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8260发布日期:2019-04-12 23:32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坐姿矫正技术领域,具体为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坐姿矫正装置就是一种用来矫正坐姿的椅子,为办公人员、学生提供最佳的坐姿环境。坐姿劳动者的腰部疼痛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腰椎疼痛、腰骨酸痛、腰椎间盘突出、臀部及肩部的肌肉酸痛已成为坐姿办公一族的常见疾病,而这一现象的元凶则为我们已沿袭几千年来的不良坐姿。因此如何解决坐姿问题一直是个极富挑战性的设计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医学界、座椅设计者和人体工程学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新型座椅的设计和研究。坐姿矫正椅,专门为长时间坐立的人设计,为办公人员、学生提供最佳的坐姿环境。以“让脊柱自主直立”为设计理念,让用户能够在就座的时候保持正确的脊椎姿式,不良的坐姿是诱发腰和颈椎疾病的元凶,矫正坐姿椅能维持人体正确坐姿,放松肌肉,畅通血液循环,改善脊椎健康,保持骨盆曲线,对于长期伏案研究的办公人员和学生十分有益。可预防青少年近视、胸驼背、脊椎侧弯,减轻坐姿不适,提高学习注意力;预防中老年人腰椎、颈椎间盘突出,缓解脊椎间盘突出病情和疼痛。

坐姿矫正在学生中的作用尤其重要,使学生保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根本,

但是,现有的学生坐姿矫正装置,矫正功能单一,使得矫正椅子的靠背板无法和生长过程中的青少年脊椎一直相贴合,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矫正装置矫正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有靠背板,且靠背板上均匀设置有活动块,所述靠背板上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中穿插有第二活动杆,并且第二活动杆外壁为螺纹结构,所述第二活动杆一端通过转轴与活动块一端穿插连接,所述活动块另一端设有相连接的皮垫,所述背板一端设有座位板,且座位板下端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另一端连接底座。

优选的,所述背板表面一侧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有三处,所述背板最高处矩形通孔内设有转轴,且转轴外壁缠绕有束带,所述束带一端从背板中端矩形通孔中插穿而出,且中端矩形通孔和最下端矩形通孔之间设有台阶形通孔,并且台阶形通孔中穿插有拉杆,所述拉杆设置为“t”型结构,且拉杆竖杆外壁套有第二弹簧,并且拉杆顶端与束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背板外壁两侧设有扶手,且扶手一端设有2/3球形凹槽,并且球形凹槽中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为球形,且滚珠外径小于扶手的2/3球形凹槽内径。

优选的,所述座位板下端中心嵌合有轴承,且轴承内壁中穿插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上半段外壁设置为光滑结构,且第一活动杆下半段外壁为螺纹结构,所述底座中心设置有螺纹通孔,且其螺纹通孔中穿插第一活动杆下半段外壁的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端两侧设有凹槽,且凹槽与支撑架外壁相吻合,并且凹槽中穿插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底座底端凹槽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拉杆一侧外壁设有相连接的塑料膜,且塑料膜设置为波浪结构,并且塑料膜另一端与背板中端矩形通孔下端边缘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杆底端设有相连接的拉手,且拉手为球形,并且拉手置于背板最下端矩形通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设置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活动块,让第二活动杆通过靠背板作用于活动块与皮垫构成活动结构,此结构可以让该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的活动块与皮垫和学生背部保持合适的贴合度,让学生的坐姿得到矫正,此种矫正方式矫正效果更好,矫正效率更高,也更适用于学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靠背板连接活动块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图2中b处放大图。

图中:1、背板,2、滚珠,3、扶手,4、座位板,5、第一活动杆,6、第一弹簧,7、底座,8、支撑架,9、轴承,10、束带,11、皮垫,12、塑料膜,13、靠背板,14、拉杆,15、拉手,16、第二活动杆,17、活动块,1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5,一种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包括背板1、滚珠2、扶手3、座位板4、第一活动杆5、第一弹簧6、底座7、支撑架8、轴承9、束带10、皮垫11、塑料膜12、靠背板13、拉杆14、拉手15、第二活动杆16、活动块17和第二弹簧18,背板1上设有靠背板13,且靠背板13上均匀设置有活动块17,背板1表面一侧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有三处,背板1最高处矩形通孔内设有转轴,且转轴外壁缠绕有束带10,束带10一端从背板1中端矩形通孔中插穿而出,且中端矩形通孔和最下端矩形通孔之间设有台阶形通孔,并且台阶形通孔中穿插有拉杆14,拉杆14设置为“t”型结构,且拉杆14竖杆外壁套有第二弹簧18,并且拉杆14顶端与束带10连接,拉杆14通过第二弹簧18作用于束带10与背板1构成弹性固定结构,此结构能对学生的臂膀起到较好的矫正作用,拉杆14一侧外壁设有相连接的塑料膜12,且塑料膜12设置为波浪结构,并且塑料膜12另一端与背板1中端矩形通孔下端边缘相连接,拉杆14通过塑料膜12作用于背板1与背板1构成伸缩结构,能避免第二弹簧18对操作人员的手部造成刮伤,拉杆14底端设有相连接的拉手15,且拉手15为球形,并且拉手15置于背板1最下端矩形通孔内,拉手15球形的设置让拉杆14的拉动操作更加便捷省力,背板1外壁两侧设有扶手3,且扶手3一端设有2/3球形凹槽,并且球形凹槽中设有滚珠2,滚珠2为球形,且滚珠2外径小于扶手3的2/3球形凹槽内径,扶手3的球形凹槽可以对滚珠2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能保证滚珠2在扶手3的球形凹槽内滚动,对学生手部起到按摩和减压作用,靠背板13上开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中穿插有第二活动杆16,并且第二活动杆16外壁为螺纹结构,第二活动杆16一端通过转轴与活动块17一端穿插连接,活动块17另一端设有相连接的皮垫11,背板1一端设有座位板4,且座位板4下端设有支撑架8,座位板4下端中心嵌合有轴承9,且轴承9内壁中穿插有第一活动杆5,第一活动杆5上半段外壁设置为光滑结构,且第一活动杆5下半段外壁为螺纹结构,底座7中心设置有螺纹通孔,且其螺纹通孔中穿插第一活动杆5下半段外壁的螺纹结构,第一活动杆5,第一活动杆5作用于底座7与座位板4构成升降结构,此结构可以改变座位板4的高度,让学生的座位高度舒适适中,底座7上端两侧设有凹槽,且凹槽与支撑架8外壁相吻合,并且凹槽中穿插支撑架8,支撑架8与底座7底端凹槽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6,底座7凹槽对支撑架8起到限位作用,使座位板4的升降轨迹保证垂直,第一弹簧6可以让座位板4下降作用力得到缓冲使其下降作用力均匀平衡,支撑架8另一端连接底座7。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时,首先,操作第一活动杆5旋转,第一活动杆5旋转带动轴承9内壁旋转,同时,第一活动杆5在底座7的螺纹通孔内旋转,让座位板4与底座7的距离被改变,在此过程中,支撑架8在底座7凹槽内的穿插深度也被改变,第一弹簧6受其作用力被拉伸或压缩,然后,根据学生背部的具体情况选择操作不同的第二活动杆16进行旋转,第二活动杆16在靠背板13的螺纹通孔内旋转与其相互作用让第二活动杆16的位置发生改变,在此作用下活动块17活动,活动块17活动带动皮垫11活动,调整到适合贴合学生背部的时候停止,再然后,当学生使用该装置时,坐在座位板4上,拉动束带10,束带10在转轴的转动作用下松散开来,通过拉手15对拉杆14进行拉动,在此过程中第二弹簧18被压缩,把束带10一端穿插进背板1中端的矩形通孔,选择合适的插入深度,松开拉手15让拉杆14在第二弹簧18的反作用力下把束带10一端压紧固定,把臂膀拆穿入背板1与束带10的间隙之中,让其对学生的臂膀进行矫正,最后,当学习疲劳时,可以通过拨动滚珠2让滚珠2在扶手3的球形凹槽内滚动,以此来达到对手指的放松与训练,这就是该学生用多功能坐姿矫正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