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及洗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1087发布日期:2019-06-28 22:4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及洗米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厨房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排水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及洗米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用于洗米的器械有两种,一种是洗米盆,洗米时需要用手进行搅拌,不适合冬天使用,另一种是洗米器,如专利文献(cn106859403a)公开了一种洗米器,它包括把手、转轮、面盖、传动杆、搅拌架,所述传动杆竖直穿过面盖,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面盖上设有转轮槽,转轮置于转轮槽上,转轮上端连接把手,转轮下端连接传动杆上端,所述搅拌架置于面盖下方并与传动杆下端滑动连接,把手驱动转轮转动,转轮带动传动杆转动。

但是,上述所述的洗米器,在清洗完大米以后,其倒水滤水的时候极其不方便,而且米粒还会留在饭煲边缘,需要人去清理。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洗米器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排水,无需倾倒煮米容器进行排水,避免浸润的米粒残留在煮米容器内壁上而仍需用户手动刮扫内壁上米粒的洗米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排水,无需倾倒煮米容器进行排水,避免浸润的米粒残留在煮米容器内壁上而仍需用户手动刮扫内壁上米粒的洗米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包括:引流管,一端插接于与煮米容器开口端嵌套配合的面板插孔上,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气囊;排水管,一端与气囊相连,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单向阀。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中,单向阀与排水管之间为卡扣连接,或者螺接,其中,单向阀包括呈回转体状结构设置的阀体,并沿阀体的轴线方向开设置有一个阀孔;阀芯,安装于阀孔内,并沿阀孔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中,沿阀体的轴线方向,将阀孔分割呈三段相互连通的不同孔径,分别为位于阀孔上端的上轴段,位于阀孔中部的中轴段,以及位于阀孔下端的下轴段,其中,上轴段与下轴段的孔径相当,且小于中轴段的孔径,其中,阀芯活动安装于中轴段上。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中,阀孔上轴段端面向中轴端延伸,形成台阶。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中,与面板上插孔相插接配合一端的引流管上安装有一个浮动管,且该浮动管与引流管相连通,其中,沿浮动管的长度方向刻画有尺寸。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中,插孔孔壁与浮动管之间设置有一个限位部。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中,限位部包括一体设置于插孔孔壁上的第一限位部,和沿浮动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为啮合传动。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中,在浮动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一个过滤盖,其中,在过滤盖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中,在过滤盖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筋或者至少一个定位平面。

在上述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中,在面板上嵌装有若干个防滑垫。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洗米器,包括位于面板上下两侧的驱动件和搅拌结构,其中,在驱动件和搅拌结构之间通过传动件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洗米器中,该驱动件为摇柄,且摇柄的一端与传动件相连,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搅拌结构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洗米器中,该传动件为齿轮传动,其中,与摇柄一端相连的为大齿轮,与搅拌结构相连的为小齿轮,且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洗米器中,驱动件为电机,且电机的一端与传动件相连,传动件的另一端搅拌结构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通过挤压气囊,与单向阀相配合,使得气囊内形成“负压状态”,自动将煮米容器中的“脏水”经引流管、气囊以及排水管,排入下水管道中,实现自动化排水,无需用户手动倾倒煮米容器进行排水,避免浸润的米粒残留在煮米容器内壁上而仍需用户手动刮扫内壁上的米粒,进而提高大米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过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洗米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洗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洗米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洗米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一种洗米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引流管;200、煮米容器;300、面板;310、插孔;311、第一限位部;320、防滑垫;400、气囊;500、排水管;600、单向阀;610、阀体;611、上轴段;612、中轴段;613、下轴段;614、台阶;620、阀芯;700、浮动管;710、第二限位部;720、过滤盖;721、过滤孔;722、定位筋;723、定位平面;800、驱动件;900、搅拌结构;1000、传动件;1100、大齿轮;1200、小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包括:引流管100,一端插接于与煮米容器200开口端嵌套配合的面板300插孔310上,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气囊400;排水管500,一端与气囊400相连,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单向阀60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的操作原理,首先在煮米容器200中放入需要被清洗的大米和清水,而后将面板300扣接在煮米容器200的开口端,当煮米容器200中的大米被清洗干净后,连续挤压气囊400(一般挤压2至3次),将煮米容器200中的“脏水”,通过引流管100,进入气囊400内,由于气囊400在进行挤压操作时,内部形成“负压状态”,使得单向阀600封堵排水管500,从而实现将煮米容器200中的“脏水”引入气囊400内,当气囊400中的水体体积达到一定重量(该重量超过单向阀600所能提供的封堵力)时,单向阀600被打开,此时,气囊400中的“脏水”顺着排水管500进入排水通道(该排水通道是水槽中的下水管道,由于在排水时,位于单向阀600所在一端的排水管500伸入水槽内)中,完成自动排水的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式排水装置,通过挤压气囊400,与单向阀600相配合,使得气囊400内形成“负压状态”,自动将煮米容器200中的“脏水”经引流管100、气囊400以及排水管500,排入下水管道中,实现自动化排水,无需用户手动倾倒煮米容器200进行排水,避免浸润的米粒残留在煮米容器200内壁上而仍需用户手动刮扫内壁上的米粒,进而提高大米的清洗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8所示,引流管100和排水管500分别位于气囊400的两端,且引流管100、排水管500分别与气囊400之间采用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单向阀600与排水管500之间为卡扣连接,或者螺接,其中,单向阀600包括呈回转体状结构设置的阀体610,并沿阀体610的轴线方向开设置有一个阀孔;阀芯620,安装于阀孔内,并沿阀孔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

进一步优选地,沿阀体610的轴线方向,将阀孔分割呈三段相互连通的不同孔径,分别为位于阀孔上端的上轴段611,位于阀孔中部的中轴段612,以及位于阀孔下端的下轴段613,其中,上轴段611与下轴段613的孔径相当,且小于中轴段612的孔径,其中,阀芯620活动安装于中轴段612上。

当用户连续挤压气囊400时,气囊400内形成“负压状态”,使得单向阀600中的阀芯620上移,造成阀孔上轴段611的封堵,而阀芯620通过气囊400内的“负压”,产生“拉力”(此时的“拉力”大于阀芯620自身的重力),使得阀芯620与上轴段611端面相接触,随着煮米容器200内的“脏水”不断地通过引流管100进行气囊400内时,气囊400内的“负压”逐渐减小,使之“负压”产生的对于阀芯620的“拉力”也随之减弱,直至气囊400内的“负压”小于阀芯620的重力时,阀芯620随着自身的重力下落,从而导通整个阀孔,使得气囊400内的“脏水”经排水管500、阀孔进入下水管道中,完成“脏水”的自动排放。

进一步优选地,阀孔上轴段611端面向中轴端延伸,形成台阶614,从而增加上轴段611端面与阀芯62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阀芯620在封堵阀孔时的密封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8所示,与面板300上插孔310相插接配合一端的引流管100上安装有一个浮动管700,且该浮动管700与引流管100相连通,其中,沿浮动管700的长度方向刻画有尺寸。随着煮米容器200中的水量不断地进入气囊400中时,浮动管700伸入煮米容器200内的深度越大,通过浮动管700上的尺寸,能够精确地测量出当前煮米容器200中的蓄水量,从而严格控制煮米容器200中水量与大米之间的比例,进而煮出口感较佳,且每次标准较为统一的米饭。

进一步优选地,插孔310孔壁与浮动管700之间设置有一个限位部,保证浮动管700在移动过程中的垂直度。

进一步优选地,限位部包括一体设置于插孔310孔壁上的第一限位部311,和沿浮动管70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限位部710,其中,第一限位部311与第二限位部710之间为啮合传动。即第一限位部311和第二限位部710上均设置有轮齿,通过轮齿与轮齿之间的啮合传动,实现浮动管700的上下移动。另外,轮齿之间的啮合传动,能够精确控制浮动管700上下移动的距离,从而实现精确控制煮米容器200中蓄水量与大米之间比例的可能。

优选地,如图1至图8所示,在浮动管700的一端(在工作时,浮动管700伸入煮米容器200中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一个过滤盖720,其中,在过滤盖720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721,且该过滤孔721的孔径小于大米的孔径。当煮米容器200中的“脏水”经引流管100逐渐进入气囊400内时,“脏水”中会含有细碎的米粒,而通过过滤孔721,能够阻挡大部分细碎的米粒进入浮动管700中,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优选地,在过滤盖720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筋722或者至少一个定位平面723,使得过滤盖720与浮动管700相连时,避免过滤盖720的周向旋转,提高过滤盖720的过滤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8所示,在面板300上嵌装有若干个防滑垫320。当面板300嵌套在煮米容器200的开口端时,其防滑垫320的一侧与煮米容器200的开口端端面相贴合,从而避免在清洗煮米容器200中的大米时,面板300在煮米容器200的开口端做周向旋转,进而提高大米的清洗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洗米器,包括位于面板300上下两侧的驱动件800和搅拌结构900,且在驱动件800和搅拌结构900之间通过传动件1000相连,其中,排水装置嵌装于面板300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张洗米器,通过驱动件800、传动件1000以及搅拌结构900之间的配合,实现大米的自动清洗,且在搅拌结构900的作用下,其清洗得更为均匀,另外,用户需要将手伸入煮米容器200中搅拌清洗大米,避免在天气较为寒冷情况下而冻伤手面,实现一种健康、卫生的设计理念。

进一步优选地,该驱动件800为摇柄,且摇柄的一端与传动件1000相连,传动件1000的另一端与搅拌结构900相连,通过周向旋转摇柄,实现搅拌结构900在煮米容器200内的周向旋转。

进一步优选地,该传动件1000为齿轮传动,其中,与摇柄一端相连的为大齿轮1100,与搅拌结构900相连的为小齿轮1200,且大齿轮1100与小齿轮1200相啮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大齿轮1100带动小齿轮1200的差动结构,使得摇柄地旋转速度与搅拌结构900地旋转速度之间存在差异,即当摇柄旋转一圈,搅拌结构900的旋转数量大于一圈,从而加快大米的清洗速率。

实施例二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较而言,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800为电机,且电机的一端与传动件1000相连,传动件1000的另一端搅拌结构900相连,通过电机,经传动件1000,带动搅拌结构900旋转,实现大米的清洗。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