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门套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6915发布日期:2020-01-15 00:5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门套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建材领域,特别是门套型材。



背景技术:

对于门套型材,常会采用拼装式设计,即门套型材由多块板材拼装而成,以降低原材料的成本。为营造出不同的造型,需要在门套型材上设置装饰结构。现有的,对于门套的加工生产,一般是直接在门套型材上加工出相应的装饰结构,然后将加工有装饰结构的门套型材拼合成门套。门套型材需要定制,其成本较高,且门套型材一旦成型就意味着其装饰结构无法改变,门套型材的生产调整不够灵活,容易造成库存积压。有鉴于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克服门套型材生产调整不灵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装式门套型材,以克服门套型材生产调整不灵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拼装式门套型材,其包括型材主体、位于型材主体侧部的侧板组件以及位于型材主体顶部的装饰板,所述型材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呈t字型或燕尾型的卡槽,所述装饰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滑动卡设于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型材主体包括第一框板以及位于第一框板上方的第二框板,所述第一框板与第二框板相连接并共同围成所述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板的顶部具有定位槽,所述第二框板的底部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插设于定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型材主体的顶面开设有可供卡接部向下插入的导槽,所述卡槽的端部与导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装饰板的侧部设置有装饰槽。

优选的,所述装饰板上设置有第一木皮,所述第一木皮延伸至覆盖装饰板的侧面以及装饰槽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侧板主体以及设置在侧板主体顶部的插板,所述型材主体的侧部设置有与插板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插板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侧板主体上朝向型材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型材主体包括第一框板以及设置在第一框板顶部的第二框板,所述插槽设置于第一框板的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型材主体和装饰板采用分体式设计,两者通过卡槽和卡接部的配合相连接,在生产时可根据需要将不同的装饰板和型材主体拼装,以形成所需的门套型材,门套型材的生产调整较为灵活,不容易产生库存积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是型材主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拼装式门套型材,其包括型材主体1、侧板组件2以及装饰板3,侧板组件2位于型材主体1的侧部,装饰板3位于型材主体1的顶部。在型材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呈t字型或燕尾型的卡槽41,装饰板3的底部设置有与卡槽41相配合的卡接部42,卡接部42滑动卡设于卡槽41内。

在生产时,可分别生产出不同的型材主体1以及不同装饰板3,然后根据需要将两者拼装,以形成门套型材,接着将门套型材拼合成门套即可。可根据需要灵活搭配型材主体1和装饰板3,门套型材的生产调整较为灵活,不容易产生库存积压。

在型材主体1的顶面开设有可供卡接部42向下插入的导槽13,卡槽41的端部与导槽13相连通。通过这样的结构,在进行拼装时,将装饰板3的卡接部42向下插入导槽13,然后卡接部42仅需要移动较短的距离即可完全置入卡槽41,装饰板3在拼装时所移动的距离较短,不需要将装饰板3自型材主体1的端部滑动卡入,方便装饰板3的安装。

装饰板3的侧部设置有装饰槽31,以便于安装胶条、发光条等装饰条。

装饰板3上设置有第一木皮,第一木皮延伸至覆盖装饰板3的侧面以及装饰槽31的内壁。通过该结构,可遮挡装饰槽31内壁的粗糙面,即使没有安装装饰条,装饰槽31也较为美观。

侧板组件2包括侧板主体21以及设置在侧板主体21顶部的插板22,型材主体1的侧部设置有与插板22相配合的插槽111,插板22插设于插槽111内,以实现侧板组件2与型材主体1之间的连接。当然,对于侧板组件2,亦可不设置插板22,将侧板主体21通过钉子连接于型材主体1,同时在侧板主体21上设置木皮来遮挡钉子的头部。

侧板主体21上朝向型材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11。在安装门套时,侧板主体21上朝向型材主体1的一侧贴靠墙面,设置凹槽211可减少侧板主体21与墙面之间的接触面,以降低侧板主体21侧面的平整度要求。

型材主体1包括第一框板11以及设置在第一框板11顶部的第二框板12,插槽111设置于第一框板11的侧部。

此外,第一框板11与第二框板12相连接并共同围成前述的卡槽41以及导槽13,在加工型材主体1的卡槽41时,不需要侧向进刀开槽,方便加工。

第一框板11的顶部具有定位槽,第二框板12的底部具有定位部121,定位部121插设于定位槽内,以便于第一框板11与第二框板12之间的对准定位。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