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腿部支撑板的办公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4911发布日期:2020-05-26 17:2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腿部支撑板的办公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腿部支撑板的办公桌。



背景技术:

办公桌与书桌分别是提供给用户作为办公与学习使用的,用户需要长时间坐着办公或学习,容易产生疲惫感,导致腰酸背痛,这是因为长时间保持一种直立的坐姿,身体骨骼与肌肉会受身体重力的负载影响,所以在休息之余,用户经常会瘫坐在椅子上,将后背完全依靠在椅子的靠背上,双腿前撑,得到一种身体重力释放的状态,类似于瘫坐在沙发上的状态,网络热词叫“葛优躺”,但是办公与学习用的椅子与沙发无法相比,没有沙发的长度与柔软度,用户在瘫坐时,需要双腿前撑,臀部移动到椅子面的最前端,使得身体重心完全降低,但是在瘫坐时,双腿前撑却没有支撑点,很容易造成臀部慢慢向前从椅子上滑落,用户不得不重新调整姿态,该问题可以通过对办公桌或者书桌的改进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腿部支撑板的办公桌,能够方便用户在椅子上进行瘫坐,保持舒适的休息姿势,包括桌面板,桌脚,所述桌面板为矩形状,所述桌脚设置在桌面板的下端面四角处,所述桌面板的下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上端通过转轴一连接固定在桌面板的下端面上,所述撑板能够绕转轴一进行转动,其能够转动至与桌面板的下端面垂直的状态,所述撑板的外端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转轴二连接固定在撑板的外端面上,所述支撑杆能够绕转轴二进行转动,所述桌面板的下端面上还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位置与支撑杆的位置对应,所述滑动槽的内宽大于支撑杆的宽度,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伸入在滑动槽内,并且支撑杆的顶端能够在滑动槽内滑动,所述滑动槽的上方两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限位槽,即两侧的限位槽与滑动槽是连为一体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滑动轴,所述支撑杆的宽度加上其顶端两侧的滑动轴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滑动槽的内宽,在支撑杆顶端伸入在滑动槽内的同时,其顶端两侧的滑动轴对应伸入在限位槽内,同样,所述滑动轴能够在限位槽内滑动,这样支撑杆的顶端即被限制无法落下,并且支撑杆的顶端能够在滑动槽内滑动,因为支撑杆的长度是固定的,其通过转轴二与撑板相连的固定点也是固定的,则推动撑板向下转动时既能推动支撑杆的顶端沿滑动槽向前滑动,当撑板转动至其与桌面板的下端面处于垂直状态时,支撑杆的顶端正好滑动至滑动槽的最前端,则支撑板的顶端无法继续向前滑动,即撑板无法继续转动,只能停止在其与桌面板的下端面处于垂直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撑板与桌面板的下端面处于垂直时,可以方便用户将小腿与腿部膝盖向前支撑在撑板上,当使用者慵懒的坐在椅子上时,撑板即可提供反作用力支撑,阻止使用者的腿部及臀部进一步向前,以免使用者从椅子上滑落,此时撑板与座椅的靠背形成相互的正反作用力,使用者可以放心的将后背用力靠在椅子靠背上,得到一个及其舒适的放松坐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桌面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挂板,所述挂板为l形状,其包括竖板与横板,所述竖板顶端通过转轴三固定连接在桌面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竖板能够绕转轴三转动,从而整个挂板能够绕转轴三转动,所述横板垂直设置在竖板的下端,从而组成l形状的挂板,当所述撑板旋转至与桌面板的下端面靠近时,且挂板上的竖板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横板处在撑板的端头下方,从而可以阻止撑板的下落,则撑板处于收纳状态,释放桌面板下方的空间,若需要打开撑板时,只需要将挂板旋转开,使得横板不处在撑板的端头下方,则撑板不受阻拦,可以被打开,操作流程快捷方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挂板的横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磁石一,所述撑板的下端在与横板能够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磁石二,所述磁石一与磁石二位置对应且能够相互吸引,当所述撑板旋转至收纳状态时,将横板挡到撑板的下端,此时磁石一与磁石二相互吸引使得撑板的下端相对固定在横板上,则撑板处于收纳状态,只需要稍加用力,磁石一与磁石二便可脱离,从而将撑板打开,这样撑板被固定得更牢靠,正常使用过程中,撑板不会轻易落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顶端两侧的滑动轴上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与滑动轴一同伸入在限位槽内,所述转轮能够绕滑动轴进行转动,从而滑动轴在限位槽内移动时,可以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支撑杆顶端移动的阻力,便于撑板的打开与收纳。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撑板的内端面上设置有护垫,所述护垫实质为软垫,采用软性材料制成,在小腿与膝盖顶靠在撑板上时,可以提高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部位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户正常使用坐姿状态侧视演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户瘫坐状态侧视演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b部位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种带腿部支撑板的办公桌,如图1所示,包括桌面板1,桌脚2,所述桌面板1为矩形状,所述桌脚2设置在桌面板1的下端面四角处,所述桌面板1的下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撑板3,所述撑板3上端通过转轴一31连接固定在桌面板1的下端面上,所述撑板3能够绕转轴一31进行转动,其能够转动至与桌面板1的下端面垂直的状态(如图4所示),所述撑板3的外端面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通过转轴二41连接固定在撑板3的外端面上,所述支撑杆4能够绕转轴二41进行转动,所述桌面板1的下端面上还设置有滑动槽11,所述滑动槽11的位置与支撑杆4的位置对应,所述滑动槽11的内宽大于支撑杆4的宽度,如图2中a-a截面图所示,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伸入在滑动槽11内,并且支撑杆4的顶端能够在滑动槽11内滑动,所述滑动槽11的上方两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限位槽12,即两侧的限位槽12与滑动槽11是连为一体的,如图2中a-a截面图所示,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滑动轴42,所述支撑杆4的宽度加上其顶端两侧的滑动轴42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滑动槽11的内宽,如图2中a-a截面图所示,在支撑杆4顶端伸入在滑动槽11内的同时,其顶端两侧的滑动轴42对应伸入在限位槽12内,同样,所述滑动轴42能够在限位槽12内滑动,这样支撑杆4的顶端即被限制无法落下,并且支撑杆4的顶端能够在滑动槽11内滑动,因为支撑杆4的长度是固定的,其通过转轴二41与撑板3相连的固定点也是固定的,则推动撑板3向下转动时既能推动支撑杆4的顶端沿滑动槽11向前滑动,当撑板3转动至其与桌面板1的下端面处于垂直状态时,支撑杆4的顶端正好滑动至滑动槽11的最前端,如图4所示,则支撑板4的顶端无法继续向前滑动,即撑板3无法继续转动,只能停止在其与桌面板1的下端面处于垂直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撑板3与桌面板1的下端面处于垂直时,可以方便用户将小腿与腿部膝盖向前支撑在撑板3上,当使用者慵懒的坐在椅子上时,如图4所示,(其中图3与图4为了简洁体现,将桌脚2省略画出),撑板3即可提供反作用力支撑,阻止使用者的腿部及臀部进一步向前,以免使用者从椅子上滑落,此时撑板3与座椅的靠背形成相互的正反作用力,使用者可以放心的将后背用力靠在椅子靠背上,得到一个及其舒适的放松坐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桌面板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挂板5,所述挂板5为l形状,如图1中局部放大图所示,其包括竖板51与横板52,所述竖板51顶端通过转轴三53固定连接在桌面板1的下端面上,所述竖板51能够绕转轴三53转动,从而整个挂板5能够绕转轴三53转动,所述横板52垂直设置在竖板51的下端,从而组成l形状的挂板5,当所述撑板3旋转至与桌面板1的下端面靠近时,且挂板5上的竖板51旋转至竖直状态时,横板52处在撑板3的端头下方,从而可以阻止撑板3的下落,如图1与图3所示,则撑板3处于收纳状态,释放桌面板1下方的空间,若需要打开撑板3时,只需要将挂板5旋转开,使得横板52不处在撑板3的端头下方,则撑板3不受阻拦,可以被打开,操作流程快捷方便。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1中局部放大图所示,所述挂板5的横板52的上端面设置有磁石一61,所述撑板3的下端在与横板52能够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磁石二62,所述磁石一61与磁石二62位置对应且能够相互吸引,当所述撑板3旋转至收纳状态时,将横板52挡到撑板3的下端,此时磁石一61与磁石二62相互吸引使得撑板3的下端相对固定在横板52上,则撑板3处于收纳状态,只需要稍加用力,磁石一61与磁石二62便可脱离,从而将撑板3打开,这样撑板3被固定得更牢靠,正常使用过程,撑板3不会轻易落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4顶端两侧的滑动轴42上设置有转轮43,如图5中b-b截面图所示,所述转轮43与滑动轴42一同伸入在限位槽12内,所述转轮43能够绕滑动轴42进行转动,从而滑动轴42在限位槽12内移动时,可以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支撑杆4顶端移动的阻力,便于撑板3的打开与收纳。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撑板3的内端面上设置有护垫32,所述护垫32实质为软垫,采用软性材料制成,如图4所示,在小腿与膝盖顶靠在撑板3上时,可以提高舒适感。

本文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