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6944发布日期:2019-12-13 23:2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座椅垫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生活用品,具体为一种座椅垫。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每日的坐姿时间越来越长,比如,当用户在办公室办公或者在旅途中乘坐飞机、火车时都需要长时间的坐着。从而,为了缓解坐姿带来的不适,用户通常通过坐在柔软的坐垫上,减轻坐着时臀部位置受到的压力。

然而,当用户长时间保持坐着的姿势时,除了臀部收到的压力之外,用户的腿部、腰部和背部等多处肌肉长时间保持一种状态,无法得到放松,导致用户逐步感到肌肉疲劳、酸痛,因此,相关技术中的坐垫存在改进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垫。该座椅垫通过升降组件调节用户的腿部与坐垫之间的角度,当升降组件上升时,用户的腿部与坐垫之间的角度增大,进而拉伸用户的腿部、臀部和腰部等相关部位的肌肉,当升降组件下降时,用户的腿部与坐垫之间的角度减小,相关部位的肌肉收缩,通过对用户的腿部、臀部和腰部等相关部位的肌肉进行拉伸和收缩,缓解由于久坐导致的肌肉疲劳,有利于延长用户的坐姿时间,提升了用户坐着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座椅垫,包括:坐垫,坐垫包括臀部支撑部和腿部支撑部;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腿部支撑部相连,升降组件在腿部支撑部上可沿竖直方向升降,以调节腿部在腿部支撑部上的支撑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该座椅垫,通过升降组件调节用户的腿部与坐垫之间的角度,进而调节用户的大腿、臀部和腰部等部位的肌肉,缓解了由于久坐导致的肌肉疲劳,有利于延长用户的坐姿时间,提升了用户坐着的舒适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座椅垫中,还包括: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腿部支撑部的端头枢转地相连,以沿所述端头向上折弯而调节腿部在所述腿部支撑部上的支撑高度。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升降组件通过软性可形变部件与所述腿部支撑部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用于调节腿部在所述腿部支撑部上的支撑高度的充气囊。

在一些示例中,升降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充气囊相连,以驱动所述充气囊。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充气囊在所述腿部支撑部上沿竖直方向上升后,所述充气囊的充气口位于充气囊的内侧。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坐垫为充气式坐垫。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坐垫为u形坐垫,所述u形坐垫的两个端头为所述腿部支撑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充气式坐垫为pvc植绒坐垫。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座椅垫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坐垫10、升降组件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座椅垫。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座椅垫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座椅垫包括坐垫10和升降组件20。

其中,坐垫10包括臀部支撑部和腿部支撑部,用于在用户坐下时支撑用户。比如,参照图1所示,当坐垫10为u形坐垫时,u形坐垫的u形弯部和两端的支部为臀部支撑部,u形坐垫的两个端头为腿部支撑部。

需要说明的是,坐垫10可以是实心坐垫也可以是充气式坐垫,为了提高用户坐立的舒适性,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坐垫10为充气式坐垫,用户可以通过向坐垫10上的充气口吹气或者按压自动充气阀的方式向坐垫10充气,其中,坐垫10的充气量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并且,还可以选用pvc植绒材质等柔性材料制作坐垫10。由此,提高了坐垫10的柔软性,提升了用户坐在座椅垫上的感官体验,并且,在不适用座椅垫时,可以将坐垫10放气,便于用户携带和收纳。

进一步的,继续参照图1,升降组件20与坐垫10的腿部支撑部相连,升降组件20可以在腿部支撑部的上方沿竖直方向升降。

具体实施时,在控制升降组件20升降前,可以先通过软性可形变部件将升降组件20与腿部支撑部的端头枢转的相连。比如,将升降组件20的一端缝制在腿部支撑部的端头上,又比如,如图2所示,可以首先通过尼龙贴或魔术贴等部件将升降组件20的一端粘贴在腿部支撑部的端头上,从而使升降组件20的另一端可以相对腿部支撑部移动,然后,将升降组件20的另一端沿腿部支撑部的端头向上折弯,并将升降组件20的另一端通过尼龙贴或魔术贴固定在腿部支撑部的上表面上,从而通过升降组件20增加了腿部支撑部端头的高度,便于后续控制升降组件20在腿部支撑部上进行升降。

更进一步的,根据实际的升降组件20的构造的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控制升降组件20进行升降,示例说明如下:

作为第一种示例,升降组件20可以是通过柔性材料制作的一系列具有不同高度的套件。在本示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舒适性需求更换升降组件以控制升降组件的升降,比如,当该系列的升降组件包括三种不同高度的套件时,用户可以在初始时刻选择高度最低的套件,并按照上述方法将套件通过魔术贴连接在腿部支撑部件上,然后,当经过相应的时间,用户感到肌肉疲劳时,可以根据预计的剩余坐姿时间和当前的疲劳度等因素,在剩余的两个高度相对较高的套件中选择更换的套件。

作为第二种示例,升降组件20可以是一种充气囊。在本示例中,将充气囊按照上述方法连接至腿部支撑部后,可以通过向充气囊上的充气口吹气或者按压自动充气阀的方式向充气囊充气,以调整充气囊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比如,当需要控制升降组件20上升时,用户可以根据当前需要调整的高度,向充气囊中冲入相应的空气,当需要控制升降组件20下降时,用户可以首先打开充气口进行放气,当充气囊下降至相应的高度时,关闭充气口。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气口或自动充气阀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充气囊的上表面,从而在将充气囊按照上述连接方法向上弯折并固定在腿部支撑部后,充气囊的充气口或自动充气阀位于充气囊的内侧,从而避免了充气口或自动充气阀与用户的腿部接触,提高了用户坐在座椅垫上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用户控制充气囊升降的便利性,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通过驱动件驱动充气囊充放气体,以实现升降组件20的自主升降。

其中,驱动件可以包括驱动电机和配气管,将驱动电机和配气管与充气囊的充气口相连后,用户可以通过驱动电机上的按键或者语音控制的方式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启,驱动电机开启后首选控制充气口上的电磁阀打开,然后以预设的充气压力和充气流量等参数运行,以将外部空气吸入配气管,并通过配气管将气体导入充气囊。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时间来控制充气囊的充气量,当充气囊上升至用户所需的高度后,用户可以向驱动电机下达关闭指令,驱动电机控制充气口上的电磁阀关闭并停止运行。进一步的,当需要控制充气囊排气时,用户可以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电磁阀打开,以向外排气。由此,通过驱动件控制充气囊自动充放气体,实现了充气囊在竖直方向上的升降。

进而,当用户的腿部放置在升降组件20上时,可以理解,用户的腿部在腿部支撑部上的支撑高度会随升降组件20的升降而改变。具体而言,当升降组件20上升时,腿部的支撑高度增加,腿部与坐垫10之间的角度变大,使用户的腿部肌肉进行拉伸运动,进而拉伸了用户的腿部和腰部的肌肉,当升降组件20下降时,腿部的支撑高度减小,腿部与坐垫10之间的角度变小,用户的腿部、臀部和腰部等处的肌肉进行收缩运动。

由此,当用户由于久坐而导致肌肉疲劳时,通过升降组件20改变用户腿部的支撑高度,可以改变用户各部位处肌肉的拉伸和收缩状态,缓解肌肉疲劳。并且,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预设时间间隔持续调整升降组件20的升降,从而使各部位处肌肉处于运动状态,避免以固定位置久坐引起的肌肉酸痛。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座椅垫,通过升降组件调节用户的腿部与坐垫之间的角度,进而调节用户的腿部、臀部和腰部等部位的肌肉,缓解了由于久坐导致的肌肉疲劳,有利于延长用户的坐姿时间,提升了用户坐着的舒适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此以各种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