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5710发布日期:2020-07-21 12:2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置物架。



背景技术:

置物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由架体和置物盘组成。造型独特,设计灵巧,洁净亮丽,开放式的设计,令储物一眼可见使得置物架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的置物架多为整体型,可调整性、统一性差,无法让使用者根据空间需要变换置物架的形状,使得置物架的摆放存在很大的空间局限性,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并且整体式置物架在收纳、运输方面均会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可折叠置物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置物架,包括架体,架体上活动连接置物盘;所述架体包括主架体、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结构相同,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均与主架体销轴连接;所述主架体包括第一固定杆、连接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与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相垂直,连接杆两侧设置有连接销并通过连接销与置物盘销轴连接;所述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均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加固杆,第一支撑杆通过加固杆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一固定杆、第二支撑杆相平行,第一支撑杆与第一固定杆销轴连接,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与置物盘底端边缘相卡合的固定卡扣;所述置物盘呈直角扇形状,置物盘侧面设置有轴套并通过轴套与连接销销轴连接,置物盘底端边缘设置有挡板,挡板底端与固定卡扣嵌入式连接;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设置有多层置物盘,多层置物盘之间设置有牵拉杆,牵拉杆设置在置物盘与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之间,牵拉杆分别与多层置物盘的侧面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设置有四层置物盘,四层置物盘侧面分别与四个连接杆销轴连接,四个连接杆均与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垂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四个固定卡扣,四个固定卡扣的高度分别与四层置物盘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置物盘上设置有用于漏水通气的长条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架体与两边的扇形置物盘销轴连接的设计,使得两边的置物盘均能够单独向上折叠,从而使得置物架的形状及收纳大小可以从半圆变为四分之一圆,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将其摆放在墙角等位置,增大了置物架的摆放灵活性,提高了置物架的利用率;并且多层置物盘可以通过牵拉杆同时实现折叠、舒展等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明显提高了置物架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也均与主架体销轴连接,在置物盘向上折叠的同时,可以将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相对于主架体翻转折叠,明显减小了置物架的折叠体积,给置物架的收纳以及运输携带工作带来了便利,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2为架体的主视结构图;

图3为架体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置物盘与牵拉杆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置物盘的仰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可折叠置物架,包括架体,架体上活动连接置物盘3;所述架体包括主架体1、第一侧架体2、第二侧架体4,第一侧架体2、第二侧架体4结构相同,第一侧架体2、第二侧架体4相对设置;第一侧架体2、第二侧架体4均与主架体1销轴连接;所述主架体1包括第一固定杆101、连接杆102、第二固定杆103,第一固定杆101、第二固定杆103通过连接杆102连接,连接杆102与第一固定杆101、第二固定杆103相垂直,连接杆102两侧设置有连接销104并通过连接销104与置物盘3销轴连接;所述第一侧架体2、第二侧架体4均包括第一支撑杆201、第二支撑杆203、加固杆202,由于第一侧架体2与第二侧架体4结构完全一致,为了附图清晰,仅在第一侧架体2处进行标注序号,第一支撑杆201通过加固杆202与第二支撑杆203连接,第一支撑杆201与第一固定杆101、第二支撑杆203相平行,第一支撑杆201与第一固定杆101销轴连接,第二支撑杆203上设置有与置物盘3底端边缘相卡合的固定卡扣204;所述置物盘3呈直角扇形状,置物盘3上设置有用于漏水通气的长条通孔303,置物盘3侧面设置有轴套302并通过轴套302与连接销104销轴连接,置物盘3底端边缘设置有挡板301,挡板301底端与固定卡扣204嵌入式连接;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设置有四层置物盘3,四层置物盘3侧面分别与四个连接杆102销轴连接,四个连接杆102均与第一固定杆101、第二固定杆103垂直连接,四层置物盘3之间设置有牵拉杆5,牵拉杆5设置在置物盘3与第一侧架体2、第二侧架体4之间,牵拉杆5分别与四层置物盘3的侧面销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置物架可以折叠成为半圆状(如图1),紧挨墙面摆放,也可以折叠成直角扇形状摆放在墙角处(即将其中一组置物盘进行折叠操作,保留另一组置物盘),同样可以将两个置物架组合摆放在室内中央(如图6),其增大了置物架的摆放灵活性,提高了置物架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架体与两边的扇形置物盘销轴连接的设计,使得两边的置物盘均能够单独向上折叠,从而使得置物架的形状及收纳大小可以从半圆变为四分之一圆,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将其摆放在墙角等位置,增大了置物架的摆放灵活性,提高了置物架的利用率;并且多层置物盘可以通过牵拉杆同时实现折叠、舒展等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明显提高了置物架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也均与主架体销轴连接,在置物盘向上折叠的同时,可以将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相对于主架体翻转折叠,明显减小了置物架的折叠体积,给置物架的收纳以及运输携带工作带来了便利,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置物架,包括架体,架体上活动连接置物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主架体、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结构相同,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均与主架体销轴连接;所述主架体包括第一固定杆、连接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与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相垂直,连接杆两侧设置有连接销并通过连接销与置物盘销轴连接;所述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均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加固杆,第一支撑杆通过加固杆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一固定杆、第二支撑杆相平行,第一支撑杆与第一固定杆销轴连接,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与置物盘底端边缘相卡合的固定卡扣;所述置物盘呈直角扇形状,置物盘侧面设置有轴套并通过轴套与连接销销轴连接,置物盘底端边缘设置有挡板,挡板底端与固定卡扣嵌入式连接;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设置有多层置物盘,多层置物盘之间设置有牵拉杆,牵拉杆设置在置物盘与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之间,牵拉杆分别与多层置物盘的侧面销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置物架设置有四层置物盘,四层置物盘侧面分别与四个连接杆销轴连接,四个连接杆均与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垂直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四个固定卡扣,四个固定卡扣的高度分别与四层置物盘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盘上设置有用于漏水通气的长条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置物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主架体、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主架体包括第一固定杆、连接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两侧设置有连接销;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均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加固杆,第一支撑杆通过加固杆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一固定杆销轴连接,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置物盘侧面设置有轴套并通过轴套与连接销销轴连接,置物盘底端与固定卡扣嵌入式连接;可折叠置物架设置有多层置物盘,多层置物盘之间设置有牵拉杆,牵拉杆设置在置物盘与第一侧架体、第二侧架体之间,牵拉杆分别与多层置物盘的侧面销轴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新平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