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0625发布日期:2020-02-28 10:2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颈椎牵引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颈椎牵引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大,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越来越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而医学上针对颈椎病又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比较确切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基本只有颈椎牵引带牵引(俗称吊脖子)及颈托固定撑开牵引两种,但由于不方便使用,影响生活和工作,患者依从性很低,导致颈椎病患者增多,且病情逐渐加重,给患者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

目前市售的各种保健枕按摩枕等都不能达到牵引颈椎的作用,对颈椎病起不到治疗和缓解病情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颈椎牵引枕,目的是确保能有效治疗颈椎病和缓解病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颈椎牵引枕,包括枕头本体,枕头本体包括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的后颈接触部,所述颈椎牵引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内部且设置在可在收缩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支撑牵引装置;支撑牵引装置被构造为在承受来自所述后颈接触部的压力时,可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以对后颈接触部上的人体颈椎进行牵引。

所述枕头本体还包括与所述后颈接触部连接的靠枕部和缓冲部,所述支撑牵引装置位于靠枕部和缓冲部之间且支撑牵引装置与靠枕部和缓冲部相接触。

所述靠枕部和缓冲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牵引装置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支撑牵引装置与靠枕部和缓冲部相抵触。

所述支撑牵引装置包括可旋转设置的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与第一撑开臂转动连接的第三撑开臂、与第二撑开臂转动连接的第四撑开臂以及与第三撑开臂和第四撑开臂连接且与所述后颈接触部相接触的负重杆,第三撑开臂和第四撑开臂位于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之间。

所述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位于所述靠枕部和所述缓冲部之间,所述支撑牵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撑开臂上且与所述后颈接触部的第一端相接触的第一支撑杆和设置于第二撑开臂上且与后颈接触部的第二端相接触的第二支撑杆,后颈接触部的第一端与靠枕部连接,后颈接触部的第二端缓冲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撑开臂上且第一支撑杆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撑开臂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

所述第二支撑杆为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撑开臂上且第二支撑杆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二撑开臂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

所述第一撑开臂、所述第二撑开臂、所述第三撑开臂和所述第四撑开臂均设置多个,各个第三撑开臂分别与一个第一撑开臂转动连接,各个第四撑开臂分别与一个第二撑开臂转动连接,所有第三撑开臂和第四撑开臂为沿所述负重杆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所述的颈椎牵引枕还包括底板,所述枕头本体与底板连接,所述支撑牵引装置还包括支撑座,所述第一撑开臂和所述第二撑开臂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牵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上且与所述负重杆连接的上固定杆。

本发明的颈椎牵引枕,配合内置的支撑牵引装置可以有效的达到牵引颈椎及矫正颈椎反弓的作用,从而能有效治疗颈椎病和缓解病情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颈椎牵引枕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颈椎牵引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板;2、支撑座;3、枕套;4、靠枕部;5、后颈接触部;6、缓冲部;7、第一撑开臂;8、第二撑开臂;9、第三撑开臂;10、第四撑开臂;11、负重杆;12、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上固定杆;15、前固定销;16、前定位块;17、后定位块;18、后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枕,包括枕头本体、覆盖在枕头本体上的枕套3和设置于枕头本体内部且设置在可在收缩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支撑牵引装置。枕头本体包括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的后颈接触部5,支撑牵引装置被构造为在承受来自后颈接触部5的压力时,可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以对后颈接触部5上的人体颈椎进行牵引。因此,在通过在枕头内部配合支撑牵引装置,可以有效的达到牵引颈椎及矫正颈椎反弓的作用,从而能有效治疗颈椎病和缓解病情的效果。

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枕头本体具有用于容纳支撑牵引装置的容置腔,枕头本体还包括与后颈接触部5连接的靠枕部4和缓冲部6,容置腔是由后颈接触部5、靠枕部4和缓冲部6包围形成,靠枕部4与后颈接触部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缓冲部6与后颈接触部5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后颈接触部5、靠枕部4和缓冲部6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后颈接触部5、靠枕部4和缓冲部6受到挤压时可产生弹性变形。后颈接触部5、靠枕部4和缓冲部6为一体加工成型,形成枕头本体,枕头本体的材质优选为乳胶,弹性性能好。后颈接触部5为圆弧形结构,后颈接触部5具有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的接触面,该接触面为圆弧面,该接触面的轴线也即后颈接触部5的轴线,后颈接触部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后颈接触部5的弧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后颈接触部5的轴线位于容置腔中,支撑牵引装置位于靠枕部4和缓冲部6之间且支撑牵引装置与靠枕部4和缓冲部6相接触。在使用颈椎牵引枕时,将颈椎牵引枕平放,靠枕部4是用于与人体肩部和背部接触,人体肩部和背部压在靠枕部4上,后颈接触部5在靠枕部4和缓冲部6之间呈向上凸起的状态,人体颈部压在后颈接触部5上,此时后颈接触部5的顶面为用于与人体颈部接触的接触面,缓冲部6并对后颈接触部5提供一定的支撑。在人体颈部压在后颈接触部5上后,后颈接触部5受压,同时后颈接触部5将压力传递至下方的支撑牵引装置上,支撑牵引装置受压后,会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后颈接触部5下压产生弹性变形,支撑牵引装置逐渐展开,达到撑开牵引颈椎的作用,且能矫正颈椎反弓。支撑牵引装置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支撑牵引装置与靠枕部4和缓冲部6相抵触,这样在人体与颈椎牵引枕分离后,枕头本体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进行回弹,后颈接触部5向上拱起,恢复成圆弧形形状,同时在缓冲部6和靠枕部4的作用下,缓冲部6和靠枕部4挤压支撑牵引装置,使支撑牵引装置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牵引装置包括支撑座2、可旋转设置的第一撑开臂7和第二撑开臂8、与第一撑开臂7转动连接的第三撑开臂9、与第二撑开臂8转动连接的第四撑开臂10以及与第三撑开臂9和第四撑开臂10连接且与后颈接触部5相接触的负重杆11,第三撑开臂9和第四撑开臂10位于第一撑开臂7和第二撑开臂8之间。负重杆11具有一定的长度,负重杆11的长度方向与后颈接触部5的轴线相平行,负重杆11与后颈接触部5的内壁面相接触,负重杆11位于后颈接触部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一撑开臂7和第二撑开臂8位于靠枕部4和缓冲部6之间,第三撑开臂9和第四撑开臂10位于第一撑开臂7和第二撑开臂8之间,第一撑开臂7靠近靠枕部4,第二撑开臂8靠近缓冲部6,第一撑开臂7、第二撑开臂8、第三撑开臂9和第四撑开臂10均具有一定的长度且第一撑开臂7、第二撑开臂8、第三撑开臂9和第四撑开臂10的长度方向与后颈接触部5的轴线在空间上相垂直。支撑座2位于容置腔中且支撑座2位于缓冲部6和靠枕部4之间,支撑座2与后颈接触部5为相对布置,第一撑开臂7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支撑座2转动连接,第二撑开臂8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支撑座2转动连接,第一撑开臂7和第二撑开臂8的旋转中心线与后颈接触部5的轴线相平行且第一撑开臂7和第二撑开臂8的旋转中心线处于与后颈接触部5的轴线相平行的同一平面内,第一撑开臂7和第二撑开臂8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第三撑开臂9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是在第一撑开臂7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处与第一撑开臂7转动连接,第三撑开臂9的另一端与负重杆11转动连接,第四撑开臂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是在第二撑开臂8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处与第二撑开臂8转动连接,第四撑开臂10的另一端与负重杆11转动连接,第三撑开臂9和第四撑开臂10的旋转中心线与后颈接触部5的轴线相平行且第三撑开臂9和第四撑开臂10的旋转中心线处于与后颈接触部5的轴线相平行的同一平面内,第三撑开臂9和第四撑开臂10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小于180度。负重杆11位于后颈接触部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间的位置处,负重杆11并位于支撑座2和后颈接触部5之间,负重杆11和支撑座2处于与后颈接触部5的轴线相垂直的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并位于第一撑开臂7的旋转中心线和第二撑开臂8的旋转中心线的中间位置处。在支撑牵引装置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第一撑开臂7和第二撑开臂8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第三撑开臂9与第四撑开臂10之间的夹角也逐渐增大,负重杆11在后颈接触部5的下压作用下,向下朝向逐渐靠近支撑座2的位置进行移动,负重杆11与支撑座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在支撑牵引装置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缩状态时,第一撑开臂7和第二撑开臂8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第三撑开臂9与第四撑开臂10之间的夹角也逐渐减小,负重杆11向上朝向逐渐远离支撑座2的位置进行移动,负重杆11与支撑座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后颈接触部5逐渐恢复。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牵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撑开臂7上且与后颈接触部5的第一端相接触的第一支撑杆12和设置于第二撑开臂8上且与后颈接触部5的第二端相接触的第二支撑杆13,后颈接触部5的第一端与靠枕部4连接,后颈接触部5的第二端缓冲部6连接。第一支撑杆12为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撑开臂7上且第一支撑杆12的旋转中心线(也即第一支撑杆12的轴线)与第一撑开臂7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第二支撑杆13为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二撑开臂8上且第二支撑杆13的旋转中心线(也即第二支撑杆13的轴线)与第二撑开臂8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均为圆柱体且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的轴线与负重杆1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负重杆11位于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的中间位置处,第一支撑杆12与第一撑开臂7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撑开臂7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支撑座2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13与第二撑开臂8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撑开臂8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支撑座2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12的外圆面是在后颈接触部5的第一端与后颈接触部5的内圆面和靠枕部4的内壁面相接触,第二支撑杆13的外圆面是在后颈接触部5的第二端与后颈接触部5的内圆面和缓冲部6的内壁面相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撑开臂7、第二撑开臂8、第三撑开臂9和第四撑开臂10均设置多个,各个第三撑开臂9分别与一个第一撑开臂7转动连接,各个第四撑开臂10分别与一个第二撑开臂8转动连接,所有第三撑开臂9和所有第四撑开臂10为沿负重杆1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为等距分布。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撑开臂7、第二撑开臂8、第三撑开臂9和第四撑开臂10均设置四个,两个第三撑开臂9是在负重杆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与负重杆11连接,两个第四撑开臂10也是在负重杆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与负重杆11连接,负重杆11位于后颈接触部5的轴向上的两端中间的位置处,使用效果更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颈椎牵引枕还包括底板1,枕头本体与底板1连接,靠枕部4和缓冲部6设置在底板1上,缓冲部6的一端与底板1连接,缓冲部6的另一端与后颈接触部5的第二端相连接,靠枕部4与底板1连接,底板1用于封闭容置腔在枕头本体的与底板1相接触的表面上形成的开口。在使用颈椎牵引枕时,底板1位于枕头本体的下方,底板1为矩形平板。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牵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枕头本体上且与负重杆11连接的上固定杆14,上固定杆14的长度方向与后颈接触部5的轴线相平行,上固定杆14穿过枕头本体的侧壁后伸入容置腔中,上固定杆1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枕头本体固定连接,上固定杆14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负重杆11固定连接。上固定杆14设置两个,两个上固定杆14设置在枕头本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容置腔位于该两个侧壁之间,两个上固定杆14分别与负重杆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1上固定设置前定位块16和后定位块17,前定位块16插入容置腔中,前定位块16通过前固定销15与枕头本体连接,前定位块16具有让前固定销15插入的安装孔,前固定销15穿过枕头本体的侧壁后插入前定位块16的安装孔中,枕头本体的侧壁上设置让前固定销15穿过的通孔,前固定销15与枕头本体和前定位块16为紧配合。前定位块16设置两个,两个前定位块16处于与负重杆1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相应的,前固定销15也设置两个。底板1的前端通过两个前定位块16和前固定销15的配合,实现与枕头本体的连接。靠枕部4具有让后定位块17插入的定位槽和让后固定销18插入的锁止槽,后定位块17具有让后固定销18插入的安装孔,锁止槽为从靠枕部4的端面开始朝向靠枕部4的内部延伸形成的凹槽,锁止槽的长度方向与底板1相平行且与负重杆11的长度方向在空间上相垂直,定位槽为从靠枕部4的与底板1相接触的表面开始朝向靠枕部4的内部延伸形成的凹槽,定位槽的长度方向与锁止槽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定位槽与锁止槽相连通。后固定销18插入锁止槽中,并穿过后定位块17上的安装孔,后固定销18与靠枕部4和后定位块17为紧配合。底板1的后端通过后定位块17和后固定销18的配合,实现与枕头本体的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定位块17共设置四个,后固定销18设置两个,两个后固定销18处于与负重杆1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各个后固定销18分别与两个后定位块17连接,与后固定销18连接的两个后定位块17为沿后固定销18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四个后定位块17在底板1上呈矩形分布,相应的,靠枕部4上设置四个定位槽和两个锁止槽。

上述结构的颈椎牵引枕,具有如下的优点:

1、使用方便,无需复杂操,躺下即能达到持续牵引的作用;

2、利用头颈部自身的重力,通过机械转化成持续牵引力,力度大小合适;

3、可以在睡眠中持续牵引治疗颈椎,效果较好,患者依从性好;

4、该装置结构简可靠,单易于实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