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蒸气式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4574发布日期:2020-02-14 15:2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无水蒸气式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水蒸气式洗碗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各种消费类产品是否节能环保低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洗碗机行业产品能耗值近年来一再降低,各品牌的创新点均围绕如何减少耗电量展开。洗碗机是用来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的设备,按结构可分为箱式和传送式两大类。它为餐厅、宾馆、机关单位食堂的炊事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增进清洁卫生。现在,多种小型洗碗机已经上市,正逐渐进入普通家庭。

目前所使用的家庭用洗碗机均采用热水喷淋方式冲洗餐具,再加入适量的洗涤剂后使用,凡此种种对所被洗涤的餐具的洁净都未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热水喷淋未到位,有“死角”,另外,污染物粘接在餐具上的时间较长后,就一时不易被洗净,故此,即造成洗碗机未尽人意,再说依靠洗涤剂的帮助,虽然能一时去污洗净了餐具,但是,如果不将餐具上的洗涤剂残余冲洗干净,往后,日积月累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现有的无水洗碗机,其大致工作原理如下:将分解液喷到餐具上,通过冷冻使其凝结并分解油污,以高频振动的方式加快油污分解,通过外加气流收集清洗之后的杂物。振动装置对餐具带来的损伤较大,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降低餐具的使用性能。

基于以上描述,亟需要一种新的无水蒸气洗碗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洗不干净、洗涤剂残留、损伤餐具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水蒸气式洗碗机,该装置解决了清洗不干净、洗涤剂残留、损伤餐具等问题等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水蒸气式洗碗机,包括箱体、置物架、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循环装置;

所述箱体内部形成容纳腔;

所述置物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用于餐具的放置;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置物架的下方;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和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出气管;

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多个朝向所述置物架设置的出气口;

所述蒸汽循环装置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和底部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蒸汽循环装置包括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循环管道和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内的第一循环风机;

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上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循环风机用于驱动蒸汽在容纳腔内循环流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杀菌消毒装置;

所述箱体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底板;

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

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连接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杀菌消毒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顶板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杀菌消毒装置包括第一杀菌件、第二杀菌件和第三杀菌件;

所述第一杀菌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

所述第二杀菌件设置于所述第四侧板上;

所述第三杀菌件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可视窗和蒸汽排出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置物架下方设置有驱动所述置物架旋转的驱动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循环风机和第三循环风机;

所述第二循环风机设置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

所述第三循环风机设置于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

所述第二循环风机和所述第三循环风机用于所述容纳腔内蒸汽产生对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顶板相铰接,且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底板通过磁性扣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顶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置物架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水蒸气式洗碗机,包括箱体、置物架、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循环装置,箱体内部形成容纳腔,置物架设置于容纳腔的底部用于餐具的放置,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置物架的下方,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和与蒸汽发生器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出气管,出气管上设置有多个朝向置物架设置的出气口,蒸汽循环装置与容纳腔的顶部和底部相连通。

该装置的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由于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置物架的下方,蒸汽不断向上移动,对放置于置物架上的餐具进行洗涤,连续不断产生的蒸汽的漫射和与餐具表面的碰撞对蒸汽进行了扰流,使得蒸汽可到达死角,消除死角,使餐具能够被洗涤干净,利用蒸汽的高温高压的特点降低油脂和固体残留物与餐具之间的粘度和附着力,使餐具上的油污从餐具上脱落,达到洗涤的作用,蒸汽冷凝后在餐具表面上形成液体流下,同时将餐具上的油污携带下来,水和油污的混合物进入洗碗机的过滤槽,将固体残渣过滤,防止进入到排污管道中发生堵塞,污水进入到排污管道中,完成洗涤阶段,蒸汽循环装置与箱体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与容纳腔相连通,蒸汽通过蒸汽循环装置促进了其流动,加强对餐具上的油污的冲击,提高了洗涤的效果,同时节省了能源。

该装置仅通过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清洗餐具,不再使用洗涤剂,排放的无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在餐具上也不会出现洗洁剂残留,消除了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隐患,高温的蒸汽对餐具也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无水蒸气式洗碗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无水蒸气式洗碗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无水蒸气式洗碗机的正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无水蒸气式洗碗机的蒸汽发生装置的俯视图。

图标:1-箱体;2-置物架;3-蒸汽发生装置;4-蒸汽循环装置;5-杀菌消毒装置;6-第二循环风机;7-第三循环风机;8-滑动板;11-容纳腔;12-顶板;13-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15-第三侧板;16-第四侧板;17-底板;31-蒸汽发生器;32-出气管;33-出气口;41-循环管道;42-第一循环风机;51-第一杀菌件;52-第二杀菌件;53-第三杀菌件;111-可视窗;112-蒸汽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水蒸气式洗碗机,包括箱体1、置物架2、蒸汽发生装置3和蒸汽循环装置4;

箱体1内部形成容纳腔11;

置物架2设置于容纳腔11的底部用于餐具的放置;

蒸汽发生装置3设置于置物架2的下方;

蒸汽发生装置3包括蒸汽发生器31和与蒸汽发生器31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出气管32;

出气管32上设置有多个朝向置物架2设置的出气口33;

蒸汽循环装置4与容纳腔11的顶部和底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水蒸气式洗碗机,包括箱体1、置物架2、蒸汽发生装置3和蒸汽循环装置4,箱体1内部形成容纳腔11,置物架2设置于容纳腔11的底部用于餐具的放置,蒸汽发生装置3设置于置物架2的下方,蒸汽发生装置3包括蒸汽发生器31和与蒸汽发生器31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出气管32,出气管32上设置有多个朝向置物架2设置的出气口33,蒸汽循环装置4与容纳腔11的顶部和底部相连通。

该装置的蒸汽发生装置3产生蒸汽,由于蒸汽发生装置3设置于置物架2的下方,蒸汽不断向上移动,对放置于置物架2上的餐具进行洗涤,连续不断产生的蒸汽的漫射和与餐具表面的碰撞对蒸汽进行了扰流,使得蒸汽可到达死角,消除死角,使餐具能够被洗涤干净,利用蒸汽的高温高压的特点降低油脂和固体残留物与餐具之间的粘度和附着力,使餐具上的油污从餐具上脱落,达到洗涤的作用,蒸汽冷凝后在餐具表面上形成液体流下,同时将餐具上的油污携带下来,水和油污的混合物进入洗碗机的过滤槽,将固体残渣过滤,防止进入到排污管道中发生堵塞,污水进入到排污管道中,完成洗涤阶段,蒸汽循环装置4与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与容纳腔11相连通,蒸汽通过蒸汽循环装置4促进了其流动,加强对餐具上的油污的冲击,提高了洗涤的效果,同时节省了能源。

该装置仅通过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清洗餐具,不再使用洗涤剂,排放的无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在餐具上也不会出现洗洁剂残留,消除了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隐患,高温的蒸汽对餐具也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蒸汽循环装置4包括与容纳腔11相连通的循环管道41和设置于循环管道41内的第一循环风机42;

循环管道41的一端与箱体1的上部相连接,另一端与箱体1的底部相连接;

第一循环风机42用于驱动蒸汽在容纳腔11内循环流动。

在该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3产生蒸汽,由于蒸汽发生装置3设置于置物架2的下方,蒸汽不断向上移动,对放置于置物架2上的餐具进行洗涤,由于高温的蒸汽的比重相对较轻,会自下而上运动,通过设置循环管道41和位于循环管道41内的第一循环风机42,促进蒸汽在容纳腔11中的运动,蒸汽发生器31产生的高温蒸汽先经过餐具,利用蒸汽的高温高压的特点降低油脂和固体残留物与餐具之间的粘度和附着力,使餐具上的油污从餐具上脱落,达到洗涤的作用,逐渐向上运动的蒸汽的温度逐渐降低,通过第一循环风机42的引导,回到置物架2的下方,由于温度已经有所降低,更容易发生冷凝,蒸汽冷凝后在餐具表面上形成液体流下,同时将餐具上的油污携带下来,水和油污的混合物进入洗碗机的过滤槽,将固体残渣过滤,防止进入到排污管道中发生堵塞,污水进入到排污管道中,完成洗涤阶段,蒸汽循环装置4与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与容纳腔11相连通,蒸汽通过蒸汽循环装置4促进了其流动,加强对餐具上的油污的冲击,提高了洗涤的效果,同时节省了能源。

请继续参照图2、图3和图4,还包括杀菌消毒装置5;

箱体1包括顶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第三侧板15、第四侧板16和底板17;

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第三侧板15和第四侧板16依次连接;

顶板12和底板17分别与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第三侧板15和第四侧板16相连接形成容纳腔11;

杀菌消毒装置5设置于第二侧板14、第四侧板16和顶板12上。

进一步的,杀菌消毒装置5包括第一杀菌件51、第二杀菌件52和第三杀菌件53;

第一杀菌件51设置于第二侧板14上;

第二杀菌件52设置于第四侧板16上;

第三杀菌件53设置于顶板12上。

进一步的,第一杀菌件51、第二杀菌件52和第三杀菌件53为紫外线灯。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侧板14、第四侧板16和顶板1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紫外线灯,形成立体的杀菌消毒系统,被洗涤的餐具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杀菌消毒过程,第一阶段是在洗涤的过程中高温的蒸汽,对餐具起到了第一重杀菌消毒的作用,第二阶段是,洗涤阶段完成后,开启紫外线灯对餐具进行照射,对餐具起到了第二重杀菌消毒的作用,双重的杀菌消毒,消除了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隐患,确保餐具的清洁和使用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杀菌件的数量不仅限于3个,可设置为1个、2个或4个以上,也不仅限于采用紫外线灯。

请继续参照图1,第一侧板13上设置有可视窗111和蒸汽排出口11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可视窗111可查看餐具的洗涤过程,一方面,方便商家对顾客作为演示使用,另一方面,顾客购买后使用也可作为进程查看,当洗涤阶段完成后,打开蒸汽排出口112,将蒸汽散出,一方面,保持容纳腔11内的干燥,另一方面,散出的蒸汽为干净的蒸汽,可增加空气的湿度。

置物架2下方设置有驱动置物架2旋转的驱动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在洗涤时,驱动装置开启,带动置物架2旋转,使餐具与高温蒸汽发生无死角碰撞,使餐具能够被洗涤干净,利用蒸汽的高温高压的特点降低油脂和固体残留物与餐具之间的粘度和附着力,使餐具上的油污从餐具上脱落,蒸汽冷凝后在餐具表面上形成液体流下,在置物架2旋转的过程中,形成离心将蒸汽油污混合物甩掉,完成洗涤阶段。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和图3,还包括第二循环风机6和第三循环风机7;

第二循环风机6设置于顶板12朝向容纳腔11的一侧;

第三循环风机7设置于底板17朝向容纳腔11的一侧;

第二循环风机6和第三循环风机7用于容纳腔11内蒸汽产生对流。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增强高温蒸汽在容纳腔11中的流动,在顶板12上设置有第二循环风机6,在底板17上设置有第三循环风机7,第三循环风机7促使蒸汽发生器31产生的蒸汽向第二循环风机6移动,到达容纳腔11顶部的蒸汽在第二循环风机6的作用下进入循环管道41,通过第一循环风机42到达容纳腔11的底部,第三循环风机7再将从循环管道41中流向容纳腔11的蒸汽引导流向第二循环风机6,如此循环,加强对餐具上的油污的冲击,提高了洗涤的效果,同时节省了能源。

请继续参照图1,第一侧板13与顶板12相铰接,且与第二侧板14、第三侧板15和底板17通过磁性扣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13与顶板12、第二侧板14、第三侧板15和底板17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3作为该装置的箱盖,与顶板12之间为铰接,在第一侧板13靠近底板17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拉动把手转动第一侧板13即可打开箱盖,进行餐具的取放,为了保证该装置在洗涤的过程中箱盖始终保持关闭,通过电磁扣进行锁死,当洗涤阶段完成后,电磁扣自动开启,同时,洗碗机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在洗涤阶段漏水。

请继续参照图2,还包括设置于驱动装置下方的滑动板8;

滑动板8与底板17之间通过滑轨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当对餐具的清洗完成后,打开箱盖,拉动滑动板8,可使置物架2向外移出,方便用户进行餐具的取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