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餐具洗净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1605发布日期:2019-11-12 22:0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餐具洗净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清洗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餐具洗净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产品的质量、性能、使用的人性化、操作的智能化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清洗装置作为一款优秀的产品也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清洗装置是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的设备,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专利号为CN201620598684.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助式洗净机,包括机箱和中央控制系统,机箱上设有传输餐具的输送装置,沿输送装置传输方向依次设有投放区、除渣区、洗净区、清洗区和餐具收集区;投放区两边设置残羹区和餐具收集桶,餐具是直接放入投放区清洗,而餐具收集桶是回收筷子、汤勺,另外在机箱内设有自清洗机构;该投放区的一侧为餐具的入口,该收集区的一侧为餐具的出口;顾客用完餐后,自觉将剩饭菜倒入残羹区,筷子及汤匙放入餐具收集桶,托盘、碗碟餐具口朝下放置于洗净机投放区并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依次进行除渣、洗净、清洗自助式作业。

该专利虽然能够实现对各种餐具的清洗,但是无法实现对筷子、汤勺、托盘、碗碟餐具的有效分类,在进行不同餐具清洗时,将不同的餐具均放置到输送装置上,导致餐具摆放杂乱,若多个餐具相互重叠,还会导致各个餐具清洗效果不佳。且对不同餐具清洗后还需人工手动对各个餐具进行分类,十分麻烦。所以,发开一种能够高效地实现对不同餐具进行分类的餐具洗净机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餐具洗净机,以解决现有的餐具清洗装置在进行不同餐具清洗时无法实现对不同餐具进行分类而导致清洗效果不佳和分类不便的问题,以实现对餐具的高效清洗作业,以达到对餐具高效分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餐具洗净机,包括机架和贯穿纵向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对待清洗餐具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沿输送机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洗净室和清洗室,输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设置于机架上的压送机构;所述压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两压送带固定座以及设置在两压送带固定座之间的压送带,压送带设置在输送机构上方并与输送机构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洗净室内设置有洗净喷淋系统,洗净室下方设置有与洗净喷淋系统相连通的洗净水箱;所述清洗室内设置有清洗喷淋系统,清洗室下方设置有与清洗喷淋系统相连通且与洗净水箱结构相同的清洗水箱;所述洗净室和清洗室之间通过隔板相隔;所述餐具洗净机还包括用于将清洗喷淋系统喷淋出的清水回流输送到洗净室内并控制输送水量的回水调节器;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纵向贯穿洗净室和清洗室并设置于洗净水箱上方的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输送带向前移动的输送带驱动机构,输送带的上方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将输送带划分成至少两个输送区域以便于不同餐具进行输送的侧面导向板,输送带上设置有对应于侧面导向板下方用于调节输送带上输送区域大小的输送区域调节机构。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带包括至少设置为两条之间具有一定间距的闭环链条、沿链条输送方向阵列设置并固定设置在相邻两链条之间且与链条相垂直的多个传动辊轴以及固定设置在传动辊轴上方用于防止餐具容器在输送带面上打滑的网格状输送带,网格状输送带包括多个规律排布并固定设置在相邻两传动辊轴之间的镂空状框体。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带驱动机构包括分别与链条配合设置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轮轴连接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链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区域调节机构包括由多个挡板单元依次交错固定设置在镂空状框体上的挡板,每个挡板单元均活动套装在传动辊轴上,所述挡板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用于推动调节挡板在传动辊轴上所在位置以达到调节输送区域大小的推动块。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侧面导向板活动套装设置在传动辊轴上或嵌入压送带并与压送带固定设置。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洗净水箱上方设置有位于输送带下方用于对洗净餐具冲下的残渣进行收集过滤的残渣过滤网,残渣过滤网上设置有多个密集的漏水孔。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洗净喷淋系统包括通过管路a与洗净水箱相连通并竖直设置的喷淋主管、设置在喷淋主管上部并与喷淋主管相连通的上喷淋管、设置在喷淋主管上部并与喷淋主管相连通的下喷淋管、与上喷淋管相连通并横向水平设置线性排列的多个上喷淋支管以及与下喷淋管相连通并横向水平设置线性排列的多个下喷淋支管,管路a上设置有用于将洗净水箱内的洗净水泵送到喷淋主管的水泵a;所述上喷淋支管的下端和下喷淋支管的上端均设置有多个喷水头a。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洗净喷淋系统还包括与喷淋主管相连通并与输送带相垂直的侧面喷淋支管,侧面喷淋支管上同样设置有多个喷水头;所述侧面喷淋支管连通设置于下喷淋管和上喷淋管之间或上喷淋支管和下喷淋支管之间。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喷淋系统包括通过管路b与清洗水箱相连通并与输送带相垂直的竖直喷淋管、与竖直喷淋管相连通的横向上喷淋管以及与竖直喷淋管相连通的横向下喷淋管,管路b上设置有用于将清洗水箱内的清洗水进行泵送的水泵b。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回水调节器连通设置于洗净室与清洗室之间或清洗室与洗净水箱之间;所述回水调节器包括三通阀、设置在三通阀上端的回流水入管、设置在三通阀下端的出水管以及设置在三通阀侧端的回流水出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水流量的调节阀。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实用性强,采用在输送带的上方至少一个设置有侧面导向板的方式,实现对输送带输送区域的划分,并在输送带上设置输送区域调节机构,实现对输送带输送区域的调节,使得不同餐具放置到不同的区域,即可实现对各个不同餐具的分类清洗作业,有效利用了清洗空间,从而实现对餐具的高效清洗作业,也达到对餐具高效分类的目的,清洗后的餐具无需人工再进行分类,节省了大量人力,同时解决了大件餐具清洗低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洗净室与清洗室之间设置的回水调节器能够将清洗喷淋系统喷淋出的清水回流输送到洗净室内并控制输送水量,实现对清洗喷淋系统喷淋后剩余的水循环利用,且通过回水调节器的调节,实现对循环水流量大小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餐具容器压送机构的压送带压送下,有效地防止了由于洗净喷淋系统的高压喷射而引起的餐具容器翻转与跳动。调节压送带在餐具容器洗净机的入口处固定位置和出口处固定位置,可以调节压送带离输送带上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输送区域调节时,仅需推动推动块,即可推动调节挡板在传动辊轴上所在位置,从而实现调节输送区域大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带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板为带钩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洗净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清洗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回水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回水调节器连通设置于洗净室与清洗室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回水调节器连通设置于清洗室与洗净水箱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洗净室;2、清洗室;3、洗净喷淋系统,31、喷淋主管,32、上喷淋管,33、下喷淋管,34、上喷淋支管,35、下喷淋支管;4、清洗喷淋系统,41、竖直喷淋管,42、横向上喷淋管,43、横向下喷淋管;5、残渣过滤网,51、漏水孔;6、洗净水箱;7、回水调节器,71、调节阀;8、输送机构,81、输送带,811、链条,812、传动辊轴,813、网格状输送带,814、镂空状框体,82、输送带驱动机构,821、主动链轮,822、从动链轮;9、压送机构,91、压送带,92、压送带固定座;10、侧面导向板;11、输送区域调节机构,111、挡板,111a、竖直挡板,111b、带钩挡板,112、推动块;12、机架;13、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多功能餐具洗净机,结合图1至图15所示,包括机架12、输送机构8、洗净室1、清洗室2和压送机构9。

洗净室1和清洗室2沿输送机构8输送方向依次设置,自入口至出口依次是洗净室和清洗室,洗净室1和清洗室2之间通过隔板13相隔。洗净室1内设置有洗净喷淋系统3,洗净室1下方设置有与洗净喷淋系统3相连通的洗净水箱6;清洗室2内设置有清洗喷淋系统4,清洗室2下方设置有与清洗喷淋系统4相连通的清洗水箱,清洗水箱的结构与洗净水箱6相同。

机架12上方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装置整体运作的PLC控制器。

输送机构8贯穿纵向设置在机架12上,用于对待清洗餐具进行输送。输送机构8包括纵向贯穿洗净室1和清洗室2并设置于洗净水箱6上方的输送带81以及输送带驱动机构82,输送带驱动机构82用于驱动输送带81向前移动。

输送带形状为镂空网格状或链状或绳状或带状,输送带形状不限于以上几种情况。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81包括至少设置为两条之间具有一定间距的闭环链条811、沿链条811输送方向阵列设置并固定设置在相邻两链条811之间且与链条811相垂直的多个传动辊轴812以及固定设置在传动辊轴812上方的网格状输送带813。网格状输送带813用于防止餐具容器在输送带面上打滑,网格状输送带813包括多个镂空状框体814,镂空状框体814规律排布并固定设置在相邻两传动辊轴812之间。镂空状框体814的设置使得洗净喷淋系统3的水能够喷到待清洗的餐具上。

输送带驱动机构82包括分别与链条811配合设置的主动链轮821和从动链轮822,主动链轮821通过轮轴连接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链轮821转动的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送机构9为现有的压送机构,压送机构9设置在输送机构8的上方,设置于机架12上,可防止由于洗净喷淋系统的高压喷射而引起的餐具容器翻转与跳动。压送机构9包括设置在机架12上的两压送带固定座92以及设置在两压送带固定座92之间的压送带91。两压送带固定座92分别固定在餐具容器洗净机的入口处上端和出口处上端。压送带91设置在输送机构8上方,并与输送机构8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压送带压在餐具容器的上面,压送带与餐具容器接触或留有间隙,压送带是网状或链状或板状或棒状,调节压送带在餐具容器洗净机的入口处固定位置和出口处固定位置,可以调节压送带离输送带上面的高度。当压送带为链状结构时,过调节压送带链带的张紧程度来调节压送带的与餐具容器之间的间隙。

同一条压送带压在输送带上不同区域的餐具容器,或不同条压送带各自压在输送带上不同区域的餐具容器。

本实用新型输送带分为两个及以上的区域,相邻两个区域之间设置侧面导向板10,侧面导向板10位于输送带81的上方,沿输送方向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将输送带81划分成至少两个输送区域以便于不同餐具进行输送。侧面导向板是板状或棒状或其它长条形状。侧面导向板10纵穿输送带,将输送带分为两个及以上的区域,不同区域可以摆放形状不同的餐具容器。

不同区域侧面导向板固定在餐具容器洗净机的入口处上端和出口处上端,或者不同区域侧面导向板固定在餐具容器洗净机的入口处侧端和出口处侧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两种设置方式。调节侧面导向板在洗净机入口处固定位置及洗净机出口处固定位置,可以调节侧面导向板在输送带上方的位置,调节输送带两个及以上的区域大小,调节餐具容器的导向位置,以此对输送区域进行有效地划分。

除此以外,侧面导向板活动套装设置在传动辊轴812上,随输送带一同移动;或者侧面导向板10嵌入压送带91,与压送带91固定设置,随压送带91一同移动。

为了进一步便于调节输送带输送区域,在输送带81上设置有对应于侧面导向板10下方用于调节输送带81上输送区域大小的输送区域调节机构11。输送区域调节机构11包括由多个挡板单元依次交错固定设置在镂空状框体814上的挡板111,每个挡板单元均活动套装在传动辊轴812上,挡板11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用于推动调节挡板111在传动辊轴812上所在位置以达到调节输送区域大小的推动块112。挡板111可以为111a竖直挡板,也可以为带钩挡板111b。

洗净水箱6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洗净餐具冲下的残渣进行收集过滤的残渣过滤网5,渣过滤网设置于输送带与洗净水箱之间,残渣过滤网5上设置有多个密集的漏水孔51。残渣过滤网为固定式或移动式,固定式残渣过滤网可以通过人工将留在残渣过滤网表面的残渣取出,移动式残渣过滤网通过振动或转动或摆动或滚动或平移,将留在残渣过滤网表面的残渣输出至机外。

洗净喷淋系统3包括通过管路a与洗净水箱相连通并竖直设置的喷淋主管31、设置在喷淋主管31上部并与喷淋主管31相连通的上喷淋管32、设置在喷淋主管31上部并与喷淋主管31相连通的下喷淋管33、与上喷淋管32相连通并横向水平设置线性排列的多个上喷淋支管34以及与下喷淋管33相连通并横向水平设置线性排列的多个下喷淋支管35,管路a上设置有用于将洗净水箱内的洗净水泵送到喷淋主管31的水泵a;所述上喷淋支管34的下端和下喷淋支管35的上端均设置有多个喷水头a。

为了进一步加大喷淋效果,喷淋主管31连通设置有侧面喷淋支管,侧面喷淋支管与输送带81相垂直侧面喷淋支管上同样设置有多个喷水头。侧面喷淋支管连通设置于下喷淋管33和上喷淋管32之间。或者侧面喷淋支管连通设置于上喷淋支管34和下喷淋支管35之间。根据输送带的不同区域,上喷淋管或下喷淋管或上喷淋支管或下喷淋支管或侧面喷淋支管的形状大小相同或不同。

清洗喷淋系统4包括通过管路b与清洗水箱相连通并与输送带相垂直的竖直喷淋管41、与竖直喷淋管41相连通的横向上喷淋管42以及与竖直喷淋管41相连通的横向下喷淋管43,管路b上设置有用于将清洗水箱内的清洗水进行泵送的水泵b。

洗净水箱上设置有洗涤精入口以及排水管路。清洗水箱上同样设置有洗涤精入口以及排水管路。洗涤精入口可以向箱体内添加洗涤精,与水混合后,加大对餐具容器的除污效果。为了加大清洗效果,清洗水箱内的洗涤精入口可以不添加洗涤精。

洗净室1与清洗室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清洗喷淋系统4喷淋出的清水回流输送到洗净室1内并控制输送水量的回水调节器7。或者将回水调节器7连通设置于清洗室2与洗净水箱6之间。回水调节器调节通往洗净室或洗净水箱的管道的大小,调节控制清洗室回流洗净室的水流量,或调节控制清洗室回流洗净水箱的水流量,清洗室多余的回水通过其它水路排除机外。

回水调节器7包括三通阀、设置在三通阀上端的回流水入管、设置在三通阀下端的出水管以及设置在三通阀侧端的回流水出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水流量的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进行餐具的清洗作业过程如下。

餐具容器放置在洗净机入口处的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上,餐具容器沿输送带向前进行输送,输送带上设置的镂空状框体814有效地防止了餐具容器在输送带上的打滑情况。

餐具容器输送到洗净室时,洗净喷淋系统3中的水泵a将洗净水箱内的洗净水泵送到喷淋主管31,并由喷淋主管31分流到各个上喷淋支管34和下喷淋支管35,洗净水由喷头喷出,对餐具容器进行第一步洗净作业。餐具容器洗净后的残渣落入到洗净水箱上的残渣过滤网上,由残渣过滤网对残渣进行收集。

而后,餐具容器继续向前输送,达到清洗室2时,由清洗喷淋系统4中的水泵b将清洗水箱内的清洗水进行泵送到竖直喷淋管41、横向上喷淋管42以及横向下喷淋管43内,并由喷头喷出,对餐具容器进行进一步清洗工作。

最后,由输送带将餐具容器输送出去,完成清洗作业。

本实用新型餐具容器压送机构的压送带压送下,有效地防止了由于洗净喷淋系统的高压喷射而引起的餐具容器翻转与跳动。调节压送带在餐具容器洗净机的入口处固定位置和出口处固定位置,可以调节压送带离输送带上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侧面导向板的设置,能够对输送带输送区域进行划分。输送区域调节机构11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输送带上的输送区域进行进一步的调节。在进行输送区域调节时,仅需推动推动块112,即可推动调节挡板111在传动辊轴812上所在位置,从而实现调节输送区域大小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