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8736发布日期:2020-04-07 21:0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杯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



背景技术:

现有保温杯或者保温壶的防滑塑胶底,因为稳定且耐磨损,得到广泛使用,塑胶底一般都是加热、加力强行压入的保温杯或者保温壶的底部,塑胶底有些还要滴胶固定底座。塑胶底受到环境温度等影响会变小从而脱落;且装配工艺复杂,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这些都是塑胶底行业的老大难问题。现有真空壶盖子与壶口旋转连接结构,其工艺复杂,使用不方便;也有采用卡座式连接结构,使用时,用手在两边一捏,即可将盖子整体打开,其外形不美观,手感不好,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的技术方案,其将塑胶底压入杯底中,然后用卡圈与杯底的摩擦力把塑胶底牢固锁紧在底部,塑胶底受到环境问题变化不会脱落,装配工艺简单,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且只需要轻轻按下按键,即可将盖子整体轻松打开;锁紧时,将盖子整体装入壶口,用力按压,盖子整体锁定,使用简单方便。

所述的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杯体底部配合设置杯底,杯底底部设置用于装配的杯底凹部,杯底凹部内配合设置塑胶底,杯底凹部侧面和塑胶底外圈之间卡入紧配设置卡圈。

所述的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其特征在于塑胶底外圈侧壁设置塑胶底挡圈,卡圈卡紧后其内端面与塑胶底挡圈挡接配合。

所述的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圈截面为l形结构,塑胶底外圈侧壁对应设置塑胶底凸台圈,卡圈的l形折弯部位与塑胶底凸台圈挡接配合。

所述的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底、卡圈均采用不锈钢制成,杯底的杯底凹部侧面与卡圈外圈相互触接面均为不光滑表面。

所述的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其特征在于杯体的杯口固定设置手柄套圈、盖子封水座,手柄套圈一侧设置手柄,盖子封水座上方配合设置与其一侧转动翻开的外盖,外盖中间设置与其上下活动配合的按键,外盖下方设置与其挡触配合的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左连接轴、右连接轴与盖子封水座转动配合,左连接轴、右连接轴下方分别设置触接配合的左卡扣、右卡扣,左连接轴与左卡扣上下卡接配合,右连接轴与右卡扣上下卡接配合,左卡扣、右卡扣内侧分别与盖子封水座弹性顶触配合,左卡扣外侧设置左卡边,右卡扣外侧设置右卡边,盖子封水座外侧壁体上对应设置左缺口、右缺口,左卡边穿出左缺口与手柄套圈内壁挡接配合,右卡边穿出右缺口与手柄套圈内壁挡接配合。

所述的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其特征在于左连接轴下部设置左卡槽,右连接轴下部设置右卡槽,左卡扣上对应设置左卡条,右卡扣上对应设置右卡条,左卡槽与左卡条上下卡接配合,右卡槽与右卡条上下卡接配合;左连接轴下部两侧设置两个左转轴,右连接轴下部两侧设置两个右转轴,盖子封水座上对应设置两个左转轴孔、两个右转轴孔,两个左转轴与两个左转轴孔转动配合,两个右转轴与右转轴孔转动配合;左连接轴外侧设置左挡边,右连接轴外侧设置右挡边,按键的两侧与左挡边、右挡边挡接配合。

所述的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其特征在于左卡扣内侧设置左弹簧座,左弹簧座内设置左弹簧,右卡扣内侧设置右弹簧座,右弹簧座内设置右弹簧,左卡扣、右卡扣分别通过左弹簧、右弹簧与盖子封水座内部壁体弹性顶触配合。

所述的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其特征在于盖子封水座下部套接设置皮圈,盖子封水座下方配合设置盖子雨伞座,盖子雨伞座中间固定设置雨伞芯,雨伞芯从下到上依次套接设置下弹簧、盖子封水座、上弹簧,雨伞芯上部设置雨伞扣与上弹簧挡接配合,外盖一侧设置按柄,按柄内侧设置按压条,按压条外侧设置按键卡槽,盖子封水座上对应设置按柄卡孔,按压条穿过外盖内腔,按键卡槽与按柄卡孔卡接限位配合;按键卡槽与按柄卡孔之间具有设定的上下活动空间,按压条中间底部与雨伞芯顶部触接顶触配合。

所述的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其特征在于盖子雨伞座底部配合设置一组卡扣,盖子雨伞座下部配合设置茶滤网,茶滤网顶部边沿对应设置卡孔,卡扣卡入卡孔后转动与茶滤网顶部边沿挡接配合;卡扣为l形扣,其朝向设置一致,盖子雨伞座底部为圆形结构,其均布设置-个卡扣。

上述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其将塑胶底压入杯底中,然后用卡圈与杯底的摩擦力把塑胶底牢固锁紧在底部,塑胶底受到环境问题变化不会脱落,装配工艺简单,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且只需要轻轻按下按键,即可将盖子整体轻松打开;锁紧时,将盖子整体装入壶口,用力按压,盖子整体锁定,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滑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塑胶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开合的分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开合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开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开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开合整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茶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盖、2-按键、3-左连接轴、301-左挡边、302-左卡槽、303-左转轴、4-右连接轴、401-右挡边、402-右卡槽、403-右转轴、5-左卡扣、501-左卡边、502-左卡条、503-弹簧座、6-右卡扣、601-右卡边、602-右卡条、603-右弹簧座、7-左弹簧、8-右弹簧、9-雨伞扣、10-上弹簧、11-盖子封水座、1101-按柄卡孔、1102-左转轴孔、1103-右转轴孔、1104-左缺口、1105-右缺口、12-皮圈、13-下弹簧、14-雨伞芯、15-盖子雨伞座、16-卡扣、17-手柄套圈、18-按柄、1801-按压条、1802-按键卡槽、19-茶滤网、1901-卡孔;20-杯体、21-杯底、2101-杯底凹部、22-卡圈、2201-l形折弯部位、23-塑胶底、2301-塑胶底挡圈、2302-塑胶底凸台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一种防滑及按压式开合的杯壶,包括杯体20,杯体20底部配合设置杯底21,杯底21底部设置用于装配的杯底凹部2101,杯底凹部2101内配合设置塑胶底23,杯底凹部2101侧面和塑胶底23外圈之间卡入紧配设置卡圈22,通过卡圈22和杯底凹部2101侧面之间的摩擦力把塑胶底23牢固的锁定。塑胶底23防滑、耐磨损。

进一步,塑胶底23外圈侧壁设置塑胶底挡圈2301,卡圈22卡紧后其内端面与塑胶底挡圈2301挡接配合,通过卡圈22内端面将塑胶底23紧紧固定在杯底21;所述的卡圈22截面为l形结构,塑胶底23外圈侧壁对应设置塑胶底凸台圈2302,卡圈22的l形折弯部位2201与塑胶底凸台圈2302挡接配合,通过挡接配合防止塑胶底23脱落,塑胶底23防滑、耐磨。

进一步,所述的杯底21、卡圈22均采用不锈钢制成,杯底21的杯底凹部2101侧面与卡圈22外圈相互触接面均为不光滑表面,增加卡紧时相互之间的摩擦力。

安装时,卡圈22套在塑胶底23上,卡圈22的l形折弯部位2201包住塑胶底23,再将卡圈22、塑胶底23一起压入杯底21,通过卡圈22与杯底凹部2101侧面的过盈配合产生的摩擦力将塑胶底23固定在杯底21,其外形美观,有效保护塑胶底23不脱落。

杯体20的杯口固定设置手柄套圈17、盖子封水座11,手柄套圈17一侧设置手柄,盖子封水座11上方配合设置与其一侧转动翻开的外盖1,外盖1中间设置与其上下活动配合的按键2,外盖1下方设置与其挡触配合的左连接轴3、右连接轴4,左连接轴3、右连接轴4与盖子封水座11转动配合,左连接轴3、右连接轴4下方分别设置触接配合的左卡扣5、右卡扣6,左连接轴3与左卡扣5上下卡接配合,右连接轴4与右卡扣6上下卡接配合,左卡扣5、右卡扣6内侧分别与盖子封水座11弹性顶触配合,左卡扣5外侧设置左卡边501,右卡扣6外侧设置右卡边601,盖子封水座11外侧壁体上对应设置左缺口1104、右缺口1105,左卡边501穿出左缺口1104与手柄套圈17内壁挡接配合,右卡边601穿出右缺口1105与手柄套圈17内壁挡接配合。

进一步,左连接轴3下部设置左卡槽302,右连接轴4下部设置右卡槽402,左卡扣5上对应设置左卡条502,右卡扣6上对应设置右卡条602,左卡槽302与左卡条502上下卡接配合,右卡槽402与右卡条602上下卡接配合;左连接轴3下部两侧设置两个左转轴303,右连接轴4下部两侧设置两个右转轴403,盖子封水座11上对应设置两个左转轴孔1102、两个右转轴孔1103,两个左转轴303与两个左转轴孔1102转动配合,两个右转轴403与右转轴孔1103转动配合;左连接轴3外侧设置左挡边301,右连接轴4外侧设置右挡边401,按键2的两侧与左挡边301、右挡边401挡接配合。

进一步,左卡扣5内侧设置左弹簧座503,左弹簧座503内设置左弹簧7,右卡扣6内侧设置右弹簧座603,右弹簧座603内设置右弹簧8,左卡扣5、右卡扣6分别通过左弹簧7、右弹簧8与盖子封水座11内部壁体弹性顶触配合。

进一步,盖子封水座11下部套接设置皮圈12,盖子封水座11下方配合设置盖子雨伞座15,盖子雨伞座15中间固定设置雨伞芯14,雨伞芯14从下到上依次套接设置下弹簧13、盖子封水座11、上弹簧10,雨伞芯14上部设置雨伞扣9与上弹簧10挡接配合,外盖1一侧设置按柄18,按柄18内侧设置按压条1801,按压条1801外侧设置按键卡槽1802,盖子封水座11上对应设置按柄卡孔1101,按压条1801穿过外盖1内腔,按键卡槽1802与按柄卡孔1101卡接限位配合;按键卡槽1802与按柄卡孔1101之间具有设定的上下活动空间,按压条1801中间底部与雨伞芯14顶部触接顶触配合。

使用时,只需要轻轻按下按键2,按键2的两侧与左挡边301、右挡边401挡接配合,给左连接轴3、右连接轴4一个向下的按压力,两个左转轴303与两个左转轴孔1102转动配合,两个右转轴403与右转轴孔1103转动配合,左连接轴3、右连接轴4分别转动,左卡槽302与左卡条502上下卡接配合,右卡槽402与右卡条602上下卡接配合,带动左卡扣5、右卡扣6分别克服左弹簧7、右弹簧8的弹簧力向盖子封水座11中间移动,此时,左卡边501退回左缺口1104与手柄套圈17内壁脱离,右卡边601退回右缺口1105与手柄套圈17内壁脱离,在皮圈12的弹力作用下,即可将盖子整体轻松打开;锁紧时,将盖子整体装入壶口,用力按压,左卡边501穿出左缺口1104与手柄套圈17内壁挡接配合,右卡边601穿出右缺口1105与手柄套圈17内壁挡接配合,盖子整体锁定,使用简单方便。

进一步,盖子雨伞座15底部配合设置一组卡扣16,盖子雨伞座15下部配合设置茶滤网19,茶滤网19顶部边沿对应设置卡孔1901,卡扣16卡入卡孔1901后转动与茶滤网19顶部边沿挡接配合。进一步,卡扣16为l形扣,其朝向设置一致,盖子雨伞座15底部为圆形结构,其均布设置2-4个卡扣16。使用茶壶泡茶叶或枸杞、花茶时,把茶叶或枸杞、花茶直接放入茶滤网19中,卡扣16卡入卡孔1901后转动与茶滤网19顶部边沿挡接配合,泡好茶,将茶滤网19旋转脱离卡扣16,将滤渣倒出,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