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式智能速通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7271发布日期:2020-01-15 01:0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式智能速通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翼闸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合式智能速通门。



背景技术:

速通门常常作为公共通道的出入控制设备,在速通门依据一定程序,实现一人一卡快速通过,达到出入控制目的。常见的速通门有翼闸和摆动门两种,但是上述两种速通门均需要在人行出入口处单独放置速通门装置,形成只允许一人通过的通道,该种速通门设备体积较大、通道较长、占地面积大,造成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合式智能速通门,不仅节约空间,而且速通门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装置也更为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合式智能速通门包括:位于门框侧壁上的门卡感应件、位于门框之间的门闸和用于驱动所述门闸离合移动的离合驱动机构,所述门闸的侧面与所述离合驱动机构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门闸、不需要速通门的限流目的时,可以将离合驱动机构和门闸分离即可,门闸也可拆卸,相当于在门框中无阻挡,使用更为灵活。所述离合驱动机构固定在位于地表下方由盖板密封的凹槽中。

正常情况下,门闸处于闭合门框的状态,阻止行人通行,当有人持卡通行,门卡感应件感应信号后,离合驱动机构驱动门闸,门闸离开门框,门闸离开门框的时间到达预设停留时间后,离合驱动机构再次驱动门闸返回运动,直至门闸与门框闭合。

而且上述整个装置主体设置在位于地表下方的凹槽中,盖板位置一般恰好与地表齐平,这样不仅仅有利于行人通行,而且有效节约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免去了传统速通门占据较大空间的通道的设置。

优选的,所述离合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相对放置的竖直杆和滑动组件,所述竖直杆下端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位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盖板上设有供所述竖直杆运动的置纳槽。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杆,两条所述滑杆上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杆滑动,所述滑块上设有滑座,两条所述竖直杆分别连接在所述滑座的两端,所述滑块的底部放置于链条上,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轮的运动,驱动链条的转动,链条转动带动滑块沿滑杆的移动,进一步带动竖直杆的移动,竖直杆在置纳槽中移动,而与竖直杆连接的门闸也随之移动,达到离合门框、控制人行通过的目的。

优选的,两条所述竖直杆与所述滑座铰接。当不使用限流作用的时候,将竖直杆由竖直状态变换成水平状态,将竖直杆也折叠在位于地表下方由盖板密封的凹槽中,而完全不影响行人的通行,实用性更强,也更为灵活。

优选的,所述滑座的两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两个固定孔,两条所述竖直杆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对应的销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销孔通过插销连接。当门闸的限流作用启用时,防止因为竖直杆与滑座铰接不牢固而发生位置偏移,通过竖直杆与滑座的铰接处、两个插销形成三角固定,进一步稳固竖直杆的位置,保证装置安全运行。

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带有感应槽的传感器,所述滑座侧壁上设有与所述传感器配合使用的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座上,所述阻隔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传感器的感应槽。

在速通门使用之前,通过传感器在滑槽中的滑动效果,预先调节好传感器的位置,传感器位置设定完成后,当阻隔板位于靠近门闸的传感器的感应槽内,而且此时门卡感应件感应到相应信号,离合驱动机构驱动,带动门闸的移动,阻隔板随之移动至另一个传感器的感应槽内时,电机停止工作,电机停止工作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电机重启,带动门闸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直至阻隔板再一次回到位于靠近门闸的传感器的感应槽内,电机关闭,完成动作。

优选的,所述门闸靠近所述竖直杆的一侧设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内部设有两个供所述竖直板插接的插接槽。竖直板可以插接于插接槽中,保证竖直板的安装和拆卸都极为方便易行,当不需限制人行时,直接将竖直板从插接槽中取出即可,保证装置使用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门闸上至少设有一对用于固定所述竖直板的移动挡块,所述移动挡块通过旋转轴连接在所述门闸侧壁上。旋转轴不对称的设置于移动挡块上,移动挡块通过灵活滑动,起到关闭和开启阻挡效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式智能速通门,主要依靠电机带动滑动的效果实现门闸相对门框的离合,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位于地表下方由盖板密封的凹槽中,不仅节约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该装置完全不影响行人的通行,使用更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两间相邻空间或房屋之间使用,实现一卡可选择进入的目的,当门闸离开门框时,行人可以选择向左或者向右,不受传统速通门一个通道方向的限制;

3、当不需要速通门的限流目的时,装置中位于地表的零部件可完全拆卸,完全不影响行人通行,使用更为灵活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式智能速通门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式智能速通门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式智能速通门的离合驱动机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门框,2.门卡感应件,3.门闸,4.盖板,5.竖直杆,6.电机,7.底座,8.滑杆,9.滑块,10.滑座,11.链条,12.主动轮,13.从动轮,14.插销,15.滑槽,16传感器,17.阻隔板,18.插接板,19.移动挡块,20.旋转轴,21.置纳槽,22.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离合式智能速通门包括:位于门框1侧壁上的门卡感应件2、位于门框1之间的门闸3和用于驱动所述门闸3离合移动的离合驱动机构。所述离合驱动机构固定在位于地表下方由盖板4密封的凹槽中。上述整个装置主体设置在位于地表下方的凹槽中,盖板4位置一般恰好与地表齐平,这样不仅仅有利于行人通行,而且有效节约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免去了传统速通门占据较大空间的通道的设置。

所述门闸3靠近所述竖直杆5的一侧设有插接板18,所述插接板18内部设有两个供所述竖直板插接的插接槽。所述门闸3上至少设有一对用于固定所述竖直板的移动挡块19,所述移动挡块19通过旋转轴20连接在所述门闸3侧壁上。本实施例中移动挡块19为椭圆形,且旋转轴20位于椭圆形的移动挡块19的一侧,旋转轴20不对称的设置于移动挡块19上,移动挡块19通过灵活滑动,起到关闭和开启阻挡效果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门闸3处于闭合门框1的状态,阻止行人通行,当有人持卡通行,门卡感应件2感应信号后,离合驱动机构驱动门闸3,门闸3离开门框1,门闸3离开门框1的时间到达预设停留时间后,离合驱动机构再次驱动门闸3返回运动,直至门闸3与门框1闭合。

所述离合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相对放置的竖直杆5和滑动组件,所述竖直杆5下端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位于所述凹槽内部,所述盖板4上设有供所述竖直杆5运动的置纳槽21。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电机6和底座7,所述底座7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杆8,两条所述滑杆8上套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能够沿所述滑杆8滑动,所述滑块9上设有滑座10,两条所述竖直杆5分别连接在所述滑座10的两端,所述滑块9的底部放置于链条11上,所述链条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所述主动轮12和从动轮13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7上,所述电机6驱动所述主动轮12。通过电机6带动主动轮12的运动,驱动链条11的转动,链条11转动带动滑块9沿滑杆8的移动,进一步带动竖直杆5的移动,竖直杆5在置纳槽21中移动,而与竖直杆5连接的门闸3也随之移动,达到离合门框1、控制人行通过的目的。

所述门闸3的侧面与所述离合驱动机构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门闸3、不需实现速通门的限流目的时,可以将离合驱动机构和门闸3分离即可,门闸3也可拆卸,相当于在门框1中无阻挡,使用更为灵活。本实施例中,两条所述竖直杆5与所述滑座10铰接,当不启用限流作用的时候,将竖直杆5由竖直状态变换成水平状态,将竖直杆5也折叠在位于地表下方由盖板4密封的凹槽中,而完全不影响行人的通行,实用性更强,也更为灵活。

所述滑座10的两端设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上设有两个固定孔,两条所述竖直杆5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对应的销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销孔通过插销14连接。当门闸3的限流作用启用时,防止因为竖直杆5与滑座10铰接不牢固而发生位置偏移,通过竖直杆5与滑座10的铰接处、两个插销14形成三角固定,进一步稳固竖直杆5的位置,保证装置安全运行。

所述底座7一侧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带有感应槽的传感器16,所述滑座10侧壁上设有与所述传感器16配合使用的阻隔板17,所述阻隔板1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座10上,所述阻隔板17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传感器16的感应槽。

在速通门使用之前,通过传感器16在滑槽15中的滑动效果,预先调节好传感器16的位置,传感器16位置设定完成后,当阻隔板17位于靠近门闸3的传感器16的感应槽内,而且此时门卡感应件2感应到相应信号,离合驱动机构驱动,带动门闸3的移动,阻隔板17随之移动至另一个传感器16的感应槽内时,电机6停止工作,电机6停止工作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电机6重启,带动门闸3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直至阻隔板17再一次回到位于靠近门闸3的传感器16的感应槽内,电机6关闭,完成动作。

本实施例可以在两间相邻空间或房屋之间使用,实现一卡可选择进入的目的,当门闸3离开门框1时,行人可以选择向左或者向右,如图1两个箭头所示方向,不受传统速通门一个通道方向的限制,使用更为灵活。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