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水洁具的伸缩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7827发布日期:2020-01-07 08:26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水洁具的伸缩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杆,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通水洁具的伸缩杆。



背景技术:

目前,通水洁具中的通水刷、通水拖把和通水擦等都会具备一根伸缩杆,该伸缩杆不但需要实现通水洁具使用长度的调节,而且还需要保证伸缩调节过程中的通水密封性,也就是需要保证伸缩杆中位于伸缩结构处的通水不会出现泄漏;其中,伸缩结构主要是由内杆、外杆、固定插装在内杆上端的内固定套和固定套装在外杆下端的外固定套等构成,该内固定套连同内杆上端共同伸缩插装在外固定套和外杆内,再在外固定套上设有转动套装的转动套,则操作转动套的正、反转动就能实现内、外杆之间的相互伸缩锁定或相互伸缩解锁;而伸缩结构的密封主要体现在内杆与外杆之间的间隙密封,传统的结构都需要借助锁紧锥套和锥圈来实现,具体是将锁紧锥套和锥圈同时套装在内杆外并位于转动套内,则随着转动套在外固定套上的转动,就会带动锁紧锥套轴向挤压锥圈,进而使锥圈的锥部紧密贴合在内杆外壁与外杆内壁之间,这样就实现了伸缩结构处的密封。然而,日常使用中却发现,通过挤压锥圈来进行密封,实际上并未取得理想的密封效果;同时,这种密封结构需要额外安装锁紧锥套和锥圈,过多的装配零件既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和提高了生产成本,又使得组装过程相当麻烦、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组装便捷、生产成本低、伸缩密封可靠的一种用于通水洁具的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通水洁具的伸缩杆,包括内杆、外杆、固定插装在内杆上端的内固定套和固定套装在外杆下端的外固定套,该内固定套连同内杆上端共同伸缩插装在外固定套和外杆内,在外固定套上设有转动套装的转动套,该转动套正、反转动并构成内、外杆之间的相互伸缩锁定或相互伸缩解锁,所述的内固定套上端设有伸出内杆上端的连体套,该连体套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嵌装固定的、并沿轴向依次布置的密封件,该多个密封件同时与所述外杆的内壁构成动密封接触。

所述的多个密封件包括位于连体套最上端的喇叭型密封圈和1~3个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喇叭型密封圈下方的o型上密封圈,所述的喇叭型密封圈的喇叭口朝上张开并紧密接触在外杆的内壁上,每个所述o型上密封圈的外圆周均紧密接触在外杆的内壁上。

所述的连体套最上端外圆周面上设有供所述喇叭型密封圈作嵌装固定的大环槽,以及1~3个位于大环槽下方并供所述o型上密封圈作嵌装固定的小环槽。

所述的内固定套外圆周面上设有嵌装固定的o型下密封圈,所述的内固定套经所述o型下密封圈密封固定插装在内杆上端。

所述的外固定套上端部和转动套下端部均设有柔性防撞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内固定套上端设有伸出内杆上端的连体套,再在该连体套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嵌装固定的、并沿轴向依次布置的密封件,且多个密封件同时与外杆的内壁构成动密封接触;因此,这种密封结构是直接通过在连体套上设置多重密封,以此来保证内杆与外杆之间的间隙密封性能,它省略了传统结构中需要在转动套内增设锁紧锥套和锥圈的麻烦,并且以多重动密封方式代替传统的挤压单一密封方式,不但具有结构设计简单、组装便捷、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而且伸缩密封也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1.内杆、2.外杆、3.内螺纹水管接头、4.洁具工作头、5.密封件、51.喇叭型密封圈、52.o型上密封圈、6.内固定套、61.连体套、62.大环槽、63.小环槽、7.外固定套、8.转动套、9.o型下密封圈、10.柔性防撞套。

一种用于通水洁具的伸缩杆,如图1所示,涉及一种用于通水刷、通水拖把和通水擦等通水洁具中的握持杆件结构,并且通过这种结构的伸缩杆不但实现了通水洁具的使用长度调节,而且还能通水使用。

本实施例主要是以图1所示的视图上端作为进水端,则伸缩杆上端设有与进水管相连接的内螺纹水管接头3,视图下端作为出水端,则伸缩杆下端设有刷头、拖把头之类的洁具工作头4。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每根伸缩杆都能设计为多节伸缩结构,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伸缩杆上一共设计了三节的伸缩结构,每节伸缩结构均完全相同,故本实施例仅以其中一节伸缩结构为例作详细描述,具体如图2所示,包括内杆1、外杆2、内固定套6和外固定套7,该内杆1和外杆2均为铝制圆杆,内固定套6和外固定套7均为高品质工程塑料套;所述的内固定套6外圆周面上设有嵌装固定的o型下密封圈9,而内固定套6经o型下密封圈9密封固定插装在内杆1上端,内固定套6上端设有伸出内杆1上端的连体套61;所述的外固定套7上端固定套装在外杆2下端,外固定套7下端是多个连体结构的锁紧弹片,该多个锁紧弹片呈圆周围合状设计。

所述的内固定套6连同内杆1上端共同伸缩插装在外固定套7和外杆2内,在外固定套7上设有螺纹转动套装的转动套8,当操作转动套作正、反转动时,就能利用转动套8的内锥孔来挤压多个锁紧弹片同时圆周抱紧在内杆1外或同时脱离内杆1的抱紧,也就是通过转动套8的正、反转动构成了内、外杆之间的相互伸缩锁定或相互伸缩解锁。

同时,外固定套7上端部和转动套8下端部均设有柔性防撞套10,它能避免在伸缩杆的伸缩操作过程中导致相邻两节伸缩结构出现硬碰撞。

另外,为了保证伸缩结构处的密封性,在连体套61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多个嵌装固定的、并沿轴向依次布置的密封件5,主要包括一个位于连体套61最上端的喇叭型密封圈51和1~3个沿轴向依次布置在喇叭型密封圈51下方的o型上密封圈52,该喇叭型密封圈51的喇叭口朝上张开并紧密接触在外杆2的内壁上,而每个o型上密封圈52的外圆周均紧密接触在外杆2的内壁上,也就是喇叭型密封圈51和1~3个o型上密封圈52都同时与外杆2的内壁构成动密封接触。

并且,连体套61最上端外圆周面上需设有供喇叭型密封圈51作嵌装固定的大环槽62,以及1~3个位于大环槽62下方并供o型上密封圈52作嵌装固定的小环槽63,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只设计了2个小环槽,而且只在其中一个小环槽63内装有o型上密封圈52,另外一个小环槽空置,这样就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例如密封性能需要提高时,就会在两个小环槽63内都装有o型上密封圈52,反之只需在一个小环槽63内装有o型上密封圈52即可满足密封需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这种密封结构是直接在连体套61上设置多重密封,以此来保证内杆1与外杆2之间的间隙密封性能,它省略了传统的伸缩杆密封结构中需要在转动套内增设锁紧锥套和锥圈的麻烦,并且以多重动密封方式代替传统的挤压单一密封方式,不但具有结构设计简单、组装便捷、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而且伸缩密封也更加可靠;尤其是当伸缩杆的密封性能提高后,就不会出现内杆1从外杆2伸出后,内杆1的外表面却带有水渍等情况,避免给用户使用带来麻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