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度灵活调节功能的座椅搁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0227发布日期:2019-08-20 20:1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度灵活调节功能的座椅搁脚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座椅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度灵活调节功能的座椅搁脚架。



背景技术:

座椅搁脚架,指的是设置在座椅支架上或座椅主体板下表面上并用于搁放双脚的架子,以用于提高座椅使用的舒适性。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搁脚架大多结构固定、高度不可调,这样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时,就容易出现搁脚架高度使用不够舒适的问题,因此市场上急需一款高度灵活可调的搁脚架。

专利公告号为cn205338291u,公告日为2016.06.2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椅子搁脚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导轨、滑轨、搁脚板架和搁脚板,导轨固定安装在座椅底座底面两侧,导轨内设置有滑轨,所述搁脚板固定安装于搁脚板架前端,所述搁脚板架为u型管状结构,两端与滑轨通过日本扣结构铰接。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椅子搁脚架存在搁脚架高度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度灵活调节功能的座椅搁脚架,其能通过在搁脚架主体上设置座椅主体安装孔、搁脚板、搁脚板安装孔、支撑块单元以及连接柱单元的方式,达到搁脚板有效升降调节高度的效果。本发明具有搁脚板高度调节结构合理有效、调节操作方便快捷,四档高度调节效果好,连接柱安放使用结构灵活快捷,以及连接柱放置时稳定性高,不易丢失且取放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调节功能的座椅搁脚架,包括搁脚架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上的座椅主体安装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上表面上异于设置所述座椅主体安装孔一侧的搁脚板,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上的搁脚板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上并通过矩形长宽高不同支撑高度切换方式以用于调节所述搁脚板高度的支撑块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上并用于连接固定不同高度时所述搁脚板和所述支撑块单元的连接柱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搁脚板包括板体,设置在所述板体上表面上的防滑凸起条,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体下表面上的螺接开孔柱,所述板体两侧设有卡合用的弧形凹边。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块单元包括矩形框,设置在所述矩形框内且与框体长边方向平行的中间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板上两侧位置处且沿框体长边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板上两侧位置处且沿框体宽边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管,以及分别穿过所述中间板且沿框体高边方向设置的第三安装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管、第二安装管以及第三安装管均穿透所述矩形框,所述第一安装管与所述第三安装管两者中部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块单元还包括用于安放两个所述矩形框的框体安放槽,所述框体安放槽位于所述搁脚板下方位置处。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柱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上表面上的柱体安放槽,设置在所述柱体安放槽内底面上的柱体卡合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柱体卡合块上的三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螺纹段。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三组所述连接柱分别对应不同长度的所述第一安装管、第二安装管以及第三安装管,所述柱体卡合块上设有内径小于所述连接柱直径的弧面圆心角大于180°的卡合弧形槽,所述柱体安放槽内侧边位置处还设有用于磁力吸引固定插入的所述连接柱的卡合固定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合固定部包括插入座块体,设置在所述插入座块体侧面上的插入槽,设置在所述插入槽两个相对内侧面上并相互磁力吸引的两个磁铁块,设置在所述插入槽内侧端面上并用于分开两个所述磁铁块以待所述连接柱插入后进行环向磁力吸引固定的拉起用柱体,以及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拉起用柱体上并通过所述连接柱向内推动方式以用于减小所述拉起用柱体对所述磁铁块拉起分开幅度进而增大所述连接柱环向磁力吸引强度的推动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合固定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磁铁块上的连接绳,设置在所述插入槽内侧端面上并用于套接安装所述拉起用柱体的限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拉起用柱体的远离套接开槽一端并用于所述连接绳穿过的绳孔,两个所述磁铁块之间相互磁力吸引并张紧所述连接绳。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合固定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入槽内侧端面上并用于对所述推动板进行阻挡限位的限位块,螺接设置在所述拉起用柱体外环面上并通过旋转调节所述推动板相较于所述拉起用柱体轴向位置方式以用于调节所述拉起用柱体牵动拉起所述磁铁块幅度的调节螺接环,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接环外环面上且截面为优弧弓的环形槽,设置在所述推动板两端并用于卡在所述环形槽上的两个连接球头,以及套接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上并用于向外顶起所述拉起用柱体的顶起弹簧,两个所述磁铁块与所述连接柱相互磁力吸引并分开设置。

本发明通过在搁脚架主体上设置座椅主体安装孔、搁脚板、搁脚板安装孔、支撑块单元以及连接柱单元的方式,达到搁脚板有效升降调节高度的效果。本发明具有搁脚板高度调节结构合理有效、调节操作方便快捷,四档高度调节效果好,连接柱安放使用结构灵活快捷,以及连接柱放置时稳定性高,不易丢失且取放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搁脚板安装孔以及支撑块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搁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连接柱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卡合固定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调节螺接环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连接球头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5、6、7以及附图8所示,一种具有高度灵活调节功能的座椅搁脚架,包括搁脚架主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11上的座椅主体安装孔1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11上表面上异于设置所述座椅主体安装孔12一侧的搁脚板1,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11上的搁脚板安装孔2,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11上并通过矩形长宽高不同支撑高度切换方式以用于调节所述搁脚板1高度的支撑块单元3,以及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11上并用于连接固定不同高度时所述搁脚板1和所述支撑块单元3的连接柱单元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单元3包括矩形状的支撑块结构,器根据自身不同高度的长宽高,使得所述搁脚板1具有三个不同的升起高度,再加上所述支撑块单元3收纳闲置、所述搁脚板1的初始高度,使得所述座椅搁脚架最终具有四种高度灵活可调的优点。

另一方面,所述连接柱单元4包括三组螺栓,每组四个,用于从下往上依次穿过搁脚架主体11、支撑块单元3并最终螺接在所述搁脚板1上,使得所述搁脚板1具有升降调节后结构稳定性高的优点,而其中所述连接柱单元4需要保证不用的螺栓具有安放稳定性高,不易晃动,且取放操作方便快捷的效果。

所述搁脚板1包括板体101,设置在所述板体101上表面上的防滑凸起条102,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体101下表面上的螺接开孔柱103,所述板体101两侧设有卡合用的弧形凹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01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11的前端平台上时,是不具有螺接效果的,仅通过所述弧形凹边即可保证基本的稳定性,此时所述支撑块单元3以及连接柱单元4全部收纳安放待用。

所述支撑块单元3包括矩形框301,设置在所述矩形框301内且与框体长边方向平行的中间板302,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板302上两侧位置处且沿框体长边方向设置的第一安装管303,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板302上两侧位置处且沿框体宽边方向设置的第二安装管304,以及分别穿过所述中间板302且沿框体高边方向设置的第三安装管305。所述第一安装管303、第二安装管304以及第三安装管305均穿透所述矩形框301,所述第一安装管303与所述第三安装管305两者中部连通。所述支撑块单元3还包括用于安放两个所述矩形框301的框体安放槽306,所述框体安放槽306位于所述搁脚板1下方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矩形框301自带长宽高三级调节功能,四个所述搁脚板安装孔2对应两个所述矩形框301的一对所述第一安装管303或第二安装管304或第三安装管305,保证所述矩形框301以及搁脚板1在所述搁脚架主体11前端安装平台上的螺接稳定性,而所述第一安装管303、第二安装管304以及第三安装管305可以是内部光滑的通孔,也可以是螺纹孔,所述螺接开孔柱103则是螺纹孔。

所述连接柱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搁脚架主体11上表面上的柱体安放槽401,设置在所述柱体安放槽401内底面上的柱体卡合块402,以及设置在所述柱体卡合块402上的三组连接柱403,所述连接柱403上设有螺纹段。三组所述连接柱403分别对应不同长度的所述第一安装管303、第二安装管304以及第三安装管305,所述柱体卡合块402上设有内径小于所述连接柱403直径的弧面圆心角大于180°的卡合弧形槽,所述柱体安放槽401内侧边位置处还设有用于磁力吸引固定插入的所述连接柱403的卡合固定部404。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柱体卡合块402在所述柱体安放槽401内按均匀线性排列方式间隔设置,满足不同长度的三组共12个所述连接柱403的卡合固定效果,所述柱体安放槽401内未设置所述柱体卡合块402的区域可以安放现有l型的螺接旋转用把手,所述卡合弧形槽具有形变强度适中,所述连接柱403施力可以挤入固定,可以施力向上拔出的效果,所述卡合固定部404则用于在所述连接柱403端头部进行环向的磁力吸引固定,使得所述连接柱403具有中间环面处夹紧、端头处环向磁力吸引固定的双重固定效果,进一步提高所述连接柱403的安放稳定性,避免其出现晃动并发出异响的问题。

所述卡合固定部404包括插入座块体404a,设置在所述插入座块体404a侧面上的插入槽404b,设置在所述插入槽404b两个相对内侧面上并相互磁力吸引的两个磁铁块404c,设置在所述插入槽404b内侧端面上并用于分开两个所述磁铁块404c以待所述连接柱403插入后进行环向磁力吸引固定的拉起用柱体404d,以及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上并通过所述连接柱403向内推动方式以用于减小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对所述磁铁块404c拉起分开幅度进而增大所述连接柱403环向磁力吸引强度的推动板404e。所述卡合固定部40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磁铁块404c上的连接绳404f,设置在所述插入槽404b内侧端面上并用于套接安装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的限位柱404g,以及设置在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的远离套接开槽一端并用于所述连接绳404f穿过的绳孔404h,两个所述磁铁块404c之间相互磁力吸引并张紧所述连接绳404f。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固定部404的使用方法及优点如下:

第一,初始时所述推动板404e连同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相对靠近所述插入槽404b外侧,所述连接绳404f穿过所述绳孔404h并在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外侧端处大幅弯折,两个所述磁铁块404c相互磁力吸引并张紧所述连接绳404f,但是分开待所述连接柱403插入;

第二,所述连接柱403插入并推动所述推动板404e后,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连同向内移动,对所述连接绳404f的牵扯幅度减小了,所述连接绳404f弯折度减小并趋向于拉直状态,此时两个所述磁铁块404c相互靠近并最终吸引贴在铁质的所述连接柱403上,或夹紧非铁质的所述连接柱403,两种方式都能通过磁力吸引作用使得所述连接柱403具有端头处环向夹紧效果,进一步提高安放稳定性;

第三,所述连接绳404f在所述插入槽404b侧面上的固定安装点相对靠内,上下两个所述磁铁块404c相互磁力吸引进而克服重力并张紧所述连接绳404f。

所述卡合固定部40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入槽404b内侧端面上并用于对所述推动板404e进行阻挡限位的限位块404k,螺接设置在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外环面上并通过旋转调节所述推动板404e相较于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轴向位置方式以用于调节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牵动拉起所述磁铁块404c幅度的调节螺接环404m,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接环404m外环面上且截面为优弧弓的环形槽404n,设置在所述推动板404e两端并用于卡在所述环形槽404n上的两个连接球头404p,以及套接设置在所述限位柱404g上并用于向外顶起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的顶起弹簧404q,两个所述磁铁块404c与所述连接柱403相互磁力吸引并分开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404k用于阻挡所述推动板404e,避免所述推动板404e、拉起用柱体404d以及顶起弹簧404q大幅受压后意外撞击碰损,所述限位块404k为软质橡胶,所述螺接环404m用于调节所述限位块404k相对于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的轴向位置,即当所述连接柱403较细时,两个所述磁铁块404c就需要靠得更近才能夹紧,此时所述连接柱403可以插得更进,或将所述推动板404e相对于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向外旋转调节,使得所述连接柱403相对小幅后就就能向内推动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放长所述连接绳404f,所述磁铁块404c相对靠近幅度更大,有效夹紧较细的所述连接柱403,保证所述卡合固定部404能磁力吸引夹紧固定不同粗细的所述连接柱403。

此外,当所述连接柱403较粗,且比初始时两个所述磁铁块404c之间的距离更大,这样就会意外碰触所述磁铁块404c端面,那么所述顶起弹簧404q可以更换弹力更大的,保证两个所述磁铁块404c可以“张开”足够且适宜的距离让所述连接柱403进入再相对磁力吸引夹紧所述连接柱403即可。

所述推动板404e两侧的两个所述连接球头404p分别与两个所述调节螺接环404m通过所述环形槽404n卡合,因此两个所述调节螺接环404m旋转调节时需同步进行,保证所述推动板404e始终垂直两个所述拉起用柱体404d即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