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4560发布日期:2019-11-15 21:2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由于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壶等)具有加热速度快、操作便捷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液体加热容器包括设有盛液内腔的容器本体和设置于容器本体上的出水部,且容器本体的周壁上沿轴向设有多组连通盛液内腔和出水部内腔的本体出水孔,当用户需取用液体时,来自盛液内腔的液体依次流经本体出水孔和出水部内腔从出水部的顶端出水口流出。

在现有的液体加热容器中,每一个本体出水孔的出水孔面积均相同,但液体压强却随着所处位置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使得从本体出水孔流出的液体其流速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这样,不同流速的液体在出水部内腔中碰撞会产生较为剧烈的扰动,致使液体较为紊乱且分散地从出水部流出,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该液体加热容器的出水部不仅具有稳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使得水流较为集中地从出水部的顶端出水口流出,能够给予用户较好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出水部以及环绕所述容器本体和所述出水部布置的外壳,所述出水部设有顶端出水口、连接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向连接口以及连通所述顶端出水口和所述侧向连接口的出水部内腔,所述出水部内腔包括沿所述容器本体的轴向分段设置的出水部上容腔和出水部下容腔,所述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形成为径向向外凸出的外凸壁。

优选地,所述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为连续的弧形壁,所述弧形壁包括上段弧形壁和下段弧形壁,所述上段弧形壁的壁面切线的水平锐角夹角为α,所述下段弧形壁的壁面切线的水平锐角夹角为β,且满足:70°≤α≤110°,10°≤β≤45°。

优选地,所述上段弧形壁的底端与所述下段弧形壁的顶端相交;其中,所述弧形壁由下而上沿径向向外延伸,或者所述上段弧形壁的中间部沿径向向外凸出。

优选地,所述出水部上容腔的径向外侧壁形成为径向向外延伸的上坡壁,所述出水部上容腔的径向外侧壁与所述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形成弧面光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轴向间距为d1,所述出水部上容腔的径向外侧壁的顶端和所述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的底端之间的轴向间距为d2,且满足:

优选地,所述出水部下容腔的周壁相对于所述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对称布置;并且/或者,所述出水部下容腔的容腔横截面呈u形状或v形状。

优选地,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出水部的出水部容置腔,所述顶端出水口的出水口周缘形成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出水部外翻边,所述出水部容置腔的顶端敞开口的敞开口周缘设置有与所述出水部外翻边相适配的沉台凹槽。

优选地,所述出水部容置腔的周壁与所述出水部的外周壁之间存有径向间隙,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径向间隙内的隔热件。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位于所述出水部容置腔的外侧的防水外周壁,该防水外周壁的表面设置有疏水涂层。

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设有盛液内腔,所述容器本体的周壁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盛液内腔与所述侧向连接口的本体出水孔,多个所述本体出水孔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周壁上的分布区域呈倒三角区域,在所述倒三角区域中,倒三角区域下部的总孔口面积大于倒三角区域上部的总孔口面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加热容器中,出水部内腔包括沿容器本体的轴向分段设置的出水部上容腔和出水部下容腔,且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形成为径向向外凸出的外凸壁,如此,相较于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为由下而上且径向向外延伸的斜平壁,将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设置为外凸壁,不仅能够增大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和侧向连接口之间的间距,从而减缓水流流速;而且还可使来自侧向出水口的液体撞向出水部下容腔的径向外侧壁后能够反溅入出水部下容腔中,促使液体较为平稳且集中地从顶端出水口流出,均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对液体加热容器的局部进行了剖视;

图3为图2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的出水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壳和出水部未图示,且本体出水孔均为圆形出水孔;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壳和出水部未图示,且本体出水孔包括圆形出水孔和倒三角形出水孔;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壳和出水部未图示,且本体出水孔包括圆形出水孔、倒三角形出水孔以及沿周向布置的长条形出水孔;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壳和出水部未图示,且本体出水孔包括圆形出水孔、倒三角形出水孔以及沿周向布置的长条形出水孔。

附图标记说明:

1容器本体2出水部

3外壳

21出水部外翻边31防水外周壁

c侧向连接口d顶端出水口

h盛液内腔k本体出水孔

r出水部容置腔

l1上段弧形壁l2下段弧形壁

n1出水部上容腔n2出水部下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参照图1至图3,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出水部2以及环绕容器本体1和出水部2布置的外壳3,出水部2设有顶端出水口d、连接容器本体1的侧向连接口c以及连通顶端出水口d和侧向连接口c的出水部内腔,出水部内腔包括沿容器本体1的轴向分段设置的出水部上容腔n1和出水部下容腔n2,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形成为径向向外凸出的外凸壁。

在本实用新型中,出水部内腔包括沿容器本体1的轴向分段设置的出水部上容腔n1和出水部下容腔n2,且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形成为径向向外凸出的外凸壁,如此,相较于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为由下而上且径向向外延伸的斜平壁,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设置为外凸壁结构,能够增大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与侧向连接口c之间的间距,从而增加经侧向连接口c流入的液体流至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的流程距离,有利于减缓水流流速,促使液体较为平缓地从出水部2的顶端出水口d流出。此外,在传统的液体加热容器中,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通常设置为由下而上且径向向外延伸的斜平壁,如此,从侧向连接口c流出的液体撞到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后,就较易顺着斜平壁面朝向顶端出水口d流动;而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设置为外凸壁结构,经侧向连接口c流入的液体,会先撞向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而后在出水部下容腔n2的外凸壁面的作用下反溅入出水部下容腔n2中,能够减缓水流流速,有利于水流较为平缓地从顶端出水口d流出;当然,以不同流速流入的液体在出水部下容腔n2内充分混合,还可促使从出水部下容腔n2流出的液体其流速较为均匀,促使液体呈柱状较为集中地从出水部2流出,均有利于大幅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在容器本体1和出水部2外设置外壳3,还能够将加热元件、电线等部件布置于外壳3内,可使整机更为简洁美观。此外,为防止用户因触碰而烫伤,外壳3可选择诸如塑料或硅胶等能够隔热的材质加工而成。

具体地,液体加热容器可以为电热水壶、养生壶、破壁机、泡奶机或豆浆机等此类能够对液体进行加热处理且液体能够通过出水部流入盛液杯体的液体加热容器,在此不再一一例举。此外,液体加热容器设有用于对容器本体1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的加热元件可以位于容器本体1的底壁下方以用于对容器本体1的底壁进行加热,也可以设置于容器本体1的周壁外侧以对容器本体1的周壁进行加热,还可以设置于容器本体1的底壁下方和周壁外侧以同时对容器本体1的底壁和周壁进行加热。其中,加热元件可选取诸如电热管、电热膜或ptc加热片等以用于加热容器本体1。

需要说明的是,容器本体1通常呈圆筒形,径向是为以容器本体1为基准的径向,例如径向外侧为以容器本体1为基准的径向外侧,相应地,径向内侧为以容器本体1为基准的径向内侧等,也即径向、轴向、外端和外沿等均以容器本体1为基准。当然,容器本体1还可以为其它多种适当的形状,例如容器本体1呈棱柱状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优选地,参照图2至图4,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为连续的弧形壁,弧形壁包括上段弧形壁l1和下段弧形壁l2,上段弧形壁l1的壁面切线的水平锐角夹角为α,且70°≤α≤110°,如此,能够有效确保撞向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的液体能够较好地反溅入出水部下容腔n2中,使得液体较为平缓地流向出水部上容腔n1。此外,为使经侧向连接口c流入下段弧形壁l2的液体能够较为顺畅地朝向上段弧形壁l1流动,与容器本体1相连的下段弧形壁l2其壁面切线的水平锐角夹角β应设置为不小于10°且不大于45°。其中,上段弧形壁l1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轴向间距与弧形壁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轴向间距的比值应不小于1/2。

进一步地,上段弧形壁l1的底端与下段弧形壁l2的顶端相交,参照图2和图3,弧形壁由下而上沿径向向外延伸,这样,来自容器本体1的液体能够较为顺畅地沿着弧形壁朝向顶端出水口d流动。当然,弧形壁还可以为其它多种适当的设置方式,例如上段弧形壁l1的中间部沿径向向外凸出等(此时下段弧形壁l2可以为由下而上沿径向向外延伸),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3,出水部上容腔n1的径向外侧壁形成为径向向外延伸的上坡壁,出水部上容腔n1的径向外侧壁与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形成弧面光滑过渡,这样,可使水流较为顺畅且平稳地越过出水部上容腔n1的径向外侧壁与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之间的连接处,有利于水流平稳地从出水部2流出。当然,出水部上容腔n1除了可以设置为与出水部下容腔n2直接相连,还可以设置为通过出水部过渡容腔与出水部下容腔n2相连(即出水部内腔包括沿容器本体1的轴向依次分段设置的出水部上容腔n1、出水部过渡容腔和出水部下容腔n2)等。具体地,相较于出水部上容腔n1通过出水部过渡容腔与出水部下容腔n2相连,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为出水部上容腔n1与出水部下容腔n2直接相连,此种出水部2结构更为简单,也更便于生产制造。其中,出水部上容腔n1的径向外侧壁可以为斜平的壁面,也可以为弧形的壁面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轴向间距为d1,出水部上容腔n1的径向外侧壁的顶端和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的底端之间的轴向间距为d2,且满足:具体地,将d1和d2的比值优选在上述范围之内,不仅可使出水部下容腔n2具有较好的缓流效果,而且还使得从出水部下容腔n2流出的液体其流速较为均匀,促使液体能够平缓且集中地从出水部2流出。

优选地,出水部下容腔n2的周壁相对于出水部下容腔n2的径向外侧壁对称布置,如此,有利于液体较为均匀地从出水部下容腔n2的周壁反溅入出水部下容腔n2中,促使从出水部下容腔n2流出的液体其流速更为均匀。

为使水流较为平稳地从出水部下容腔n2流出,出水部下容腔n2的容腔横截面应设置为呈u形状。此外,为使水流较为集中地从出水部下容腔n2流出,出水部下容腔n2的容腔横截面应设置为呈v形状。当然,出水部下容腔n2的容腔横截面还可以为其它适当的形状,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具体地,参照图2至图4,外壳3设有用于容置出水部2的出水部容置腔r,顶端出水口d的出水口周缘形成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出水部外翻边21,出水部容置腔r的顶端敞开口的敞开口周缘设置有与出水部外翻边21相适配的沉台凹槽,如此,可将出水部外翻边21适配安装于沉台凹槽中,此时出水部外翻边21的径向外端面抵接沉台凹槽的外周壁,便于操作人员组装,有利于提升装配效率。

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3,出水部容置腔r的周壁与出水部2的外周壁之间存有径向间隙,液体加热容器包括设置于径向间隙内的隔热件,如此,通过在出水部容置腔r的周壁与出水部2的外周壁之间增设隔热件,能够有效防止从出水部2散发出的热量朝向出水部容置腔r的周壁扩散,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位于出水部外侧的外壳壁面的温度,可更好地避免用户烫伤。进一步地,还可在容器本体1的外周壁与外壳3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内增设隔热件,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来自容器本体1的热量继续朝向外壳3的周壁扩散以避免烫伤用户,而且对容器本体1内的液体也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其中,隔热件可以选择诸如陶瓷、硅酸纤维或硅酸铝等具有隔热保温作用的材质制成。

具体地,在倒水时将液体加热容器竖起来的瞬间,流出的液体和外壳3的外周壁之间的间距瞬时缩小,使得流出的液体较易被外壳3的外周壁吸引而吸附到外壳3上,而吸附至外壳3上的液体较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外壳3的外周壁向下流动,进而向下滴落至用户的操作台面,会给用户带来极不好的使用体验。由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壳3包括位于出水部容置腔r的外侧的防水外周壁31,该防水外周壁31的表面设置有疏水涂层,这样,通过在防水外周壁31的表面增设疏水涂层,能够有效削弱外壳3的外周壁对于流出液体的吸附力,使得流出的液体较难被外壳3的外周壁所吸引而被吸附到外壳3上,进而避免因液体从液体加热容器的底端滴落而出现污染用户操作台面的情形,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防水涂层的具体类别可视实际的工艺需求而定,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优选地,参照图5至图8,容器本体1设有盛液内腔h,容器本体1的周壁设有多个连通盛液内腔h与侧向连接口c的本体出水孔k,多个本体出水孔k在容器本体1的周壁上的分布区域呈倒三角区域,在倒三角区域中,倒三角区域下部的总孔口面积大于倒三角区域上部的总孔口面积。如此设置,通过增加布置于倒三角区域的下部(即倒三角区域下部)的本体出水孔k的总孔口面积,使得在倒三角区域中,下部的本体出水孔k的总孔口面积大于上部的本体出水孔k的总孔口面积,这样,能够有效减缓从倒三角区域下部流入出水部内腔中的液体流速,从而缩小从倒三角区域下部流出的液体流速与从倒三角区域上部(即倒三角区域的上部)流出的液体流速之间的差异,促使经本体出水孔k流入出水部内腔中的液体流速较为均匀,使得流体呈柱状较为集中地从顶端出水口d流出,进而流入用户的盛液杯体中。

进一步地,在倒三角区域中,单位区域孔口面积设置为从上往下逐渐增大。具体地,在液体中压强随着所处位置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将单位区域孔口面积设置为从上往下逐渐增大,可使从任意两个单位区域流出的液体之间的流速差异较小,进而使得从本体出水孔k流出流速更为均匀的液体,促使液体更为集中地经顶端出水口d从出水部2流出。当然,本体出水孔k在倒三角区域中的设置方式,除了可以设置为单位区域孔口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还可以设置为单位区域孔口面积从上往下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参照图8)等其它适当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单位区域孔口面积为在同一个计算单位下(如以1个平方厘米作为计算单位),对倒三角区域内的本体出水孔k进行孔口面积的计算。

优选地,容器本体1的周壁上设有依次上下间隔布置的多组本体出水孔k,每组本体出水孔k的总孔口面积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此种本体出水孔k布置方式,能够使得从本体出水孔k流出流速更为均匀的液体,从而使液体更为集中地经顶端出水口d从出水部2流出。当然,本体出水孔k在倒三角区域中的设置方式还可以有多种,例如多个本体出水孔k在倒三角区域随意布置且单位区域孔口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增大等,在此不再赘述。

为使每组本体出水孔k的总孔口面积从上往下依次增大,可以为从上往下依次增大单个本体出水孔k的出水面积(参照图5至图7),也可以为从上往下依次提高本体出水孔k的布置密度等。

具体地,形成于容器本体1周壁上的多个本体出水孔k,其形状可以一致,例如均为圆形出水孔(参照图5)、矩形出水孔或倒三角形出水孔等;当然,多个本体出水孔k也可以设置为集成有多种形状的出水孔,如本体出水孔k包括圆形出水孔和倒三角形出水孔(参照图6),或本体出水孔k包括圆形出水孔、倒三角形出水孔以及沿周向布置的长条形出水孔(参照图7和图8)等,不限于此。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