的第一撑板上端内侧和所述第二撑板的上端内侧均设置有榫槽,所述榫头插入所述榫槽内,所述第一撑板或所述第二撑板与所述望板通过榫卯连接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的榫槽外侧面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望板的榫头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内预埋有螺母,所述榫头插入所述榫槽后,通过螺栓与所述螺母进行加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桌面板底部设置有收纳盒。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十”字型通孔,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嵌入所述“十”字型通孔内。

优选地,还包括加厚板,所述加厚板中间开设有容纳所述收纳盒的通孔,所述安装孔为圆形通孔,所述加厚板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与所述圆形通孔配合的“十”字型安装孔,所述“十”字型安装孔与所述“十”字型横截面匹配,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十”字型安装孔的外接圆直径,所述桌面板放置在所述加厚板上并与所述加厚板通过胶粘连接,每个所述安装孔对应一个所述“十”字型通孔,所述加厚板放置在四组所述支撑腿上,每组所述支撑腿对应一个所述“十”字型通孔,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嵌入所述“十”字型通孔内,所述固定件的螺杆穿过所述“十”字型通孔与所述内外牙螺母螺接,所述固定件的头部嵌入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加厚板顶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桌子包括桌面板、支撑腿、望板和固定件,支撑腿均包括一个第一撑板和一个第二撑板,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通过开槽方式进行插接,形成十字型安装面,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望板将相邻的两组支撑腿进行连接,使得整个桌子坚固耐用,通过十字旋钮将支撑腿与桌面板进行快速固定,使得整个桌子方便拆装,可兼顾室内外的使用,该桌子满足便携和收放自如的要求,同时在使用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便携桌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腿与望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加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便携桌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桌面板-1、支撑腿-2、第一撑板-21、第二撑板-22、第一通槽-23、第二通槽-24、榫槽-25、第一固定孔-26、望板-3、榫头-31、第二固定孔-32、固定件-4、安装孔-5、加厚板-6、“十”字型通孔-62、收纳盒-7、螺栓-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桌子,具体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桌面板1、四组支撑腿2、四个望板3和四个固定件4;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4为十字旋钮,可以为现有的十字橡胶手柄旋钮,也可以为自制的木质手柄旋钮。

如图3和图4所示,每组支撑腿2均包括一个第一撑板21和一个第二撑板22,第一撑板21和第二撑板22的高度相等,第一撑板21中间从上向下开设有第一通槽23,第二撑板22中间从下向上开设有第二通槽24,第一通槽23的深度与第二通槽24的深度之和等于第一撑板21或第二撑板22的高度,第二撑板22顶部中间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内外牙螺母,第二撑板22的第二通槽24穿过第一撑板21的第一通槽23插接在第一撑板21上,使得第一撑板21和第二撑板22的顶部平齐且形成“十”字型横截面,提高桌子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撑板21和第二撑板22的纵截面均为梯形,第一撑板21和第二撑板22的纵截面顶边长度均大于底边长度,第一通槽23的深度等于第一撑板21的高度的一半,第二通槽24的深度等于第二撑板22的一半。设置梯形的目的一是美观,二是使整体桌子看着轻巧,减少桌子的体量感。

桌面板1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与支撑腿2配合的安装孔5,桌面板1放置在四组支撑腿2上,每组支撑腿2对应一个安装孔5,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孔5为“十”字型通孔,支撑腿2的顶部嵌入“十”字型通孔内。固定件4的螺杆穿过安装孔5与内外牙螺母螺接,固定件4的头部与桌面板1的顶面抵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桌面板1为方形,四组支撑腿2均匀设置在桌面板1的底部四角,也可将桌面板1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

同时,为了提高桌子的稳固性,相邻两组支撑腿2之间设置有一个望板3,望板3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支撑腿2可拆卸活动连接。如图6所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望板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望板3两端均设置有榫头31,每组支撑腿2的第一撑板21上端内侧和第二撑板22的上端内侧均设置有榫槽25,榫头31插入榫槽25内,第一撑板21或第二撑板22与望板3通过榫卯连接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望板3的安装高度低于支撑腿2的顶部。

为了提高桌子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撑板21和第二撑板22底部均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撑板21和第二撑板22的榫槽25外侧面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26,望板3的榫头31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26配合的第二固定孔32,第二固定孔32内预埋有螺母,榫头31插入榫槽25后,通过螺栓8与螺母进行加固连接,对支撑腿2和望板3作进一步加固,增强整个桌子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还在桌面板1底部设置有收纳盒7,这里的收纳盒7底部设置开口,开口处设置盒盖,在将桌子拆卸收起时,可将固定件4及安装工具放在收纳盒7内,防止丢失。

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桌子结构简单,整体采用可拆装式的结构,不仅线条流畅,造型简洁,坚固耐用,易于拆装,而且兼顾室内外的使用。

实施例1提供的便携桌子的安装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四个第一撑板21两两通过一个望板3进行榫卯形成两个第一“n”型架,将四个第二撑板22两两通过一个望板3进行榫卯形成两个第二“n”型架;通常构成的“n”型构建可以不拆分,这样携带、组装都方便。但如果需要(车上或家里放不下时),可以将“n”型构建拆开;

第二步:通过将螺栓(8)穿过第一撑板21或第二撑板22上的第一固定孔26和,望板3的榫头31上的第二固定孔32,进行加固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第三步:将第二“n”型架的四个第二撑板22的第二通槽24分别穿过第一“n”型架的四个第一撑板21的第一通槽23插接在第一撑板21上,使得第一撑板21和第二撑板22的顶部平齐且形成“十”字型横截面,形成整个桌腿结构,如图6所示;

第四步:将桌面板1置于搭好的桌腿上部,支撑腿2的顶部嵌入“十”字型安装孔5内,将十字旋钮的螺栓对准内外牙螺母的孔位,旋进内外牙螺母,将桌面板1与支撑腿连接起来,桌子安装完成,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如图7到9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加厚板6,加厚板6中间开设有容纳收纳盒7的通孔61,安装孔5为圆形通孔,加厚板6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与圆形通孔配合的“十”字型安装孔62,“十”字型安装孔62与“十”字型横截面匹配,也就是说支撑腿2的顶部会嵌入“十”字型通孔62内,安装孔5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十”字型安装孔62的外接圆直径,桌面板1放置在加厚板6上并与加厚板6通过胶粘连接,每个安装孔5对应一个“十”字型通孔62,加厚板6放置在四组支撑腿2上,每组支撑腿2对应一个“十”字型通孔62,支撑腿2的顶部嵌入“十”字型通孔62内,固定件4的螺杆穿过“十”字型通孔62与内外牙螺母螺接,固定件4的头部嵌入安装孔5内并与加厚板6顶面抵接。这样设置的目的一方面对桌面板1进行了加强,另一方面是安装孔5内形成一个凹槽,固定件4的顶部可嵌入凹槽内,避免固定件4的顶部裸露在桌面板1上,将保证整个桌面板1为一个完整的平板,提高美观度。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2提供的便携桌子的安装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四个第一撑板21两两通过一个望板3进行榫卯形成两个第一“n”型架,将四个第二撑板22两两通过一个望板3进行榫卯形成两个第二“n”型架;通常构成的“n”型构建可以不拆分,这样携带、组装都方便。但如果需要(车上或家里放不下时),可以将“n”型构建拆开;

第二步:通过将螺栓8穿过第一撑板21或第二撑板22上的第一固定孔26和,望板3的榫头31上的第二固定孔32,进行加固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第三步:将第二“n”型架的四个第二撑板22的第二通槽24分别穿过第一“n”型架的四个第一撑板21的第一通槽23插接在第一撑板21上,使得第一撑板21和第二撑板22的顶部平齐且形成“十”字型横截面,形成整个桌腿结构,如图6所示;

第四步中:加厚板6的四个十”字型通孔62中心和桌面板1的四个安装孔5中心对准,两张板采用胶接合固定为一个整体(这一步不由客户安装,在工厂制作),安装时,将此部分加厚板6在下,桌面板1在上,置于搭好的桌腿上部,支撑腿2的顶部嵌入“十”字型通孔62内,将十字旋钮穿过安装孔5旋进内外牙螺母2,将加厚板6和桌面板1与支撑腿连接起来,桌子安装完成,如图9所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