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往复式落杯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2630发布日期:2020-05-15 15:5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直线往复式落杯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机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线往复式落杯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休闲时刻或繁忙的工作之余都希望能够享受一杯饮料,因此,饮料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

饮料机制作好饮料之后需要取杯盖对其进行封装,而目前常用的取杯盖方式一般通过人工自取的方式进行取盖封装,即是在饮料机制作好饮料之后,通过人工从专门放置杯盖的储物盒中自取杯盖进行封装,如此便会可人为地触碰到未使用的杯盖,容易引入细菌造成污染,且放置在储物盒中的杯盖有时也会被别人随便拿取,从而造成杯盖的浪费。

现有的饮料机虽然存在带有自动落杯系统的饮料机,即是同时集成落杯和压盖功能的饮料机,在制作好饮料之后利用其自动落杯系统进行自动落盖、封盖,但由于该设备的落杯和加盖同时集成,因此要求设备的定位精度较高,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往复式落杯盖装置,该直线往复式落杯盖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线往复式落杯盖装置,包括若干叠加的杯盖和落杯盖板,所述杯盖的顶端沿外周向设有第一肩部,所述第一肩部的顶端沿外周向设有第二肩部,所述落杯盖板为薄壁空腔结构,所述落杯盖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的槽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一u形槽相通的第二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的槽口小于所述第二u形槽的槽口且所述第二u形槽可以容纳整个杯盖,所述落杯盖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u形槽,所述第三u形槽的槽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三u形槽相通的第四u形槽,所述第三u形槽的槽口大于所述第四u形槽的槽口,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三u形槽形成用于落杯盖的第一工位,所述第二u形槽与所述第四u形槽形成用于落杯盖的第二工位,所述杯盖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杯盖通过所述第一肩部放置于所述第一u形槽的两侧面,所述落杯盖板靠近所述第三u形槽的一端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落杯盖板移动的驱动装置,借助于驱动装置,所述落杯盖板移动,所述杯盖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所述杯盖掉落,所述第四u形槽的两侧面支撑另一杯盖的第二肩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为薄壁空腔结构,所述固定基板的内腔滑动设置所述落杯盖板,所述固定基板的上表面还设置一用于放置所述杯盖的圆筒,所述圆筒与所述落杯盖板的内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基板的内腔两侧设置一滑槽,所述落杯盖板上对应地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基板上的驱动电机和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的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下方,所述转盘上竖直向下设置一转动杆,所述落杯盖板靠近所述第一工位的一端设置一长条槽,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长条槽内以使得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盘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落杯盖板在所述固定基板的内腔中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基板的上表面还设置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外围设置一用于放置所述转盘的外罩,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外罩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还设置一固定板以便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形槽的两侧边与所述第二u形槽的两侧边之间距离为3~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u形槽的两侧边与所述第四u形槽的两侧边之间距离为1~3c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若干叠加的杯盖位于第一工位时,第一u形槽的空间小于第三u形槽的空间,利用杯盖的第一肩部放置于第一u形槽的两侧以固定若干叠加的杯盖,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落杯盖板从第一工位变换为第二工位时,此时第二u形槽的空间变大,第四u形槽的空间变小,杯盖从第二u形槽中掉落,另一杯盖通过杯盖的第二肩部放置于第四u形槽的两侧,以此循环从而实现杯盖的自动掉落,避免人工手动拿取杯盖而引起细菌的污染以及随便拿取造成杯盖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落杯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落杯盖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落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固定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基板;10、圆筒;11、滑槽;2、落杯盖板;20、第一u形槽;21、第二u形槽;22、第三u形槽;23、第四u形槽;24、长条槽;25、凸起;3、外罩;4、固定板;5、驱动电机;50、转盘;500、转动杆;6、杯盖;60、第一肩部;600、第二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直线往复式落杯盖装置,包括若干叠加的杯盖6和落杯盖板2,所述杯盖6的顶端沿外周向设有第一肩部60,所述第一肩部60的顶端沿外周向设有第二肩部600,所述落杯盖板2为薄壁空腔结构,所述落杯盖板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u形槽20,所述第一u形槽20的槽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一u形槽20相通的第二u形槽21且所述第二u形槽21可以容纳整个杯盖,所述第一u形槽20的槽口小于所述第二u形槽21的槽口,所述落杯盖板2的顶部开设有第三u形槽22,所述第三u形槽22的槽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三u形槽22相通的第四u形槽23,所述第三u形槽22的槽口大于所述第四u形槽23的槽口,所述第一u形槽20与所述第三u形槽22形成用于落杯盖6的第一工位,所述第二u形槽21与所述第四u形槽23形成用于落杯盖6的第二工位,所述杯盖6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杯盖6通过所述第一肩部60放置于所述第一u形槽20的两侧面,所述落杯盖板2靠近所述第三u形槽22的一端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落杯盖板2移动的驱动装置,借助于驱动装置,所述落杯盖板2移动,所述杯盖6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所述杯盖6掉落,所述第四u形槽23的两侧面支撑另一杯盖6的第二肩部600。

具体地,第一u形槽20的空间大于杯盖6的杯身的最大直径、小于杯盖6的第一肩部60的最小直径,第二u形槽21、第三u形槽22的空间可以容纳整个杯盖6,第四u形槽23的空间大于杯盖6的第一肩部60的最大直径,小于杯盖6的第二肩部600的最小直径,当叠加的杯盖6位于落杯盖板2的第一工位时,杯盖6通过其设置的第一肩部60放置于第一u形槽20的两侧,此时,利用驱动装置驱动落杯盖板2左右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杯盖6的位置始终是不变,需要进行落杯盖6时,驱动装置驱动落杯盖板2从第一工位更换为第二工位,可以理解,即是杯盖6位于落杯盖板2中的第一工位变换为落杯盖板2中的第二工位,第二u形槽21的空间变大,由于第二u形槽21的空间可以容纳整个杯盖6,因此杯盖6从第二u形槽21中掉落,而第四u形槽23的空间变小,即第四u形槽23的空间大于杯盖6的第一肩部60的最大直径,小于杯盖6的第二肩部600的最小直径,因此另一杯盖6通过第二肩部600放置于第四u形槽23的两侧,以此循环从而实现杯盖6的自动掉落,避免人工手动拿取杯盖6而引起细菌的污染以及随便拿取造成杯盖6的浪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安全可靠。另外,为了更好地固定杯盖6,所述第三u形槽22的两侧边与所述第四u形槽23的两侧边之间距离为1~3c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形槽20的两侧边与所述第二u形槽21的两侧边之间距离为3~5cm。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固定基板1,所述固定基板1为薄壁空腔结构,所述固定基板1的内腔滑动设置所述落杯盖6板,所述固定基板1的上表面还设置一用于放置所述杯盖6的圆筒10,所述圆筒10与所述落杯盖板2的内腔相通。通过圆筒10的设置保证叠加一起的杯盖6都在此圆筒10的范围内,保持设所有叠加的杯盖6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基板1的内腔两侧设置一滑槽11,所述落杯盖板2上对应地设有与所述滑槽11配合的凸起25,如此便于落杯盖板2在固定基板1的内腔中滑动。

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基板1上的驱动电机5和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端的转盘50,所述转盘50位于所述驱动电机5的下方,该驱动电机5优先选为可以实现正反转的电机,所述转盘50上竖直向下设置一转动杆500,所述落杯盖板2靠近所述第一工位的一端设置一长条槽24,所述转动杆500位于所述长条槽24内以使得所述驱动电机5驱动所述转盘50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落杯盖板2在所述固定基板1的内腔中滑动。驱动电机5驱动转盘50的转动,由于转动杆500设置在转盘50上,因此转动杆500会随着转盘50的转动而转动。而转动杆500又位于落杯盖板2的长条槽24中,可以理解,转动杆500在长条槽24的范围内转动进而带动落杯盖板2在固定基板1的内腔中左右滑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优先地,所述固定基板1的上表面还设置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外围设置一用于放置所述转盘50的外罩3,该外罩3固定于圆筒10的筒壁上,所述驱动电机5固定于所述外罩3上,外罩3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保护转盘50,保证转盘50在转动的过程中顺利进行;进一步地,所述外罩3与所述驱动电机5之间还设置一固定板4以便于所述驱动电机5的固定,通过固定板4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更加方便于驱动电机5的固定。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