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73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折叠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杯子,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茶杯。
背景技术
人们在出行时,携带体积比较大的杯 子非常不方便,对于一些喜欢饮茶的人来说,既要带杯子又要带茶叶,这就增加了行李包的重量,无疑对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茶杯。该便携式折叠茶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折叠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一体成型设置在底座上的杯体,所述杯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多个连接部,相邻两个连接部之间以及靠近底座的连接部与底座之间均设置有折痕线,所述杯体的内底部设置有茶囊,所述茶囊内装有茶叶。上述的便携式折叠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七个,分别为连接部一、连接部二、连接部三、连接部四、连接部五、连接部六和连接部七,所述连接部一、连接部三、连接部五和连接部七均呈圆台型,所述连接部二、连接部四和连接部六均呈倒立的圆台型,所述连接部一的下端与底座连接且连接部一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一,所述连接部一的上端与连接部二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一与连接部二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二,所述连接部二的上端与连接部三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二与连接部三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三,所述连接部三的上端与连接部四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三与连接部四之间设置有折痕线四,所述连接部四的上端与连接板五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四与连接板五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五,所述连接部五的上端与连接部六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五与连接部六之间设置有折痕线六,所述连接部六的上端与连接部七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六与连接部七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七。上述的便携式折叠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部的外缘设置有加强棱。上述的便携式折叠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一、连接部二、连接部三、连接部四、连接部五、连接部六、连接部七和加强棱为一体成型设置。上述的便携式折叠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囊呈网格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连接部之间设置折痕线,使得杯体易于折叠,携带方便,还在杯体内底部设置装有茶叶的茶囊,免去了往杯子里添加茶叶的步骤,且在饮用茶叶时,不会将茶叶误食。3、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该便携式折叠茶杯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00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0019]I-底座;2-杯体;2-1-连接部一;2-2-连接部二; 2-3-连接部三;2-4-连接部四;2-5-连接部五;2-6-连接部六;2-7-连接部七;2_8_折痕线一 ;2_9_折痕线二; 2_10_折痕线二;2-11-折痕线四;2-12-折痕线五;2-13-折痕线六;2-14-折痕线七;2-15-加强棱;2-16-茶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茶杯,包括底座I和一体成型设置在底座I上的杯体2,所述杯体2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多个连接部,相邻两个连接部之间以及靠近底座I的连接部与底座I之间均设置有折痕线,所述杯体2的内底部设置有茶囊2-16,所述茶囊2-16内装有茶叶。如图I所示,所述连接部为七个,分别为连接部一 2-1、连接部二 2-2、连接部三2-3、连接部四2-4、连接部五2-5、连接部六2-6和连接部七2_7,所述连接部一 2_1、连接部三2-3、连接部五2-5和连接部七2-7均呈圆台型,所述连接部二 2-2、连接部四2_4和连接部六2-6均呈倒立的圆台型,所述连接部一 2-1的下端与底座I连接且连接部一 2-1与底座I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一 2-8,所述连接部一 2-1的上端与连接部二 2-2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一 2-1与连接部二 2-2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二 2-9,所述连接部二 2-2的上端与连接部三2-3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二 2-2与连接部三2-3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三2-10,所述连接部三2-3的上端与连接部四2-4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三2-3与连接部四2-4之间设置有折痕线四2-11,所述连接部四2-4的上端与连接板五2-5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四2-4与连接板五2-5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五2-12,所述连接部五2-5的上端与连接部六2-6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五2-5与连接部六2-6之间设置有折痕线六2-13,所述连接部六2-6的上端与连接部七2-7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六2-6与连接部七2-7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七2-14。所述杯体2上部的外缘设置有加强棱2-15。所述连接部一 2-1、连接部二 2-2、连接部三2-3、连接部四2-4、连接部五2-5、连接部六2-6、连接部七2-7和加强棱2_15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茶囊
2-16呈网格状。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状态,使用时,一手握着底座1,另一只手握着加强棱2-15往上提,这时,杯体2上的各连接部按折痕线展开,形成可盛装水的杯子,再往杯子中倒入开水,皆可泡茶饮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便携式折叠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和一体成型设置在底座(I)上的杯体(2),所述杯体(2)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多个连接部,相邻两个连接部之间以及靠近底座(I)的连接部与底座(I)之间均设置有折痕线,所述杯体(2)的内底部设置有茶囊(2-16),所述茶囊(2-16)内装有茶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七个,分别为连接部一(2-1)、连接部二(2-2)、连接部三(2-3)、连接部四(2-4)、连接部(2_5)、连接部六(2-6)和连接部七(2-7),所述连接部一(2-1)、连接部三(2-3)、连接部(2_5)和连接部七(2-7)均呈圆台型,所述连接部二(2-2)、连接部(2-4)和连接部六(2-6)均呈倒立的圆台型,所述连接部一(2-1)的下端与底座(I)连接且连接部一(2-1)与底座(I)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一(2-8),所述连接部一(2-1)的上端与连接部二(2-2)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一(2-1)与连接部二(2-2)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二(2-9),所述连接部二(2-2)的上端与连接部三(2-3)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二(2-2)与连接部三(2-3)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三(2-10),所述连接部三(2-3)的上端与连接部四(2-4)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三(2-3)与连接部(2-4)之间设置有折痕线(2-11),所述连接部(2-4)的上端与连接板(2-5)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四(2-4)与连接板(2-5)之间设置有折痕线(2-12),所述连接部五(2-5)的上端与连接部六(2-6)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五(2-5)与连接部六(2-6)之间设置有折痕线六(2-13),所述连接部六(2-6)的上端与连接部七(2-7)的下端连接且连接部六(2-6)与连接部七(2-7)之间设置有折痕线七(2-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2)上部的外缘设置有加强棱(2-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一(2-1)、连接部二(2-2)、连接部三(2-3)、连接部(2-4)、连接部(2-5)、连接部六(2_6)、连接部七(2_7)和加强棱(2-15)为一体成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囊(2-16)呈网格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茶杯,包括底座和一体成型设置在底座上的杯体,所述杯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多个连接部,相邻两个连接部之间以及靠近底座的连接部与底座之间均设置有折痕线,所述杯体的内底部设置有茶囊,所述茶囊内装有茶叶。该便携式折叠茶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47G19/23GK202408246SQ20122002492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9日
发明者卢小飞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