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的公寓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9021发布日期:2019-12-06 16:4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便于拆装的公寓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寓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公寓床。



背景技术:

公寓床被广泛应用于学生或企业公寓,因其大方简洁,空间利用率较高而被大力推广,现有公寓床为充分考虑立体空间的利用以及便于安装移动等因素,故多采用组合式结构,即床架与走梯分别结合的方式,而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环境空间,通常将走梯设计呈中空式以获取更大的储物空间,但现有公寓床的走梯储物式走梯组装结构复杂,降低了公寓床整体组装效率,相对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因为储物空间均为单开门式,即走梯正面打开的方式,存在大件物品取放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公寓床,提高公寓床整体拆装效率,同时便于大件行李的取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拆装的公寓床,包括两套并排设置的公寓床组件以及设置于两套公寓床组件之间的储物走梯,所述公寓床组件包括床架,其关键在于:所述储物走梯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沿其高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梯步盖板;

所述梯步盖板通过支撑轴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到支架上,所述梯步盖板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踩踏部和遮挡部,踩踏部两端具有与所述支撑轴配合的挂接槽。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预组装,可将梯步盖板作为一体式的成品进行售卖安装,减少组装时板件连接次数,只需将其与支架铰接即可,结构简单可行,大大提高公寓床整体现场拆装效率,同时使得踩踏部和遮挡部可一体翻转打开下方空间,这样更便于将大件行李放至支架后方的多余空间,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具有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的储物架,所述储物架朝床架的后侧水平延伸,所述储物架对应梯步盖板设置,并与对应的梯步盖板合围形成储物空间,梯步盖板可相对支撑轴转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储物空间。采用以上方案,通过储物架可实现分层储物,相对提高支架后方空间的利用效率,并且梯步盖板整体翻转打开,确保每层均可放入较大行李等物品,相对传统单门开闭方式而言,取放物品更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梯步盖板与支架之间设有扭簧,梯步盖板能够在关闭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当其处于关闭位置时,踩踏部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扭簧能够将梯步盖板保持在关闭位置,当其向上翻转至打开位置时,踩踏部处于倾斜状态,所述扭簧可使其保持在打开位置。采用以上方案,通过扭簧对梯步盖板的位置进行限制,特别是当其翻转打开时,扭簧可对其实现支撑,不用外界支撑,更便于用户双手操作取拿物品,设计更人性化。

作为优选:所述梯步盖板两端对应扭簧的位置设有安装片,所述扭簧两端均以可转动方式分别挂接在安装片和支架上;

所述安装片正对挂接槽的位置具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挂接槽合围形成圆形孔,所述圆形孔与支撑轴相适应。

采用以上方案,通过合围形成的圆形孔与支撑座配合,这样可避免梯步盖板在翻转过程中,挂接槽与支撑轴发生相对滑动偏移,从而使梯步盖板从支撑轴上掉下,有利于提高梯步盖板的翻转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对应梯步盖板设置有支撑座,当所述梯步盖板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遮挡部下端与支撑座抵接。采用以上结构,支撑座可对梯步盖板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高梯步盖板的承重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踩踏部和遮挡部相互垂直,其中遮挡部为弧板结构,其弧形内侧朝向床架后侧。采用以上结构,可相对增加踩踏板的面积,便于用户上下,同时降低磕碰风险,更具人性化。

作为优选:所述梯步盖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封板,所述封板具有与支架两侧抵接的斜边。采用以上方案,封板与遮挡部和踩踏部构成的梯步盖板的侧部呈三角形结构,使其具有更良好的稳定性和支撑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踩踏部中部具有一体注塑成型的木板。采用以上方案,提高梯步盖板外观品质,同时增加踩踏部的耐磨和承重强度。

为进一步提高梯步盖板的可操作性,方便打开或关闭,所述遮挡部下部设有扣手槽。

作为优选:所述床架下方的写字台,所述写字台两端分别设有立柜和侧部书架。采用以上方案,可以增加公寓床的功能,满足生活学习或工作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公寓床,一体动作的梯步盖板相对提高公寓床现场拆装效率,同时便于取放大件行李物品,设计更人性,功能齐全,其稳定性良好,具有极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储物走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轴测图;

图4为梯步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梯步盖板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梯步盖板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7所示的便于拆装的公寓床,主要包括两套并排设置的公寓床组件1,以及位于两套公寓床组件1之间的储物走梯2,如图1所示,公寓床组件1主要包括床架10,床架10的上部设有床厅14,床厅14的前侧设有护栏板15,床厅14的正下方设有写字台11,写字台11的两端分别设有立柜12和侧部书架13,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立柜12位于内侧,分别靠近储物走梯2的两端,并与储物走梯2的两端抵接,本申请中储物走梯2主要用于用户上下到达床厅14,同时兼具储放物品的功能。

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储物走梯2主要包括支架3,支架3沿床架10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如图所示,支架3的上端相对更靠近床架10的后侧,其下端靠近床架10的前侧,并与床架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支架3的前侧(即床架10的前侧)设有梯步盖板4,梯步盖板4沿支架3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并构成供用于上下的梯步,如图所示,梯步盖板4主要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踩踏部40和遮挡部41,踩踏部40主要用于直接承受踩踏压力,而遮挡部41除对踩踏部40起到支撑作用之外,还起到面板遮挡作用,使支架3后侧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为提高踩踏部40的强度,本实施例中踩踏部40采用木板401与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支架3上对应各梯步盖板4均设有支撑轴30,支撑轴30沿支架3的宽度方向设置,踩踏部40的后侧具有与支撑轴30相适应的挂接槽400,梯步盖板4通过挂接槽400实现与支撑轴30的铰接,即使得梯步盖板4可相对支撑轴30发生转动,从而便于取放物品或整体拆装。

当然,为确保梯步盖板4翻转稳定性和安全性,故在梯步盖板4与支架3之间设有扭簧6,本实施例中的梯步盖板4具有关闭和打开两个比较稳定的位置,当梯步盖板4处于关闭位置时,踩踏部40刚好处于水平状态,此时用户则可正常上下,而扭簧6可对梯步盖板4施加反作用力,抑制其向上发生转动,从而确保梯步盖板4处于关闭状态,减少其晃动,当梯步盖板4向上翻转处于打开位置,此时踩踏部40处于倾斜向下的状态,同时遮挡部41向上翻转,露出支架3后侧空间,此时扭簧6可对梯步盖板6施加抑制其向下翻转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得梯步盖板4保持在打开位置,而不需其他额外的支撑,便于取放物品等操作。

其具体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踩踏部40两端对应挂接槽400的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的安装片42,安装片42上具有正对挂接槽400设置的弧形凹槽420,弧形凹槽420与挂接槽400合围刚好形成一个大小与支撑轴30相适应的圆形孔4a,这样使得梯步盖板4实际通过圆形孔4a套接在支撑轴30上,大大提高了梯步盖板4的稳定性。

安装片42的下端设有上销轴421,支架3上在上销轴421的下方设有下销轴32,且二者相对倾斜设置,且当梯步盖板4处于关闭状态时,上销轴421位于下销轴32的后上方,当梯步盖板4处于打开位置时,则上销轴421处于下销轴32的前上方,扭簧6的两端则分别挂接在上销轴421和下销轴32上,这样当梯步盖板4从关闭位置朝打开位置转动时,上销轴421靠近下销轴32,对扭簧6进行压缩,故需要施加较大力才可转动梯步盖板4,而当上销轴421移动至下销轴32前方后,二者之间的距离又开始逐渐增大,扭簧6的变向,对梯步盖板4施加抑制朝下转动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其可以保持在打开位置,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可以将其关闭。

为充分利用储物走梯2所占用高度空间进行物品存放,本实施例中在支架3上还设有储物架5,如图所示,储物架5沿支架3的高度方向分布,并朝床架10的后侧水平延伸,储物架5呈网状结构,并对应梯步盖板4设置,即储物架5刚好对应一个梯步盖板4,其与梯步盖板4合围形成封闭的储物空间,安装有扭簧6的梯步盖板4特别适合于储物架5物品的取放。

此外,在提高梯步盖板4整体稳定性和强度方面还做出如下改进,如图所示,在梯步盖板4的左右两端还设有封板43,遮挡部41与踩踏部40之间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当然考虑到制模成本,二者可以做成分体式,再采用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并且遮挡部41大体呈弧形板状结构,其上侧与踩踏部40相互垂直,其弧形内侧朝向床架10的后侧,而封板43大体呈三角形状,其两个短边分别与遮挡部41和踩踏部40的端部相连,其斜边430则与支架3的两侧抵接,从而为梯步盖板4提供更为稳定的支撑力。

与此同时,支架3上对应遮挡部41的下缘的位置设有支撑座31,支撑座31位于两端的封板43之间,遮挡部41后侧对应支撑座31的位置设有支撑头411,支撑头411向后延伸,其下部具有与支撑座31配合的平面,当梯步盖板4处于关闭位置时,支撑头411刚好与支撑座31抵接,且二者之间面面接触。

其次,遮挡部41上还开设有扣手槽410,以便于用手打开或关闭梯步盖板4,使用更舒适人性化。

参考图1至图7,安装时,先对公寓床组件1进行安装组合,并预留中间储物走梯2的安装空间,然后将支架3与床架10固定连接,并依次安装梯步盖板4和储物架5,取放物品过程中,仅需将梯步盖板4整体翻转,即可使储物空间暴露出来,且梯步盖板4在不需额外支撑情况下,即可保持在打开位置,用户可以很便捷的进行取放物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