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1736发布日期:2020-05-06 23:0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沥米饭,也称甑子饭,其关键步骤是:先将淘净的大米放入水中煮沸,经过适当时间后将汤饭捞出过滤,将滤出的米饭放在蒸笼上蒸熟,将米汤留下来饮用。

一些相关技术中的电饭煲已经可以实现沥米饭功能,米放入到电饭煲内后,米首先是浸泡在水中,水煮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再实现米水分离。但是,由于米饭长时间浸泡在水里,米饭会充分吸收米汤中的糖分等,从而会导致米饭中含糖量较高,用户吃完米饭后,容易变胖,而且也导致电饭煲做出的米饭不利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此外,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具有沥米饭或低糖饭的烹饪器具,由于内部结构的限制导致做饭种类单一,不便于清洗,使用灵活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可以做低糖米饭,并且更易于清洗,使用更灵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内具有烹饪腔;盛放组件,所述盛放组件设在所述烹饪腔内且具有盛放腔和介质置换腔,所述盛放组件设置成利用第一介质替换位于所述介质置换腔内的液态的第二介质,从而使得被替换的所述第二介质能够排出所述介质置换腔,所述盛放组件还被设置成利用处在所述介质置换腔之外且为液态的所述第二介质进入到所述介质置换腔内以占据由所述第一介质占用的至少一部分空间,其中所述盛放腔能够与所述烹饪腔连通以使所述盛放腔内的液位可变,所述盛放组件由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分体件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可以做低糖米饭,并且制造较简单,使用更灵活,易于清洗,用户体验提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任意两个所述分体件通过卡接结构或者磁吸结构相连。

具体地,所述卡接结构为旋转卡接结构、凹凸点卡接结构、上下式套卡接结构或左右滑动式卡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分体件包括:盛放部,所述盛放部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所述盛放腔;介质置换部,所述介质置换部位于所述盛放部的下方且与所述盛放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介质置换部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所述介质置换腔。

进一步地,所述介质置换部具有置换部顶壁,所述盛放部具有盛放部底壁,所述置换部顶壁和所述盛放部底壁的其中一个设置有卡接凸部,其中另一个设置有适于卡接在所述卡接凸部内的卡接凹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凸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凸点部,所述卡接凹部包括一个或多个贯通孔,所述凸点部与所述贯通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凸点部伸入并卡入对应的所述贯通孔内,其中多个所述凸点部沿所述盛放组件的周向间隔开设置。

可选地,所述凸点部包括:柱部,所述柱部穿设于所述贯通孔,所述柱部的轴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贯通孔的轴向尺寸;端头部,所述端头部凸出地设在所述柱部的端部且所述端头部止挡在所述贯通孔的一侧,以止挡所述柱部脱出所述贯通孔,沿所述柱部的轴向,所述端头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构造有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盛放部设有定位部,所述介质置换部设有定位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配合部配合,以对所述盛放部和所述介质置换部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为沿所述盛放部的周向设于所述盛放部底壁的定位凸筋,所述置换部顶壁设置有敞开口,所述定位配合部由所述敞开口的边沿形成,所述敞开口的边沿外套在所述定位凸筋的外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分体件包括:盛放筒,所述盛放筒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筒腔;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盛放筒内且将所述筒腔上下分隔成所述盛放腔和位于所述盛放腔的下方的所述介质置换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盛放腔内没有液体;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盛放腔内有液体进入;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盖部被打开;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盛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盛放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盛放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介质置换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介质置换部被剖开;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些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盛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些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盛放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烹饪器具10;

本体部1;烹饪腔11;锅体部12;上盖部13;

盛放部2;盛放部底壁23;卡接凸部24;凸点部25;柱部251;端头部252;倒角253;定位部26;

介质置换部3;第二介质31;置换部顶壁32;敞开口321;卡接凹部33;贯通孔34;定位配合部35;第一介质39;

盛放组件230;盛放腔231;介质置换腔232;分体件233;盛放筒234;筒腔2341;分隔板2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电磁炉或者养生壶等,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以烹饪器具10为电饭煲为例进行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的说明书之后,在知悉本申请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显然可以将本申请的烹饪器具10应用于电压力锅、电炖锅、电磁炉或者养生壶等。

参照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可以包括:本体部1和盛放组件230。本体部1内具有烹饪腔11,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腔11可以是本体部1的锅体部12和上盖部13所限定形成的空腔。盛放组件230设在烹饪腔11内。并且,盛放组件230具有盛放腔231和介质置换腔232。盛放腔231可以用于盛放食材,例如米。

盛放组件230可以用于实现第一介质39与第二介质31的替换,从而改变烹饪腔11内的液位。如盛放组件230可以设置成利用第一介质39替换位于介质置换腔232内的液态的第二介质31,从而使得被替换的第二介质31能够排出介质置换腔232,并进入烹饪腔11内以改变烹饪腔11内的液位。

这里,第一介质39可以来自于介质置换腔232之外,通过进入到介质置换腔232内实现对第二介质31的替换,例如从外界向介质置换腔232内泵入气体;或者,第一介质39可以来自于介质置换腔232内部,例如通过加热介质置换腔232内的液体如水,使得内部形成气态的第一介质39,第一介质39可以从内部将液态的水排出介质置换腔232之外;当然,第一介质39的来源也可以采用上述两种可行方式的结合,但不限于此。

介质置换腔232还设置成利用处在介质置换腔232之外且为液态的第二介质31进入到介质置换腔232内以占据由第一介质39占用的至少一部分空间,从而使得烹饪腔11内的液位下降,在液位下降的过程中,液体会冲刷大米,使大米内的糖减少。换言之,液态的第二介质31可以进入到介质置换腔232内,从而占据先前由第一介质39占有的至少一部分空间。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烹饪器具10停止加热或者加热功率降低时,介质置换腔232内的第一介质39如水蒸气液化,介质置换腔232之外的液态的第二介质31如水则会进入到介质置换腔232之内,替换先前第一介质39所占用的空间。再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介质置换腔232内的至少一部分第一介质39如空气被抽出时,介质置换腔232之外的液态的第二介质31如水可以进入到介质置换腔232内,以替换被抽出的第一介质39。

而且,盛放腔231能够与烹饪腔11连通以使盛放腔231内的液位可变。具体地,第二介质31流入烹饪腔11后可以进入到本体部1与盛放组件230之间的间隙,并进一步进入到盛放腔231内,进入盛放腔231内的液体的量不同,会使盛放腔231的液面发生变化。可选地,第一介质39可以为水蒸汽或者空气,第二介质31可以为水,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大米刚放入盛放部2内后,当盛放腔231的液面上下变化时,液体可以反复冲刷盛放腔231内的米,能够进一步降低大米中糖的含量,用户食用完大米后,可以使用户不容易发胖,同时,也能够使大米受热均匀,可以使大米充分吸收水分,从而可以防止米饭夹生,进而可以提升米饭的口感。

由此,通过本体部1和盛放组件230的配合,使米放入到烹饪器具10内后,烹饪器具10在沥米饭时,液体会不断冲刷米,使米中的糖被冲刷掉,从而可以使用户吃完米饭后不容易变胖。

盛放组件230可以由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分体件233构成。与不可拆的一体成型和后期组合焊接等结构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分体可拆结构更便于进行制造,而且外观可选择的形态更多,例如圆形、方形等其他不规则形状等,使用更为灵活,同时用户便于拆卸后进行更方便地清洗,清洗死角少,用户体验性提升。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任意两个分体件233可以通过卡接结构或者磁吸结构相连,连接较可靠且拆装方便。本实用新型对于卡接结构和磁吸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在此不再详述。

可选地,卡接结构可以为旋转卡接结构、凹凸点卡接结构、上下式套卡接结构或左右滑动式卡接结构。这些结构均可以实现有效的卡接并且也便于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所示,多个分体件233可以包括:盛放部2和介质置换部3。盛放部2内可以设有开口向上的盛放腔231,这样更便于放置食材。介质置换部3位于盛放部2的下方,并且介质置换部3与盛放部2可拆卸地连接,介质置换部3内设有开口向下的介质置换腔232,这样更易于收集第一介质39。

参照图5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介质置换部3具有置换部顶壁32,盛放部2具有盛放部底壁23,置换部顶壁32和盛放部底壁23的其中一个设置有卡接凸部24,其中另一个设置有适于卡接在卡接凸部24内的卡接凹部33。由此,不仅便于制造,而且卡接效果好。

进一步地,卡接凸部2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凸点部25,卡接凹部3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贯通孔34,凸点部25与贯通孔34一一对应,每个凸点部25穿设并卡入对应的贯通孔34内。其中,多个凸点部25可以沿盛放组件230的周向间隔开设置,卡接效果好。

如图6和图7所示,凸点部25可以包括:柱部251和端头部252,柱部251可以穿设于贯通孔34,端头部252凸出地设在柱部251的端部,并且端头部252止挡在贯通孔34的一侧,以止挡柱部251脱出贯通孔34。可选地,沿柱部251的轴向,端头部252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可以构造有倒角253。倒角253可以在凸点部25与贯通孔34配合或者脱离配合时起到引导作用,在施力操作时使凸点部25更易于插入或移出贯通孔34。

可选地,柱部251的轴向尺寸可以大于等于贯通孔34的轴向尺寸。由此,盛放部2和介质置换部3可以实现有效卡合,并且当柱部251的轴向尺寸大于贯通孔34的轴向尺寸时,盛放部2与介质置换部3在卡接时还可以具有一定的可活动性,可以减少盛放部2与介质置换部3之间的死角。

参照图6和图7所示,盛放部2设有定位部26,介质置换部3设有定位配合部35,定位部26与定位配合部35配合,以对盛放2和介质置换部3进行定位,使得盛放组件230的装配更准确。

本实用新型对于定位部26和定位配合部35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制,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部26可以沿盛放部2的周向设于盛放部底壁23的定位凸筋,置换部顶壁32设置有敞开口321,定位配合部35可以由敞开口321的边沿形成,敞开口321的边沿可以外套在定位凸筋的外周面,定位效果较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和图9所示,多个分体件233可以包括:盛放筒234和分隔板235。盛放筒234内可以设有上下贯通的筒腔2341。分隔板235可拆卸地设在盛放筒234内且将筒腔2341上下分隔成盛放腔231和位于盛放腔231的下方的介质置换腔232。可选地,盛放腔231的内径和介质置换腔232的内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灵活进行设置。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该烹饪器具10为电饭煲,电饭煲的具体工作过程为:电饭煲在烹饪过程中,首先将适量清水倒入烹饪腔11,然后将盛放部2和介质置换部3放入到烹饪腔11内,使烹饪腔11内的水位大致没过介质置换部3(当然也可以适当高于介质置换部3或者适当低于介质置换部3),再将洗好的大米放入盛放部2内,如图1所示,此时的米水可以是分离的,即米在上方的盛放部2内,水在下面,米没有浸泡在水中。

之后,电饭煲开始加热烹饪腔11,当烹饪腔11内的水被加热时,烹饪腔11内的水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蒸气),其中一部分气泡会在介质置换部3中储存起来,使介质置换部3内的压强变大,在压力的作用下,将介质置换部3中的水排出到烹饪腔11中,使得烹饪腔11中的水面升高,由于盛放部2与烹饪腔11连通,介质置换部3中的水流入烹饪腔11后,烹饪腔11内的水会流入盛放部2,此时,整个盛放部2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没过大米,如图3所示,实现对大米的一煮。

当盛放部2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时间传感器或者信号传感器感知后或通过其它公知手段,电饭煲及时停止加热,介质置换部3中的水蒸气会迅速冷却液化,介质置换部3内的压力随之消减,然后烹饪腔11内的水会流回介质置换部3,使盛放部2内的水位快速下降,盛放部2内的水位下降过程中,盛放部2内的水穿过大米下落,盛放部2内的水会对大米进行冲刷,并且,电饭煲在烹饪的过程中,电饭煲也可以间断性地实现米水分离,例如电饭煲通过控制加热等效功率等控制程序,使电饭煲对烹饪腔11反复加热并停止,在电饭煲对烹饪腔11反复加热过程中,盛放部2内的水会反复地的上升和回落,水在反复地的上升和回落过程中冲刷大米,然后清水逐渐变成米汤。在水沸腾阶段结束后,电饭煲进入蒸米阶段,在蒸米阶段,米水分离,控制程序保持米汤温度在80度以上,使米饭蒸熟或者焖熟。

并且,电饭煲在水沸腾阶段,通过水反复冲刷大米,能够进一步降低大米中糖的含量,用户食用完大米后,可以使用户不容易发胖,同时,也能够使大米受热均匀,可以使大米充分吸收水分,从而可以防止米饭夹生,进而可以提升米饭的口感。

并且,在蒸米阶段,由于电饭煲内的水经过前期蒸发和大米的吸水,原来的水位会降低,为了保证大米与水分离以及蒸饭效果,防止米汤对米饭进行浸泡,在一些实施例中,最终烹饪腔11内的水位到最底层米饭的距离可以大于等于4mm。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水位线稍高于最底层米饭,这样位于上层的米饭仍然不能被水浸泡到,同样可以减少米饭的最终含糖量。

可选地,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介质置换腔232的体积可以变化,也可以不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置换腔232的体积不变,可以使用气体充放装置向介质置换腔232内充气,使介质置换腔232内的压强变大,从而使烹饪腔11内的液位上升,需要使介质置换腔232内的液位下降时,可以使用气体充放装置从介质置换腔232内抽气,使介质置换腔232内的压强降低,从而可以达到液位降低的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介质置换腔232的体积可变时,使用气体充放装置向介质置换腔232内充气或者抽取介质置换腔232内的气体,也可以实现烹饪腔11内液位上升和下降的功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在烹饪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气体充放装置对介质置换腔232进行充气,以实现烹饪腔11内的液位的变化,并且,介质置换腔232的体积可以随着充气量发生变化。这样,当不需要进行介质置换时,介质置换腔232的体积可以较小,减少对烹饪腔11的占用,并且介质置换腔232在充气时可以增加体积,以提升容纳气体的量,进一步增大液体的置换量,使得烹饪腔11内的液面变化更为明显,更利于提升烹饪效果。

由此,通过本体部1、盛放部2和介质置换部3配合,米放入到烹饪器具10内后,烹饪器具10在沥米饭时,水会不断冲刷米,使米中的糖被冲刷掉,从而可以使用户吃完米饭后不容易变胖。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不干涉、不矛盾的情况下均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相互结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