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自动旋转式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7907发布日期:2020-01-03 09:48阅读:134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自动旋转式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旋转式烧烤炉。



背景技术:

烧烤为人们喜爱,而用以烧烤食物的烧烤炉为行业内众多商家所关注。现有的烧烤炉中,一种是手动操作,使用木头、煤炭燃烧进行加热,将食物用竹签串好后进行烧烤,烧烤中通过人手翻转烤签,烧烤后递给顾客,这种烧烤炉使用不方便,在烧烤过程中,食物受热不均匀,容易烤焦、烤糊,从而影响食物口味,并且污染大。另一种是自动烧烤炉,包括气烤炉和电烤炉等,这种烧烤炉采用钢签串接食物,将此钢签与传动齿轮固定在一起,传动齿轮在传动链条的带动下,进而带动钢签翻转,使食物各处受热、炙烤,但是该烤炉并不能侧立摆放,以致需要较大的存放空间。

申请号201320670351.4的中国实用新型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碳烤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设有碳烤腔,所述碳烤腔内设有若干转轴,所述转轴可带动与转轴连接的支架转动,所述碳烤腔下方设有碳盒,所述碳盒上设有若干孔,所述碳盒下方设有集灰装置,所述集灰装置包括抽屉槽和集灰盒,所述集灰盒插设在抽屉槽内,所述炉体内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与动力源连接,所述主轴与转轴传动连接,这样转轴转动时可带动食物转动。上述碳烤炉油烟大,效率低,成本高,体积大,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旋转式烧烤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旋转式烧烤炉,包括:机座,所述机座内设有线路板;炉体,所述炉体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炉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开门,所述炉体的前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炉体内的电热管;烤签,所述烤签设有若干根,布置在所述炉体内靠近电热管的位置,且所述烤签的柄部伸出所述炉体;用于驱动所述烤签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烤签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热管为一根管由上至下多次弯曲形成多个呈u形的加热部,相邻的加热部间留有间距。

优选地,所述烤签设有两竖排,位于所述电热管的两侧,每排烤签由上至下依次布置。

优选地,每排烤签设有三个、四个、五个或者六个。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为触摸感应面板。

优选地,所述可开门上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可视窗。

优选地,所述炉体后壁板的两侧开设有若干个签槽,所述烤签上靠近柄部的位置插设在签槽中。

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机座内的驱动马达、设在所述炉体后壁上的若干个齿轮,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每个烤签与相应的齿轮连动。

优选地,所述机座的后侧还设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炉体的底面形成夹角,且夹角范围在90~135°。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功能自动旋转式烧烤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整体呈立式摆放,可以减少占用空间;设置电热管加热烧烤食材,可以减少油烟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设置驱动装置驱动烤签自动转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机座

11散热风机

2炉体

21可开门

211可视窗

22控制面板

23签槽

3电热管

31加热部

4烤签

401第一烤签

402第二烤签

403第三烤签

404第四烤签

405第五烤签

406第六烤签

41柄部

5驱动装置

51齿轮

6顶板

7传动箱

71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旋转式烧烤炉,包括机座1、炉体2、加热装置3、烤签4和用于驱动所述烤签4转动的驱动装置5。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机座1为电气箱,内设有线路板,线路板用于安装各类元器件,并将各元器件电气连接,电气箱内还设有电源接口。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炉体2设置在所述机座1上,例如通过螺栓将所述炉体2固定连接在所述机座1的顶部,所述炉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开门21,可通过打开可开门21将烤签4从炉体2内取出或者装入在炉体2内,所述可开门21上还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可视窗211,便于用户监测食物烧烤进度,透明材料可选用耐高温玻璃。所述炉体2的前侧设有控制面板22,控制面板22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2上设有加热控制开关,用于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所述控制面板22上还设有控制烤签转动的开关,从而控制烤签转动或者停止。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22可选用触摸感应面板,便于用户操作。在另一种实施例在,所述控制面板22与所述炉体2的底面形成夹角,且夹角范围在90~135°,通过角度的设计,使所述控制面板22倾斜设置,从而便于用于操作。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炉体2内的电热管3,电热管3可选用一根管由上至下多次弯曲制成,弯曲的过程中形成多个相邻布置的呈u形的加热部31,相邻的加热部31间留有间距,间距可以不等,采用多个呈u形的加热部31使加热面积增大,从而可以加工更多的食物。电热管3的两端可固定安装在炉体2的后壁上,并与机座1内的电路板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烤签4设有若干根,布置在所述炉体2内靠近电热管3的位置,最好是均匀分布在所述电热管3的周围,使所述烤签4可以均匀受热,所述烤签4的柄部41伸出所述炉体2,柄部41可以由胶木、橡木等防火隔热材料制成,一方面避免柄部41过热,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取放。在一种实施中,所述烤签4设有两竖排,位于所述电热管3的两侧,每排烤签4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每排烤签4设有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者更多个,两排烤签4可以平行布置,也可以交错布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炉体2后壁板的两侧开设有若干个签槽23,签槽23的数量与烤签4的数量相同,所述烤签4上靠近柄部41的位置插设在签槽23中,使用时,打开所述可开门21,向外拨动柄部41,使烤签4离开所述签槽23,从而可将所述烤签4取出。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5与所述烤签4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与所述线路板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5工作,从而驱动所述烤签4转动或者停止。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机座1内的驱动马达、设在所述炉体2后壁上的若干个齿轮51,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齿轮51传动连接,驱动马达与所有的齿轮可通过链条连接,并且可通过张紧轮调节张紧状态,每个烤签4与相应的齿轮51连动,即齿轮51的背侧设有轴套,轴套位于炉体内,烤签4的尖部插设在轴套内,从而使每个烤签4与相应的齿轮51连动,齿轮51安装在传动箱7内,传动箱7设置在机座1上,并且紧密连接在炉体2的后侧,传动箱7上设有后盖71,打开传动箱7,安装所述齿轮51,齿轮51的后端伸进炉体2内,齿轮51与所述烤签4一一对应,当所述驱动马达转动时,带动所述齿轮51转动,从而所述烤签4可以转动。

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机座1的后侧还设有散热风机11,所述散热风机11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散热风机11可以进行散热,避免温度过高。

实施例1

所述烤签4设有6个,分别为第一烤签401、第二烤签402、第三烤签403、第四烤签404、第五烤签405和第六烤签406,六个烤签4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烤签401、第二烤签402和第三烤签403为一组,布置在电热管的一侧,第四烤签404、第五烤签405和第六烤签406为另一组,布置在电热管的另一侧,每组烤签4由一个驱动装置5驱动,其中一个驱动装置5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一驱动齿轮通过第一链条同步传动连接,第一烤签401插设在第一齿轮上,第二烤签402插设在第二齿轮上,第三烤签403插设在第三齿轮上;另一个驱动装置5包括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通过第二链条同步传动连接,第四烤签404插设在第四齿轮上,第五烤签405插设在第五齿轮上,第六烤签406插设在第六齿轮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