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用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5291发布日期:2020-05-26 17:28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办公室用柜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箱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办公室用柜子。



背景技术:

办公室用柜子是书房家具中的主要家具之一,即专门用来存放书籍、报刊、杂志、墨水、胶水和印章等物品的柜子。如今物品放置柜成了办公室(尤其是总裁办公室)内重要的家具之一。现有的办公室用柜子,只是简单的通过木板拼接而成,再固定在相对应的墙面上或者直接摆放到地面上。其基本结构就是由若干个的小的储物格或储物柜拼接而成,形成一个长度较长的立方体结构。如果办公人员需要存放的物品较多,就需要长度较大的柜子摆放物品,这无疑会占用办公室本就有限的室内空间,减少了摆放其他家具的可能性。在当前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各个写字楼的办公室的设计空间均较之前有所缩小,则较大的办公室用柜子就会与较小的办公室空间显得更加格格不入,导致办公室空间紧张的问题更加突出。基于这种现状,如何找到一种保证将物品分门别类放置的前提下,有效节省办公空间,提升办公室空间的利用效率的办公室用柜子,就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办公室用柜子。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办公室用柜子,包括:第一前仓柜门、第二前仓柜门、第一后仓柜门、第二后仓柜门、前仓顶板、前仓底板、后仓顶板、后仓底板、分隔板和轴杆;所述第一前仓柜门,与所述分隔板的一竖直边铰接;所述第二前仓柜门,与所述分隔板中与所述一竖直边平行的另一竖直边铰接;所述第一后仓柜门,与所述一竖直边铰接;所述第二后仓柜门,与所述另一竖直边铰接;所述前仓顶板一边与所述分隔板的一水平边连接;所述前仓底板一边与所述分隔板中与所述一水平边平行的另一水平边连接;所述后仓顶板与所述一水平边连接;所述后仓底板与所述另一水平边连接;所述分隔板,套设在所述轴杆上,所述一竖直边与所述轴杆平行,且所述分隔板的板面受力时,所述分隔板围绕所述轴杆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前仓柜门、第二前仓柜门、前仓顶板、前仓底板和分隔板,共同构成前仓;第一后仓柜门、第二后仓柜门、后仓顶板、后仓底板和分隔板,共同构成后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仓柜门、第二前仓柜门、第一后仓柜门和第二后仓柜门的形状均为四分之一圆弧面,且所述第一前仓柜门、第二前仓柜门、第一后仓柜门和第二后仓柜门组合形成空心圆柱体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前仓顶板、前仓底板、后仓顶板、后仓底板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平面,且所述前仓顶板和后仓顶板拼接形成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上底面,所述前仓底板和后仓底板拼接形成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下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水平边的长度与所述上底面的直径相等,所述矩形的竖直边的长度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高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仓柜门、第二前仓柜门、第一后仓柜门和第二后仓柜门上,均开有孔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办公室用柜子,通过采用轴杆旋转的方式,使分隔板围绕轴杆进行旋转,进而带动前仓和后仓一起旋转,可以交替从前仓和后仓中拿取物品,在保证将物品分门别类的放置在前仓和后仓的前提下,有效节省办公空间,进而提高办公室空间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办公室用柜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办公室用柜子前仓柜门和后仓柜门上孔洞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办公室用柜子的俯视视角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办公室用柜子的前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三个办公室用柜子的组合示意图。

其中,101:后仓底板;102:前仓底板;103:后仓顶板;104:前仓柜门;105:前仓柜门;106:后仓柜门;107:分隔板;108:轴杆;109:前仓顶板;110:后仓柜门;201:孔洞;202:孔洞;203:孔洞;204:孔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市面上的办公室用柜子,其基本结构就是由若干个的小的储物格或储物柜拼接而成,形成一个长度较长的立方体结构。在当前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各个写字楼的办公室的设计空间均较之前有所缩小,则较大的办公室用柜子就会与较小的办公室空间显得格格不入,使得办公室空间显得更加狭小局促。因此,减小办公室用柜子的占地空间,为办公室节省办公空间,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基于这种考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办公室用柜子,参见图1,该办公室用柜子包括:前仓柜门105、前仓柜门104、后仓柜门106、后仓柜门110、前仓顶板109、前仓底板102、后仓顶板103、后仓底板101、分隔板107和轴杆108;所述前仓柜门105,与所述分隔板107的一竖直边铰接,在图1中,所述一竖直边为分隔板107左边的竖直边;所述前仓柜门104,与所述分隔板107中与所述一竖直边平行的另一竖直边铰接,由图1中可见,所述另一竖直边为分隔板107右边的竖直边;所述后仓柜门106,与所述一竖直边铰接,由图1中可见,所述一竖直边仍然为分隔板107左边的竖直边;所述后仓柜门110,与所述另一竖直边铰接,由图1中可见,所述另一竖直边仍然为分隔板107右边的竖直边;所述前仓顶板109一边与所述分隔板107的一水平边连接,由图1中可见,前仓顶板109的直线边与分隔板107的上部水平边(即所述一水平边)连接,且连接处呈90度角,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前仓顶板109一边与所述分隔板107的一水平边90度角榫/卯接;所述前仓底板102一边与所述分隔板107中与所述一水平边平行的另一水平边连接,由图1中可见,所述前仓底板102的直线边与分隔板107的下部水平边(即所述另一水平边)连接,且连接处呈90度角,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前仓底板102的直线边与分隔板107的下部水平边处90度角榫/卯接;所述后仓顶板103与所述一水平边连接,由图1中可见,后仓顶板103的直线边与分隔板107的上部水平边连接,且连接处呈90度角,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后仓顶板103的直线边与分隔板107的上部水平边处90度角榫/卯接;所述后仓底板101与所述另一水平边连接,由图1中可见,后仓底板101的直线边与分隔板107的下部水平边连接,且连接处呈90度角,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后仓地板101与所述另一水平边90度角榫/卯接;所述分隔板107,套设在所述轴杆108上,所述一竖直边(即分隔板107左边的竖直边)与所述轴杆108平行,且所述分隔板107的板面受力时,所述分隔板107围绕所述轴杆108转动;具体地,由图1中可见,前仓柜门105、前仓柜门104、前仓顶板109、前仓底板102和分隔板107,共同构成前仓,该前仓的形状为中空半圆柱体,内部可以用来放置物品;后仓柜门106、后仓柜门110、后仓顶板103、后仓底板101和分隔板107,共同构成后仓,该后仓的形状为中空半圆柱体,内部可以用来放置物品;半圆柱体形状的前仓和后仓,通过分隔板107拼合在一次,形成一个整体的圆柱体。当在前仓柜门105、前仓柜门104、后仓柜门106或后仓柜门110表面施加摩擦力时,前仓、后仓及分隔板107会围绕轴杆108转动,从而可以交替将前仓和后仓呈现在用户面前。

所述前仓顶板109、前仓底板102、后仓顶板103、后仓底板101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平面,且所述前仓顶板109和后仓顶板103拼接形成空心圆柱体的上底面,所述前仓底板102和后仓底板101拼接形成空心圆柱体的下底面。

所述分隔板107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水平边的长度与所述上底面的直径相等,所述矩形的竖直边的长度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高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办公室用柜子,通过采用轴杆旋转的方式,使分隔板围绕轴杆进行旋转,进而带动前仓和后仓一起旋转,可以交替从前仓和后仓中拿取物品,在保证将物品分门别类的放置在前仓和后仓的前提下,有效节省办公空间,进而提高办公室空间的利用效率。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办公室用柜子,所述第一前仓柜门、第二前仓柜门、第一后仓柜门和第二后仓柜门上,均开有孔洞,所述孔洞用于打开所述第一前仓柜门、第二前仓柜门、第一后仓柜门或第二后仓柜门。具体地,可以参见图2。图2中,前仓柜门105上开有孔洞201,孔洞201位于前仓的开口附近,孔洞201的直径可以设置为4公分,方便手指深入孔洞201中拉开前仓柜门105;前仓柜门104上开有孔洞202,孔洞202位于前仓的开口附近,孔洞202的直径可以设置为4公分,方便手指深入孔洞202中拉开前仓柜门104;后仓柜门106上开有孔洞203,孔洞203位于后仓的开口附近,孔洞203的直径可以设置为4公分,方便手指深入孔洞203中拉开后仓柜门106;后仓柜门110上开有孔洞204,孔洞204位于后仓的开口附近,孔洞204的直径可以设置为4公分,方便手指深入孔洞204中拉开后仓柜门11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办公室用柜子,所述前仓顶板、前仓底板、后仓顶板、后仓底板的形状均为半圆形平面,且所述前仓顶板和后仓顶板拼接形成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上底面,所述前仓底板和后仓底板拼接形成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下底面。为了更加清晰的展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办公室用柜子,可以参见图3。图3是从俯视的角度来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办公室用柜子进行展示。由图3中可见,前仓柜门105、前仓柜门104、后仓柜门106和后仓柜门110均为四分之一圆弧面形状(图3俯视角度为圆弧状),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圆柱体侧壁(图3俯视角度为圆形的边缘)。前仓顶板109和后仓顶板103均为半圆形平面,两者的直线边对接在一起,可以拼接为一个整圆,该整圆即为整体的圆柱体的上底面。轴杆108位于所述整圆的圆心位置,分隔板107位于整圆的直径位置,恰好将前仓和后仓(前仓和后仓如前述定义,此处不再赘述)分隔开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办公室用柜子,所述分隔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水平边的长度与所述上底面的直径相等,所述矩形的竖直边的长度与所述空心圆柱体的高相等。

为了更加清晰的说明前仓的结构,可以参见图4。图4中,前仓为半圆柱体形状,分隔板107位于半圆柱体的横切面处;前仓顶板109构成半圆柱体的上底面;前仓底板102构成半圆柱体的下底面;轴杆108位于所述半圆柱体的中轴位置;前仓柜门105构成所述半圆柱体的二分之一侧壁(整圆柱体的四分之一侧壁);前仓柜门104构成所述半圆柱体的另外二分之一侧壁(整圆柱体的四分之一侧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办公室用柜子进行扩展,具体请参见图5。图5中将所述轴杆108的长度加长,然后将若干个前述实施例中的办公室用柜子套设在所述轴杆108上,图5中共套设了三层前述实施例中的办公室用柜子,这些办公室用柜子以上下叠加的方式,在圆柱体中轴处套设在所述轴杆108上。可以预见的是,只要轴杆的强度能够支撑,则套设在轴杆108上的前述实施例中的办公室用柜子的数量可以为若干层,包括:两层、四层、五层、六层和七层。每层套设的前述实施例中的办公室用柜子,均可以各自围绕轴杆108进行转动,且两两互相之间互不干扰。其中,前仓柜门105、前仓柜门104、后仓柜门106、后仓柜门110、前仓顶板109、前仓底板102、后仓顶板103、后仓底板101、分隔板107和轴杆108,与图1中介绍的连接方式和作用均相同,具体可以参见图1中相关篇幅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