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木塑门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4063发布日期:2019-12-27 15:4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木塑门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木塑门套结构。



背景技术:

门套是一种建筑装潢术语,是指门里外两个门框。也有直接称作门框的。其主要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保护墙角、装饰等。常用在装修装潢过程中,用来保护门免受刮伤、腐蚀、破损、脏污等。门套是家庭装修的主要内容之一,还连接室内装饰材料的收口,让工艺更加完美。门套还能在装饰过程中修补门、窗框密封不实、通风漏气的毛病。现代绝大多数家庭都用的门套,是在购买成品木门时同时配套安装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家装的个性。

现有的木塑门套不能预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可能会磨损门套的外表面,因此会造成装配麻烦,在安装的时候容易磨损产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木塑门套结构,解决现有的木塑门套不能预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可能会磨损门套的外表面,因此会造成装配麻烦,在安装的时候容易磨损产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木塑门套结构,包括第一木塑门套体及插装在其上的第二木塑门套体,第一木塑门套体、第二木塑门套体均为一体成型,第一木塑门套体的上端成型有顶口小、底口大的梯形插槽,第二木塑门套体底部成型有和梯形插槽相适配的方形卡柱,方形卡柱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凸起;第二木塑门套体的底面设置有一组让位槽;第二门套体位于方形卡柱的左右两侧底部端面和第一木塑门套体的上端面配合分别构成第一外接卡槽、第二外接卡槽;第二木塑门套体上端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木塑门套体上端面的表面积。

进一步的,位于方形卡柱左右两侧外壁上的凸起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度。

进一步的,第一木塑门套体和第二木塑门套体内均成型有若干个减重空腔。

进一步的,第一门套体的底部成型有倒梯形装配槽。

进一步的,第二门套体的上端面左侧成型有合页安装台面,位于合页安装台面的右侧成型有防撞条安置槽,合页安装台面和防撞条安置槽整体呈l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预先安装第一木塑门套体,第二木塑门套体上端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木塑门套体上端面的表面积,完全覆盖,第一木塑门套体无需加工,主要通过第二木塑门套体的表面设计来满足客户需求,节省装配时间,不易在安装的时候磨损产品。有效解决现有的木塑门套不能预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可能会磨损门套的外表面,因此会造成装配麻烦,在安装的时候容易磨损产品的问题。同时,凸起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装配可靠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木塑门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木塑门套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组合式木塑门套结构,包括第一木塑门套体1及插装在其上的第二木塑门套体2,第一木塑门套体1、第二木塑门套体2均为一体成型,第一木塑门套体1的上端成型有顶口小、底口大的梯形插槽3,第二木塑门套体2底部成型有和梯形插槽3相适配的方形卡柱4,方形卡柱4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凸起5;第二木塑门套体2的底面设置有一组让位槽6;第二门套体位于方形卡柱4的左右两侧底部端面和第一木塑门套体1的上端面配合分别构成第一外接卡槽7、第二外接卡槽8;第二木塑门套体2上端面面积大于等于第一木塑门套体1上端面的表面积。第一外接卡槽7、第二外接卡槽8用于插装线条。

位于方形卡柱4左右两侧外壁上的凸起5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度。第一木塑门套体1和第二木塑门套体2内均成型有若干个减重空腔9。第一门套体的底部成型有倒梯形装配槽12,直接装至墙体。

第二门套体的上端面左侧成型有合页安装台面10,位于合页安装台面10的右侧成型有防撞条安置槽11;合页安装台面10和防撞条安置槽11整体呈l型。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