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杯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8282发布日期:2020-02-04 09:2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不倒杯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杯套领域,特别涉及不倒杯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杯子,但是能够实现杯子与桌面吸附或者能够实现杯子稳定在桌面上的却很少见,生活中杯子很容易出现被碰倒或者打烂破碎等等,甚至对于开口杯子来说还容易因为碰倒发生烫伤之类的意外。

在授权公告号cn204245797u,名称为“一种不倒杯套”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不倒杯套,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杯子吸附在桌面的不倒杯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不倒杯套包括外杯体、硅胶防滑吸盘、pc卡盖、内杯体,外杯体底部具有密封斜面,硅胶防滑吸盘底部的密封斜面和外杯体底部具有的密封斜面密合连接,pc卡盖把外杯体和硅胶防滑吸盘卡式连接,内杯体的底部球头和硅胶防滑吸盘的头部球头凹面进行吸附连接,内杯体套在外杯体内,两者是卡式连接。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硅胶防滑吸盘和光滑桌面内部的空气逃逸形成真空,使得外杯体牢牢的吸附在桌面上,侧面用力敲击都不会脱落,只有垂直提起水杯放入空气才会使得内杯体脱离硅胶防滑吸盘的凹形球头端部可以牢牢的吸附在桌面上,从而实现将杯子稳定在桌面上。

但是上述公开的一种不倒杯套,由于pc卡盖把外杯体和硅胶防滑吸盘卡式连接以及内杯体套与外杯体的卡式连接,使得不倒杯套各组件之间的连接整体表现为卡式连接,卡式连接方式对卡扣的要求较高,生产方式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卡扣的卡接部分容易磨损,在杯套组件需要打开或者替换时对杯套的频繁拆卸也会使得杯套各组件之间的连接不稳定,进而可能使杯子滑落甚至造成人体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可替换性高,稳定安全的卡槽式的不倒杯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组装成本低的不倒杯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不倒杯套,该杯套包括用于与平面吸附的内套体、底部球头和用于与杯子连接的外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体与外套体卡槽式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球头与外套体可拆卸式连接,内套体吸附在平面上时,所述内套体与底部球头组合形成密闭空腔。内套体与外套体卡槽式活动连接,实现内套体在外套体内的灵活活动,不倒杯子使用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外套体挤压底部球头使底部球头挤压内套体,使内套体和光滑平面内部的空气逃逸形成真空,使得不倒杯子牢牢的吸附在平面上。卡槽的设计使产品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也使产品的组装变得简单,降低了组装产品的劳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体包括pc卡盖、硅胶防滑吸盘、内套壳,所述pc卡盖和内套壳焊接,硅胶防滑吸盘位于pc卡盖和内套壳之间,且通过pc卡盖固定在内套壳上,所述内套壳外壁上设置有内卡接条。pc卡盖和内套壳用超声波工艺焊接使pc卡盖与内套壳的连接更稳定,pc卡盖与内套壳的焊接以及硅胶防滑吸盘位于pc卡盖和内壳套之间使内套壳和硅胶防滑吸盘的连接更稳定,内套壳外壁上设置的卡接条为内套体与外套体的稳定连接提供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体包括外套壳和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在外套体内部,且底部球头可拆卸式连接在固定槽上,所述外套壳内壁上设有外卡接条,且外卡接条与外套壳组合形成活动空间,所述外套壳外壁上设有杯体安装槽。底部球头与固定槽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底部球头的拆卸和更换,外套壳内壁上外卡接条的设计实现与内卡接条的卡接,使外套体与内套体的连接更稳定,外卡接条与外套壳组合形成的活动空间为内套体在外套体内活动提供空间,为外套体挤压底部球头从而使底部球头挤压内套体提供基础。杯体安装槽方便与同种类不同杯子的卡槽连接,可以实现不倒杯套与多个杯子的结合,使不倒杯套具备复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外卡接条和内卡接条均为环形卡条,所述内套壳卡入外套壳时,内卡接条与外卡接条卡接,且内卡接条位于活动空间内。内卡接条和外卡接条均设置为环形使内卡接条与外卡接条卡接的更稳定,内卡接条与外卡接条卡接使内套体能在活动空间内稳定滑动,使内套体不会轻易从外套体内滑落,保证了不倒杯套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防滑吸盘和内套壳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底部球头与所述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硅胶防滑吸盘吸附在平面上时,底部球头与硅胶防滑吸盘上的通孔配合形成密闭空腔。不倒杯套工作原理为使用者把水杯放在平面上,使底部球头和硅胶防滑吸盘的头部连接,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硅胶防滑吸盘和光滑桌面内部的空气逃逸形成真空,使得整个杯子牢牢的吸附在桌面上,侧面用力敲击都不会脱落,使得水杯不容易被撞倒,被打翻,被烫伤等等,只有垂直提起才会使得底部球头脱离硅胶防滑吸盘的头部,进而使硅胶防滑吸盘内进入空气使杯子能够提起,该不倒杯套实用,简单,方便。底部球头与硅胶防滑吸盘形成密闭空腔防止硅胶防滑吸盘与平面接触时产生漏气,从而使不倒杯套失去与平面吸附的作用,使杯子出现易倒,易碎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壳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气孔,且硅胶防滑吸盘吸附在平面上时,硅胶防滑吸盘覆盖住所述排气孔。排气孔的设计使外套体在挤压时能够更快速的排出活动空间中的多余气体,使外套体对底部球头的挤压以及底部球头对杯套的挤压更流畅,增加不倒杯套的吸附效果。硅胶防滑吸盘覆盖住所述排气孔,避免硅胶防滑吸盘在与平面吸附时产生漏气,使硅胶防滑吸盘失去吸附效果,从而使不倒杯套失去不倒效果。另外,排气孔的设计使杯子在提起时能够使空气进入活动空间,进而使底部球头能够离开内套体头部,使硅胶防滑吸盘失去吸附效果,方便杯子的提起,排气孔的设计提升了不倒杯套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不倒杯套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壳外表面涂覆有夜光层。夜光层的设置可以使杯套整体在夜间实用使,能够清晰的示意其轮廓,不容易碰倒并摔坏。

进一步地,该杯套还包括电源、pcb板和led灯,所述电源和pcb板设置在外套壳的内侧表面上,所述led灯设置在外套壳的上表面上,且电源和led灯均与pcb板电连接。当杯子安装在杯套上时,打开led灯,能够让led灯的光照射到水杯上,使得水杯内的液体呈现led灯的灯光的颜色,能够让水杯有氛围灯的效果。通过改变led灯的颜色,能够使水杯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该杯套包括用于与平面吸附的内套体、底部球头和用于与杯子连接的外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体与外套体卡槽式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球头与外套体可拆卸式连接,内套体吸附在平面上时,所述内套体与底部球头组合形成密闭空腔。内套体与外套体卡槽式活动连接,使内套体实现在外套体内的灵活活动,不倒杯子使用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外套体挤压底部球头使底部球头挤压内套体,使内套体和光滑平面内部的空气逃逸形成真空,使得不倒杯子牢牢的吸附在桌面上。卡槽的设计使产品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也使产品的组装变得简单,降低了组装产品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不倒杯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不倒杯套,该不倒杯套包括用于与平面吸附的内套体1、底部球头2和用于与杯子连接的外套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体1与外套体3卡槽式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球头2与外套体3可拆卸式连接,内套体1吸附在平面上时,所述内套体1与底部球头2组合形成密闭空腔(图未示)。内套体与外套体卡槽式活动连接,实现内套体在外套体内的灵活活动,不倒杯子使用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外套体挤压底部球头使底部球头挤压内套体,使内套体和光滑平面内部的空气逃逸形成真空,使得不倒杯子牢牢的吸附在平面上。卡槽的设计使产品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也使产品的组装变得简单,降低了组装产品的劳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套体1包括pc卡盖11、硅胶防滑吸盘12、内套壳13,所述pc卡盖11和内套壳13焊接,硅胶防滑吸盘12位于pc卡盖11和内套壳13之间,且通过pc卡盖11固定在内套壳13上,所述内套壳13外壁上设置有内卡接条131。pc卡盖和内套壳用超声波工艺焊接使pc卡盖与内套壳的连接更稳定,pc卡盖与内套壳的焊接以及硅胶防滑吸盘位于pc卡盖和内壳套之间使内套壳和硅胶防滑吸盘的连接更稳定,内套壳外壁上设置的卡接条为内套体与外套体的稳定连接提供基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体3包括外套壳31和固定槽32,所述固定槽32设置在外套体3内部,且底部球头2可拆卸式连接在固定槽32上,所述外套壳31内壁上设有外卡接条311,且外卡接条311与外套壳31组合形成活动空间33,所述外套壳31外壁上设有杯体安装槽(图未示)。底部球头与固定槽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底部球头的拆卸和更换,外套壳内壁上外卡接条的设计实现与内卡接条的卡接,使外套体与内套体的连接更稳定,外卡接条与外套壳组合形成的活动空间为内套体在外套体内活动提供空间,为外套体挤压底部球头从而使底部球头挤压内套体提供基础。杯体安装槽方便与同种类不同杯子的卡槽连接,可以实现不倒杯套与多个杯子的结合,使不倒杯套具备复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卡接条311和内卡接条131均为环形卡条,所述内套壳13卡入外套壳31时,内卡接条131与外卡接条311卡接,且内卡接条131位于活动空间33内。内卡接条和外卡接条均设置为环形使内卡接条与外卡接条卡接的更稳定,内卡接条与外卡接条卡接使内套体能在活动空间内稳定滑动,使内套体不会轻易从外套体内滑落,保证了不倒杯套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硅胶防滑吸盘12和内套壳13上均设置有通孔4,所述底部球头2与所述通孔4的位置相对应,且硅胶防滑吸盘12吸附在平面上时,底部球头2与硅胶防滑吸盘12上的通孔4配合形成密闭空腔(图未示)。不倒杯套工作原理为使用者把水杯放在平面上,使底部球头和硅胶防滑吸盘的头部连接,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硅胶防滑吸盘和光滑桌面内部的空气逃逸形成真空,使得整个杯子牢牢的吸附在桌面上,侧面用力敲击都不会脱落,使得水杯不容易被撞倒,被打翻,被烫伤等等,只有垂直提起才会使得底部球头脱离硅胶防滑吸盘的头部,进而使硅胶防滑吸盘内进入空气使杯子能够提起,该不倒杯套实用,简单,方便。底部球头与硅胶防滑吸盘形成密闭空腔防止硅胶防滑吸盘与平面接触时产生漏气,从而使不倒杯套失去与平面吸附的作用,使杯子出现易倒,易碎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套壳1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气孔6,且硅胶防滑吸盘12吸附在平面上时,硅胶防滑吸盘12覆盖住所述排气孔6。排气孔的设计使外套体在挤压时能够更快速的排出活动空间中的多余气体,使外套体对底部球头的挤压以及底部球头对杯套的挤压更流畅,增加不倒杯套的吸附效果。硅胶防滑吸盘覆盖住所述排气孔,避免硅胶防滑吸盘在与平面吸附时产生漏气,使硅胶防滑吸盘失去吸附效果,从而使不倒杯套失去不倒效果。另外,排气孔的设计使杯子在提起时能够使空气进入活动空间,进而使底部球头能够离开内套体头部,使硅胶防滑吸盘失去吸附效果,方便杯子的提起,排气孔的设计提升了不倒杯套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不倒杯套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该不倒杯套包括用于与平面吸附的内套体、底部球头和用于与杯子连接的外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体与外套体卡槽式活动连接,所述底部球头与外套体可拆卸式连接,内套体吸附在平面上时,所述内套体与底部球头组合形成密闭空腔。内套体与外套体卡槽式活动连接,使内套体实现在外套体内的灵活活动,不倒杯子使用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外套体挤压底部球头使底部球头挤压内套体,使内套体和光滑平面内部的空气逃逸形成真空,使得不倒杯子牢牢的吸附在桌面上。卡槽的设计使产品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也使产品的组装变得简单,降低了组装产品的劳动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