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拆卸式护栏框的铝合金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8983发布日期:2019-05-17 22:01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护栏框的铝合金门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平开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卸式护栏框的铝合金门窗。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获得较高的采光率和广阔的视野,大部分建筑内采用的是具有大尺寸玻璃的平开式门窗,大尺寸玻璃的平开式门窗可大幅度增加采光的面积,对于玻璃清洁及安装使用都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但是,平开式门窗在窗户打开后,大尺寸玻璃整体打开产生较大的间隙,人或物品容易从间隙中掉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而目前市面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会在平开式窗户上安装有横跨玻璃的护栏,但是护栏一般都是与门窗本体固定的,若要利用窗户空间搬运大尺寸物件,护栏无法卸下导致大尺寸物件无法正常搬运,因此市面上的具有护栏的平开式门窗的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式护栏框的铝合金门窗,提高平开式门窗的安全性同时便于护栏框卸装,提高实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护栏框的铝合金门窗,包括:

护栏框,包括底护栏框和上护栏框,所述底护栏框和上护栏框均设置为与平开窗的外框体的形状相同且尺寸依次缩小的方形框体结构,底护栏框安装在平开窗的外框体的内壁上,上护栏框可拆卸套装在底护栏框的内壁上;

护栏,横向固定在上护栏框的两条竖向框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护栏框的每条框边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与平开窗的外框体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实现底护栏框与平开窗的外框体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护栏框的每条框边的固定部均往侧面方向延伸有突起部,突起部与固定部一体成型;所述突起部的外侧壁与上护栏框的外框脚通过螺钉相连接实现上护栏框与底护栏框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护栏框的每条框边的外侧面开设有用于卡接胶条的卡槽,位于卡槽下方的上护栏框的外框脚向下延伸对应套装在底护栏框的突起部外,上护栏框的内框脚向下延伸弯曲形成弧形架,上护栏框的弧形架架设在突起部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上护栏框和突起部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稳定框体结构的直角角码。

进一步地,所述上护栏框与突起部组装连接后的整体高度等于胶条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胶条的内侧设置有与卡槽相对应的凸块,胶条通过凸块卡接在卡槽内实现胶条与上护栏框的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胶条的底部向外延伸有用于遮挡螺钉的弧形部。

进一步地,所述突起部的后框脚设置为弧形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护栏固定连接在上护栏框,上护栏框与底护栏框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实现上护栏框的可拆卸连接,横向的护栏横跨门窗玻璃可提高平开式门窗的安全性,并在需要卸下护栏时将固定有护栏的上护栏框整体卸下,有效加快护栏的卸装速度,提高平开式门窗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门窗剖视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护栏框和底护栏框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护栏框和底护栏框的拆分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的上护栏框和底护栏框的拆分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的上护栏框和底护栏框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上护栏框和护栏的拆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护栏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护栏框;101、突起部;102、前框脚;103、后框脚;104、固定部;2、上护栏框;201、外框脚;202、内框脚;203、卡槽;3、胶条;301、凸块;4、外框体;5、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护栏框的铝合金门窗,如图1~图7所示,包括:

护栏框,包括底护栏框1和上护栏框2,所述底护栏框1和上护栏框2均设置为与平开窗的外框体4的形状相同且尺寸依次缩小的方形框体结构,底护栏框1安装在平开窗的外框体4的内壁上,上护栏框2可拆卸套装在底护栏框1的内壁上;所述底护栏框1可由四条框边拼接而成,在安装时将四条底护栏框1的框边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平开窗的外框体4的不同内壁上,底护栏框1也可由四条框边一体成型或焊接而成,在安装时将已成型的底护栏框1推进平开窗的外框体4的内壁后,再通过螺钉将两者固定,以实现底护栏框1与平开窗的外框体4之间的连接;而底护栏框1与平开窗的外框体4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可减少平开窗框体倒模成型的成本,让门窗的生产和安装更加便捷。而上护栏框2则是由四条框边一体成型或焊接成方形的框体结构,而上护栏框2的两条竖向框边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条护栏5,相邻护栏5之间的距离为110mm。当需要卸下护栏5时,只需将上护栏框2从底护栏框1上卸下即可同时完成多条护栏5的卸下动作,在需要装上护栏5时也只需将上护栏框2推入底护栏框1内并通过螺钉固定即可同时装上多条护栏5,完成护栏5卸装的同时还能有效加快护栏5卸装速度,提高安装效率。

而所述底护栏框1的每条框边设置有固定部104,固定部与平开窗的外框体4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而所述底护栏框1的每条框边的固定部104均往侧面方向延伸有突起部101,突起部101与固定部104一体成型;所述突起部101的外侧壁与上护栏框2的外框脚201通过螺钉相连接从而实现上护栏框2与底护栏框1的可拆卸连接。

突起部101的前框脚102向前弯折呈直角形状,并延伸到前方与固定部104相连接;突起部101的后框脚103弯折呈弧形结构,铝合金材质的弧形后框脚103具有一定的弹性,可缓冲底护栏框1与平开窗外框体4之间的振动外,还可便于将整个底护栏框1推进平开窗的外框体4的内壁上,提高底护栏框1的安装效率。

当突起部101的后框脚103架设在平开窗的外框体4上方,固定部104平铺在平开窗外框体4上,在两者之间设置有螺钉从而实现底护栏框1与平开窗外框体4之间的固定。

上护栏框2的外框脚201向下延伸对应套装在底护栏框1的突起部101外,上护栏框2的内框脚202向下延伸弯曲形成弧形架,外框脚201的长度大于内框脚202的长度,在安装上护栏框2时将上护栏框2的端部弧形架架设在突起部101上方,同时将上护栏框2的外框脚201套装在突起部101外后,再沿着突起部101将上护栏框2推进底护栏框1,可大幅度提高上护栏框2的安装速度,其后通过螺钉将上护栏框2的外框脚201与突起部101固定,即可完成上护栏框2的安装工作。

而在上护栏框2和突起部101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稳定框体结构的直角角码,使得上护栏框2与底护栏框1的结构更加稳定。

为了防止纱窗或门窗在开关时撞击护栏框影响护栏框稳定性,上护栏框2的每条框边的外侧面开设有用于卡接胶条3的卡槽203,所述胶条3的内侧设置有与卡槽203相对应的凸块301,胶条3通过凸块301卡接在卡槽203内。而胶条3的安装时在上护栏框2安装在底护栏框1上后,再将胶条3压紧上护栏框2的卡槽203内即可完成胶条3的安装动作。与此同时,上护栏框2与突起部101组装后的整体高度等于胶条3的高度,且胶条3的底部向外延伸有用于遮挡螺钉的弧形部,使得胶条3正好遮挡上护栏框2、突起部101之间连接用的螺钉以及底护栏框1上的螺钉,起到美观的作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