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头煲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2465发布日期:2020-05-15 15:53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四头煲仔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头煲仔炉。



背景技术:

目前煲仔炉是一种适用于酒店、宾馆、工厂、企业事业单位食堂等场所的厨具,适用于同时烹饪多样化煲仔饭及单例份量少的各类菜肴,也可用于快餐店加热牛排铁板,煲仔炉上安装有控制面板和多个燃烧器的加热平台,加热平台上设置有与燃烧器对应的灶眼,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点火旋钮,利用电子打火阀体和电子总成控制送气。

现有的四头煲仔炉大多是通过四个支杆将炉体支撑起来,固定在一定的高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在厨房使用四头煲仔炉的操作人员的身高很高时,四头煲仔炉的高度是保持一定的,他需要大幅度的弯腰进行操作,导致他非常不方便,而且劳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四头煲仔炉达到一个能够调整四头煲仔炉高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头煲仔炉,包括炉体,还包括能够使得炉体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若干支撑件、承载框和底板,所述底板和承载框通过支撑件连接,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铰接在底板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承载框上,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铰接在承载框上,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铰接,所述炉体固定在承载框的一侧,所述承载框另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件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相互移动,这样能够使得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山的承载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承载框上的炉体上下移动,当需要将煲仔炉放置在灶台上时,只需要移动驱动件,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向移动,从而带动承载框向下移动,使得炉体也会向下移动,形成台式煲仔炉放置在灶台上,当需要将煲仔炉放置在底板上时,只需要移动驱动件,使得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承载框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炉体向上移动,形成立式煲仔炉,这样就可以将煲仔炉放置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拉绳、驱动杆、收轴和对收轴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件,所述驱动杆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所述收轴转动连接在承载框一端,且靠近承载框与第二支架的铰接处,所述拉绳一端固定在驱动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收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件驱动杆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然后件拉绳一端固定在驱动杆上,然后通过收轴来收放拉绳,使得拉绳拉动驱动杆移动,带动第二支架移动,当需要使得炉体上升时,只需要转动收轴,收绳即可,当需要放置在灶台上时,只需要松开收轴,放绳即可,然后在收轴山固定摇杆方便转动收轴,然后在通过限位件能够实现收轴的限位,使得收轴一直保持在所需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与收轴同轴设置且固定在收轴上,所述棘爪铰接在承载框上,所述棘爪与棘轮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棘轮和棘爪来实现对收轴的限位,当收绳时,只需要转动摇杆使得收轴收绳,收绳到一定程度即可松开摇杆,此时棘爪会卡住棘轮,使得棘轮不能朝放绳的方向移动,限位起来非常方便,当需要放绳时,只需要扳开棘爪,即可放绳,非常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爪靠近棘轮的一端固定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棘爪上设置有拉环能够方便扳开棘爪,使得棘爪与棘轮分离,使得转轴移动放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轴一端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上开设有放置槽,所放置槽内铰接有摇杆,摇杆放置在放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轴转动结束后,可将摇杆移动到放置槽内,防止摇杆直接裸露在外,划伤使用人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槽远离摇杆与放置槽铰接的一端开设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放置槽开设凹槽,能够方便操作人员从放置槽内移出摇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摇杆上固定有防滑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操作人员与摇杆的摩擦力,方便移动摇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增加摩擦力的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底板与地面或者灶台的摩擦力,使得炉体放置的更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驱动件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支架,使得滑动连接在底板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相互移动,这样能够使得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山的承载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承载框上的炉体上下移动,能够实现立式煲仔炉和台式煲仔炉之间的相互转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炉体;2、升降装置;21、支撑件;211、第一支架;212、第二支架;22、承载框;221、第一凸块;222、第二凸块;223、凸起件;23、底板;231、挡板;232、第一滑杆;233、第二滑杆;234、第一滑块;235、第二滑块;236、第一滑动件;237、第二滑动件;4、驱动件;41、拉绳;42、驱动杆;43、收轴;44、摇杆;441、防滑套;45、限位件;451、棘轮;452、棘爪;5、拉环;6、凹槽;7、橡胶块;8、圆盘;81、放置槽;9、固定板;9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四头煲仔炉,包括炉体1和升降装置2,升降装置2包括两个支撑件21、承载框22和底板23。底板23和承载框22通过支撑件21连接,支撑件21位于底板23和承载框22之间,支撑件21包括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12,第一支架211一端铰接在底板23上,第一支架211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动件237滑动连接在承载框22上,第二支架212一端铰接在承载框22上,另一端通过第一滑动件236滑动连接在底板23上。第一滑动件236包括挡板231、第一滑杆232和第一滑块234,挡板231竖直固定在底板23的两端,第一滑杆232水平固定在挡板231的两端,第一滑块234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杆232上,第二支架212铰接在第一滑块234上。第二滑动件237包括固定板9、第二滑杆233和第二滑块235,固定板9固定在承载框22两端,第二滑杆233两端固定在固定板9上,第二滑块235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杆233上,第一滑杆232与第二滑杆233平行,第一支架211铰接在第二滑块235上。底板23下表面固定有增加摩擦力的橡胶块7。

固定板9侧面上安装有驱动件4,驱动件4包括拉绳41、驱动杆42、收轴43和对收轴43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件45。驱动杆42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支架211上,并且位于第一支架211靠近承载框22的一端,收轴43通过凸起件223安装在固定板9上,凸起件223包括第一凸块221和第二凸块222,第一凸块221和第二凸块222分别固定在固定板9的两端,且第一凸块221和第二凸块222均朝向远离承载框22的方向,第一凸块221和第二凸块222均与收轴43转动连接。限位件45包括棘轮451和棘爪452,棘轮451固定在收轴43靠近第一凸块221的一端,且与收轴43同轴设置,棘爪452一端铰接在第一凸块221上,另一端与棘轮451抵触,且棘爪452上固定有拉环5。收轴43靠近第一凸块221的一端固定有圆盘8,圆盘8开设有放置槽81,放置槽81一端铰接有摇杆44,且铰接处位于摇杆44的一端,摇杆44的另一端放置在放置槽81内,摇杆44上固定有防滑套441,防滑套441采用软橡胶制成,放置槽81远离摇杆44与放置槽81铰接的一端开设有凹槽6,固定板9上开设有开口91,开口91位于固定板9的中间,拉绳41一端固定在驱动杆42上,另一端穿过开口91固定在收轴43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工作人员需要将煲仔炉的高度调低时,首先将摇杆44从放置槽81内转出,拉动拉环5使得棘爪452与棘轮451分离,转动摇杆44使得收轴43放绳,在重力的作用下,炉体1的重力会作用于承载框22,使得第一支架211的端部和第二支架212的端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时承载框22会慢慢下降,下降到一定的位置即可放开拉环5,使得棘爪452与棘轮451抵触,固定收轴43,再将摇杆44转动回放置槽81内;当工作人员需要将煲仔炉的高度调高时,将摇杆44从放置内转出,摇动摇杆44使得收轴43收绳,带动驱动杆42朝向收轴43移动,此时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12两者的端部在驱动杆42的带动下相互靠近,使得承载框22向上运动,使得四头煲仔炉上升,然后将摇杆44转回放置槽81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