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消毒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9102发布日期:2020-05-20 01:5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消毒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桶盖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自动消毒马桶盖。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公共卫生和健康的要求也日益重视,因此,不管是家人共用的家庭式公共马桶还是陌生人共用的公共马桶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或设备成本以保证其卫生和健康,马桶卫生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家庭、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和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准。

区别于蹲式马桶,坐式马桶在人体在如厕期间,人体与坐式马桶的座圈会直接接触,因此,保证座圈的卫生清洁是现代人类亟需解决的难题,现有技术中有通过更换塑料纸以保证座圈的卫生清洁,但塑料纸不但容易破损;且有碍瞻观,影响如厕体验;还会产生白色污染;更甚的是,塑料纸本身因处于卫生间较为潮湿的环境,也容易滋生细菌。塑料纸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益关注卫生健康的需求,但还是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提供新型的座圈清洁方案以保证座圈的卫生和健康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消毒马桶盖,本实用新型将座圈的消毒方式集成于马桶盖,无需更改座圈和马桶主体的结构设计,使座圈关于人体体验的设计得到充分体现,保证了人体如厕的良好体验,大大节约了现有马桶的消毒方式的改造成本,降低城市公共卫生建设的成本投入,即将本实用新型的马桶盖替换现有马桶盖即可,非常简便且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消毒马桶盖,包括:

盖体和消毒机构;

所述消毒机构设置于所述盖体;

所述盖体盖设于座圈,使得所述盖体与所述座圈的上表面围设形成清洁腔;

所述消毒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和旋转喷头;

所述旋转喷头与消毒流体供给机构流体地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旋转喷头传动连接,使得所述旋转喷头于所述清洁腔沿水平方向旋转;于所述消毒流体供给机构流出的消毒流体经所述旋转喷头旋转喷射至所述座圈的上表面而清洁所述座圈的上表面。

本技术方案中,创造性的提供了一种可清洁座圈的马桶盖,由于马桶盖在马桶使用期间是翻开状态,不影响人体如厕,无需更改座圈和马桶主体结构,使得座圈关于人体体验的设计得到充分体现,保证了人体如厕的良好体验;通过旋转喷头将消毒流体旋转喷射至座圈以实现座圈的上表面(即与人体接触的表面)进行消毒清洁以保证座圈的卫生和健康,且消毒机构无需与座圈接触,仅仅消毒流体接触座圈,消毒效果优异;同时避免了消毒后座圈因与盖体接触而产生接触污染(清洁腔的存在使得盖体与座圈间隔设置);由于旋转喷头的水平旋转,从而保证了座圈消毒的均匀性和充分性;消毒流体最终在重力作用下流向马桶的污水管道而流向市政管网而被处理,降低了座圈消毒成本;更优的,旋转喷头可大大节约了消毒流体的使用量,进一步降低了座圈消毒成本;本实用新型将座圈的消毒方式集成于马桶盖,不影响座圈和马桶主体的结构设计,大大节约了现有马桶的消毒方式的改造成本,降低城市公共卫生建设的成本投入,即将本实用新型的马桶盖替换现有马桶盖即可,非常简便且易于实施。后期维护过程中,可通过替换新的本马桶盖,拆卸下来的旧的本实用新型马桶盖可在卫生间的外环境进行维修,完全不影响马桶的正常使用,避免了特别是异性如厕人员与检修人员同处一室的尴尬情况。本实用新型自动清洁座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结构简单、紧凑且易于实现;易于维护和维修;成本低,适用性广,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旋盖电机、传动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旋盖电机远离所述清洁腔设置;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旋盖电机连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延展至所述清洁腔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旋转喷头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旋盖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杆旋转,使得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旋转以实现所述旋转喷头旋转。

本技术方案中,锥齿轮传动具有寿命长、高负荷承载力、耐化学和腐蚀性强、噪音和振动小、重量轻、成本低、结构紧凑并易于实现、传动性能优异的优点,从而使得本马桶盖重量轻,降低盖体扣合和打开的难度;噪音小,避免本马桶盖清洁座圈时产生噪音污染,维护公共健康;降低本马桶盖的生长成本和加工难度,延长了本马桶盖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本马桶盖的维护和维修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传送带、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旋转电机远离所述清洁腔设置;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旋转喷头连接;所述传送带分别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张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旋转,使得所述从动轮在所述传送带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旋转喷头旋转。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水平方向便可实现旋转喷头的水平旋转,大大降低了本马桶盖的沿高度方向的厚度尺寸,实现了本马桶盖的薄化,提高本马桶盖的整体美感和设计感。且传送带输送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运行稳定且噪音小、重量小;从而使得本马桶盖重量轻,降低盖体扣合和打开的难度;噪音小,避免本马桶盖清洁座圈时产生噪音污染,维护公共健康;降低本马桶盖的生长成本和加工难度,降低了本马桶盖的维护和维修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旋转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和用于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轴接于所述盖体;所述喷头主体设有流体腔,所述流体腔的侧壁周设有若干喷嘴,所述喷嘴的出口朝向所述座圈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消毒流体供给机构依次与所述流体腔、所述喷嘴流体地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喷嘴的设置提高了旋转喷头的雾化效果,提高了座圈上的消毒流体的均匀化,降低消毒流体用量,节约座圈清洁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为管轴,所述管轴的第三端与所述消毒流体供给机构连通,所述管轴的第四端与所述流体腔连通。

本技术方案中,传动轴间距传动和流体消毒流体两个作用,从而简化了旋转喷头的连接结构,使得本消毒盖结构更为紧凑、科学化和合理化。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消毒流体供给机构包括与清水管路连接的供水管道和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旋转喷头流体地连接;或,所述消毒流体供给机构包括与清水管路连接的供水管道和蒸汽发生器;所述供水管道设有水泵;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旋转喷头流体地连接;或,所述消毒流体供给机构包括与清水管路连接的供水管道和蒸汽发生器;所述供水管道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电磁阀和水泵;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旋转喷头流体地连接;或,所述消毒流体供给机构包括增压泵和用于存放免洗消毒剂的免洗消毒剂盒,所述免洗消毒剂盒内的免洗消毒剂经所述增压泵增压后流向所述旋转喷头;或,所述消毒流体供给机构包括增压泵、用于存放水洗消毒剂的水洗消毒剂盒、以及与清水管路连通的水洗管道;所述水洗消毒剂盒与所述水洗管道并联后与所述增压泵串联再与所述旋转喷头流体地连接;或,所述消毒流体供给机构设置于所述盖体。

本技术方案中,消毒流体可为无污染和无公害的高温蒸汽对座圈进行消毒清洁,且成本低、易于实现。消毒流体也可为免洗消毒剂或需要水洗的水洗消毒剂;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消毒性能、消毒需求的需求,大大提高本马桶盖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干燥被所述消毒机构清洁后的所述座圈的上表面的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朝向所述座圈设置的电热源,且所述电热源的轮廓与所述座圈的轮廓相适配。

本技术方案中,干燥机构大大缩短了座圈清洁前后两次使用之间的时间间隔,满足马桶使用率高、间隔短的卫生间,保证满足卫生的同时不影响马桶的正常使用。在实际应用中,电热源可为紫外灯或电阻丝,通过电阻丝发热实现对座圈的干燥;或者通过紫外灯的光能源实现对座圈的干燥以及进一步消毒,以保证进一步保证座圈的卫生和健康。由于电热源安装于盖体,因此,干燥过程中电热源不与座圈接触,避免了电热源对清洁的座圈的细菌污染。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干燥被所述消毒机构清洁后的所述座圈的上表面的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的第五端与外环境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的第六端与所述清洁腔连通;所述送风管道沿空气流动方向设有风机和加热片,使得外环境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流经所述加热片后升温,后流向所述清洁腔干燥所述座圈的上表面。

本技术方案中,干燥机构大大缩短了座圈清洁前后两次使用之间的时间间隔,满足马桶使用率高、间隔短的卫生间,保证满足卫生的同时不影响马桶的正常使用。热风干燥座圈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降低本马桶盖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送风管道的第五端设有过滤组件。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过滤组件对用于干燥座圈的空气进行净化,避免空气中携带的细菌污染座圈而降低消毒流体对座圈的清洁效果;保证了清洁后的座圈的卫生和健康不受影响。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和马桶主体之间的坐垫圈,所述坐垫圈包括坐垫本体和所述座圈;所述座圈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靠近所述盖体一侧;所述坐垫本体远离所述座圈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盖体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本马桶盖可为盖设于座圈上的产品,也可为携带座圈的产品,产品式样可满足不同安装环境的需求,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翻盖机构,所述翻盖机构包括翻盖电机和用于与马桶主体轴接的转轴;所述翻盖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盖体远离所述清洁腔一侧的端部;所述翻盖电机正反转动以实现所述座圈的封盖或显露。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翻盖机构实现本马桶盖自动旋转,无需如厕人员手动掀盖或扣盖,自动化和智能化高,体验感优越,为卫生间无人智能化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座圈的上表面是否满足清洁预设条件的清洁传感器,所述清洁传感器与所述消毒机构连接;和/或,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座圈的上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或;所述盖体对应所述座圈的位置设有观察窗。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清洁传感器可实现本马桶盖自动清洗座圈,自动化和智能化高,体验感优越,为卫生间无人智能化提供了保障;同时,实现消毒流体使用的优化和节约,降低了座圈清洁的运行成本。更优的,温度传感器的设置避免人体和过高温度的座圈接触,保护如厕人员,提高如厕体验感。更优的,观察窗便于如厕人员直观的判断座圈清洁是否已经完成,提高如厕人员如厕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消毒马桶盖,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创造性的提供了一种可清洁座圈的马桶盖,由于马桶盖在马桶使用期间是翻开状态,不影响人体如厕,无需更改座圈结构,使得座圈关于人体体验的设计得到充分体现,保证了人体如厕的良好体验;通过旋转喷头将消毒流体旋转喷射至座圈以实现座圈的上表面(即与人体接触的表面)进行消毒清洁以保证座圈的卫生和健康,且消毒机构无需与座圈接触,仅仅消毒流体接触座圈,消毒效果优异;同时避免了消毒后座圈因与盖体接触而产生接触污染(清洁腔的存在使得盖体与座圈间隔设置);由于旋转喷头的水平旋转,从而保证了座圈消毒的均匀性和充分性;消毒流体最终在重力作用下流向马桶的污水管道而流向市政管网而被处理,降低了座圈消毒成本;更优的,旋转喷头可大大节约了消毒流体的使用量,进一步降低了座圈消毒成本;本实用新型将座圈的消毒方式集成于马桶盖,不影响座圈和马桶主体的结构设计,大大节约了现有马桶的消毒方式的改造成本,降低城市公共卫生建设的成本投入,即将本实用新型的马桶盖替换现有马桶盖即可,非常简便且易于实施。后期维护过程中,可通过替换新的本马桶盖,拆卸下来的旧的本实用新型马桶盖可在卫生间的外环境进行维修,完全不影响马桶的正常使用,避免了特别是异性如厕人员与检修人员同处一室的尴尬情况。本实用新型自动清洁座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结构简单、紧凑且易于实现;易于维护和维修;成本低,适用性广,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

2、本实用新型中,消毒和干燥方式均为多种多样,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自由组合,大大增加了本消毒盖产品的多样化、特色化;更优的,通过设置传感器,实现本马桶盖对座圈的自动和智能清洁,为卫生间卫生和健康清洁和管理的无人智能化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自动消毒马桶盖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马桶的第一种实施例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马桶的第二种实施例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马桶盖,11.盖体,111.布线槽,112.扣沿,113.设备腔,114.送风口,115.轴孔,116.观察窗,117.底板,1211.旋盖电机,1212.传动杆,1213.第一锥齿轮,1214.第二锥齿轮,1215.联轴器,122.旋转喷头,1221.传动轴,1222.喷头主体,1223.喷嘴,131.蒸汽发生器,132.水泵,133.电磁阀,141.送风管道,142.风机,143.加热片,15.坐垫圈,151.坐垫本体,152.座圈,1521.上表面,161.翻盖电机,162.转轴,17.控制电路板,18.清洁按键,2.马桶主体,3.清洁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消毒马桶盖,包括:盖体11和消毒机构;消毒机构设置于盖体11;盖体11盖设于座圈152,使得盖体11与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围设形成清洁腔3;消毒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和旋转喷头122;旋转喷头122与消毒流体供给机构流体地连接;传动机构与旋转喷头122传动连接,使得旋转喷头122于清洁腔3沿水平方向旋转;于消毒流体供给机构流出的消毒流体经旋转喷头122旋转喷射至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而清洁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创造性地将座圈152清洁集成于本马桶盖1,无需更改座圈152和马桶主体2结构,使得座圈152关于人体体验的设计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对现有卫生间的卫生健康改造仅需拆卸原马桶盖,安装本马桶盖1即可实现清洁座圈152的自动化,成本低且易于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当座圈152需要进行消毒清洁时,本马桶盖1盖设于座圈152,并启动传动机构和消毒流体供给机构便可实现将消毒供给机构提供的消毒流体通过旋转喷头122喷射至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即与人体接触的表面)实现对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消毒清洁,非常便利且易于操作,为公共卫生提供了巨大保证。值得说明的是,消毒流体可为液体、气体、或气液混合物均可。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旋转喷头122包括喷头主体1222和用于与传动机构连接的传动轴1221;传动轴1221轴接于盖体11;喷头主体1222设有流体腔,流体腔的侧壁周设有若干喷嘴1223,喷嘴1223的出口朝向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设置;消毒流体供给机构依次与流体腔、喷嘴1223流体地连接。由于旋转喷头122在清洁座圈152过程中需要水平旋转,因此,消毒流体优选通过旋转喷头122的上端或下端流入旋转喷头122,旋转喷头122与用于流通消毒流通的管路可通旋转接头实现连接。优选地,传动轴1221为管轴,管轴的第三端与消毒流体供给机构连通,管轴的第四端与流体腔连通。值得说明的是,管轴可与喷头主体1222一体成型、螺接、插接均可。多个喷嘴1223优选沿水平方向均布于喷头主体1222的侧壁。优选地,喷嘴1223用于流通消毒流体的通道优选为变径结构,变径结构的大径端远离流体腔一侧设置,流体腔收集于消毒流体供给机构流出的消毒流体,且在旋转主体水平旋转的过程中实现每一喷嘴1223的等量喷射,保证了消毒流体喷射的均衡性和等量性,同时提高喷嘴1223的雾化性能。优选地,喷嘴1223用于流通消毒流体的通道靠近流体腔一侧的为圆形通道且远离流体腔一侧的为窄通道,盖窄通道沿水平方向的尺寸大于其自身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从而进一步提高喷嘴1223的雾化性能。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消毒流体供给机构的种类繁多,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示例一,消毒流体供给机构包括与清水管路连接的供水管道和蒸汽发生器131;蒸汽发生器131与旋转喷头122流体地连接。优选地,清水管路设有过滤部件,沿着水流方向依次包括过滤网和消毒剂层,通过过滤网过滤带清水管路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当过滤网也可不设置。消毒剂层对清水管路内的清水进行消毒,具体消毒方式可为化学消毒(氧化剂氧化)和/或物理消毒(活性炭吸附)均可,除去高温环境无法杀死的有害物质,从而保证座圈152蒸汽消毒的性能。当然,当清水管路本身流通的为干净水时则无需设置过滤部件。值得说明的是,清水管路流通的可以是水、消毒剂液等可通过蒸汽消毒实现座圈152清洁的任何流体均可。蒸汽发生器131可为自行配置有加压设备的产品,也可为与加压设备连接的产品,当然,蒸汽发生器131之后可不设置加压设备对蒸汽进行加压输送,使得蒸汽在分子运动作用下流向旋转喷头122。优选地,消毒流体供给机构设置于盖体11。当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消毒流体供给机构也可设置于马桶的外侧,即不设置于盖体11上,只是增加了安装流程而已。如示例二,在示例一的基础上,供水管道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电磁阀133和水泵132,通过水泵132实现流体由供水管道流向蒸汽发生器131,通过电磁阀133可控制单次清洁座圈152所消耗的流体量,从而实现根据座圈152的清洁度调整流体量的调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节约成本。值得说明的是,当流体无需通过水泵132提升便可实现对蒸汽发生器131的流体的供给,则水泵132可不设置。

如示例性三,消毒流体供给机构包括增压泵和用于存放免洗消毒剂的免洗消毒剂盒,免洗消毒剂盒内的免洗消毒剂经增压泵增压后流向旋转喷头122;当消毒流体为免洗消毒剂时,直接将免洗消毒剂喷射至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即可实现清洁。当然,免洗消毒剂可通过人工添加、更换或者通过管路自动添加均可。优选地,免洗消毒剂盒设有用于监测免洗消毒剂液面的液位传感器,从而实现免洗消毒剂最高液面和最低液面的监控,实现消毒剂添加提醒和添满提醒的智能化提示。如示例性四,消毒流体供给机构包括增压泵、用于存放水洗消毒剂的水洗消毒剂盒、以及与清水管路连通的水洗管道;水洗消毒剂盒与水洗管道并联后与增压泵串联再与旋转喷头122流体地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先将水洗消毒剂通过旋转喷头122喷射至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然后,再通过旋转喷头122将水喷射至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实现水洗消毒剂的冲洗,进而实现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的清洁。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还包括干燥机构,干燥机构干燥经消毒机构清洁后的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干燥机构的种类繁多,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示例一,干燥机构包括送风管道141,送风管道141的第五端与外环境连通,送风管道141的第六端与清洁腔3连通;送风管道141沿空气流动方向设有风机142和加热片143,使得外环境的空气在风机142的作用下流经加热片143后升温,后流向清洁腔3干燥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在实际应用中,加热片142可为电阻片或陶瓷加热片均可。热风式干燥的干燥机构可设置于盖体11上,也可设置于盖体11之外的部件,如墙壁或马桶主体2等,通过管道将热风输送至清洁腔3内即可。当干燥机构设置于盖体11时,盖体11对应送风管道141的出口与清洁腔3之间设有送风口114。优选地,送风管道141的第五端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可对送风管道141内的气流进行过滤消毒,去除空气中携带的污染物、异味或细菌等不利因素,从而保证需要与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接触的热风无菌化,从而保证清洁后的座圈152的洁净度,避免座圈152的再次污染;具体消毒方式可为化学消毒(氧化剂氧化)和/或物理消毒(活性炭吸附)均可。当然,当送风管道141内流通的本身是干净的空气时,则无需设置过滤组件。如示例二,干燥机构包括朝向座圈152设置的电热源,且电热源的轮廓与座圈152的轮廓相适配。在实际应用中,电热源可为紫外灯或电阻丝,通过电阻丝发热实现对座圈152的干燥;或者通过紫外灯的光能源实现对座圈152的干燥以及进一步消毒,以保证进一步保证座圈152的卫生和健康。电热源安装于盖体11靠近座圈152一侧的表面,即盖体11靠近座圈152一侧设有用于安装电热源的安装槽,使得电热源收容于安装槽内,安装槽靠近座圈152一侧的槽口盖设有透热隔板,从而保证安装槽的干燥性,避免外环境的水分侵入安装槽,影响电热源的工作性能。优选地,安装槽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变径结构,槽宽尺寸大的一侧靠近座圈152设置。优选地,安装槽的内壁面设有热源反射层,使得电热源的热能尽量朝向座圈152一侧释放,加快座圈152的干燥速度,避免热源损耗。

在实施例五中,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或四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于盖体11和马桶主体2之间的坐垫圈15,坐垫圈15包括坐垫本体151和座圈152;座圈152设置于坐垫本体151靠近盖体11一侧;坐垫本体151远离座圈152一侧的端部与盖体11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坐垫本体151和座圈152可一体成型或焊接形成。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消毒流体在消毒过程中逸散到马桶的外侧(特别是消毒流体具有一定的毒性时),盖体11优选与坐垫圈15密封贴合,具体地,盖体11可围设于坐垫圈15的外侧,即盖体11的内壁与坐垫圈15的外壁密封贴合,或者盖体11扣合于座圈152的外侧,且盖体11的下端面与坐垫本体151的上表面密封贴合,使得座圈152收容于盖体11的内部。优选地,座圈152凸起于垫圈本体的上表面,使得座圈152与垫圈本体之间形成台阶,盖体11朝向座圈152一侧沿展有扣沿112,使得盖体11与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具有一定的间隙,且扣沿112的下端面抵接于该台阶上。优选地,盖体11与坐垫圈15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垫。密封圈优选设置于盖体11上,即盖体11靠近坐垫圈15一侧设有用于容设密封圈的沟槽。优选地,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为倾斜面,由外周壁朝向内周壁向下倾斜,从而加快消毒流体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向马桶主体2的便池内。优选地,盖体11对应座圈152的位置设有观察窗116。观察窗116优选为透视板,使得人体可直观的判断座圈152清洁是否完成。坐垫圈15优选与盖体11铰接,从而便于盖体11的掀开和关闭。

在实施例六中,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四或五的基础上,还包括翻盖机构,翻盖机构包括翻盖电机161和用于与马桶主体2轴接的转轴162;翻盖电机161与转轴162连接;转轴162与盖体11连接,转轴162设置于盖体11远离清洁腔3一侧的端部;翻盖电机161正反转动以实现座圈152的封盖或显露。为了便于转轴162的安装,盖体设有轴孔115。在实际应用中,翻盖电机161可设置于盖体11或马桶主体2上,转轴162的依次连接盖体11和马桶本体以实现盖体11与马桶本体的铰接。为了避免安装于盖体11的部件显露于外环境,盖体11远离座圈152一侧的位置优选设有设备腔113,从而便于消毒机构、干燥机构、消毒流体供给机构、翻盖机构等的安装。优选地,设备腔113盖设有一底板117,从而使得设备腔113成为一封闭腔室,避免外环境的水分侵入设备腔113而影响内部部件运行条件。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监测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是否满足清洁预设条件的清洁传感器,清洁传感器与消毒机构(或同时与消毒机构、消毒流体供给机构和/或翻盖机构)连接。从而便于本马桶盖1自动进行消毒(盖体11的掀开或关闭可通过人体或翻盖机构操作),清洁传感器再监测到座圈152需要清洁且该座圈152无人使用时,通过翻盖机构自动扣合盖体11,启动消毒机构,消毒清洁完成后,再启动干燥机构实现座圈152的干燥。为了避免因前后使用座圈152的人体重复清洁座圈152,清洁传感器可于每次清洁之前对座圈152进行清洁度检测,当上次已经清洗且无人使用过时,则告知座圈152为干净座圈152;当上次已经清洗且有人使用过时,人体可通过清洁按键18实现强制清洁。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监测座圈152的上表面1521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提示人体当前座圈152的温度是否适合使用,同时,可对清洁温度进行把控,根据座圈152的清洁度调整消毒蒸汽的温度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选地,为了便于消毒机构、干燥机构、消毒流体供给机构、翻盖机构、清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的工作秩序,本盖体11还设有控制电路板17,以确保不同部件工作的秩序、时间、运行间隔、流量、温度、指令等有序进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实施例七中,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四、五或六的基础上,传动机构实现的方式也较为多样,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施例一,传动机构包括旋盖电机1211、传动杆1212、第一锥齿轮1213和第二锥齿轮1214;旋盖电机1211远离清洁腔3设置;传动杆1212的第一端与旋盖电机1211连接,传动杆1212的第二端延展至清洁腔3并与第一锥齿轮1213连接;第二锥齿轮1214与旋转喷头122连接;第一锥齿轮1213与第二锥齿轮1214啮合连接;旋盖电机1211驱动传动杆1212旋转,使得第一锥齿轮1213带动第二锥齿轮1214旋转以实现旋转喷头122旋转。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锥齿轮1214可套设于喷头主体1222或管轴的外侧,第二锥齿轮1214的轴线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一锥齿轮1213的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优选地,传动杆1212与旋盖电机1211通过联轴器1215连接。如施例二,传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传送带、主动轮和从动轮;旋转电机远离清洁腔3设置;旋转电机与主动轮连接;从动轮与旋转喷头122连接;传送带分别与主动轮和从动轮张紧连接;旋转电机驱动主动轮旋转,使得从动轮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带动旋转喷头122旋转。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轴线方向均沿高度方向布置,为了保证传送带的张紧度,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与传送带张紧连接的张紧轮。为了避免传送带在其重力作用下出现下坠现象,主动轮和从动轮优选为工字型轮,使得传送带夹设于两个边沿之间。当然,也可通过安装框收容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使得传送带因安装框的抵挡而无法坠落。优选地,为了便于输送消毒流体、传动杆1212、传送带的安装,盖体11靠近座圈152一侧设有布线槽111,使得这些部件收容于布线槽111内隐藏,优选地,布线槽111通过盖板实现封闭。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