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6953发布日期:2020-03-31 10:1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便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便器装置,详细地讲涉及便座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122148号公报(以下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便器装置,该便器装置在便器主体的马桶部的后方上表面具有将便盖和便座安装成开闭自如的支承体。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便器装置的便盖和便座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支承体,以容易进行便器装置的清扫和维护等。

具体而言,在安装于支承体的便盖和便座配设有被开闭驱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自动进行便盖和便座的开闭。例如,通过设置于便器装置的人体检测传感器,经由控制部对便盖进行开闭控制。此外,通过设置于便器装置的操作部,经由控制部对便座进行开闭控制。

将便盖和便座的各承受部枢轴支承连结于在支承体上设置的突起状的便盖安装部和便座安装部,由此实现便盖和便座相对于支承体的安装构造。

具体而言,便盖安装部和便座安装部切除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为非圆形。进而,在便盖和便座各自的承受部的周向的一部分设置切口部。而且,在通常状态下,使各个安装部与对应的各个承受部嵌合。进而,仅在便盖和便座配置于规定的转动位置的情况下,各个安装部通过切口部。由此,能够进行便盖和便座相对于支承体的拆装。

另一方面,在便盖和便座未装配于支承体的状态下,为了阻止便盖和便座进行转动驱动,在支承体设置检测有无安装便盖和便座的安装检测传感器。而且,在上述安装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处于便盖和便座从支承体脱离的状态的情况下,经由设置于驱动装置的断开控制部断开驱动装置的驱动。

但是,现有的便器装置无法应对不具有对便盖和便座进行转动驱动的驱动装置的机型。此外,在转动到规定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便盖和便座的拆装。因此,可能误取下便盖和便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便器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便座不经意的脱离,在需要时能够容易地取下便座。

本发明的便器装置具有:固定部件,其被固定于便器;一对轴支承体,其对置地形成于固定部件;以及便座,该便座的便座轴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轴支承体。轴支承体具有:切口部,其使得便座轴能够取下;以及阻止部,其阻止从轴支承体取下便座轴。阻止部构成为被固定于固定部件。

由此提供如下的便器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便座不经意的脱离,在需要时能够容易地取下便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的抬起便座和便盖的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该便器装置的取下主体前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该便器装置的取下主体前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正面立体图。

图4是该便器装置的取下主体前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正面立体图。

图5是该便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是该便器装置的取下落座检测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该便器装置的取下落座检测装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该便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适当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附图和以下的说明是为了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并不意图通过这些附图和说明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式中的抬起便盖4和便座3的状态的便器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该便器装置的取下主体前部的状态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由便器1、主体2、便座3和便盖4等构成。主体2固定于便器1。便座3和便盖4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主体2。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便盖4。

主体2由主体后部2a和主体前部2b(参照图5)等构成。主体后部2a构成固定于便器1的固定部件。主体前部2b例如通过螺钉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于主体后部2a,构成罩体。主体后部2a的前表面侧开口,构成主体2的底面、背面、两侧面的一部分、顶面的一部分。主体后部2a在内部配设有清洗喷嘴5、对清洗喷嘴5供水的泵6、驱动装置7、控制装置8等电装部件。

主体前部2b被装配成覆盖主体后部2a的前表面侧的开口,构成主体2的前表面、两侧面的一部分、顶面的一部分。主体前部2b例如通过螺钉固定于主体后部2a而一体化。主体后部2a和主体前部2b构成主体2的外廓。

下面,参照图1和图2,使用图3~图8更加详细地说明便器装置的结构。

图3是该便器装置的取下主体前部2b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图4是该便器装置的取下主体前部2b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主视图。图5是该便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该便器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7是该便器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8是该便器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如图2~图4所示,主体后部2a在内部具有与电装部件的外侧一体形成的第1轴支承体9a和第2轴支承体9b,该第1轴支承体9a和第2轴支承体9b构成一对轴支承体9。第1轴支承体9a(图2中右侧)具有形成于内部的圆形的轴支承孔(未图示)。同样,第2轴支承体9b(图2中左侧)具有形成于内部的圆形的轴支承孔10a(参照图7)。进而,第2轴支承体9b具有朝向斜前方上方形成的切口部10b,该切口部10b与轴支承孔10a连通。

便座3具有形成于左右端附近的第1便座轴11a和第2便座轴11b,该第1便座轴11a和第2便座轴11b构成一对便座轴11。第1便座轴11a(图2中右侧)与便座3一体形成。如图7和图8所示,第2便座轴11b(图2中左侧)形成为中空形状,固定于便座3。

第1便座轴11a插入支承于第1轴支承体9a的未图示的轴支承孔中。如图2所示,在第1便座轴11a侧配置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使第1便座轴11a转动,对便座3进行开闭驱动,并且,同样还对便盖4进行开闭驱动。

在将第1便座轴11a插入支承于第1轴支承体9a的轴支承孔中的状态下,第2便座轴11b从第2轴支承体9b的切口部10b朝向轴支承孔10a向下方插入。由此,便座3被装配于主体后部2a。第2轴支承体9b的切口部10b的宽度形成为与第2便座轴11b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尺寸(包含相同的尺寸)。而且,第2便座轴11b在平缓的压入状态下从切口部10b插入于轴支承孔10a中。即,在将第2便座轴11b插入轴支承孔10a中的上述状态下,便座3在相对于便器弹起(立设)的状态下支承于主体后部2a。此时,通常,在上述弹起状态下,向上方抬起的力不会作用于便座3。因此,假设仅在要取下便座3的情况下力作用于便座3。

此外,如上所述,第2便座轴11b在平缓的压入状态下从第2轴支承体9b的切口部10b插入于轴支承孔10a中。因此,即使向取下便座3的方向施加力,便座3也不会容易地从主体后部2a脱离。

进而,如图5所示,主体后部2a具有例如通过螺钉固定于第2轴支承体9b附近的落座检测装置12。落座检测装置12借助后述的检测部11c检测第2便座轴11b朝向下方的移位,从而例如检测有无人等落座于便座3。然后,在检测到落座于便座3时,落座检测装置12将该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装置8。

即,第2便座轴11b具有配设于落座检测装置12检测第2便座轴11b的移位的位置的检测部11c,该检测部11c形成为大致90°(包含90°)的圆弧状。如图5所示,在抬起便座3的状态下,检测部11c位于上方。因此,落座检测装置12不检测检测部11c的移位。由此,构成为在抬起便座3的状态下,落座检测装置12不会误检测有无落座。

此外,落座检测装置12从主体后部2a延伸设置有作为阻止部的阻止部件12a。如图5所示,阻止部件12a形成为如下的圆筒状:具有在大致90°(包含90°)的范围内切掉后方上部而成的切口部12b。

进而,对于落座检测装置12,供第2便座轴11b的检测部11c从切掉阻止部件12a而成的切口部12b插入。由此,落座检测装置12被装配于第2便座轴11b,例如通过螺钉固定于主体后部2a。

此外,便座3由未图示的便座主体和便座底板等构成。便座3具有粘贴于便座主体的便盖4侧的内表面的作为便座加热部的加热器(未图示)。

进而,如图6所示,第2便座轴11b(图2中左侧)使与加热器连接的电线13穿过中空部分。

电线13穿过第2便座轴11b向便座3的外部延伸,临时固定于落座检测装置12,经由连接器(未图示)而与控制装置8连接。因此,通过取下连接器,便座3构成为能够与落座检测装置12一起从主体后部2a取下。

进而,如图8所示,主体前部2b具有按压便座3的第2便座轴11b的按压部2c。按压部2c作为阻止第2便座轴11b从切口部10b浮起的阻止部发挥功能。

如上所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便器装置。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便器装置的动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在维护内部的电装装置等时,取下便器装置的主体前部2b。在取下主体前部2b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主体后部2a的前表面侧大幅开放。因此,能够提高便器装置的维护时的作业性。

进而,为了提高维护性,在取下便座3时,取下落座检测装置12。由此,第2便座轴11b以能够视觉辨认的方式开放。然后,在抬起便座3的状态下,向上方拉起便座3的第2便座轴11b。由此,第2便座轴11b从主体后部2a的第2轴支承体9b脱离。

在第2便座轴11b脱离的状态下,使第1便座轴11a向左方斜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从第1轴支承体9a的轴支承孔中拔出第1便座轴11a。其结果是,从便器装置取下便座3,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

此外,第2便座轴11b借助主体前部2b的按压部2c抑制第2轴支承体9b从切口部10b浮起。由此,防止第2便座轴11b从主体后部2a脱离。即,借助作为主体2的结构部件的主体前部2b防止便座3脱离。因此,在维护后,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忘记将主体前部2b安装于便器装置,进而能够防止便座3脱离。

此外,借助检测第2便座轴11b的移位的落座检测装置12,防止第2便座轴11b从主体后部2a脱离。进而,落座检测装置12是具有落座检测的功能、且具有对电线13的布线进行处理的功能的结构部件。因此,在维护后,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忘记安装落座检测装置12,进而能够防止便座3脱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便座3形成构成一对便座轴11的第1便座轴11a和第2便座轴11b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轴支承体9a和第2轴支承体9b形成轴,在便座3的与该轴对应的位置形成轴承部,支承各个轴。该结构的情况下,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便座3的轴承部。而且,也可以组合多个部件,进而设置轴的防脱结构。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便器装置具有:固定部件,其固定于便器;一对轴支承体,其对置地形成于固定部件;以及便座,该便座的便座轴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轴支承体。轴支承体具有:切口部,其使得便座轴能够取下;以及阻止部,其阻止从轴支承体取下便座轴。阻止部构成为固定于固定部件。

此外,本发明的便器装置优选构成为,具有覆盖固定部件的罩体,罩体阻止从轴支承体取下便座轴。

此外,本发明的便器装置优选构成为,具有借助便座轴的移位来检测落座的落座检测部,落座检测部固定于固定部件,并且阻止从轴支承体取下便座轴。

此外,本发明的便器装置优选构成为,具有对便座进行开闭驱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在一对轴支承体中的第1轴支承体的附近安装于固定部件,切口部设置于一对轴支承体中的第2轴支承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