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38753发布日期:2019-10-23 00:58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具洗净设备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中型的食堂或餐厅,为了提高餐具的清洗效率,往往采用自动化的洗碗机,以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然而,现有的洗碗机需要配备多名清洁人员首先将托盘与碗、盘进行分离,并倒掉碗盘中的剩菜剩饭,然后分别将碗或盘同类型的餐具送入洗碗机,经常由于餐具分离与清理不及时,影响餐具清洗速度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310290706.1,名称为托盘餐具分离除渣机的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托盘餐具分离除渣机,包括托盘餐具分离装置、餐具除渣装置,托盘餐具分离装置包括托盘输送带用于输送托盘、以及分离机构用于将餐具从托盘上分离出来,该在先专利可以自动将托盘及其上的餐具分离,并初步将餐具中的残羹倒出,而托盘则沿着传送带继续往前传送。

虽然上述专利可以实现托盘与餐具的分离,但是,大多数的食堂或者餐厅会使用托盘与餐盘作为盛菜流转容器。上述专利仅使用于托盘与餐具的分离,而无法实现托盘与餐盘的分离,餐具分离后,托盘与餐盘仍然需要人工手动分拣,并且经过洗碗机清洗后需专人收集、分拣餐具,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无法真正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完成托盘、餐盘、碗碟与残渣的分离和处理,实现餐具从餐厅到洗碗间的自动化清洗过程的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餐具包括碗碟、托盘及餐盘,餐盘的长度和宽度小于托盘的长度和宽度,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餐盘及托盘与碗碟的分离机构、碗碟除渣机构、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托盘处理机构、餐盘处理机构、碗碟处理机构、托盘回收机构、餐盘回收机构及碗碟回收机构;

所述餐盘及托盘与碗碟的分离机构包括混合输送带、设置在混合输送带上方的喷射管、以及用以将碗碟从托盘及餐盘上分离出来的分离结构;

所述碗碟除渣机构包括碗碟输送带、残渣剥落机构、残渣输送带及残渣桶,碗碟输送带设置在分离结构的下方,残渣菠萝机构设置在碗碟输送带的上方和/或下方,残渣输送带设置在碗碟输送带的下方,残渣桶设置在残渣输送带的端部;

所述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输送区、分离过渡区及后置输送区,前置输送区具有一设置在混合输送带后端的前置输送带,分离过渡区包括一分离口、一连接前置输送带与分离口的过渡棒,及一设置在分离口上方两侧且与前置输送带的末端相接的调节棒,所述后置输送区包括一餐盘输送带及一托盘输送带,餐盘输送带的一端连接分离口,餐盘输送带的一端与调节棒连接;

所述托盘处理机构设置在托盘输送带的端部,托盘处理机构包括依序设置的清洗区、消毒区及烘干区,烘干区的末端连接托盘回收输出带,托盘回收输出带的另一端连接托盘回收机构;

所述餐盘处理机构设置在餐盘输送带的端部,餐盘处理机构包括依序设置的清洗区、消毒区及烘干区,烘干区的末端连接餐盘回收输出带,餐盘回收输出带的另一端连接餐盘回收机构;

碗碟处理机构设置在碗碟输送带的端部,餐盘处理机构包括依序设置的清洗区、消毒区及烘干区,烘干区的末端连接碗碟回收输出带,碗碟回收输出带的另一端连接碗碟回收机构。

进一步,所述混合输送带由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绳状、链状或带状的皮带组成,混合输送带的后端设置倾斜传输段,所述喷射管的喷射方向与混合输送带的传输方向垂直,喷射管的管口对着混合输送带的倾斜传输段。

进一步,所述喷射管喷射的流体为气体、液体或者气液混合体、固体颗粒、固液混合体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碗碟输送带上下设置喷淋管作为残渣剥落机构,喷淋管喷射的流体为气体、液体或者气液混合体、固体颗粒、固液混合体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的前置输送带由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绳状、链状或带状组成。

进一步,所述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的前置输送带与过渡棒连接的一端及过渡棒均往分离口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进一步,所述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的分离口宽度与餐盘的宽度相等,分离口的长度大于餐盘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托盘回收机构包括一托盘回收传送带及一托盘堆叠机,托盘回收传送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托盘回收输出带的端部下方,另一端通过一滑板连接所述托盘堆叠机,所述托盘堆叠机的高度小于托盘回收传送带的顶面。

进一步,所述托盘回收传送带上为两端是圆弧形轨道、中间是两条平行轨道的环形轨道,该托盘回收传送带的外周设有多个等间距间隔设置的推钩,各推钩的端部均朝向托盘回收输出带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所述托盘堆叠机包括一堆叠台及设置在堆叠台底部的自动升降装置,自动升降装置具有一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弹力机构,所述堆叠台设置在弹力机构的顶部。托盘堆叠机的顶端设置在滑板的下端一侧。

进一步,所述托盘回收机构靠近托盘回收输出带的一端或者在托盘回收机构与托盘回收输出带之间还设有一连接托盘回收传送带的驱动机构的感应装置。

进一步,所述碗碟输送带于碗碟处理机构之前或碗碟回收输出带之后设置有碗碟分类框,对碗碟进行分类。

本发明还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方法,餐具包括碗碟、托盘及餐盘,餐盘的长度和宽度小于托盘的长度和宽度,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使用过的托盘、餐盘及碗碟平放在混合输送带上,托盘与餐盘分开放置,碗碟放置在托盘和/或餐盘及混合输送带上,各碗碟的开口朝上;

步骤2、托盘、餐盘及碗碟沿着混合输送带传输方向传送,经过混合输送带的倾斜传输段时,倾斜上升或者倾斜下降,在重力作用下,部分碗碟与托盘和/或餐盘分离且碗碟碗口朝下,残羹掉入残渣输送带,碗碟掉入碗碟输送带;

步骤3、将餐盘和/或托盘上未分离的碗碟通过分离结构将碗碟从托盘或餐盘上分离出来;

步骤4、托盘及餐盘通过混合输送带输送至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的前置输送带,托盘及餐盘输送至前置输送带的末端时,经过过渡棒进入分离区域,托盘从上层区间通过,而餐盘从下层区间通过或者掉入分离口进入餐盘输送带中,实现托盘与餐盘的自动分离;

步骤5、分离后的碗碟输送至碗碟处理机构,对碗碟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及烘干操作;分离后的托盘通过托盘输送带输送至托盘处理机构对托盘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及烘干操作;分离后的餐盘通过餐盘输送带输送至餐盘处理机构对餐盘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及烘干操作;

步骤6、烘干后的碗碟通过碗碟回收输出带输送至碗碟回收机构进行回收;烘干后的托盘通过托盘回收输出带输送至托盘回收机构进行回收;烘干后的餐盘通过餐盘回收输出带输送至餐盘回收机构80进行回收。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是先利用餐盘及托盘与碗碟的分离机构可以自动将碗碟从餐盘或托盘上分离出来,并初步将碗碟中的残羹倒出,对碗碟进行初步清洗,并将从碗碟上剥落的残渣推入残渣桶。而托盘及餐盘则沿着混合输送带继续往前传送,再利用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对托盘及餐盘进行二次分离,使碗碟、托盘及餐盘完成分离,分离后的碗碟、托盘及餐盘再分别进行清洗、消毒、烘干及回收操作。本发明可用于企业、学校和机关单位等较大型的餐饮食堂,用餐者只要将餐具投入混合输送带的前端,本发明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即可自动完成托盘、餐盘、碗碟与残渣的分离和清洗烘干消毒,实现餐具从餐厅到洗碗间的自动化清洗过程。混合输送带可以摆放在餐厅,取代现有的餐具收集台以及残羹台,保持洁净的用餐环境,且无需专人收集餐具,无需专人分拣餐具,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简易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餐盘及托盘与碗碟的分离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餐盘及托盘与碗碟的分离机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托盘回收输出带与托盘回收传送带传送托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托盘回收输出带与托盘回收传送带传送托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托盘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碗碟a托盘b餐盘c

餐盘及托盘与碗碟的分离机构10

混合输送带11喷射管12分离结构13

碗碟除渣机构20

碗碟输送带21残渣剥落机构22

残渣输送带23残渣桶24

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30

前置输送区3a分离过渡区3b后置输送区3c

前置输送带31分离口32过渡棒33

调节棒34餐盘输送带35托盘输送带36

托盘处理机构40

清洗区41消毒区42烘干区43

托盘回收输出带44

餐盘处理机构50

清洗区51消毒区52

烘干区53餐盘回收输出带54

碗碟处理机构60

清洗区61消毒区62烘干区63

碗碟回收输出带64碗碟分类框65

托盘回收机构70

托盘回收传送带71托盘堆叠机72滑板73

推钩74堆叠台721自动升降装置722

底板723弹力机构724感应装置75

餐盘回收机构80碗碟回收机构90。

具体实施方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餐盘及托盘与碗碟的分离机构10、碗碟除渣机构20、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30、托盘处理机构40、餐盘处理机构50、碗碟处理机构60、托盘回收机构70、餐盘回收机构80及碗碟回收机构90。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餐盘及托盘与碗碟的分离机构10包括混合输送带11、设置在混合输送带11上方的喷射管12、以及用以将碗碟a从托盘b及餐盘c上分离出来的分离结构13。其中,混合输送带11的前端用以回收碗碟a、托盘b及餐盘c,碗碟a可放置于托盘b或餐盘c上,所述混合输送带11可由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绳状、链状或带状的皮带组成,混合输送带的后端设置倾斜传输段,喷射管12的喷射方向与混合输送带11的传输方向垂直,喷射管12的管口对着混合输送带11的倾斜传输段上的碗碟a,使碗碟a与托盘b或餐盘c加速分离而倒扣至碗碟除渣机构20的碗碟输送带21,喷射的流体可以是气体、液体或者气液混合体、固体颗粒、固液混合体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分离结构13可以有多种机构,如推杆、推板或斜挡板等,将碗碟a从餐盘c或托盘b上分离。

所述碗碟除渣机构20包括碗碟输送带21、残渣剥落机构22、残渣输送带23及残渣桶24。本发明的碗碟输送带21为网格状,残渣可以从网格落入残渣输送带24上,碗碟a则留在碗碟输送带21上,进入下一道清洗工序,碗碟输送带21上下设置喷淋管12作为残渣剥落机构22,喷淋管12上下喷射碗碟a的内外表面,使粘固在碗碟a表面的残渣脱落对碗碟a进行初步清洗,喷射的流体可以是气体、液体或者气液混合体、固体颗粒、固液混合体中的任意一种。残渣输送带23位于碗碟输送带21的下方,承接从碗碟输送带21上落下的残渣,并将残渣推入残渣桶24,残渣输送带23为带状、网格状等,可根据除渣时使用的喷射流体类型选定。

所述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30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输送区3a、分离过渡区3b及后置输送区3c,前置输送区3a具有一传送托盘b及餐盘c的前置输送带31,该前置输送带31是对接在混合输送带11的后端,将除碗碟a外的托盘b及餐盘c输送到分离过渡区3b,分离过渡区3b包括一分离口32、连接前置输送带31与分离口32的过渡棒33,及设置在分离口32上方两侧且与前置输送带31末端相接的调节棒34,所述后置输送区3c包括一餐盘输送带35及一托盘输送带36,餐盘输送带35的一端连接分离口32,托盘输送带36的一端与调节棒34连接。

所述前置输送带31可以由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绳状、链状或带状组成,图5至图7中所示,该前置输送带31是由多根皮带组成,分离出碗碟a后的托盘b、餐盘c由混合输送带11过渡到前置输送带31的入口处上。较佳的,所述前置输送带31与过渡棒33连接的一端及过渡棒33均往分离口32方向倾斜向下设置,这样,当餐盘c或者托盘b输送至分离过渡区3b时,使餐盘c可快速掉入分离口32或被输送至调节棒34上。其中,所述分离口32的宽度可与餐盘c的宽度相等或者略大于餐盘c的宽度,但需小于托盘b的宽度,分离口32的长度大于等于餐盘c的长度。

所述托盘输送带36设置在调节棒34的端部下方,托盘b传送至调节棒34端部后掉入托盘输送带36中。

所述托盘处理机构40设置在托盘输送带36的端部,托盘处理机构40包括依序设置的清洗区41、消毒区42及烘干区43,清洗区41可放置现有的清洗机,消毒区可放置消毒机,烘干区43可放置烘干机,也可采用同时兼具清洗、消毒、烘干功能的一体机,将由托盘输送带36上输送来的托盘b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及烘干操作,烘干区43的末端设有托盘回收输出带44,托盘回收输出带44位两端为圆弧形轨道,中间是两条平行轨道的环形轨道,烘干后的托盘b从托盘回收输出带44输出,托盘回收输出带44的另一端连接托盘回收机构70。

如图8至图10所述托盘回收机构70包括一托盘回收传送带71及一托盘堆叠机72,托盘回收传送带7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托盘回收输出带44的端部下方,另一端通过一滑板73连接所述托盘堆叠机72,所述托盘堆叠机72的高度小于托盘回收传送带71的顶面,托盘回收传送带71上为两端是圆弧形轨道、中间是两条平行轨道的环形轨道,该托盘回收传送带71的外周设有多个等间距间隔设置的推钩74,各推钩74的端部均朝向托盘回收输出带44的方向倾斜。所述托盘堆叠机72包括一堆叠台721及设置在堆叠台721底部的自动升降装置722,自动升降装置722具有一底板723及设置在底板723上的弹力机构724,所述堆叠台721可直接设置在弹力机构724的顶部,或者将弹力机构724的顶部固定在一顶板上,将所述堆叠台721设置在顶板上。堆托盘堆叠机72的一端设置在滑板73的下端一侧,使通过托盘回收带71传送至滑板73上的托盘b可在重力作用下可滑动至堆叠台721上,随着堆叠台721上托盘b数量的增加,重量随之增加,使堆叠台721自动压缩自动升降装置722的弹力机构724,从而使堆叠台721高度始终不会超过滑板73的高度,当弹力机构724被压缩至极限时,需将堆叠台721上的托盘b从堆叠台721上取下,堆叠台721在弹力机构724的弹力作用下自动上升至与滑板73下端的位置处,进行下一轮的托盘b堆叠。

为了提升托盘b的清洗与烘干效果,在托盘回收机构70靠近托盘回收输出带44的一端或者在托盘回收机构70与托盘回收输出带44之间还设有一连接托盘回收传送带71的驱动机构的感应装置75,感应装置75可感应传送至托盘回收输出带44端部的托盘b而驱动托盘回收传送带71进行传送,使托盘回收传送带71上欲承接托盘b的推钩74传送至朝托盘b方向倾斜设置,实现托盘b从托盘回收输出带44上无缝传输至托盘回收传送带71上。若感应装置75未在托盘回收输出带44的末端感应到托盘b,托盘回收传送带71就会停止传送。托盘回收输出带44上的托盘b通常无法呈连续不间断的传送,因而托盘回收传送带71在传送时,由于感应装置75的设置,会使托盘回收带71形成卡顿,使托盘回收带71的托盘b被振动均匀,排列整齐,同时托盘b内的残余水滴也会被震掉,托盘b的清洗、烘干效果更好。

所述餐盘处理机构50设置在餐盘输送带35的端部,餐盘处理机构50包括依序设置的清洗区51、消毒区52及烘干区53,清洗区51可放置现有的清洗机,消毒区52可放置消毒机,烘干区53可放置烘干机,也可采用同时兼具清洗、消毒、烘干功能的一体机,将由餐盘输送带35上输送来的餐盘c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及烘干操作,烘干区53的末端设有餐盘回收输出带54,餐盘回收输出带54为两端是圆弧形轨道,中间是两条平行轨道的环形轨道,烘干后的餐盘c从餐盘回收输出带54输出,餐盘回收输出带54的另一端连接餐盘回收机构80,餐盘回收机构80可采用与托盘回收机构70相同的结构。该餐盘回收机构80也可在餐盘回收输出带54的端部下方直接设置一倾斜状的导向板,在导向板的端部下方放置一回收箱,使餐盘c从餐盘回收输出带54上输出后通过导向板直接滑入回收箱内。

所述碗碟处理机构60设置在碗碟输送带21的端部,碗碟处理机构60包括依序设置的清洗区61、消毒区62及烘干区63,清洗区61可放置市面上销售的清洗机,消毒区62可放置市面上销售的消毒机,烘干区63可放置市面上销售的烘干机,也可采用同时兼具清洗、消毒、烘干功能的一体机,将由碗碟输送带21上输送来的碗碟a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及烘干操作,烘干区63的末端设有碗碟回收输出带64,碗碟回收输出带64的端部连接碗碟回收机构90。由于碗碟a通常包括碗和碟,因此可在碗碟处理机构60之前设置碗碟分类框65,对从混合输送带11上分离出来的碗碟a进行粗清洗及分类整理,之后再送入碗碟处理机构60。也可在碗碟处理机构60之后设置碗碟分类框,对清洗、消毒及烘干后的碗碟进行分类后再分别回收。

碗碟回收机构90设置在可采用与托盘回收机构70相同的结构,也可直接使用回收箱对碗和/或碟进行回收。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餐盘碗碟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的完整流程如下:

步骤1、将使用过的托盘b、餐盘c及碗碟a平放在混合输送带11上,托盘b与餐盘c分离,碗碟a可直接放置在托盘b或餐盘c上也可直接单独放置在混合输送带11上,各碗碟a的开口朝上;

步骤2、托盘b、餐盘c及碗碟a随着混合输送带11,经过混合输送带的倾斜传输段时,倾斜上升或者倾斜下降,在重力作用下,部分碗碟a与托盘b或餐盘c分离且碗碟a碗口朝下,残羹掉入残渣输送带23,碗碟a掉入碗碟输送带21;

步骤3、将餐盘和/或托盘上未分离的碗碟a通过分离结构13利用气力机构、或液力机构、或气液混合机构、或机械刮板机构、或其它动力机构将碗碟a从托盘b或餐盘c上分离出来;

步骤4、托盘b及餐盘c通过混合输送带11输送至所述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30的前置输送带31,托盘b及餐盘c输送至前置输送带11的末端时,经过过渡棒33进入分离区域,配合托盘输送带36的动力,保证托盘b(大盘)能从上层区间通过,而餐盘c(小盘)可以从下层区间通过或者掉入分离口32进入餐盘输送带35中,实现托盘b与餐盘c的自动分离。

步骤5、分离后的碗碟a输送至碗碟分类框65或直接输送至碗碟处理机构60对碗碟a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及烘干操作;分离后的托盘b通过托盘输送带36输送至托盘处理机构40对托盘b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及烘干操作;分离后的餐盘c通过餐盘输送带35输送至餐盘处理机构50对餐盘c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及烘干操作。

步骤6、烘干后的碗碟a通过碗碟回收输出带64输送至碗碟回收机构90进行回收;烘干后的托盘b通过托盘回收输出带43输送至托盘回收机构70进行回收;烘干后的餐盘c通过餐盘回收输出带53输送至餐盘回收机构80进行回收。

如此完成碗碟a、托盘b及餐盘c的分离、清洗及回收。

本发明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先利用餐盘及托盘与碗碟的分离机构10可以自动将碗碟a从餐盘c或托盘b上分离出来,并初步将碗碟a中的残羹倒出,对碗碟a进行初步清洗,并将从碗碟a上剥落的残渣推入残渣桶24。而托盘b及餐盘c则沿着混合输送带11继续往前传送,再利用托盘与餐盘的分离机构30对托盘b及餐盘c进行二次分离,使碗碟a、托盘b及餐盘c完成分离,分离后的碗碟a、托盘b及餐盘c再分别进行清洗、消毒、烘干及回收操作。本发明可用于企业、学校和机关单位等较大型的餐饮食堂,用餐者只要将餐具投入混合输送带11的前端,本发明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即可自动完成托盘、餐盘、碗碟与残渣的分离和清洗烘干消毒,实现餐具从餐厅到洗碗间的自动化清洗过程。混合输送带11可以摆放在餐厅,取代现有的餐具收集台以及残羹台,保持洁净的用餐环境,且无需专人收集餐具,无需专人分拣餐具,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

本发明餐具回收自动化处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可实现托盘、餐盘与碗碟一次自动分离,另外还可以实现托盘与餐盘的二次自动分离,连续处理量大,无需专人分拣餐具,节省人工,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

2.托盘、餐盘、碗碟与残渣能够自动分开输出,无交叉污染,最大限度的保障餐具卫生。

3.餐盘到位检测,餐盘清洗机输送带点动式驱动,实现餐盘进入无缝对接,并提升餐盘清洗与烘干效果。

4.托盘b及餐盘c可自动堆叠,清洗烘干后的托盘b及餐盘c经过滑板进入堆叠机自动堆叠。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