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重力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4723发布日期:2020-01-10 14:36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重力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重力被。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与保健,随之而来的是功能用品和保健用品的快速发展,重力被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床上用品。科学研究表明,重力被运用深度接触压力原理,刺激身体上的每个压力点,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放松,情绪舒缓,得到更高效的睡眠。

现有重力被的结构通常包括上下面料层,面料层之间设有重物,重力被采用绗缝工艺,形成若干方格,重力球位于方格中。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重力球因细小容易从被子的针线孔处漏出,影响产品质量,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重力被,该重力被将重力球缝制于袋体中,可以有效解决重力球容易从被子的针线孔处漏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重力被,包括上方的第一面料层,所述的第一面料层下方设有第一棉絮层,所述的第一棉絮层下方设有袋体,所述的袋体中设有重力球,所述的袋体下方设有第二棉絮层,所述的第二棉絮层下方设有第二面料层,所述的第一面料层、第一棉絮层、第二棉絮层和第二面料层通过绗缝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袋体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所述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的边沿缝合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之间设有重力球。

优选地,所述的袋体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所述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边沿通过一圈粘胶层粘接固定,所述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边沿在胶粘层外侧缝合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之间设有重力球。

优选地,所述的袋体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袋体呈矩形阵列分布,两两之间形成的间隙供绗缝走线,袋体位于绗缝形成的方格中。

优选地,所述的袋体上表面缝合固定设有第一粘扣带粘钩,第一棉絮层下表面缝合固定设有第一粘扣带基座,所述的袋体下表面缝合固定设有第二粘扣带粘钩,第二棉絮层上表面缝合固定设有第二粘扣带基座。

优选地,所述的重力球为陶瓷球、树脂球、电气石球、负离子球、竹炭颗粒、麦饭石、石英砂、玻璃球、决明子或山楂子。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棉絮层和第二棉絮层为远红外棉或负离子棉。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面料层结构包括外侧的牛仔面料层,所述的牛仔面料层下面设有锦纶纤维层,所述的锦纶纤维层下面设有苎麻纤维层;和/或所述的第二面料层结构包括外侧的牛仔面料层,所述的牛仔面料层上面设有锦纶纤维层,所述的锦纶纤维层上面设有苎麻纤维层。

优选地,所述重力被的四周设置有包边,或所述重力被外层设置有被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重力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重力球设置于袋体中,有效减少了从被子的针线孔处漏出的重力球的数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袋体和粘胶层的双重设置,制作时,先将液体胶粘接于袋体下部分边沿的内侧,形成粘胶层,然后将上下两部分粘接固定,然后在粘胶层外侧再通过纺织线缝制固定,则粘胶层和纺织线可以起到双重固定的效果,且粘胶干燥后形成牢固结构,可以在内侧有效防止重力球的外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纺织线可以在外侧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袋体上下两侧的粘扣带的设置,因此,制作时,可以先将第二面料层铺设在底部,然后将第二棉絮层铺设于第二面料层上方,然后通过粘扣带将袋体粘接在第二棉絮层上表面,然后将第一棉絮层粘接在袋体上表面,最后将第一面料层铺设于第一棉絮层,再通过绗缝固定在一起,粘扣带的粘接利于袋体的固定,防止绗缝过程中袋体的偏移,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且袋体固定可以防止后期使用过程中与上下面料的摩擦,有利于后期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为复合结构,且包括外侧的牛仔面料层,所述的牛仔面料层内侧设有锦纶纤维层,所述的锦纶纤维层内侧设有苎麻纤维层,因此,使用时,牛仔面料层在外侧可以起到耐磨的作用,锦纶纤维层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苎麻纤维层可以在内侧起到抗菌抑菌的作用,增加了重力被的功能性。

5.本实用新型第一棉絮层和第二棉絮层为远红外棉或负离子棉,可以不断释放远红外和负离子,增加了重力被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袋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面料层的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

1.第一面料层;11.牛仔面料层;12.锦纶纤维层;13.苎麻纤维层;2.第一棉絮层;21.第一粘扣带基座;3.袋体;31.第一布片;311.第一粘扣带粘钩;32.第二布片;321.第二粘扣带粘钩;33.重力球;34.粘胶层;4.第二棉絮层;41.第二粘扣带基座;5.第二面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重力被,包括上方的第一面料层1,第一面料层1下方设有第一棉絮层2,第一棉絮层2下方设有袋体3,袋体3中设有重力球33,袋体3下方设有第二棉絮层4,第二棉絮层4下方设有第二面料层5,第一面料层1、第一棉絮层2、第二棉絮层4和第二面料层5通过绗缝固定。

袋体3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袋体3呈矩形阵列分布,两两之间形成的间隙供绗缝走线,袋体位于绗缝形成的方格中。

将重力球设置于袋体中,有效减少了从被子的针线孔处漏出的重力球的数量。

重力球3为玻璃球。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的袋体3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布片31和第二布片32,所述的第一布片31和第二布片32的边沿缝合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布片31和第二布片32之间设有重力球。

将重力球设置于袋体中,有效减少了从被子的针线孔处漏出的重力球的数量。

实施例3

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的袋体3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布片31和第二布片32,所述的第一布片31和第二布片32边沿通过一圈粘胶层34粘接固定,所述的第一布片31和第二布片32边沿在胶粘层34外侧缝合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布片31和第二布片32之间设有重力球。

粘胶层34和纺织线可以起到双重固定的效果,且粘胶干燥后形成牢固结构,可以在内侧有效防止重力球的外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纺织线可以在外侧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

重力球3为玻璃球,玻璃球的直径为0.5mm。

实施例4

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袋体3上表面缝合固定设有第一粘扣带粘钩311,第一棉絮层2下表面缝合固定设有第一粘扣带基座21,袋体3下表面缝合固定设有第二粘扣带粘钩321,第二棉絮层4上表面缝合固定设有第二粘扣带基座41。

粘扣带的粘接利于袋体的固定,防止绗缝过程中袋体的偏移,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且袋体固定可以防止后期使用过程中与上下面料的摩擦,有利于后期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重力球3为陶瓷球。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第一棉絮层2为远红外棉;第二棉絮层4为负离子棉。

远红外棉和负离子棉,可以不断释放远红外和负离子,增加了重力被的功能性。

实施例6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第一面料层1结构包括外侧的牛仔面料层11,牛仔面料层11下面设有锦纶纤维层12,锦纶纤维层12下面设有苎麻纤维层13。

第二面料层5结构包括外侧的牛仔面料层11,牛仔面料层11上面设有锦纶纤维层12,锦纶纤维层12上面设有苎麻纤维层13。

牛仔面料层11在外侧可以起到耐磨的作用,锦纶纤维层12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苎麻纤维层13可以在内侧起到抗菌抑菌的作用,增加了重力被的功能性。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新型重力被的四周设置有包边(图中未示出)。

制作方法:先将重力球放置在第二布片32上,在第二布片32的边沿涂抹胶,再将第一布片31与第二布片32粘接固定,形成粘胶层34;然后在粘胶层34外侧再通过纺织线缝制固定,则粘胶层34和纺织线可以起到双重固定的效果,且粘胶干燥后形成牢固结构,可以在内侧有效防止重力球33外漏,纺织线可以在外侧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缝制时,先将第二面料层5铺设在底部,然后将第二棉絮层4铺设于第二面料层5上方,然后通过粘扣带将袋体3粘接在第二棉絮层4上表面,然后将第一棉絮层2粘接在袋体3上表面,最后将第一面料层1铺设于第一棉絮层2上方,再通过绗缝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