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压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2523发布日期:2020-02-22 02:2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风压门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窗,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风压门窗,属于门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最早的直棂窗在汉墓和陶屋明器中就有,唐、宋、辽、金的砖、木建筑和壁画亦有大量表现,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其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又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对比、韵律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要很大的影响。

1925年中国上海民族工业开始小批量生产钢门窗,到新中国成立前,也只有20多间作坊式手工业小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北京、西安等地钢门窗企业建起了较大的钢门窗生产基地,在工业建筑和部分民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七十年代后期,国家大力实施"以钢代木"的资源配置政策,全国掀起了推广钢门窗、钢脚手、钢模板(简称"三钢代木")的高潮,大大推进了钢门窗的发展,八十年代是传统钢门窗的全盛时期,市场占有率一度(1989年)达到70%。铝合金门窗七十年代传入中国,但是仅在外国驻华使馆及少数涉外工程中使用。而随着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深入发展并取得成效,铝门窗系列也由八十年代初的4个品种、8个系列,发展到40多个品种、200多个系列,形成较为发达的铝门窗产品体系,确立了支柱产品地位。

现有技术中的门窗在沿海地区往往会有大风,导致目前的玻璃外侧会出现大量的灰尘和损坏,为此发明一种抗风压门窗来优化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抗风压门窗,通过将第一夹持组件位于窗架顶部一侧,将第二夹持组件位于窗架顶部另一侧,通过将u型座卡合在固定杆上,通过转动手柄从而带动螺杆转动,通过螺杆带动第一固定板,通过固定板带动弹簧和第二固定板移动,从而通过海绵垫对窗户框架夹持,通过将抗风柔性板组件拉出,将窗户罩住,通过第四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对窗户框架外侧底部夹持,通过可以进行安装固定的便于拆卸的夹持组件与窗户框架进行夹持组合,通过可以收纳的抗风柔性板组件进行更好的抗风,同时还能对其玻璃板进行擦拭。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抗风压门窗,包括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一端的第一夹持组件和安装在所述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另一端的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内侧皆夹持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安装有窗架,所述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上设有可以从所述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内部拉出和收回的抗风柔性板组件,所述抗风柔性板组件一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夹持组件,所述抗风柔性板组件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四夹持组件,所述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包括用于收纳所述抗风柔性板组件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设有转杆,所述转杆外侧固定有发条,且所述发条与所述抗风柔性板组件端部固定,所述抗风柔性板组件上设有多组毛刷。

优选的,所述抗风柔性板组件包括与所述发条端部固定的第一抗风柔性板毡,所述第一抗风柔性板毡的一侧安装有抗风柔性板棉,所述抗风柔性板棉远离所述第一抗风柔性板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抗风柔性板毡,且所述第二抗风柔性板毡的端部也安装在所述发条的端部上,所述毛刷安装在所述第二抗风柔性板毡面向窗户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第三夹持组件和第四夹持组件皆包括u型座,所述u型座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的内侧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安装有手柄,所述螺杆的底部安装有压持组件。

优选的,所述压持组件包括与所述螺杆底部固定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等间距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筒与所述螺杆外侧的外螺纹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u型座所述手柄和所述螺杆皆采用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玻璃板,且该玻璃板为钢化玻璃板。

优选的,所述第三夹持组件以及所述第四夹持组件与所述固定杆外侧的底部相互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风压门窗,通过将第一夹持组件位于窗架顶部一侧,将第二夹持组件位于窗架顶部另一侧,通过将u型座卡合在固定杆上,通过转动手柄从而带动螺杆转动,通过螺杆带动第一固定板,通过固定板带动弹簧和第二固定板移动,从而通过海绵垫对窗户框架夹持,通过将抗风柔性板组件拉出,将窗户罩住,通过第四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对窗户框架外侧底部夹持,通过可以进行安装固定的便于拆卸的夹持组件与窗户框架进行夹持组合,通过可以收纳的抗风柔性板组件进行更好的抗风,同时还能对其玻璃板进行擦拭。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抗风压门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抗风压门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窗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抗风压门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夹持组件侧剖视图;

图4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抗风压门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抗风压门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抗风柔性板组件侧视图;

图6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抗风压门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侧剖视图。

图中:1-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2-第一夹持组件,3-第二夹持组件,4-抗风柔性板组件,5-第三夹持组件,6-第四夹持组件,7-收纳腔,8-转杆,9-发条,10-毛刷,11-第一抗风柔性板毡,12-抗风柔性板棉,13-第二抗风柔性板毡,14-u型座,15-内螺纹筒,16-螺杆,17-手柄,18-压持组件,19-第一固定板,20-缓冲弹簧,21-第二固定板,22-海绵垫,23-窗架,2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风压门窗,包括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1以及安装在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1一端的第一夹持组件2和安装在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1另一端的第二夹持组件3,第二夹持组件3和第一夹持组件2的内侧皆夹持有固定杆24,且固定杆24的外侧安装有窗架23,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1上设有可以从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1内部拉出和收回的抗风柔性板组件4,抗风柔性板组件4一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夹持组件5,抗风柔性板组件4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四夹持组件6,抗风柔性板收纳组件1包括用于收纳抗风柔性板组件4的收纳腔7,收纳腔7内设有转杆8,转杆8外侧固定有发条9,且发条9与抗风柔性板组件4端部固定,抗风柔性板组件4上设有多组毛刷10。

通过将第一夹持组件2位于窗架23顶部一侧,将第二夹持组件位于窗架23顶部另一侧,通过将u型座14卡合在固定杆24上,通过转动手柄17从而带动螺杆16转动,通过螺杆16带动第一固定板19,通过固定板19带动弹簧20和第二固定板21移动,从而通过海绵垫22对窗户框架夹持,通过将抗风柔性板组件4拉出,将窗户罩住,通过第四夹持组件6和第三夹持组件5对窗户框架外侧底部夹持,通过可以进行安装固定的便于拆卸的夹持组件与窗户框架进行夹持组合,通过可以收纳的抗风柔性板组件4进行更好的抗风,同时还能对其玻璃板进行擦拭。

在本实施例中,抗风柔性板组件4包括与发条9端部固定的第一抗风柔性板毡11,第一抗风柔性板毡11的一侧安装有抗风柔性板棉12,抗风柔性板棉12远离第一抗风柔性板毡1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抗风柔性板毡13,且第二抗风柔性板毡13的端部也安装在发条9的端部上,毛刷10安装在第二抗风柔性板毡13面向窗户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组件2、第二夹持组件3、第三夹持组件5和第四夹持组件6皆包括u型座14,u型座14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内螺纹筒15,内螺纹筒15的内侧设有螺杆16,螺杆16的顶部安装有手柄17,螺杆16的底部安装有压持组件18。

在本实施例中,压持组件18包括与螺杆16底部固定的第一固定板19,第一固定板19的底部等间距安装有缓冲弹簧20,缓冲弹簧20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板21,且第二固定板21的底部安装有海绵垫22。

在本实施例中,内螺纹筒15与螺杆16外侧的外螺纹相互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u型座14手柄17和螺杆16皆采用不锈钢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4之间设有玻璃板,且该玻璃板为钢化玻璃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夹持组件5以及第四夹持组件6与固定杆24外侧的底部相互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