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盆栽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3275发布日期:2019-05-03 21:0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盆栽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绿化养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盆栽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盆栽都是放置在室内的固定位置,对于盆栽植物来说,充足的阳光照射是非常必要的,而处于室内时,由于阳光照射的范围有限,盆栽往往会得不到充足的光照而使其易颓败。因此需要人们经常搬运盆栽放置到阳光充足的位置,较为费时费力。同时,当人们因为假期,出差等原因,较长一段时间无法照料盆栽时,对于其光照的时间更加无法得到保证,导致盆栽的枯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移动式盆栽养护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移动式盆栽养护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盆栽的支架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器、电机和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安装在支架模块的底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传感器模块和电机,该电机连接移动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块检测养护装置两侧的光照强度,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入控制器,控制器比对两侧光照强度后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机,控制电机正转、反转或停止,电机通过移动模块带动养护装置整体向光照强度值高的一侧移动。

进一步地,控制器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s1.从传感器模块获取养护装置两侧的光照强度值;

s2.将两个光照强度值做差,得到差值;

s3.判断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感应灵敏度,若否,则输出电机停止的控制信号,并执行步骤s1;若是,则执行步骤s4;

s4.判断差值是否大于零,若是,则输出电机正转的控制信号,执行步骤s1;若否,则输出电机反转的控制信号,执行步骤s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感应灵敏度为一个可调节的常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模块上设有多个隔层,每个隔层内均设有抽屉结构。

进一步地,顶端的隔层为盛水盒,其顶部隔板设有透水孔。

进一步地,支架模块还包括多根导管,导管的一端位于盛水盒内,另一端用于插入盆栽,每根导管内设有棉线。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两个光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支架模块的两侧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模块为多个单向轮。

进一步地,单向轮外设有履带。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模块还包括铺设于地面上的导轨,所述单向轮在导轨中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传感器模块检测养护装置周边的光照强度,并且通过移动模块驱动养护装置向光照强度高的一侧进行移动,实现了养护装置的自动向光运动,保证盆栽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照,实现一定程度的自主养护。本发明顺应绿色建筑、健康景观、以及智能家居的趋势,解放繁忙生活中想养花草又无力照顾的人们,美化生活环境的同时增加生活趣味。

2、本发明通过对感应灵敏度的预设和调节,能够使装置适应各种不同的室内环境,提高不同环境下对光线的反应灵敏度。

3、支架具有一定的高度,使位于其顶端的盆栽能够接受到光照,同时,在中间部分设置多个竖直隔层,隔层内采用抽屉结构能收纳各种养护工具,有效利用空间。

4、在支架模块的顶端为盛水盒,其顶部隔板设有透水孔,能够在浇水时,方便过量水的下渗,并且通过内部设有棉线的导管连接盛水盒和盆栽,在短期不看护的情况下,棉线能够将水从盛水盒引入花盆,保证水分的充足。

5、移动模块采用多个单向轮,可以方便地进行直线移动,配合履带和导轨,既能够使运动的过程更加平稳,有能够对移动的距离进行限制,使养护装置在合理的范围内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器的运行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模块,2、光敏传感器,3、控制器,4、电机,5、移动模块,6、盛水盒,7、工具箱,8、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盆栽养护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盆栽的支架模块1、传感器模块、控制器3、电机4和移动模块5。移动模块5安装在支架模块1的底部,控制器3分别连接传感器模块和电机4,该电机4连接移动模块5。

传感器模块采用两个光敏传感器2,分别设置在支架模块1的左右两侧,用于检测支架模块1两侧的光照强弱。

移动模块5采用多个连接电机4的单向轮,在单向轮外设有履带,能够使得装置在电机4的带动下方便地进行左右直线移动,履带的设置增加了地面和装置之间摩擦力,使得电机4能够有效地带动装置移动,并使移动过程稳定,不会发生晃动或倾斜。

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模块5的单向轮下还设有导轨,导轨铺设于地面上。用于对装置的移动的距离进行限制,使其在合理的范围内移动。

支架模块1的高度为65cm,盆栽放置在装置的顶端,保证在室内也能通过窗户照射到阳光。

支架模块1上设有多个隔层,每个隔层内均设有抽屉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两层的抽屉。其中,上层的抽屉为盛水盒6,其顶部隔板设有透水孔8,盆栽放置在顶部隔板上。透水孔8的设计能够使得在浇水时,方便过量水的下渗至盛水盒6中。下层的抽屉为工具箱7,能够用于收纳各种养护工具,有效利用空间。

支架模块1还包括一根导管,该导管一端连接盛水盒6内,另一端用于插入盆栽,导管内设有棉线盛水盒6中灌注水后,在短期不看护的情况下,棉线能够将水从盛水盒6引入花盆,保证水分的充足。

如图3所示,本实例中控制器使用市售单片机,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s1.从传感器模块获取养护装置两侧的光照强度值;

步骤s2.将两个光照强度值做差,得到差值;

步骤s3.判断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感应灵敏度,其中,感应灵敏度为一个预设的、可调节的常数。若否,则输出电机停止的控制信号,并执行步骤s1;若是,则执行步骤s4;

步骤s4.判断差值是否大于零,若是,则输出电机正转的控制信号,执行步骤s1;若否,则输出电机反转的控制信号,执行步骤s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使用装置的自动养护功能时,先在盛水盒内注水,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盆栽的泥土中,保证水分的充足。

打开控制器的开关,传感器模块开始检测装置两侧的光照强度,并转化为电信号输入控制器;控制器比对两侧光照强度后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机,控制电机正转、反转,使得移动模块带动养护装置整体向光照强度值高的一侧移动。

在移动的同时,装置两侧的光照强度发生变化,传感器模块重新检测到新的光照强度,直至控制器发出电机停止的控制信号,装置停止移动。

本发明实现了养护装置全自动的向光运动,保证盆栽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照,实现一定程度的自主养护。本发明顺应绿色建筑、健康景观、以及智能家居的趋势,解放繁忙生活中想养花草又无力照顾的人们,美化生活环境的同时增加生活趣味。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