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互收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4329发布日期:2019-11-15 21:2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智能交互收纳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收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互收纳柜。



背景技术:

今天的青年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解决家务问题,比如通过购买餐饮外卖替代做饭。在今天的餐饮买外模式中,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选择、下单自己的餐饮外卖,但是在接收餐饮外卖的时候,消费者的选择非常局限,只能在外卖到的时候亲手接收送餐,如果正好赶上消费者不方便接收,只能通过第三方寄存。这里所说的第三方寄存,例如让外卖把送餐放在收发室,或者让家人代为接收。

因此,这种寄存的模式限制了外卖模式本身的便利性,让消费者的在购买空间上受到限制。外卖的寄存点和消费者就餐的空间、寄存点本身的寄存能力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此外,从时间上来说,消费者必须迁就外卖配送时间以及外卖变凉的时间,这样消费者只能选择就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点外卖,造成了配送需求的拥挤和拖延。

此外,这些方法并不能使消费者和外卖在线下直接对接,只是变成了间接对接。消费者自己无法核对、确认和接收外卖。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智能交互收纳柜,以此避免现有餐饮外卖模式中消费者购买外卖存在由于无法直接对接导致消费者自己无法核对、确认和接收外卖的问题或者虽然能够直接对接但是受到时间或空间因素限制而影响消费者体验的问题,达到消费者对外卖有效核实接收、同时使得消费者订购外卖时更加便利、具有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交互收纳柜,用于在就餐地点接收外卖餐饮,包括柜体、室外门、信息感应部、智能控制部和智能锁;所述柜体包括由柜体框架所形成的存储腔体;所述存储腔体包括第一开口表面;所述室外门与所述第一开口表面适配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存储腔体;所述信息感应部用于监测所述外卖餐饮的状态;所述智能控制部在所述外卖餐饮送达的情况下,发出解锁指令至所述智能锁,以驱动所述室外门的打开。

根据上述构成,经确认送餐员到达设定的位置后,智能控制部通过解锁智能锁使室外门打开,送餐员将快餐放入收纳箱内,而后控制智能锁将室外门关闭。通过使用本智能交互收纳柜,避免外卖的寄存点和消费者就餐的空间、寄存点本身的寄存能力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中,所述信息感应部包括第一摄像头和/或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一感应器均设置于所述室外门;所述第一摄像头用于监控室外环境中是否有外卖配送人员出现;所述所述第一感应器用于监控室外环境中是否有人员出现。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醒用户在智能交互收纳柜检测范围是否有人员驻留,同时能够对送餐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对外卖餐饮本身进行核实,并以此为依据控制打开室外门的时机,避免当消费者和外卖在线下无法直接对接时只能变成了间接对接,消费者自己无法核对、确认和接收外卖的问题。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中,还包括通信部;所述通信部位于所述存储腔体内,用于将接收的所述智能控制部所发出的指令发送至用户进行核实,并将来自所述用户的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控制部;同时,所述通信部用于将接收的所述信息感应部发出的信息发送至用户。

根据上述构成,用户能够通过通信部随时掌握信息感应部监测的信息,对外卖餐饮的状态进行核实;同时,对智能控制部发出指令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核实。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中,所述信息感应部包括第二摄像头和/或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感应器均设置于所述存储腔体;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存储腔体内所述外卖餐饮的状态;所述第二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存储腔体内所述外卖餐饮的位置。

根据上述构成,当外卖餐饮放入存储腔体内后,外卖餐饮本身的状态、所处的位置等信息能够及时的发送至用户,使得用户能够对外卖餐饮的状态作进一步核实、确认。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中,还包括制冷制热部,位于所述柜体框架;所述制冷制热部用于对所述存储腔体进行加热或制冷;所述制冷制热部包括制冷机构和制热机构。

根据上述构成,使得存储腔体的环境温度能够发生改变。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中,所述信息感应部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智能控制部还包括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存储腔体内的环境温度;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感应器连接,用于依据感应到的所述环境温度,驱动所述制冷机构或所述制热机构,以控制所述存储腔体内温度的升降。

根据上述构成,根据外卖餐饮的属性,通过制冷机构或制热机构调节存储腔体的温度达到预定阈值,使得外卖餐饮保持本身的温度,不会因环境温度导致其本身温度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用户就餐时能有良好的就餐体验。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中,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冷却器和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柜体框架的侧壁。

根据上述构成,使得位于第一开口表面的室外门没有复杂的结构,便于室外门的打开和关闭,同时利于智能交互收纳柜的维修和维护。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中,还包括室内门;所述存储腔体还包括第二开口表面;所述柜体贯通于室外与室内之间的隔墙;所述第二开口表面连接有与其适配连接的室内门;所述室内门设置有手动锁。

根据上述构成,便于用户从室内将快餐饮品取出;同时,能够进一步保证送餐过程中,室内的安全。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中,所述室内门和所述室外门均为下悬柜门。

根据上述构成,便于快餐的放入和取出。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中,还包括现场终端,用于接收所述通信部的信息,同时,用于向所述通信部发出指令;所述现场终端设置于所述室内门同侧的所述柜体框架表面。

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便于用户在房屋内接收外卖快餐的相关信息,同时对室外门、存储腔体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用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以此避免现有餐饮外卖模式中消费者购买外卖存在由于无法直接对接导致消费者自己无法核对、确认和接收外卖的问题或者虽然能够直接对接但是受到时间或空间因素限制而影响消费者体验的问题,达到消费者对外卖有效核实接收、同时使得消费者订购外卖时更加便利、具有更大时间和空间自由、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第一实施例整体逻辑框图;以及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柜体

101柜体框架

102存储腔体

2室外门

3信息感应部

301第一摄像头

302第一感应器

303第二摄像头

304第二感应器

305温度感应器

4智能控制部

41温度控制器

5智能锁

6通信部

7制冷制热部

701制冷机构

7011压缩机

7012冷却器

7013散热器

702制热机构

7021排烟扇

7022电热丝

8室内门

9手动锁

10现场终端

15第一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

15’第二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第一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第一实施例整体逻辑框图。

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用于在就餐地点接收外卖餐饮,包括柜体1、室外门2、信息感应部3、智能控制部4和智能锁5;柜体1部分嵌入在房屋与楼道或室外隔离的墙体中,包括由柜体框架101所形成的存储腔体102;存储腔体102包括第一开口表面;室外门2与第一开口表面适配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存储腔体102;信息感应部3用于监测外卖餐饮的状态;智能控制部4在外卖餐饮送达的情况下,发出解锁指令至智能锁5,以驱动室外门2的打开。

经确认送餐员到达设定的位置后,智能控制部4通过解锁智能锁5使室外门2打开,送餐员将快餐放入收纳箱内,而后控制智能锁5将室外门2关闭。通过使用本智能交互收纳柜15,避免外卖寄存点和消费者就餐的空间、寄存点本身的寄存能力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其次,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信息感应部3包括第一摄像头301和第一感应器302;第一摄像头301和第一感应器302均设置于室外门2;第一摄像头301用于监控室外环境中是否有外卖配送人员出现;第一感应器302用于监控室外环境中是否有人员出现。

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提醒用户在智能交互收纳柜15检测范围是否有人员驻留,同时能够对送餐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对外卖餐饮本身进行核实,并以此为依据控制打开室外门2的时机,避免当消费者和外卖在线下无法直接对接时只能变成了间接对接,消费者自己无法核对、确认和接收外卖的问题。

事实上,除了采用第一感应器与第一摄像头配合的方式对外卖配送人员及外卖餐饮进行监控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使用智能语音系统和第一摄像头相配合的方式,这里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使用户非直接对接的情况下能够对外卖餐饮进行核实、确认,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者,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还包括通信部6;通信部6位于存储腔体102内,用于将接收的智能控制部4所发出的指令发送至用户进行核实,并将来自用户的指令发送至智能控制部4;同时,通信部6用于将接收的信息感应部3发出的信息发送至用户。

用户能够通过通信部6随时掌握信息感应部3监测的信息,对外卖餐饮的状态进行核实;同时,对智能控制部4发出指令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核实。

再者,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信息感应部3包括第二摄像头303和第二感应器304;第二摄像头303和第二感应器304均设置于存储腔体102;第二摄像头303用于拍摄存储腔体102内外卖餐饮的状态;第二感应器304用于检测存储腔体102内外卖餐饮的位置。

当外卖餐饮放入存储腔体102内后,外卖餐饮本身的状态、所处的位置等信息能够及时的发送至用户,使得用户能够对外卖餐饮的状态作进一步核实、确认。

并且,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还包括制冷制热部7,位于柜体框架101;制冷制热部7用于对存储腔体102进行加热或制冷;制冷制热部7包括制冷机构701和制热机构702。制冷机构701包括压缩机7011、冷凝器、散热器7013、膨胀阀、蒸发器等;制热机构702包括电热丝7022、排烟扇7021等。其中冷却器7012和散热器7013,设置于柜体框架101的侧壁,压缩机7011设置于柜体框架101的水平方向。

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存储腔体102的环境温度能够发生改变,同时,使得位于第一开口表面的室外门2没有复杂的结构,便于室外门2的打开和关闭,同时利于智能交互收纳柜15的维修和维护。

事实上,制热机构除了使用电热丝以外,还可以使用加热板,只要起到对存储腔体加温的作用即可,这里不做限定。

再者,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信息感应部3还包括温度感应器305;智能控制部4还包括温度控制器41;温度感应器305用于检测存储腔体102内的环境温度;温度控制器41与温度感应器305连接,用于依据感应到的环境温度,驱动制冷机构701或制热机构702,以控制存储腔体102内温度的升降。

根据外卖餐饮的属性,通过制冷机构701或制热机构702调节存储腔体102的温度达到预定阈值,使得外卖餐饮保持本身的温度,不会因环境温度导致其本身温度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用户就餐时能有良好的就餐体验。

再者,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还包括室内门8;存储腔体102还包括第二开口表面;柜体1贯通于室外与室内之间的隔墙;第二开口表面连接有与其适配连接的室内门8,室内门8设置有手动锁9。

采用这样的构成,便于用户从室内将快餐饮品取出,同时,手动锁9能够进一步保证送餐过程中,室内的安全。

此外,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室内门8和室外门2均为下悬柜门。

采用这样的构成构成,便于快餐的放入和取出。

此外,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还包括现场终端10,用户通过现场终端10接收通信部6发出的信息,同时,用户通过现场终端10向通信部6发出指令。现场终端10设置于室内门8同侧的柜体框架101的水平方向的表面,包括交互屏幕、网络控件以及控制芯片和电路以及相关的控制软件。

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便于用户在房屋内接收外卖快餐的相关信息,同时对室外门2、存储腔体102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事实上,现场终端属于用户终端的一种,要求用户在房屋内操作。除此之外,用户终端还包括基于服务器的远程终端,例如手机app、云服务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接收通信部发出的信息同时可以向通信部发送指令,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次参照图1和图2,在实际工作中:

第一感应器302检测智能交互收纳柜15周围人员驻留的情况,当发现有人员驻留后,通过通信部6向用户发送信息,用户通过第一摄像头301对该人员进行确认。当用户确认为外卖餐饮的送餐人员且外卖餐饮为自己下单内容后,通过智能控制部4驱动智能锁5解锁,使得室外门2打开。送餐人员将外卖餐饮放入存储腔体102后,用户通过第二摄像头303和第二感应器304对外卖餐饮再次进行核对,无误后,通过智能锁5将室外门2关闭。用户通过温度感应器305了解存储腔体102的实时温度,根据外卖餐饮的种类(冷饮、凉菜或热菜等)及最佳食用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41使制冷制热部7开始工作,当存储腔体102的环境温度能够使外卖餐饮保持在最佳食用温度时,停止制冷制热部7工作。当用户需要就餐时,可以通过室外门2将外卖餐饮取出,也可以在房屋内通过室内门8将外卖餐饮取出。

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第二实施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用于在就餐地点接收外卖餐饮,包括柜体1、室外门2、信息感应部3、智能控制部4和智能锁5;柜体1部分嵌入在房屋与楼道或室外隔离的墙体中,包括由柜体框架101所形成的存储腔体102;存储腔体102包括第一开口表面;室外门2与第一开口表面适配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存储腔体102;信息感应部3用于监测外卖餐饮的状态;智能控制部4在外卖餐饮送达的情况下,发出解锁指令至智能锁5,以驱动室外门2的打开。

其次,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信息感应部3包括第一摄像头301和第一感应器302;第一摄像头301和第一感应器302均设置于室外门2;第一摄像头301用于监控室外环境中是否有外卖配送人员出现;第一感应器302用于监控室外环境中是否有人员出现。

再者,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还包括通信部6;通信部6位于存储腔体102内,用于将接收的智能控制部4所发出的指令发送至用户进行核实,并将来自用户的指令发送至智能控制部4;同时,通信部6用于将接收的信息感应部3发出的信息发送至用户。

再者,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信息感应部3包括第二摄像头303和第二感应器304;第二摄像头303和第二感应器304均设置于存储腔体102;第二摄像头303用于拍摄存储腔体102内外卖餐饮的状态;第二感应器304用于检测存储腔体102内外卖餐饮的位置。

并且,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还包括制冷制热部7,位于柜体框架101;制冷制热部7用于对存储腔体102进行加热或制冷;制冷制热部7包括制冷机构701和制热机构702。制冷机构701包括压缩机7011、冷凝器、散热器7013、膨胀阀、蒸发器等;制热机构702包括电热丝7022、排烟扇7021等。其中冷却器7012和散热器7013,设置于柜体框架101的侧壁。

再者,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信息感应部3还包括温度感应器305;智能控制部4还包括温度控制器41;温度感应器305用于检测存储腔体102内的环境温度;温度控制器41与温度感应器305连接,用于依据感应到的环境温度,驱动制冷机构701或制热机构702,以控制存储腔体102内温度的升降。

再者,本实用新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还包括室内门8;存储腔体102还包括第二开口表面;柜体1贯通于室外与室内之间的隔墙;第二开口表面连接有与其适配连接的室内门8。

此外,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室内门8和室外门2均为下悬柜门。

此外,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中,还包括现场终端10,用户通过现场终端10接收通信部6发出的信息,同时,用户通过现场终端10向通信部6发出指令。现场终端10设置于室内门8同侧的柜体框架101的竖直方向的上方表面,包括室内门8上的交互屏幕、网络控件以及控制芯片和电路以及相关的控制软件。

本实施例智能交互收纳柜15'相较于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交互收纳柜,用于在就餐地点接收外卖餐饮,包括柜体、室外门、信息感应部、智能控制部和智能锁;所述柜体包括由柜体框架所形成的存储腔体;所述存储腔体包括第一开口表面;所述室外门与所述第一开口表面适配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存储腔体;所述信息感应部用于监测所述外卖餐饮的状态;所述智能控制部在所述外卖餐饮送达的情况下,发出解锁指令至所述智能锁,以驱动所述室外门的打开。通过使用上述智能交互收纳柜,以此避免现有餐饮外卖模式中消费者购买外卖存在由于无法直接对接导致消费者自己无法核对、确认和接收外卖的问题或者虽然能够直接对接但是受到时间或空间因素限制而影响消费者体验的问题,达到消费者对外卖有效核实接收、同时使得消费者订购外卖时更加便利、具有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提高消费者的体验度的目的。

如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