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角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0882发布日期:2020-05-26 17:0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窗户角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窗户角防护装置,属于物件防护领域,尤其是窗户角防护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窗户都有尖锐的角,这些突出的窗户角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轻者划破皮肤、产生擦伤;重者产生伤口较大,刺穿颅骨,甚至是死亡;因此,对于这些窗户角的防护,在实际生活中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

中国专利文件201720810626.8公开了一种窗角防护装置,所述装置主要靠第一槽体夹在窗户上(过盈配合),时间长了,由于防护装置的材料弹力下降,会出现固定不牢固或者第一槽体裂纹的情况,或者如果窗户密封条损坏,也会造成无法固定的情况,导致防护装置失去原有的防护能力。

中国专利文件201720810226.7公开了一种窗角防护体,所述防护体依靠的是突起结构卡在窗户角的密封条上,同样存在与第一专利相似的问题,例如,当时间长了,突起容易裂纹,也会造成无法固定,或者如果窗户密封条损坏,也会造成无法固定的情况,导致防护装置失去原有的防护能力。

总地来讲,现有的防撞装置常常将海绵体的槽体直接套在尖锐窗户角上,槽体起夹紧作用,时间长了,槽体容易产生疲劳,造成了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户角防护装置,可有效解决由于防撞体材质老化而引起的固定问题,其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窗户角防护装置,包括防撞体,所述防撞体设有与窗户角匹配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至防撞体的表面具有用于包覆窗户角的厚度。

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窗户角防护装置,包括防撞体,所述防撞体设有与窗户角匹配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至防撞体的表面具有用于包覆窗户角的厚度,还包括具有第二凹槽的内件,所述内件与防撞体相匹配,安装在防撞体的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凹槽代替第一凹槽与窗户角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设有螺纹杆的第一构件,所述防撞体和/或所述内件上设有具有内螺纹的第一孔,所述螺纹杆与内螺纹相匹配,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得第一构件与窗户角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构件具有头部,所述头部位于螺纹杆的第一端,靠近防撞体的表面;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一孔的直径;优选所述头部为扁平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构件具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位于螺纹杆的第二端,靠近窗户角一侧;缓冲部件采用弹性或柔性材质制成。优选缓冲部件为直径大于第一孔的扁平结构;优选缓冲部件为吸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构件设置在防撞体和/或所述内件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内件的强度优于防撞体。

优选地,所述防撞体的外部的棱角处设置有缓冲结构;优选所述缓冲结构为缓冲颗粒,或缓冲绒毛,或多层缓冲片,或者它们之间的任意结合。

优选地,所述内件与所述防撞体通过粘合方式固定,所述内件外围设有边界线,用于定位粘合界限。

可替换地,所述内件和所述防撞体之间设置配合卡件,其中一个部件上设置具有可变形小缝的凸出体,另一个部件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具有吸入口的容纳部件,凸出体的尺寸略大于吸入口,通过凸出体和吸入口的配合,实现内件与防撞体的卡扣。

可替换地,所述内件上设有第二孔,第二孔的尺寸由内到外逐渐减小;第二孔内填充防撞体的材质,与防撞体一体成型;优选第二孔为圆台形状;优选所述内件为半包结构。

优选地,所述内件的内部侧壁上设有翼片,所述翼片沿着窗户角的安装伸入方向翘起;所述翼片具有弹性。优选所述翼片形成自所述内件;优选所述翼片上设有防滑件。

优选地,所述内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呈抱合状的两个抱臂;两个抱臂在自然抱合下的宽度小于窗户角的宽度,从而可以卡在窗户角上。优选所述抱臂沿着抱合方向的厚度递减。

优选地,所述防撞体的第一凹槽中或所述内件的第二凹槽中还设有限位片。

优选地,所述内件上开设有用于收纳防护装置的第三孔。

附图说明

图1是窗户角立体示意图1;

图2是窗户角立体示意图2;

图3是防护装置的示意图1;

图4是第一构件的示意图1;

图5是第一构件的示意图2;

图6是防护装置的示意图2;

图7是内件的示意图1;

图8是内件的示意图2;

图9是内件的示意图3;

图10是容纳部件示意图;

图11是防护装置的示意图3;

图12是防护装置的示意图4;

图13是防撞体的示意图;

图14是防护装置的示意图5;

图15是内件的示意图4;

图16是内件的示意图5;

图17是防护装置的示意图6;

图18是防护装置的示意图7;

图19是防护装置与窗户角的配合示意图;

图20是防护装置的收纳示意图;

图中编号:

1窗户角,101第一边框,102第二边框,2防撞体,201缓冲结构,3第一凹槽,4第一构件,401螺纹杆,402头部,403外缘,404缓冲部件,5第一孔,501内螺纹,6内件,601第二凹槽,602抱臂,603边界线,604限位片,605第二孔,606第三孔,7凸出体,701小缝,8容纳部件,801吸入口,9翼片,901防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实的阐述,值得理解的是,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从而得到不同技术特征组合的产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内侧”、“内部”、“内表面”或“外周”、“外表面”等等都是相对于图中的方向,而非对其位置的绝对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所述的窗户角1不仅仅是指窗户角的顶点处,而是包括窗户角的顶点处及与其相邻的一些部件,例如窗户角附件两侧的边框、窗户角附件的密封条等等。窗户角1的两侧具有两个边框,其中第一边框101较大,常常安装有把手,位于室内,第二边框102较小,有的窗户第二边框一侧设有密封条,在关闭窗户时密封。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窗户角防护装置(以下可简称为防护装置或装置),如图3所示,具有防撞体2,所述防撞体2设有与窗户角1匹配的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的底部至防撞体2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厚度,可用于包覆窗户角1,以免窗户角对他人造成伤害。可以理解地是,防撞体2的材质优选具有缓冲能力的材质,如弹性的材质,具体地如:海绵体、泡沫体、硅胶、塑料等等,如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采用海绵制造的球形防撞体2和圆柱形防撞体,图13和图14示出了采用硅胶制造的阶梯形防撞体2;所述一定厚度可以根据材料的材质进行选择,例如:如果防撞体2的材质密度较大,厚度可以选择薄一点,如果密度较小,厚度可以厚一点,因此,本处并不针对所述的一定厚度进行具体的限制;还值得理解的是,防撞体2的形状是多变的,而且为了使得第一凹槽3与窗户角1相匹配,第一凹槽3内可以设置多种形状,例如多个阶梯状的槽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所述防撞体2的外部的棱角处还可以设置缓冲结构201,所述缓冲结构201可以是如图所示的缓冲颗粒,或缓冲绒毛,或多层缓冲片,或者它们之间的任意结合。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碰撞起来更柔软,防止防撞体2材质过硬,直接碰撞可能仍然有的疼痛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设有螺纹杆401的第一构件4;所述防撞体2上设有具有内螺纹501的第一孔5,所述螺纹杆401与内螺纹501相匹配,通过旋转螺纹杆401,使得第一构件4与窗户角1接触,具体地讲,与窗户角1的边框或玻璃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构件4还具有头部402,所述头部402位于螺纹杆401的第一端,靠近防撞体2的表面;优选所述头部402为扁平状,扁平状的设置使得头部402可以足够薄,减小撞人的可能。优选所述头部402的直径大于第一孔5的直径,可以使得头部402始终停留在防撞体2的外部;此外,还可以优选所述头部402的外缘403为齿状,可以采用手拧动第一构件4,而齿状的设计使得拧动时的摩擦力更大,防止头部402外缘太滑,不便于拧动。当头部402优选为扁平状且外缘403为齿状时,一方面增加了力矩,另一方面增加了摩擦力,从而使得手动拧动第一构件4非常轻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构件4还具有缓冲部件404,所述缓冲部件404位于螺纹杆401的第二端,靠近窗户角1一侧,尤其优选靠近窗户角的第一边框101,其作用面积大,容易与窗户角稳定接触;所述缓冲部件404采用具有弹性或者柔性材质制成,例如橡胶、橡皮、弹性塑料、硅胶等等,可以在第一构件4和窗户角1之间起缓冲作用,避免螺纹杆401直接与窗户角1接触,将窗户角的边框划伤。优选地,所述缓冲部件404的直径大于第一孔5,从而所述第一构件4可以位于第一孔5中,而不容易掉落或丢失。可以优选地是,所述缓冲部件404也可以为扁平结构,以便与窗户角的边框很好地接触;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缓冲部件404还可以为吸盘,当第一构件4向窗户角1方向旋入时,缓冲部件404可以吸在窗户角的边框或玻璃上,使得防撞体2在窗户角1上的安装更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构件4优选设置在防撞体2的上部,所述上部为相对于窗户的方向而言,也可以理解为相对于于防撞体2安装后的位置关系而言。当第一构件4位于上部时,其头部402由于防撞体2本体的遮挡,不容易碰头;当上部的第一构件4夹紧力度可以满足安装要求时,可以省略在第一构件4在其他方位的安装,例如在防撞体2的下部可不设置,因为下部的设置可能会比较靠近窗下沿,突出的头部402可能会碰头。

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窗户角防护装置(以下可简称为防护装置或装置),具有防撞体2,所述防撞体2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的底部至防撞体2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缓冲撞击力;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二凹槽601的内件6,所述内件6优选为薄壁结构;所述内件6与防撞体2相匹配,可以安装在防撞体2的第一凹槽3内;内件6还与窗户角1相匹配,可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防撞体2本体来包裹窗户角1。因此,可以理解地是,为了使得第二凹槽601与窗户角1相匹配,第二凹槽601的形状也可以是多变的,例如设置多个阶梯状的槽体。防撞体2的缓冲性能优于内件6,内件6的强度更优;例如,防撞体2可以采用海绵、泡沫、硅胶等材质制造,内件6可以采用具有回弹力的材质制造,例如硬质塑料、回弹力较好的金属等材质;防撞体2在外围起接触性地缓冲作用,主要起保护作用;内件6的强度更好,在内部起与窗户角1的安装作用,可以提高防护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内件6与防撞体2之间的安装关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二者之间可以通过粘合方式进行固定安装,诸如涂抹胶水、粘贴双面胶等等。优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内件6的外围设置有边界线603,所述边界线603用于定位粘合界限;如图11所示,对于大的球形防撞体2,可以采用位于上方的第一边界线6031定位,涂抹的胶水不要超过第一边界线6031;如图12所示,对于小一点的柱形防撞体2,可以采用位于下方的第二边界线6032定位,涂抹的胶水不要超过第二边界线6032。通过设置多条边界线603,可以实现一种内件匹配多种防撞体,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例如,作为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和图10所示或图13和图14所示,还可以在二者之间设置配合卡件,例如,在其中一个部件上设置凸出体7,凸出体7上具有可变形的小缝701,如图9所示,凸出体7设置在内件6上,在另一个部件上的对应位置设置具有吸入口801的容纳部件8,例如,将容纳部件8设置在防撞体2的内侧表面,凸出体7的尺寸略大于吸入口801,将凸出体7通过小缝701变形而塞入吸入口8中,便可实现二者的卡扣配合。所述容纳部件8也可以与部件为一体结构,如图13所示,防撞体2上仅设有吸入口801。

例如,作为再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5-18所示,所述内件6上设有第二孔605,所述第二孔605的尺寸由内到外逐渐减小,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孔605可以为圆台形状,其纵向截面为梯形;第二孔605内填充防撞体2的材质,与防撞体2为一体结构。具体地,防撞体2在成型时,将内件6放在防撞体成型模具中,然后注入防撞体2的材质,此时第二孔605中就填充了防撞体2的材质,且与防撞体2形成一体,变成了浑然一体的卡扣结构,使得内件6形成在防撞体2上。例如,将内件6放在硅胶模具中(硅胶为防撞体2的材质),注入硅胶,硅胶一方面进入第二孔605中,另一方面形成硅胶防撞体,孔中的硅胶与防撞体中的硅胶连接在一起,从而将内件6镶嵌在防撞体2处。采用这样的方式得到的具有内件的防撞体2,其安装结构更加牢固,且不需要后续的手工卡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5-18所示,所述内件6为半包结构,包裹窗户角1的第一边框101,所述内件6与全包的防撞体2形成防护装置的整体框架。内件6采用半包结构,一方面可以实现增强内部包裹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材质,经济性更好。

当防护装置设有内件6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孔5可以设置在内件6和/或防撞体2上,如图3,图6和图18所示;第一构件4通过第一孔5安置在内件6上。相比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4直接设置在防撞体2上而言,由于内件6的强度更好(防撞体2比较柔一点),因此第一构件4安装在内件6上或者同时安装在防撞体2和内件6上的方式可以更加稳定;当螺纹杆401向窗户角方向旋转时不会产生偏转,同时在窗户角上的安装也更加牢固,还可以增加对防撞体2本体的保护,提高使用寿命。

第一构件4无论是安装在防撞体2上,还是安装在内件6上,其结构和功能都是不变的,因此,对于第一构件4在内件6上的安装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9所示,所述内件6具有相对设置的、呈抱合状的两个抱臂602,两个抱臂602在自然抱合下的宽度小于窗户角1的宽度,从而可以卡在窗户角1上。优选地,所述抱臂602沿着抱合方向的厚度递减,如图8所示,靠近内件本体的厚度厚,向外延伸的抱臂的厚度更薄一些;厚度相等的抱臂相对比较难弯折,不容易安装,因此,本申请的抱臂602更好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9所示,所述内件6的内部侧壁上设有翼片9,所述翼片9沿着窗户角1的安装伸入方向翘起;所述翼片9具有弹性,当窗户角1伸入防护装置中进行安装时,翼片9发生形变,被压缩,从而使得内件6与窗户角1之间的安装更稳固。优选地,所述翼片9形成自所述内件6,即将内件6划开,一部分与内件6呈一体,另一部分通过向内弯曲形成翼片9;为了使得翼片9可以持久地突出于内件6,可以对翼片9进行热处理,以更好地定型。优选地,所述翼片9靠近窗户角的第一边框101,如此,翼片9作用面大,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翼片9上设有防滑件901,所述防滑件901作用于翼片9与窗户角1之间;所述防滑件901可以是在翼片9上切割形成的凹凸带,也可以是在翼片9上设置的硅胶防滑带等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18所示,所述内件6的第二凹槽601中或所述防撞体2的第一凹槽3中还设有限位片604;对于阶梯窗户角,当内阶的阶梯度不足时,可用限位片604作补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20所示,所述内件6上还开设有第三孔606,可用于收纳防护装置。

本申请可以通过第一构件4、抱臂602和翼片9等的多重组合作用,实现防护装置在窗户角1上的稳定安装,对于上述三个部件,可以随机组合实现安装,例如第一构件4和抱臂602,第一构件4和翼片9,翼片9和抱臂602,或者三个一起组合,或者仅采用第一构件4等等,每一种方式都有其对应的优点,尤其是第一构件4的设置和翼片9的设置,使得整个防护装置安装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申请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