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蒸垫的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3444发布日期:2020-02-14 15:19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纳蒸垫的蒸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蒸锅,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收纳蒸垫的蒸锅。



背景技术:

现有锅具中有纯粹进行蒸煮食物的蒸锅,一般由多个蒸屉叠加而成,可以蒸煮不同食物,但是它整体高度较高。另外一种是在锅内架上蒸垫,锅内有一圈凸起,蒸垫可以架在凸起上,但这种锅只能有一层蒸垫,并且蒸垫收纳较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锅体中的蒸垫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收纳方便的蒸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于收纳蒸垫的蒸锅,包括锅体、与锅体扣合的锅盖和置于锅体中的蒸垫,蒸垫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壁上间隔固定设有多个等高的凸台,上述蒸垫能架托在多个凸台上端面构成的承托面上,蒸垫的边缘开有多个与上述凸台一对应的缺口,缺口尺寸大于对应凸台的最大横截尺寸,蒸垫的下端面还设有若干与凸台对应的凹口,蒸垫的凹口卡在凸台上实现定位。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收纳蒸垫的蒸锅中,所述的凸台至少有两层,每层凸台对应一个水平承托面,蒸垫的数量与凸台的层数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收纳蒸垫的蒸锅中,所述凸台至少有三层。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收纳蒸垫的蒸锅中,同层凸台上端面所在高度相同。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收纳蒸垫的蒸锅中,所述蒸垫的中心开有供手指穿过将蒸垫抬起的提孔。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收纳蒸垫的蒸锅中,所述锅体内腔的底部边沿处固定设有一圈凸起,蒸垫叠放至该凸起上时,蒸垫与锅底之间留有提升间隙。取用时,手指穿过提孔,能在提升间隙处弯曲将蒸垫提起取出。

在上述的一种便于收纳蒸垫的蒸锅中,所述蒸垫的上端面设有网格状的凸条。蒸食物时,将食物置于凸条上,由于凸条高于通气孔所在表面,因此食物不会陷入通气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层凸台能自由安装多层蒸垫,在普通锅和蒸锅之间自由切换,且多个蒸垫能集中收纳至锅底,腾出的空间还可以容纳翻扣的锅盖,减少整体收纳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凸起;3、蒸垫;4、通气孔;5、凸台;6、提孔;7、凸条;8、缺口;9、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便于收纳蒸垫3的蒸锅包括锅体1、与锅体1扣合的锅盖和置于锅体1中的蒸垫3,蒸垫3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4,锅体1内壁上间隔固定设有多个凸台5,凸台5分为两层,同一层凸台5中的上端面等高,并且同一层凸台5的上端面构成承托面,蒸垫3可以架托在对应承托面上,蒸垫3的数量为凸台5层数相同,蒸垫3的中心开有供手指穿过将蒸垫3抬起的提孔6,蒸垫3的上端面设有网格状的凸条7。

蒸垫3的边缘开有多个与上述凸台5一对应的缺口8,缺口8尺寸大于对应凸台5的最大横截尺寸,蒸垫3的下端面还设有若干与凸台5对应的凹口9,蒸垫3的凹口9卡在凸台5上实现定位。

锅体1内腔的底部边沿处固定设有一圈凸起2,蒸垫3叠放至该凸起2上时,蒸垫3与锅底之间留有提升间隙。

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放置蒸垫3数量和位置,转动蒸垫3,让蒸垫3的缺口8与凸台5对应,使蒸垫3能顺着凸台5下滑,下滑至下层凸台5处,之后再转动一定的角度,让凹口9与凸台5对应,将凹口9卡在凸台5上实现定位。若一直下滑,可以将蒸垫3置于凸起2上,集中层叠收纳,将锅盖翻扣在锅体1中可以减少锅体1的收纳空间。取用时,手指穿过提孔6,能在提升间隙处弯曲将蒸垫3提起取出。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