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8741发布日期:2020-04-07 21:0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泡茶,泡茶可以养生,但是不同的人群对茶的浓度爱好不同,传统水杯无法实现茶水浓度的调节。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杯子,过滤网都是很简单的放进去,然后茶叶再放到过滤网上,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茶水浓度,使用中具有较大不便。

公开号为cn2046982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浸茶水杯,包括杯体和上盖,所述杯体内放置有可在杯体内活动的茶叶盒,所述上盖包括筒状设置的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内设有中间隔座,所述中间隔座与所述茶叶盒之间设有相互吸附的磁吸机构,所述中间隔座上安装有茶叶盒推开机构。所述茶叶盒内装入茶叶放入到所述杯体内部,向所述杯体内加入水,所述上盖与所述杯体连接。当所述杯体倒置后回复到正立位置时,所述茶叶盒被所述磁吸机构吸附于所述中间隔座的下方且脱离水面。需要浸茶时,按动所述茶叶盒推开机构推开所述茶叶盒,所述茶叶盒掉入到所述杯体内的水中。该实用新型虽然能够调节浸茶浓度,但是其底部并没有设置可以吸附茶叶的吸附机构,杯子在非静止状态下使用时存在较大不便,喝水时容易掉出来影响喝水,铁制茶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生锈,且上盖上同时设置磁吸机构和推开机构,结构复杂,也造成了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调节茶水浓度的水杯装置,可用于茶杯及其他泡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水杯,包括茶仓、可密封连接的上盖、瓶身、下盖;所述茶仓在使用时放置于所述瓶身内侧,所述上盖设有一组可旋转的上盖磁铁、以及用于旋转所述上盖磁铁的旋转机构,所述下盖设有一组可旋转的下盖磁铁、以及用于旋转所述下盖磁铁的旋转机构,所述茶仓的上、下底面各设有一组茶仓磁铁,所述上盖磁铁、下盖磁铁的磁极相同,且与所述茶仓磁铁的磁极相反,靠近时相互吸引;泡茶时,所述茶仓放置于所述瓶身内侧,所述茶仓磁铁与所述下盖磁力吸合连接;需要暂停泡茶时,将所述瓶身反转(下盖在上,上盖在下),然后旋转所述下盖的旋转机构至下盖磁铁远离茶仓磁铁,此时所述茶仓失去吸附所述下盖的磁力,在重力作用下落下至所述上盖,并与所述上盖吸合连接,再次翻转至所述瓶身回正,则所述上盖吸合所述茶仓,不再泡茶;再次需要泡茶时,则旋转所述上盖的旋转机构至上盖磁铁远离茶仓磁铁,即可使所述茶仓失去吸附磁力,在重力作用下落下至下盖处,继续泡茶。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包括上盖旋转盖、上盖磁铁、上盖本体、上盖防漏硅胶圈,所述上盖旋转盖为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部,设于所述上盖本体上侧,通过扣位结构与所述上盖本体连接,使所述上盖旋转盖可相对所述上盖本体相对旋转运动;所述上盖旋转盖下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磁铁固定槽,用于固定两个磁极相同的所述上盖磁铁,使所述上盖旋转盖旋转90°即转到远离茶仓磁铁的位置;所述上盖本体设有螺纹,与所述瓶身上设有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盖防漏硅胶圈设于上盖本体与所述瓶身顶部连接处,用于保证所述上盖与所述瓶身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包括下盖旋转盖、下盖磁铁、下盖本体、下盖防漏硅胶圈,所述下盖旋转盖为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部,设于所述下盖本体下侧,通过扣位结构与所述下盖本体连接,使所述下盖旋转盖可相对所述下盖本体相对旋转运动;所述下盖旋转盖上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磁铁固定槽,用于固定两个磁极相同的所述下盖磁铁,使所述下盖旋转盖旋转90°即转到远离茶仓磁铁的位置;所述下盖本体设有螺纹,与所述瓶身上设有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下盖防漏硅胶圈设于下盖本体与所述瓶身顶部连接处,用于保证所述下盖与所述瓶身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茶仓呈圆柱状,用于装放茶叶,所述茶仓设有若干网孔,以便于泡茶时水与茶叶的充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茶仓包括上茶仓盖、茶仓本体、下茶仓盖、茶仓磁铁,所述上茶仓盖、茶仓本体、下茶仓盖依次可拆卸连接,磁极相同的所述茶仓磁铁分别固定在所述上茶仓盖、下茶仓盖上;所述网孔分别设于所述上茶仓盖、下茶仓盖上,便于泡茶时水与茶叶的充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上茶仓盖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磁铁固定槽,所述下茶仓盖也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磁铁固定槽,四个所述磁铁固定槽分别固定四个磁极相同的磁铁,使所述上盖旋转盖/下盖旋转盖相对所述茶仓旋转90°即转到远离所茶仓磁铁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茶仓盖、下茶仓盖均设有茶仓盖硅胶以及超声波片,所述茶仓盖硅胶用于使所述上茶仓盖、下茶仓盖与所述茶仓本体紧密连接;所述超声波片用于密封安装在所述上茶仓盖、下茶仓盖内侧的所述茶仓磁铁,确保所述茶仓磁铁被所述超声波片密封,而不会污染茶水。

进一步地,所述上茶仓盖、下茶仓盖上均设有一个正六边形的凹槽,所述上盖下侧、所述下盖上侧均设有一个正六边形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在所述上盖旋转盖/下盖旋转盖相对所述上盖/下盖旋转时,所述凹槽与凸起咬合固定,使所述茶仓在水平方向上不会随着旋转盖的旋转而运动,起到固定所述茶仓、确保旋转操作有效的作用,从而使得下盖磁铁远离茶仓磁铁。

在所述上盖旋转盖/下盖旋转盖相对所述上盖/下盖旋转时,所述凹槽与凸起在所述上盖磁铁/下盖磁铁与茶仓磁铁的磁力作用下咬合固定,起到固定所述茶仓的作用,使得所述茶仓不会沿所述上盖旋转盖/下盖旋转盖而旋转运动,所述上盖磁铁/下盖磁铁随所述上盖磁铁/下盖磁铁的旋转而转到远离所述茶仓磁铁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茶仓失去所述上盖磁铁/下盖磁铁的吸附磁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所述下盖/上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茶仓采用铝合金材料或食品级耐热塑料制成,克服了传统技术中茶仓容易生锈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片是指采用食品级耐热塑料片通过超声波粘合方式与所述茶仓盖粘合,将所述茶仓磁铁密封起来而形成的超声波片,通过局部密封的方式实现了所述茶仓磁铁的密封,且不会影响所述茶仓的泡茶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通过旋转机构的设置,使所述上盖、下盖能够吸住或释放茶仓,从而实现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将茶仓吸附在上盖或者下盖,实现茶水浓度的调节功能;采用局部密封的超声波片,既实现了茶仓磁铁的密封,又不会影响茶仓的泡茶效率;茶仓可采用铝合金材料或食品级耐热塑料制成,克服了传统技术中茶仓容易生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调节茶水浓度,克服了传统技术不能调节茶水浓度、茶仓容易生锈或掉落、影响喝水等问题,可以广泛应用在其他需要调节浓度的装置,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图及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茶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盖旋转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11、上盖旋转盖;111、磁铁固定槽;12、上盖磁铁;13、上盖本体;14、上盖防漏硅胶圈;2、茶仓;21、茶仓盖;22、茶仓磁铁;23、茶仓盖硅胶;24、超声波片;25、茶仓本体;3、瓶身;4、下盖;41、下盖防漏硅胶圈;42、下盖本体;43、下盖磁铁;44、下盖旋转盖;5、凸起;6、凹槽;7、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水杯,包括茶仓2、可密封连接的上盖1、瓶身3、下盖4;所述茶仓2在使用时放置于所述瓶身3内侧,所述上盖1设有一组可旋转的上盖磁铁12、以及用于旋转所述上盖磁铁12的旋转机构,所述下盖4设有一组可旋转的下盖磁铁43、以及用于旋转所述下盖磁铁43的旋转机构,所述茶仓2的上、下底面各设有一组茶仓磁铁22,所述上盖磁铁12、下盖磁铁43的磁极相同,且与所述茶仓磁铁22的磁极相反,靠近时相互吸引;泡茶时,所述茶仓2放置于所述瓶身3内侧,所述茶仓磁铁22与所述下盖4磁力吸合连接;需要暂停泡茶时,将所述瓶身3反转(下盖4在上,上盖1在下),然后旋转所述下盖4的旋转机构至下盖磁铁43远离茶仓磁铁22,此时所述茶仓2失去吸附所述下盖4的磁力,在重力作用下落下至所述上盖1,并与所述上盖1吸合连接,再次翻转至所述瓶身3回正,则所述上盖1吸合所述茶仓2,不再泡茶;再次需要泡茶时,则旋转所述上盖1的旋转机构至上盖磁铁12远离茶仓磁铁22,即可使所述茶仓2失去吸附磁力,在重力作用下落下至下盖4处,继续泡茶。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茶仓2为对称的圆柱结构,用于装放茶叶,所述茶仓2包括上、下两个茶仓盖21、茶仓磁铁22、茶仓盖硅胶23、超声波片24、茶仓本体25,所述上茶仓盖21、茶仓本体25、下茶仓盖21依次可拆卸连接(如本实施例中采用螺纹连接),所述上、下茶仓盖21均设有茶仓盖硅胶23以及超声波片24,所述上、下茶仓盖21均为圆环状,用于使所述上茶仓盖21、下茶仓盖21与所述茶仓本体25紧密连接;所述超声波片24用于密封安装在所述上茶仓盖21、下茶仓盖21内侧的所述茶仓磁铁22,确保所述茶仓磁铁22被所述超声波片24密封,而不会污染茶水;所述上、下茶仓盖21的所述茶仓盖硅胶23上各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磁铁固定槽,所述上、下茶仓盖21共四个磁铁固定槽分别固定四个磁极相同的茶仓磁铁22(均为s极朝茶仓2外侧,n极朝茶仓2内侧),使所述上盖磁铁12/下盖磁铁43相对所述茶仓2旋转90°即转到远离所茶仓磁铁22的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茶仓2采用铝合金材料或食品级耐热塑料制成,克服了传统技术中茶仓2容易生锈的问题。所述茶仓2的上、下茶仓盖21上还均匀地设有若干网孔7,以便于泡茶时水与茶叶的充分接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片24是指采用食品级耐热塑料片通过超声波粘合方式与所述茶仓盖21粘合,将所述茶仓磁铁22密封起来而形成的超声波片24,通过局部密封的方式实现了所述茶仓磁铁22的密封,且不会影响所述茶仓2的泡茶效率。

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包括上盖旋转盖11、两个上盖磁铁12、上盖本体13、上盖防漏硅胶圈14,所述上盖旋转盖11为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部,设于所述上盖本体13上侧,通过扣位结构与所述上盖本体13连接,使所述上盖旋转盖11可沿所述上盖本体13相对旋转运动;所述上盖旋转盖11下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上盖磁铁固定槽111,用于固定两个磁极相同的所述上盖磁铁12(n极朝下,s极朝上),使所述上盖旋转盖11旋转90°即转到远离茶仓磁铁22的位置;所述上盖本体13设有螺纹,与所述瓶身3上设有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盖防漏硅胶圈14设于上盖本体13与所述瓶身3顶部连接处,用于保证所述上盖1与所述瓶身3密封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盖4的结构与所述上盖3的结构基本相同,所述下盖4包括下盖旋转盖44、下盖磁铁43、下盖本体42、下盖防漏硅胶圈41,所述下盖旋转盖44为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部,设于所述下盖本体42下侧,通过扣位结构与所述下盖本体42连接,使所述下盖旋转盖44可沿所述下盖本体42相对旋转运动;所述下盖旋转盖44上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磁铁固定槽,用于固定两个磁极相同的所述下盖磁铁43(n极朝上,s极朝下),使所述下盖旋转盖44旋转90°即转到远离茶仓磁铁22的位置;所述下盖本体42设有螺纹,与所述瓶身3上设有的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下盖防漏硅胶圈41设于下盖本体42与所述瓶身3顶部连接处,用于保证所述下盖4与所述瓶身3密封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茶仓盖21、下茶仓盖21上均设有一个正六边形的凹槽6,所述上盖1下侧、所述下盖4上侧均设有一个正六边形的凸起5,所述凸起5与所述凹槽6配合连接,在所述上盖旋转盖11/下盖旋转盖44相对所述上盖1/下盖4旋转时,所述凹槽6与凸起5咬合固定,使所述茶仓2在水平方向上不会随着旋转盖的旋转而运动,起到固定所述茶仓2、确保旋转操作有效的作用,从而使得下盖磁铁43远离茶仓磁铁22。

正常使用时,所述凹槽6与凸起5在所述上盖磁铁12/下盖磁铁43与茶仓磁铁22的磁力作用下吸引并咬合固定,当所述上盖旋转盖11/下盖旋转盖44相对所述上盖1/下盖4旋转时,所述凸起5与凹槽6的咬合起到固定所述茶仓2的作用,使得所述茶仓2不会沿所述上盖旋转盖11/下盖旋转盖44而旋转运动,所述上盖磁铁12/下盖磁铁43随所述上盖旋转盖11/下盖旋转盖44的旋转而转到远离所述茶仓磁铁22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茶仓2失去所述上盖磁铁12/下盖磁铁43的吸附磁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所述下盖4/上盖1上。

使用方法:

①泡茶时,打开茶仓2的茶仓盖21放入茶叶,然后关闭茶仓盖21,将茶仓2放入瓶身3中(瓶身3与下盖4密封连接),然后倒入热水,即可开始泡茶;此时,茶仓2与下盖4磁力吸合连接,所述下盖4的凸起5与茶仓2的凹槽6配合定位;

②当茶水浓度达到要求,不再需要泡着茶叶时,将瓶身3反转(下盖4在上,上盖1在下),然后旋转下盖旋转盖44至远离茶仓磁铁22的位置(90°),此时,茶仓磁铁22在凸起5与凹槽6的配合下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不动,下盖磁铁43在下盖旋转盖44的带动下旋转90°,从而使得茶仓磁铁22失去了下盖磁铁43的磁力吸引,在重力作用下落下至上盖1,并与上盖1吸合连接,再次翻转所述瓶身3回正(上盖1在上,下盖4在下),则上盖1吸合茶仓2,不再泡茶;

③当再次需要泡茶时,则旋转上盖旋转盖11至远离茶仓磁铁22的位置(90°),此时,茶仓磁铁22在凸起5与凹槽6的配合下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不动,上盖磁铁12在上盖旋转盖11的带动下旋转90°,从而使得茶仓磁铁22失去了上盖磁铁12的磁力吸引,在重力作用下落下至下盖4处,继续泡茶。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如卡槽结构采用其他结构,磁铁磁极与本实施例反转,磁铁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应用于水杯泡茶的其他浓度调节装置,等等,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