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花散头及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0211发布日期:2020-05-12 18:10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自旋花散头及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咖啡机,具体涉及一种自旋花散头及咖啡机。



背景技术:

从us6755119b1号美国专利文献已知这样一种咖啡机的喷嘴,包括一盖子(cover)和一喷头(sprinklermember),盖子的中央为进水口(inlet),喷头的底部为平面,底部具有许多从底部伸出的出水管(standpipes),当进入喷头的水达到一定的水位,水就会分别从这些出水管洒向在其正下方装满咖啡粉的漏斗。以上专利文献所披露的咖啡机的喷嘴存在以下缺点:

1.当热水从中央的进水口流出时,一部分的热水就会从进水口正下方的出水管直接流入漏斗的咖啡粉内,从而使咖啡粉被冲泡的时间相差比较大;

2.当热水进入喷头,热水要达到一定的水位才会从出水管中流出来,这样就会使水必须在喷头中停留一段相当长地时间,水温就会下降,并大大地延长冲泡咖啡的时间,影响咖啡的味道及制咖啡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咖啡机的喷嘴冲泡的时间相差比较大、热水要达到一定的水位才会从出水管中流出来而延长冲泡咖啡时间的缺陷,提供一种自旋花散头及咖啡机,用以将热水快速地、均匀地洒向装在漏斗的咖啡粉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旋花散头,包括座体、旋转头,其特征是:所述座体具有进水口和内腔,所述旋转头的上端具有入水口,所述旋转头的下端具有接口,所述接口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旋转头呈竖向与所述座体转动装配,所述旋转头的上端及入水口位于所述内腔,所述旋转头的下端及接口位于所述内腔外,所述的接口上装配径向延伸的花洒管,所述花洒管上设有一致的、朝向侧向的花洒孔。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座体由上盖、下盖对接而成,所述的内腔形成在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上盖、下盖上分开设有对应的插接柱、插接孔,所述插接柱插接在对应的插接孔内实现所述上盖与下盖的对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入水口包括位于所述旋转头上端中心的轴向入水口。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入水口包括分布在所述旋转头上端周缘的径向入水口。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内腔设有环状转座,所述环状转座上设有台阶及径向通道,所述旋转头的上端部设有法兰边,所述法兰边坐落在所述的台阶上使得所述的径向入水口与所述的径向通道的高度一致。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法兰边的上下两侧面上设有凸点。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环状转座由定位柱定位在所述内腔。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座体呈长形扁平状,所述座体的一端设侧向延伸的接管,所述的进水口设于所述接管上,所述座体的另一端呈放大的圆形部,所述旋转头装配在所述圆形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接管为圆管,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接管的管壁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旋转头的下端面设有向下的花洒孔。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朝向侧向的花洒孔偏向侧下方。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接口中设键槽,所述花洒管上设键,通过所述键与键槽的配合将所述花洒管装配在所述接口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其包括咖啡壶、机壳及位于机壳内的热水装置、水泵、漏斗,所述机壳顶部连接有可以开启及盖合的顶盖,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泵经水管连接有本实用新型的自旋花散头,所述自旋花散头的旋转头位于所述漏斗中心位置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座体上配置旋转头,旋转头上配花洒管,洒水时依据水流的反冲力令旋转头旋转,热水经花洒管上的花洒孔洒向装在漏斗的咖啡粉上,快速地、均匀地实现对咖啡冲泡。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本实用新型自旋花散头的咖啡机的一个轴侧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咖啡机移除顶盖的轴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旋花散头顶面角度的轴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旋花散头底面角度的轴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旋花散头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轴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的轴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的另一视角的轴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座的轴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头的轴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头的俯视正投影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花洒管的轴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花洒管的正投影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a-a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座体:11-进水口,12-内腔,13-上盖,14-下盖,15-插接柱,16-插接孔,17-转座,18-台阶,19-径向通道,110-接管,111-圆形部,112-定位孔,113-凸筋;

02-旋转头:21-入水口,22-接口,23-花洒管,24-花洒孔,25-轴向入水口,26-径向入水口,27-法兰边,28-凸点,29-键槽,210-键;

100-咖啡壶;200-机壳;300-漏斗;400-顶盖;500-自旋花散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3-5所示,该自旋花散头包括座体01、旋转头02,座体01具有进水口11和内腔12,旋转头02的上端具有入水口21,旋转头02的下端具有沿其旋转中心均布的接口22,接口22与入水口21连通,旋转头02呈竖向与座体01转动装配,旋转头02的上端及入水口21位于内腔,旋转头02的下端及接口22位于内腔外,接口22上装配径向延伸的花洒管23,参见图12-14,花洒管23上设有一致的、朝向侧向的花洒孔24,尤其是,朝向侧向的花洒孔偏向侧下方,为了确保花洒孔朝向,接口22中设键槽29,花洒管23上设键210,键与花洒孔之间保持角度,通过键与键槽的配合将花洒管装配在接口上,确保花洒孔的朝向。

鉴于上述结构,应用于图1-2所示咖啡机时,热水经进水口11、内腔12、入水口21、花洒管23、花洒孔24洒向下方的漏斗300(参见图2),由于花洒孔一致的、朝向侧向,水流从花洒孔流出时也是一致的、朝向侧向,借助水流的反向作用力,水流对花洒管施加反向的推力,令花洒管带着旋转头反向转动,譬如俯视角度时水流经花洒孔呈顺时针方向洒向下方,则会促使旋转头逆时针方向旋转。随着旋转头的转动,从每个花洒孔淋洒出来的水流呈旋转状淋洒出来,快速地、均匀地实现对咖啡冲泡。

如图5-8所示,为了便于制造装配,座体01由上盖13、下盖14对接而成,内腔形成在上盖与下盖之间。上盖13、下盖14上分开设有对应的插接柱15、插接孔16,插接柱插接在对应的插接孔内实现上盖与下盖的对接。插接在一起的插接柱、插接孔还用于对下文述及的转座进行定位。

如图10-11所示,旋转头02的入水口21包括位于旋转头上端中心的轴向入水口25,还包括分布在旋转头上端周缘的径向入水口26。从图10-11所示,轴向入水口与径向入水口形成了一个呈圆周分布的齿槽孔。

为了令水流顺畅,内腔设有图9所示的环状转座17,环状转座上设有台阶18及径向通道19,旋转头的上端部设有法兰边27,法兰边27坐落在台阶上使得径向入水口26与径向通道19的高度一致,以便旋转头转动时来自进水口、内腔的热水经径向通道流向径向入水口。为了辅助旋转头转动,在法兰边的上下两侧面上设有凸点28,令凸点接触在台阶上或者上盖内壁,减小法兰边转动时与台阶或者上盖内壁的接触面积,避免长久工作后磨损。而通过选用合适的材质(如塑料),即可减少接触时的摩擦,而且,转动时有水流存在,水流如同润滑剂一样减小接触摩擦。事实上,由于花洒孔一致地朝向斜下方,旋转头旋转时会收到水流向上的推举力,通过合理配置花洒孔的角度、流量、流速以及旋转头与花洒管的重量,从而实现旋转头转动时呈悬浮状态、法兰边不与台阶、上盖内壁接触,而仅在开始转动的阶段及停止转动的阶段会与台阶、上盖内壁接触。进一步的,在转座的内壁上设有凸筋113用以减小转座内壁与旋转头圆周面的接触面积。

为了实现对滑座定位,环状转座17由定位柱定位在内腔。具体的,滑座外缘设有定位孔112,插接在一起的插接柱15、插接孔16作为定位柱,在装配时令插接柱15、插接孔16穿在定位孔112内即可。

座体01呈长形扁平状,座体的一端设侧向延伸的接管110,进水口11设于接管110上;座体01的另一端呈放大的圆形部111,旋转头02装配在圆形部111,该圆形部容量变大,可对水流进行适当减压并蓄存足量的热水,实现花洒孔持续流水。

尤其是,接管110为圆管,进水口11设于接管110的管壁上,通过接管可以实现整个花洒头绕接管转动,必要时通过把手将整个花洒头抬起,让出位置以便取出漏斗。

为了热水全面洒向漏斗,旋转头的下端面设有向下的花洒孔。

如图1-2所示的咖啡机,其包括咖啡壶100、机壳200及位于机壳内的热水装置、水泵、漏斗300,机壳200顶部连接有可以开启及盖合的顶盖400,水泵经水管连接有自旋花散头500,自旋花散头500的旋转头位于漏斗中心位置的上方。工作时,水被热水装置加热后由水泵输送给自旋花散头,由自旋花散头快速地、均匀地洒向漏斗实现对咖啡冲泡,冲泡后的的咖啡经漏斗流入咖啡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