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动地拖底座及其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9971发布日期:2019-07-20 01:1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动地拖底座及其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滚动地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动地拖底座及其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滚动喷水地拖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中,滚动喷水地拖一般清洁辊、吸尘装置以及湿润装置。使用时,通过清洁辊的转动以实现对地面的清洁,而清洁辊在转动的过程中,会扬起灰尘,因此现有的滚动喷水地拖一般都配备有吸尘装置。同时,还配备有湿润装置,湿润装置中的水滴通过重力的作用滴落至清洁辊上,以降低对灰尘的扬起作用。但是,现有的滚动喷水地拖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1、地拖在清洁完毕后,清洁辊的清洗大都是通过清水冲洗,然后人工手动挤压清洁辊,反复多次,直至挤压出来的水是较为清澈的,表示清洁辊清洗干净;此种清洗方式不仅费力、伤手,而且清洗不够干净,清洗效率低,并且清洗浪费的水较多;2、在清洁的过程中,容易扬起灰尘;因此,需要配备吸尘装置,导致滚动喷水地拖的结构复杂,成本高。3、由于湿润装置中的水滴是通过重力滴落至清洁辊,因此,现有的滚动喷水地拖只可以针对地面进行有效的清洁。4、当需要清除清洁辊上的毛发杂物时,需要手动进行清洁,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拖清洗更加干净,清洗效率更高,更加省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通用性强的滚动地拖底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拖清洗更加干净,清洗效率更高,更加省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通用性强的清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地拖底座,包括具有第一容置腔的底座本体,所述第一容置腔可以容纳滚动地拖的清洁辊,该第一容置腔内具有至少一个压件,使滚动地拖的清洁辊进入第一容置腔时,清洁辊的外表面能与压件接触并相互挤压从而清洁清洁辊。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压件是固定式的或者是可转动式的。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底座本体还设有第二容置腔。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或第二容置腔内还设有用于辅助固定滚动地拖的地拖卡位。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压件是滚轴。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滚动地拖和与所述滚动地拖对应配合的滚动地拖底座,所述滚动地拖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清洁辊,至少所述转辊的外表面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清洁辊用以转动清洁待清洁表面;所述滚动地拖底座包括具有第一容置腔的底座本体,所述第一容置腔可以容纳滚动地拖的清洁辊,该第一容置腔内具有至少一个压件,使滚动地拖的清洁辊进入第一容置腔时,清洁辊的外表面能与压件接触并相互挤压从而清洁清洁辊。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压件是固定式的或者是可转动式的。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底座本体还设有第二容置腔。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或第二容置腔内还设有用于辅助固定滚动地拖的地拖卡位。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压件是滚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滚动地拖底座,并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清洁辊以及喷液装置,使用时,通过喷液装置将清洁液喷洒于待清洁表面上,并通过清洁辊的转动实现对清洁表面的清洁。使用完毕后,将地拖的清洁辊放置在装有水的第一容置腔内,将清洁辊的外表面与压件接触,启动清洁辊,所述清洁辊在压件上转动从而挤压清洁辊的外表面,如此便能将清洁辊清洁干净。1、利用清洁辊与压件接触,通过清洁辊转动使两者接触挤压的方式清洁清洁辊,不仅省力、不伤手,而且清洁更干净,清洁效率高,此外,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装水清洗,水的利用率更高,更加省水。2、由于清洁液是预喷洒于待清洁表面上,在清洁辊清洁的过程中并不会造成灰尘的扬起;因此,在本发明的滚动地拖当中,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的吸尘装置,简化了滚动地拖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3、由于喷液装置的设置,清洁液可以喷洒于地面、墙面、玻璃面等表面上,有效地提升了滚动地拖的使用范围,即提升了其通用性。4、在清洁辊转动清洁的过程中,由于清洁辊上容易粘有毛发等杂物,通过梳齿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将杂物清除,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滚动地拖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滚动地拖底座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滚动地拖底座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清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滚动地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滚动地拖的剖视图;

图8为图7的a处放大图;

图9为图7的b处放大图;

图10为第二壳体出的拆分示意图;

图11为清洁辊及其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清洁辊的拆分示意图;

图13为清洁辊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梳齿的拆分示意图;

图15为图7的c处放大图;

图16为梳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的是滚动地拖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滚动地拖底座,包括具有第一容置腔201的底座本体200,所述第一容置腔201可以容纳滚动地拖的清洁辊2,该第一容置腔201内具有至少一个压件206,使滚动地拖的清洁辊2进入第一容置腔201时,清洁辊2的外表面能与压件206接触并相互挤压从而清洁清洁辊2。本实施例中,该压件206凸出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01内壁,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还设有地拖卡位203,所述地拖卡位203用于辅助固定滚动地拖10,所述压件206有两组,共四个,且均排布在所述第一容置腔201的底部,当然,除此之外,所述压件206也可以凸出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01的侧壁;所述地拖卡位203设置在两组压件206中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地拖卡位203是一凹块,所述清洁辊2包括两个转辊,所述凹块的凹部用于卡合在清洁辊2的两个转辊之间;本发明在使用时,将滚动地拖10的清洁辊2放置在装有水的第一容置腔201内(或者将滚动地拖10的清洁辊2先放置在第一容置腔201内,然后在向其中加水),并将所述清洁辊2置于所述地拖卡位203处,令所述清洁辊2的外表面与压件206接触,启动滚动地拖10,所述清洁辊2在压件206上转动,所述压件206与清洁辊2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并相互挤压,如此便能将清洁辊2上的脏水挤压干净,而该第一容置腔201内保持有水,在第一容置腔201内挤压清洗一段时间后,便能将所述清洁辊2上的污渍清洁干净,清洗干净后,再将该第一容置腔201内的水倒掉,然后将滚动地拖10重新放置在拖卡位203处,并使清洁辊2的外表面与压件206接触,启动地拖,清洁辊2转动,再次进行挤压,从而将滚动地拖10的清洁辊2上的水压干,再进行拖地或者晾干下一次使用;如有需要,本实施例在将该第一容置腔201内的脏水倒掉之后,还可以再向第一容置腔201内重新倒入清水,进行二次清洗,最后再将二次清洗后的水倒掉,进行滚动地拖10的清洁辊2的压干,此种方式为清洁辊2两遍过水清洗,清洗的效果更好;本发明利用清洁辊2的外表面与压件接触,清洁辊2在压件206上转动从而挤压清洁辊的外表面,以此达到清洁清洁辊的目的的方式,不仅省力、不伤手,而且清洁得更干净,清洁效率更高,此外,在所述第一容置腔201内盛装水进行清洗,水的利用率更高,更加省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200的至少一个面板是可拆卸的。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底座本体200的正面板204是可拆卸的,所述正面板204设置成可拆卸的目的在于,当需要将该第一容置腔201内的水倒掉时,拆开所述正面板204,便可以将水从正面板204拆开后的开口处倒出来,倒水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正面板204上设有插柱2040(或插孔),所述底座本体200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插柱2040(或插孔)对应吻合的插孔2000(或插柱),将所述插柱2040插接在所述插孔2000处,便将所述正面板204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200上。本发明中,还包括提手205,所述提手205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200上,方便使用者对滚动地拖底座20的拿取,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提手205是设置在所述正面板204上的。

本发明中,所述滚动地拖底座还可以设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此种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底座本体200还设有第二容置腔20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腔201和第二容置腔202内的压件206均有两组,共四个,且均分别排布在所述第一容置腔201和第二容置腔202的底部,所述地拖卡位203设置在两组压件206的中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置腔202内的地拖卡位203是由两个方块构成的,两个方块构成的弧形用于卡合在清洁辊2的两个转辊之间;本实施例设置两个容置腔的目的在于,在使用时,其中的一个容置腔,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腔201内装有水,用于清洁辊2的挤压清洗,所述第二容置腔202内不装水,当滚动地拖10从所述第一容置腔201内挤压清洗干净后,将滚动地拖10移动至所述第二容置腔202内,同样地,将所述滚动地拖10的清洁辊2的外表面与所述压件206接触,启动滚动地拖10,清洁辊2在压件206上转动,清洁辊2的外表面与压件206相互挤压,而此时的挤压则是将清洁辊2上的水压干,然后再进行拖地或者晾干下一次使用;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一个滚动地拖底座的两个容置腔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相对于一个容置腔的结构而言,本实施例不需要将容置腔内的水倒掉后再挤干清洁辊2上的水,而是直接将清洗干净后的滚动地拖10从第一容置腔201转移至第二容置腔202内挤干即可,使用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清洁效率。所述提手205是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201和第二容置腔202之间。

本发明中,所述压件206的结构除了上述的凸出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01内壁之外,也可以是第一容置腔201的内壁本体。即与所述第一容置腔201的内壁是一体的。

本发明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压件206是固定式的,即所述压件206是固定不动的,所述滚动地拖底座还可以设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此种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件206是可转动式的,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压件206是滚轴,所述滚轴的两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201(或第二容置腔202)的侧壁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如图5至图7所示,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滚动地拖10和与所述滚动地拖10对应配合的滚动地拖底座20,所述滚动地拖10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设置有清洁辊2,所述清洁辊2包括两个转辊,至少所述转辊的外表面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清洁辊2用以转动清洁待清洁表面;所述滚动地拖底座20包括具有第一容置腔201的底座本体200,所述第一容置腔201可以容纳滚动地拖的清洁辊2,该第一容置腔201内具有至少一个压件206,使滚动地拖的清洁辊2进入第一容置腔201时,清洁辊2的外表面能与压件206接触并相互挤压从而清洁清洁辊2。本发明的清洁装置中的滚动地拖底座20的具体实施方式与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的前述的关于滚动地拖底座20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一致的,详细可参见前述的滚动地拖底座20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当然,所述滚动地拖底座20还可以设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即所述底座本体200还设有第二容置腔20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机架1于所述清洁辊2的转动方向上设置有梳齿8,且所述梳齿8贴合于所述清洁辊2的表面。

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清洁辊以及喷液装置,使用时,通过喷液装置将清洁液喷洒于待清洁表面上,并通过清洁辊的转动实现对清洁表面的清洁。1、由于清洁液是预喷洒于待清洁表面上,在清洁辊清洁的过程中并不会造成灰尘的扬起;因此,在本发明的滚动地拖当中,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的吸尘装置,简化了滚动地拖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2、由于喷液装置的设置,清洁液可以喷洒于地面、墙面、玻璃面等表面上,有效地提升了滚动地拖的使用范围,即提升了其通用性。3、在清洁辊转动清洁的过程中,由于清洁辊上容易粘有毛发等杂物,通过梳齿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将杂物清除,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参照图8,所述喷液装置3包括储液箱31以及喷液泵32,所述喷液泵32具有进液通道321以及出液通道322,所述进液通道321与所述储液箱31连通,所述出液通道322用以向待清洁表面喷洒清洁液,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液装置3还包括第一壳体33,所述喷液泵3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3内,所述储液箱3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3外,且所述第一壳体33设置有连通口331,所述连通口331将所述储液箱31与所述喷液泵32的进液通道321连通。这样,储液箱内的清洁液即可经连通口进入至进液通道内,并经喷液泵向待清洁表面喷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箱31具有出液口311,所述出液口311设置有堵头312,且所述储液箱31内设置有支撑端壁313,所述堵头312与所述支撑端壁313之间设置有弹簧314;相应地,所述连通口331设置有顶杆332,当所述储液箱31安装于所述连通口331时,所述顶杆332推动所述堵头312压缩所述弹簧314,以使所述出液口311与所述连通口331连通。并且,储液箱的出液口离开顶杆时,弹簧复位,推动堵头重新堵于出液口,确保储液箱不会发生漏液的情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中,连通口贯穿顶杆。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液泵32还包括活塞323,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推杆4,所述推杆4与所述活塞323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活塞323运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9,所述推杆4延伸至所述机架1的手把处。具体地,所述机架1的手把处设置有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与所述推杆4连接,另一端为悬空端,用以供用户操作使用。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机架的手把处按压转动杆的悬空端,进而带动转动杆的一端摆动,即可带动推杆运动,通过推杆的运动带动活塞运动,实现清洁液的向待清洁表面喷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其中,所述喷液泵32内设置有定位凹槽324,所述活塞323与所述定位凹槽324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325,确保喷液泵能够顺畅、稳定地进行工作。弹性复位件可以是复位弹簧。同样地,所述出液通道322设置有单向阀6,确保喷液泵能够顺畅、稳定地进行工作,也确保清洁液只能单向向外喷洒。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液通道322的喷液口326设置在所述清洁辊2的上方,且所述喷液口326倾斜朝下设置,利于清洁液向待清洁表面喷洒。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0和图11,所述机架1上、靠近所述清洁辊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壳体7,所述清洁辊2外露于所述第二壳体7,且所述第二壳体7内设置有驱动电机71以及传动带72,所述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箱73,所述传动带72将所述减速箱73的输出端与所述清洁辊2的中心轴21传动连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用时,驱动电机通过减速箱的作用,使减速箱的输出端作为动力的输出端;并且,传送带的一端连接于减速箱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清洁辊的中心轴,当减速箱的输出端带动传动带运动时,传动带即可带动清洁辊转动;并配合清洁辊外露于第二壳体的设置,以实现清洁辊转动清洁待清洁表面。

其中,减速箱的输出端与传动带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带齿面的传动轮;同样地,清洁辊的中心轴于传动带连接的位置处带齿面,以增加传动摩擦力,确保产品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参照图12和图13,清洁辊的中心轴设置在中间位置,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连接着转辊;转辊包括套筒22,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紧件23,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紧件24,中心轴的端部插装于第一锁紧件内,插销25依次穿过第一锁紧件以及中心轴,且插销的两端凸出于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插装于第二锁紧件内,第二锁紧件内设置有卡槽26,以供插销的两端卡入,从而实现中心轴带动第一锁紧件以及第二锁紧件转动,即带动转辊转动。

并且,清洁辊的中心轴与传动带的连接处外围设置有保护套74,以防止清洁的过程中,外界的杂物影响到动力的传递,提升产品的可靠性。第二壳体内可以设置有蓄电池75,通过蓄电池的设置实现了滚动地拖不用外接电源,即不需要向外界拉线,提升产品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手把设置在机架的顶部,第二壳体、清洁辊设置在机架的底部,清洁辊可以是通过电机驱动。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4、图15和图16,所述机架1上、靠近所述清洁辊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壳体7,所述第二壳体7具有开口76,所述清洁辊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7内,所述第二壳体7的开口76用以供所述清洁辊2外露使用,所述梳齿8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7的开口76的侧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中,梳齿沿清洁辊的中心轴的长度方向设置,利于梳齿对清洁辊的整体清理。

具体地,所述梳齿8设置有插装块81,所述第二壳体7的开口76的侧壁设置有插装槽77,所述插装块81插装于所述插装槽77内,便于梳齿的拆装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梳齿8朝向于所述清洁辊2的侧面延伸出包覆部82,所述包覆部82与所述插装块81之间形成卡槽9,所述卡槽9卡设于所述第二壳体7的开口76的侧壁,使梳齿的安装更为稳固、可靠。其中,包覆部为间断式设置,包括四个间隔段。

本实施例中,所述梳齿8背离于所述清洁辊2的侧面设置呈弧形设置,使梳齿上可以形成一个弧形腔,便于收集清理后的毛发,以防止梳齿上的毛发重新落到清洁辊上。

当然,作为其它实施方案,梳齿8也可与第二壳体7一体成型或者通过螺钉等连接固定在第二壳体7。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